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7期
心路 |
是谁,约你携手前世今生
无论是静坐还是行走,人的一生,被紧锁在地球的屋檐或门槛,围绕着太阳旋转,不过百圈。却有一群人,能从前人的背影和脚印里,看到连绵不绝的森林草原与滤去灾祸、痛苦的炉火炊烟。同时,他们对造物主曾精心构建的尘寰也心存疑虑,常怀不满,然后,终其一生,乐此不疲,用自己率真、纯善、唯美的想象,去重组世间,畅所欲言;让文字的灵魂附上所有的生命体,从而遏住时光的流逝,把每帧景致、每刹情动定格在瞬间。 显然,文学是
评论 |
城与乡的摆渡人
[摘 要]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厚的成就,在改革开放后不断焕发生机与新变。王安忆作为当代文坛非常活跃的作家之一,是极为重要的一位中国乡土叙事作家。探析改革开放以来王安忆的创作脉络,并将研究重心落在王安忆乡土小说创作的流变上,梳理分析王安忆写作中涉及乡土社会、乡村空间、乡民生活的文本,对其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城乡建构进行比较,观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与农村有何本质联系,从而更深入地
评论 |
人:神圣礼仪的现实存在
[摘 要] 20世纪始,西方学界涌现汉学研究的浪潮。西方学者就孔子儒学及其精神向度展开研究,开始运用西方理论分析汉学传统。其中,芬格莱特在他的《孔子:即凡而圣》一书中点明,尽管儒学提到了“天”的存在,但实际上儒学不同于西方宗教的信仰崇拜,它更多的是现世的、务实的,目标并不在于生命彼岸;相反,它的核心在于“仁”与“礼”,这二者本质同一,礼是仁的外化,人类通过礼仪的指引在社群中达到和谐,也通过礼仪的
评论 |
时间维度下的《喧哗与骚动》
[摘 要]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一部流派化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作品。从哲学和英美文学的角度分析了这部小说中的时间主题,包括人物对时间的迷失、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未来之维和他者时间的救赎以及蒙太奇手法对时间的影响。通过探讨时间主题,展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关 键 词]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时间;未来;蒙太奇;空间;现代性 一、时间的迷失 《喧哗与骚
评论 |
《榆树下的欲望》中狄奥尼索斯精神探析
[摘 要] 古希腊神话具有永恒的神秘性和美丽性,众神皆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宙斯神系中,作为半神的狄奥尼索斯不论在神界还是凡间都有重要的影响。这位深受古希腊人喜爱的“酒神”和“欢乐之神”,象征着人类原始欲望、激情和癫狂,是古希腊悲剧作品的源头。尤金·奥尼尔是美国近代戏剧的代表人物,其悲剧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中隐喻了古希腊神话元素,尤其是狄奥尼索斯精神,将个人的命运、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
评论 |
《美丽新世界》:并不美丽的新世界
[摘 要] 自工业革命兴起后,对工业文明的现代性焦虑与反思就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常见主题,不少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一变革的担忧。奥尔德斯·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工业与科技高度发达但却并不美丽的未来新世界。赫胥黎在对这一未来世界的描述中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思考与批判。 [关 键 词]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社会发展 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一
评论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罗宾逊科幻创作研究
[摘 要] 近年来,学界多聚焦于厄苏拉·勒奎恩、多丽丝·莱辛等女性作家科幻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对生态女性主义科幻做出独特贡献的男性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受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态与环境运动、“绿色左翼”及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代表作“火星三部曲”不仅阐释了对自然与女性的双重关怀,而且突破了乌托邦文学或反乌托邦文学的单一想象模式,以其男性视角为科幻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建构积累了宝贵经验。
评论 |
《花束般的恋爱》:爱情电影中的叙事策略与细节表达
[摘 要] 《花束般的恋爱》是2021年最出色的爱情电影之一。通过对影片的文本分析,探究电影中的细节表达。首先通过分析影片剧情结构探究其主要的叙事策略及影片整体的内容呈现,其次通过影片中的细节加之以成长叙事理论来分析其中的人物塑造,最后对贯穿影片的细节意象表达进行分析和总结。《花束般的恋爱》作为一部优秀的日本爱情电影,其叙事方式与细节设计对我国的爱情电影极富启示意义,其创作模式十分值得研究。
评论 |
一生勤修终化龙
