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14期
卷首语 |
“以专融全”的“五育”融合何以可能?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新时代回答;“五育”融合则是相应的教育样态与路径,成为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人”的关键。“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治理、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系统变革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来展开,不仅课程架构要体现“五育”一个都不能少,还要“以专融全”。 “以专融全”是“五育”融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可能、何以必然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扎根中国实际、破解文明争辩、内蕴民族使命、演绎现
评论 |
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
摘 要 物质丰裕的时代,教育发展必将也应当以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供给作为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在内容上,应当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以建构回应新时代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形式上,应当让中国德育成为专业的德育、审慎的德育、美好的德育,以实现中国德育在教育形态上的历史转型。 关键词 物质丰裕;美好生活
探索 |
学校落实“五育”融合的隐性课程之思
摘 要“五育”融合兼具三方面的价值内涵,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突破学科边界的教育内容和融合生活元素的教育过程,反映了新时期育人方式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关系性和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回归生活的实践品格。隐性课程彰显了融合的价值理念,能够发挥深度育人的功能,为“五育”融合育人拓展了实践场域。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优化校园环境和拓展多元活动形式等途径,开发教学形态、文化形态和活
探索 |
校服文化蕴含的育人因素、德育价值及创新路径
摘 要 校服是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校服发展史,校服文化蕴含着三个育人因素:在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中传承文化基因,实现知识育人;在社会与环境的影响下注重时代精神,实现环境育人;在标准与规范的形塑下构建校园文化,实现规范育人。由此,校服文化映射出特有的德育价值:实现规范协调,传播道德理念;明确价值观念,养成道德行为;激励学生发展,实现德育目的。面
话题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
“五育”融合育人的价值意蕴及发展理路*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强调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五育”融合成为教育系统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推动“五育
话题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
“五育”融合的实然之思、应然之道和可然之径
摘 要 “五育”融合本是致力于解决当前分科分育所导致的“五育”割裂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由于现实中对“五育”融合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教育工作者出现了“五育”分离、“五育”拼凑、“五育”杂糅等思维误区,导致“五育”融合工作难以推进。为了理性审视“五育”融合,使其能够落地,亟须从“五育”关系认识“五育”融合;从融合过程理解“五育”融合;从教学实践落实“五育”融合,进而回归“五育”融合的应
话题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
“五育”融合导向下班主任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价值表征与提升路径
摘 要 班主任是“五育”融合的关键践行者与最佳落实者,“五育”融合也对班主任胜任力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契机。“五育”融合导向下的班主任胜任力由学生全人发展力、班级“五育”建设力和主体“五育”互联力三个核心力及其相关分力构成,其主要价值在于拓展学生全人发展空间、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形塑融合育人责任共同体。班主任践行“五育”融合的工作自觉、学校强化“全面渗透”的管理机制、构建“多方合育”的全员育
话题 “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
摘 要 推动基础教育学校“五育”融合,进而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举措和路径选择。综合素质评价是“五育”融合在评价领域的反映。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应超越单一维度,立足对学生“个性整体”的评价;根植真实情境,强化对学生“问题解决”行为的考察;实施鉴赏评价,指向对学生“潜能优势”的激发;强化技术赋能,实现对学生
讲堂 |
关于“五育”融合的三个议题*
摘 要 “五育”融合作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已然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贴标签”式的应用以及对理念、目标及方法理解上的不足。在宏观层面探讨“五育”融合的理念与目标,“五育”融合并无统一的模式,也不存在具体的某一门可称之为“‘五育’融合课程”的课程,各育之间亦无先后轻重之区别,而是灵活融合、整体协同,指向个体生命自由且全面的发展。中观层面需建构有利于“五育”融合的文化与生态环境。微观
样本 |
德育,为美好生活奠基
江苏省如皋市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深耕教育沃土,致力打通学校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如皋,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方沸腾的生活德育大舞台,孩子们在其中尽情演绎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如皋,德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流淌在每个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温暖溪流。如皋的生活德育,正以其独有的魅力,绘就一幅幅生动的育人画卷。 摘 要 江苏省如皋市开展“德育生活化”行动已历经十
样本 |
生活德育背景下的思政育人校本实践
摘 要 德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通过打造“躬实如初”学生成长系统、“四有好老师”团队以及“四有课堂”,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躬实如初”思政育人新样态,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躬实如初;思政育人;校本实践 作者简介 黄金宏,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生活
样本 |
实施“道德自育”,推动自主成长
摘 要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基于自主发展理论,着力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育能力”,即德性能自省、学习能自主、体质能自强、生活能自悦、劳动能自行。学校以文化为底色,建构“道德自育”场域;以重构为抓手,打造“道德自育”课程;以体验为主旨,丰富“道德自育”活动;以成长为核心,完善“道德自育”评价,推动学生自主成长。 关键词 自主性德育;道德自育;增值评价 作者简介 王卫锋,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副校长,高
样本 |
游历研学,奔赴美好
摘 要 游历研学是我国传统游历教学和研学旅行的统称。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充分发挥游历研学在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提升能力、促进交往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发寒暑假游学卡,设计社会生活、民俗体验、红色寻访项目,带领学生开展假期游历研学活动,借此培养综合素质、弘扬传统文化、把握价值导向,并通过即时评价、集中评价、称号评价、质性评价提升活动质效。 关键词 游历研学;价值;内容;评价 作者简介 钱晓峰,江苏
样本 |
“和合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立人教育实践
摘 要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在“和合文化”的指引下积极践行“合立教育”,追求“合天”有经历、“合地”求互利、“合人”相激励、“合己”生动力,探寻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努力在体验中立人、在整合中共生、在交往中和谐、在悦纳中超越,培养具有世界之眼光、中国之情怀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和合文化;合立教育;实践追寻 作者简介 章小英,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和合文化”是一
第一线 |
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五育融合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初中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单一式学科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跨学科教学实现“五育融合”,并以“旧乐器新光彩”课程为例,通过“变废为宝”的实践探索,展示教学
第一线 |
优质均衡背景下农村小学思政教师专业发展的市域路径探寻
摘 要 教师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当下,农村小学思政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个人层面专业素养严重不足、学校层面缺少深度研修引领、市域层面缺乏自主发展动能的三大困境。为此,嘉兴市探索出市域农村小学思政学科优质均衡发展路径:普识研修,建构专业知识深度;深度卷入,提升实践智慧力度;教研共富,拓展专业引领广度,旨在让不同层级的农村教师在相应平台上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学思政;农村教师;专业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