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9期
卷首语 |
新时代青年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照亮人生途程的明灯,信念是促使人们实现理想的支柱。一个个体应当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一个社会同样也需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仅具有显著的历史性,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信念,也培育和创造不同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也成为新时代青年追逐梦想的价值方向
评论 |
中国家长依法带娃须做好“四个坚持”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始终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2021年10月23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2022年1月1日起,该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首次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充分彰显了家庭教育在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家庭教育正式从“家事”上升为“国事”,中国家长迈入
评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家事”到“国事”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长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脱胎于家庭中。”[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理念、言行举止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每个孩子拥有接受家庭教育的权利,要求父母依法带娃,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社会的和
探索 |
建党百年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谱系研究
摘 要 德育目标反映了德育的性质并对德育起导向作用。梳理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谱系,有利于深化对中小学德育目标规律和实践改革的认识。建党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经历了思想萌发期、初步探索期、恢复转型期、人本申张期、体系深化期五个阶段。其演进特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随社会阶段变化而调整、由集体主义主导向兼顾个体发展转变、由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向多维“大德育”体系拓展、由追求道德理想向贴近生活现实
探索 |
党领导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百年历程与审思
摘 要 根据“生命周期律”和“党史话语”相结合的历史分期研究范式,将党领导的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百年历程划分为形成发展、探索发展、成熟发展和新发展四个阶段。百年来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包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育人体系、聚焦少先队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始终坚持全团带队和团教协作。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于:社会缺乏对政治社会化的思想认识、少先队教育的独
话题 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理想信念的层次性及教育引导策略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信念是时代新人的重要表征,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曾提出“六个下功夫”的论断,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本期话题聚焦“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由于理想信念具有复杂类型和内部结构,且每个人和每种社会对理想信
话题 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协同育人视角下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 协同育人是构建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体化与全方位、全程贯通和学段差异、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培育的关系。探索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通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四大体系中,以系统化观念整体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增强育人合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大中小学
话题 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索
摘 要 新时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引,遵循“新方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要求,结合当前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发展状况,明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意蕴,并从教育者自身、教育方式、教育机制三个维度探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对策,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顺利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方案;
话题 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新时代共青团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探究
摘 要 新时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应当饱含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是共青团的政治之魂,是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共青团为党育人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对共青团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要深刻分析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突破瓶颈,构建共青团理想信念教育布局,建立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进一
讲堂 |
为梦想插上翅膀
王亚平,特级航天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航天员王亚平,同学们也可以称呼我王老师。2013年6月我和战友聂海胜、张晓光一起执行了神舟十号飞行任务,首次进行太空授课;2021年10月,我和战友翟志刚、叶光富一起执行了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在中国空间站执行出舱活动和两次太空授课。今天非常高兴,能够通过“中国德育·明德讲堂”和全国的老师
样本 |
区域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探索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高新区将探索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及其模式作为区域教育的攻坚任务之一。围绕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区域积极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进行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逐渐在实践育人的途径和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经验。 一、综合实践活动推进的三大阶段 成都高新区在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聚焦关键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融合推进模式来解决区
样本 |
五育融合视域下农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大背景之下,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积极跟随改革步伐,遵循“从儿童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人生奠基,让生命美好”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深入挖掘农场中的学习与实践元素,以劳动为突破口,注重发挥立德、益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建设可操作、有实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求知的快乐。 我校以农场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
样本 |
“三融三创”,绘就综合实践育人新图景
成都高新新华学校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从“三融三创”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三融”: 全时空连接综合实践与学生学习 (一)融通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可以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综合实践活动。新华学校一直在思考校本课程的整合、融合问题,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了一条切实
样本 |
以系统化思维创新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课程改革实施的难点。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聚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难点和痛点,调动周边资源,积极探索,有效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一、联动资源, 构建“三类八项”育人网络 (一)寻求周边支持,奠定联合育人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需要社会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修课程。玉林中学主动加强与周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实践活动基地等社会
样本 |
以“问”促学,双“融”共长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势,从而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都蒙彼利埃小学立足《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以‘问’促学,双‘融’共长”的蒙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理念,以“问”为核心,以“融”为重点,以师生“同生共长”为落脚点,积极开展育人实践活动。 一、以“问”促学
样本 |
坚持“五育融合”,探索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路径
为落实《成都高新区关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高新实验中学积极推动学科课程综合化发展,从整体架构学校工作、系统构建课程实施支持体系、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此外,学校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达成学科融合的育人目标,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前期规划, 尊重学生个性与需求 学校深入解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样本 |
融通五育创意实践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秉承“为每个孩子最大可能的发展负责,让每个生命幸福绽放”的理想追求,践行“为实践育人、用实践育人、在实践中育人”的生态教育理念和实践哲学,开发并实施了“融·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融·创”课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融·创”课程的总体设计 参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设定了“融·创”课程的总目标,即打破学科间壁垒
样本 |
“启智融创”课程:让学习成为一种发现
“创字当头,惟高惟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深入研究、贯通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机制,依据课程标准框架从体系构建、实施方案、成效评价几个方面不断探索学科融合教育的新路径。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秉持“发现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启迪思维、发现潜能、融合创新”的办学路径,激励学生用知识去创造,致力于创办一所以创新创造为特色的高品质学校。学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五育并
第一线 |
基于博物馆志愿服务,创新德育工作模式
依托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实践,学校实现了德育资源由单一到丰富,德育实践由观念输出到理念互动,德育工作架构由线性到体系的转变,逐渐形成了基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德育工作模式,深化了育人方式改革。 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作为“南京博物院馆校合作教育最佳伙伴学校”“六朝博物馆馆校合作教育实践基地”,秉持“履仁崇义”的理念,积极投身博物馆志愿服务中,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新样态。 一、博物馆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 习
第一线 |
开设“国医启蒙”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在探索、建设国医启蒙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既解决了以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零散、形式枯燥、实践场域单一等问题,同时也使得学习方式得以变革、育人模式得以创新,育人效果得以提升,从而助力学生自觉成长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者,提升对国医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豪。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零散、过程随意、场域单一”等问题,浙江省温州市蒲州育英学
第一线 |
“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的数学教学探索
准确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应是:用生活滋养数学学习,以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数字信息及其所引发的数学核心问题,撬动学生认知、丰盈学生情感、涵育学生道德,引导学生经由思维对话,获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的完整“生长”。 全学科应用“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是烟台市中小学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创新学校德育机制、优化学科德育过程、增强立德树人效果的得力举措。当然这里的“学科”是对课程的通俗称谓,“全学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