[摘 要] 齐白石是一位极富开创精神的中国画大师。他创造的“虾”的形象,一是来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二是学习前人但不满足于前人的固有技法,历经数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积累,创造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白石虾”的经典形象。他用笔、用墨和用水的技法是学习中国写意画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 创造;写意;个人风格 齐白石是一位极富开创精神的中国画大师。在他的笔下,创造了很多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形象,这
人物 |
粉笔无言写春秋
[摘 要] 介绍了广西当代美术教育先驱、广西著名美术教育家、新中国第一代和广西第一位女粉笔画家帅立学,在抗战年代,帅立学积极接受抗战美术教育,参加抗战美术活动,潜心钻研粉笔画,将爱国热忱之心化作对祖国、家乡壮美景色的描绘,极大促进了中国粉笔画事业的发展,抒发了救亡图存、于家为国的情怀。 [关 键 词] 帅立学;抗战;美术教育;文化名人 帅立学(1918—2002),是将西画传入广西第一人,
人物 |
传竹钹之声韵,承非遗之初心
铜钹轻巧声铿锵, 似吟似诵平湖腔。 今逢新潮泛新曲, 古乐遗韵亦弘扬。 时隔一年再访张玉观老先生,一张方桌,几册丛书,展现着他矢志不渝的传承精神。看着面前摆放着的平湖民间文化丛书,敬佩之意油然而生,这不是简单的非遗介绍书籍,而是老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收集、整理,花了整整30年时间汇总编纂的一套非遗丛书,也是目前仅有的一套关于平湖钹子书详细的文字资料。现龄79岁的张玉观老先生,15
研究 |
论《史记》的“悲夫”之叹
[摘 要] 《史记》中的抒情词汇蕴含着太史公的情感表达,纵观文中的十三处“悲夫”之叹,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太史公对时势变化、荣辱成败、名实相左、人情冷暖的悲叹之情,透过这种情感表达充分还原了太史公“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成书初衷。 [关 键 词] 悲夫;《史记》;荣辱 《史记》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其在客观叙述背后蕴含着太史公的炽热情感与理想追求。后人对《史记》抒情性的分析,或基于记述的内容
研究 |
齐梁之际文学政治体的形成及特征
[摘 要]“竟陵八友”作为齐梁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士族文人集团之一,不仅拥有文学性,更具备不容忽视的政治性。其“文学为皮,政治为骨”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文学政治体”。在它的诞生阶段,萧子良与王融的君臣关系尤其值得探究,二人失败的“政变”,昭示了文学政治体早期的曲折。在其成熟阶段,萧衍与沈约、范云的君臣关系是另一个典型,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君臣得以建立改朝换代的功业。在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后,文学政治体
研究 |
从“长恨”到“长生”
[摘 要] 历代广为流传的李杨帝妃恋,由于混杂着对伦理和政治道德的违背,一直以来未能如普通的爱情题材一般,被文人纯粹地正视其价值本源。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历经白朴的《梧桐雨》,直至洪昇的《长生殿》,才终于使帝妃恋摆脱捆缚其身的政治元素,独立地肯定和张扬这份爱情的本原价值。而在这段行进的轨迹中,体现着中国文人对爱情中人性的探索,对自然人情和人欲的逐步肯定。 [关 键 词] 帝妃恋;本原
研究 |
二晏涉筝词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探究
[摘 要] 北宋初年,政局逐渐稳定,统治者奉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礼乐复兴思潮兴起,同时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也推动了以筝乐为代表的俗文化的盛行,整体上呈现出雅俗文化双向交流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宫廷雅乐受到民间音乐的冲击,关于“雅”与“俗”的矛盾也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讨论对象。作为北宋文坛极具代表性的词人,二晏也通过筝词创作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与立场。通过对二晏涉筝词的研究,运用分析归
研究 |
论晁补之词中之“觞”
[摘 要] 涉“觞”词是晁补之词作的核心主题之一。从“觞与伤”“觞与梦”及“觞与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词人在豁达与愁怨之间徘徊纠缠的情感特征,悔“宦海浮沉”,亦“醉”亦“觉”词作内容,以及由“羡隐”到“心隐”,终归平和人生状态。 [关 键 词] 晁补之;词;觞;梦;隐逸 “诗酒风流”,酒作为一种饮品,在历代长河中逐渐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众亦饮,独亦饮;兴亦酌,
研究 |
满族辉和氏家族研究
[摘 要] 辉和氏为满族八旗姓氏之一,散居于长白山、尼玛察等地方,其起源为金国时期的女真部落。清朝初时,其氏族先祖立下赫赫战功,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 键 词] 满族;家族;辉和氏 一、辉和氏氏族起源 辉和氏,亦可写作惠和氏、会和氏。氏族世居于尼玛察、长白山、辉发、乌喇等几处地方,“辉和氏,凡五派:一出长白山,一出尼玛察,一出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一出乌喇布伦村,
研究 |
