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8期
卷首语 |
坚持革命文化教育 夯实学校育人本位
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这一讲话再次就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伴随着党史教育的深入,革命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成为教育中“新”的主题,这是历史的必然。强化这一主题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新的历史时期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建设一直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题,为了加快经济
观察 |
“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价值思考与推进策略
为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本地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措施。就“双减”政策的内容要求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成效显著,但是从政策层面的价值导向来看,又是怎样的情形呢?“双减”是单
观察 |
革命传统进校本教材之“底层设计”不可或缺
为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制定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和规定,并对各学科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好了顶层设计、提供了行动遵循。应当看到的是,《指南》对革命传统进国家课程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考虑到地方和学校差异,未对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进行统一规定。这并非表示校本教材
探索 |
文化记忆视角下革命文化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进路
摘 要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叠加交织的时代,学生作为文化记忆的主体,在信息爆炸般涌来的同质化文化中陷入了遗忘与难以确认本国文化的记忆危机。革命文化教育通过中小学课堂教材成为塑造学生革命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在此意义上回应着文化记忆危机,对于革命文化的延续及个体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具有积极影响。要想使中小学革命文化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记忆之场”,学校教育需要具化与活化文化记忆的载体,将革命文化内容讲透
探索 |
基于校地协同的新时代革命文化教育探赜
摘 要 由于革命文化体系的区域性特征和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性需求,融入地方革命文化、推进校地协同育人成为推进新时代革命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学校要基于地方革命文化资源,通过凝练整合地方革命文化的知识结构与逻辑关系,逐步构建发扬地方革命文化的教育载体与实施方法,不断探索传承地方革命文化的创新思路和特色路径,从而实现地方革命文化教育的系统化整合、体验式实践和创新性传承。在此基础上,通过革命文化教
话题 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新时代革命文化话语建构的逻辑必然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教育是学校重要的德育内容之一,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培养高尚道德,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
话题 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
让红色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与红色文化的历史演进是一脉相承的。红色文化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诉说了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作为党和人民记忆深处的价值认同,要在新时代赓续发展红色文化,生动体现出党的百年奋斗史,更加牢固地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红色资源、红色传统、严明的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等为抓手,继续激励党和人民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
话题 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
新时代高校革命文化教育制度化建设论析
摘 要 革命文化教育是基于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先进文化教育,是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红色信仰、红色纪律、红色作风、红色情怀的重要举措。革命文化教育制度化是推动革命文化教育走向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实践过程。高校应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以明确原则指向为出发点、以加强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构建运行机制为着力点、以健全保障体系为支撑点,切实增强教育制度实效性,把革命文化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校
话题 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
中央苏区革命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 要 中央苏区时期是革命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实际相结合,用共产主义武装工农群众的头脑,以文化教育来推翻封建文化思想桎梏,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展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文化教育。中央苏区在革命文化教育中,创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运动,发展了工农大众文艺,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 中央
话题 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
雷锋精神汇融革命传统进教材的逻辑与路径
摘 要 革命传统进教材打通“最后一公里”,需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以最富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雷锋精神汇融其中。同时,不拘泥于传统的教材理解,树立“大教材”概念,不囿于刻板的教法,涵盖一切支持学习者达成预定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借鉴学雷锋活动六十年及雷锋学校创建累积的成果与经验,发掘学生的主体性,陪伴和引导学生在探索、体验中,逐步形成革命传统“我们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 革命传统
讲堂 |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意识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其他四育相比,学校德育工作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德育要求学生习得的内容往往是当前社会所不存在的东西,甚至是社会缺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这就是人们所戏称的:社会一“生病”,孩子就“吃药”。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真实规则的不一致反映了学校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断裂甚至是紧张的关系。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如何形成学校
样本 |
弘扬沂蒙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基于沂蒙老区丰厚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临沂市从政策引领、课程推进和资源活化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长参与、学生喜爱”的红色教育格局,形成了“校校有项目、班班有特色、师生齐参与”的生动局面。2019年,临沂市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一个“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市”。 一、顶层设计: 政策引领,部门联动 传承红色基因、开展
样本 |
开发沂蒙红色基因校本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课程是育人的主要载体,如何通过课程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具有坚定信仰、高尚灵魂、良好品格、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山东省临沂第三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临沂三小”)近十年来充分利用本校及沂蒙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实施“三位一体”的沂蒙红色基因校本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认知、体验、感悟、践行红色文化,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十年一剑,沂蒙红色基因 校本课程聚焦立德树人 始建于19
样本 |
为教师成长注入“红色”力量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和保障,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在采用常规手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贯穿到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助力教师成长。我校的具体做法是做好“三个坚持”,即坚持思想铸魂、坚持价值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努力为教师成长注入“红色”力量。 一、思想铸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样本 |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信仰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临沂第四十中学紧紧抓住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以“和合教育”理念为引领,立足沂蒙大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基于培养“信念圣、德行善、身心健、生活富、学问真、艺术美”的和合少年目标,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了解英雄人物、传承沂蒙精神、坚定信仰教育等途径,开发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信仰教育校本课程,建构了信仰教育探究式学习范式。 一、课程目标螺旋上升 信仰
样本 |
融德育于科技教育,成就学生一生美好
临沂沂州实验学校躬耕科技教育实践20年,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素养,取得了累累硕果——世界创意节国际发明特色学校、小平创新实验室、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领航学校,几十项国际、国家及省市荣誉称号使学校科技教育大放异彩,学校已成功申请60余项发明专利。一直以来,学校在重视科技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研究科技教育中承载的德育功能,探索科技教育活动中的德育实践,逐渐
第一线 |
落实“五项管理”家校共育共赢
“五项管理”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同时也大大减轻家长的压力和家庭的负担。 2021年教育部连续发文,加强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文件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热议,人们看到了政府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五项管理”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同
第一线 |
中学“以美育人”的实践策略
美育的本质是人性的教育,是面对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而不是个别学生的特长教育。中学美育需要在五育并举和“双减”的背景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全体学生,回归“培育完整的人”这一价值取向。 美育是五育融合体系中的核心环节之一。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
第一线 |
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学生共赴未来
班级价值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对我们教育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指引出鲜明的育人方向。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必须要立足学生根本,从学生的思想困惑出发,落细落小落实,才能起到育人实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了6大育人途径,第一条途径即为“课程育人”。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德育课程主要是“道德与法治”,强调德法兼修。我是一名初中班主任,同时也是一名中学思政教
第一线 |
走进童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走进童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如此这般在孩子们的观察中,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在孩子们的发现中,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在孩子们的实践中,渗透、融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3—6岁的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就开启了跨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