广西京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 要] 探究广西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少数民族京族的文化遗产、法律保障、平台建设、价值转化等内容进行了现状研究,整理分析其存在的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平台运营、科技冲击、资源不足、特色欠缺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教育保障、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产业推动等有效对策,为京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外在推力,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研究 |
旧体诗词的当代命运
[摘 要] 以文言为语言工具的旧体诗词,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打上“落后”的标签被边缘化。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全国性诗歌刊物《诗刊》,从创刊开始就发挥自身个性创办了旧体诗栏目,发表了大量旧体诗词,并引领了许多杂志争相发表旧体诗。自此,因新旧文学之争被边缘化的旧体诗词获得了“合法性”地位,但旧体诗词在当代依旧无法与新诗平分秋色,仍是由其语言形式所决定的。 [关 键 词] 旧体诗词
研究 |
巴金小说中的朝鲜形象研究
[摘 要] 中朝两国唇齿相依、一衣带水,由于地理上的优势,在文化、思想、文学、经济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代以来,中国与朝鲜同时遭受侵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作家巴金不仅于青年时期与朝鲜友人交流频繁,还亲赴抗美援朝战场,停战后还亲自去朝鲜停留,一生与朝鲜有着密切联系。以巴金小说《关于“火”》《发的故事》《明珠和玉姬》《火》四部小说中的朝鲜形象为中心,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 |
中韩中秋节和秋夕节文化对比
[摘 要]中国和韩国的节日有诸多相似部分,当时因为两国的历史文化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在具体的节日主题、文化内涵、节日活动等方面依然有较多差异,差异的背后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有人文方面的原因,以中国的中秋节和韩国的秋夕节为例,对起源、民俗活动、饮食习俗、节日主题及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同时列举具体的节日文化内容,不仅丰富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通过对比韩国节日文化了解两国节日文化
研究 |
钱锺书小说《围城》艺术价值探析
[摘 要] 钱锺书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这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者通过刻画展现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简要分析《围城》的文学史地位,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索《围城》的文学特色,分析钱锺书小说《围城》艺术价值,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加深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从而引发思考。 [关 键 词] 《围城》;艺术价值;思考;探析 《围城》被称为现代版《儒林外史》,作
研究 |
从《看虹录》第三节看沈从文的自我抒写
[摘 要] 沈从文的《看虹录》是一篇抒情小说,其中的第三节是以第一人称进行抒情的重要部分,是理解小说和作家的关键。以往的研究大多将重点放在篇幅最重的第二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第三节中沈从文的自我抒写。作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重要作品,《看虹录》中的第三节对于了解这一时期的沈从文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小说第三节中“我”的内心独白的探讨,人们可以走近作者,去理解一个内心充满冲突、自苦、斗争,思考
研究 |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中的中国饮食文化在法国的跨文化接受研究
[摘 要] 《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由法国华裔女作家张有敏撰写,作为一本受众群体是法国民众的中国饮食文化类书籍,此书于2016年10月在法国出版后,引起了法国人极大的关注。除了许多法国媒体对此书进行推广宣传外,法国读者也在网上发表了关于此书的评论。旨在通过搜集、分析《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的读者评论数据,整理归纳法国读者对该作品中的中国饮食文化话语内容的偏好、作品吸引读者的要素以及法国读者的主要期待
研究 |
论西方文论思潮的后现代缘起
[摘 要] “理论之后”的现代性理论范式及思维方式等变革或转型的学术反思前沿议题,伴随着当代批判理论言说视域的急剧变化,越来越影响着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重构的批判向度和文化趋势。而后现代性理论范式的思想议题,在中西文艺理论界的交织与互动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批判性质疑和挑战。以本质主义的大量实证材料为阐明对象,客观地考察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文学表现样式与美学内涵,并揭示出后现代文论范式的思维特
研究 |
托尔金小说的审美意蕴研究
[摘 要] 托尔金的中土系列小说之所以历经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其语言美学的魅力功不可没。托尔金对语言的兴趣始于童年时期对欧洲童话的兴趣以及人名和地名的兴趣,促使他产生想要自创一种语言的念头,由此开始接触比较语言学、语文学和词源学,进而对他的母语的发展历史产生兴趣。托尔金为自己所热爱的国家的贫困而感到悲伤,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故事,没有他在其他土地的传说中寻找和发现的那种童话品质
研究 |
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策略探究
[摘 要] 广义上来说,汉语言文学包括汉语和中国文学。在当前互联网普及和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汉语言文学;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特点也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困境。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困境进行深入探析,希望
研究 |
跨国翻拍片的本土化改造研究
[摘 要] 近年来,电影翻拍已成为一种规模化的电影制作和传播模式,跨国翻拍作为电影翻拍的重要类别,是将国外的优秀故事资源重新整合包装后在本国上映。因原版电影已经接受过市场检验,能大大节省优质故事开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又因国别不同,很多电影没有在本国引进,不必受原版电影的影响,种种益处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购买电影版权的行列。但跨国翻拍需解决文化语境的转换,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语境不同的尴尬。电
研究 |
电影中的表现美学、再现美学及二者的融合范例
[摘 要] 电影在不断发展,电影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但总体来说呈现出两种主要的风格特征——以好莱坞影视为代表的表现美学和以巴赞理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再现美学。表现美学主要突出戏剧化叙述结构和矛盾冲突,用蒙太奇等多样化的剪辑手法展现故事;再现美学主要通过长镜头和现实主义题材来诉说最真实的社会历史状态。这两种美学风格并不是相互对立、抗衡的关系,影史上有数不胜数的优秀影片都将表现美学和再现美
研究 |
从文字走向影像
[摘 要]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徐福贵所经历的人生变化及他的家庭不断经受着的苦难,到最后他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只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牛相依为命。优秀的文学作品总会受到人们的青睐,1994年,小说《活着》被张艺谋导演改编成电影《活着》。电影的改编是对小说内容的精炼与浓缩。从不同的角度浅析小说《活着》的电影改编:第一部分从叙述角色的转换这一角度分析;第二部分从故事情节安排的变化这一角度
研究 |
拟剧理论视角下“剧本杀”活动的审美经验分析
一、引言 “剧本杀”活动是一种以“凶案推凶”为核心的桌面游戏,玩家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由DM(主持人)引导进行剧情演绎,相互交流并搜查证据线索,进而推理案件,还原真相。拟剧理论视角下,“剧本杀”活动带有不同于常规理解的“表演”和“互动”性质,二者以嵌套的形式构成了“剧本杀”活动,并且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大小剧班”“流动剧班”这两个概念。作为审美的对象,“剧本杀”活动让玩家拥有包括直觉、移情在内的多
研究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的思想性与时代性
[摘 要] 词典作为语文工具书,不仅是社会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还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文明成果。辞书的思想性与时代性主要体现在收词、释义、配例三个方面。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新增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A、B、C、D、F、G、S、T八个首字母下的词目、释义及举例,与第3版进行对比,总结出第4版增补条目的思想性、时代性、规范性特征。 [关 键 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思想性;时
考证 |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左传》中为动用法初探
[摘 要] 结合《左传》的语言学与文学属性,使用为动词用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左传》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左传》中为动词用法丰富多变,在进行为动词分析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左传》中出现了及物动词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等多种形式的为动用法,通过分析这些用法不仅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各类事情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变化,对于提高现代
考证 |
萧涤非词学研究探微
[摘 要] 萧涤非用研究乐府的方法研究词,他的词学论文中涉及“词的起源”、词的文体发展、词的语言“口语”化等问题。基于此,考证辨析了他的第一篇词学论文是《〈片玉词集注〉补正》而不是《读词星语》。 [关 键 词] 词学;《清华周刊》;《国文月刊》 以20世纪学术史视角看,萧涤非的主要学术成就是研究“乐府”和“杜甫”,但是他前期还有对“词”的喜爱和研究。本文辑录萧涤非民国时期在清华大学发表于
考证 |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
[摘 要] 以1980—2021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的107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V.5.8.R3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从发文量的年代分布上可以分为平缓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逐步回落阶段。论文作者队伍尚未形成,研究者之间缺乏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现代汉语量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量词的分类研究、结合认知理论和语法化
考证 |
张家界方言“尽”字句及其被动标记来源探讨
[摘 要]“尽”字句是张家界方言中的常用句式,“尽”在句中有动词、副词和介词三种用法。张家界方言中“尽”字被动句不见于普通话,“尽”字被动句从使役句而来,被动标记“尽”由表使役义的动词语法化而来。 [关 键 词]“尽”字句;被动标记;使役;语法化 一、引言 从古至今,汉语表达被动的句子主要分为无标记的被动句和有标记的被动句。本文研究的被动句是张家界方言中有标记的被动句。汉语真正的被动式
考证 |
“走X”构式语义语用考察
[摘 要] “走X”的结构形式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殊结构逐渐产生了新的内容,近年来学者们多从语法、语音角度进行分析,但极少从语义、语用层面进一步研究。以“走X”构式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和语用角度对“走X”构式表示出的语义色彩进行探究,阐明此构式宾语“X”表现出的丰富内容 ,对“走X”构式的语用特征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走X”构式;认知机制;语义色彩;语用特
考证 |
“拿来吧你”新兴网络流行语研究
[摘 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场景下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映射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心理的最新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语料库及微博平台共25059条语料,对“拿来吧你”这一新兴网络流行语进行历时及共时考察,并从句法结构、话语功能等方面进行话语分析,探究其流行原因,得出了以下结论:此条新兴网络流行语在2021年7月大规模流行,并形成一定影响,其句法结构特殊,为主谓易位句式。同时其含义丰富,具
考证 |
高淳方言中鼻辅音[m][n][ŋ]的语音特征
[摘 要] 高淳方言属于吴方言,目前对高淳方言鼻辅音[m][n][ŋ]使用位置和语音特征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对以高淳淳溪镇方言为代表的高淳方言展开研究,研究了鼻辅音[m][n][ŋ]的使用位置和语音特征,得出如下结论:鼻辅音[m][n][ŋ]可作声母、自成音节,[ŋ]还可作韵母。作声母时,[m]可与开口呼、齐齿呼相拼,[n]可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相拼,[ŋ]可与开口呼相拼;[m][n
翻译 |
对日语中“食感”拟声拟态词的重新分类和词性分析
[摘 要] 拟声拟态词是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的词,将动植物或事物的声音文字化、语言化的一类词。它包括人物的喜怒哀叫、动物的鸣叫,当然还有自然本身发出的声音。毋庸置疑,人在食用食物时也会发出独特的声音。像“软绵绵、黏糊糊”这类词就是日语“食感表达”的一种体现。以拟声拟态词中的“食感表达”(对食物感觉的表达)为研究对象,对食感表达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食用食物时的五官感受,分别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翻译 |
跨文化交际下汉英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摘 要] 委婉语在现实意义中有着语言以及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导致汉英委婉语有区别的根本原因,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方式和场景的不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汉英委婉语在生老病死、颜色词及姓名称谓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为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冲突和不必要的误解,人们应当注重汉英委婉语的使用,并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 键 词] 委婉语;汉
翻译 |
美学视角下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语言处理策略探析
[摘 要] 英语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而英语文学翻译让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得以走向更为广阔的受众,在英语原作与中国读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帮助中国读者感受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探究其所蕴藏的美学价值。翻译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处理策略能够更准确且贴切地还原原作的思想内涵与美学艺术,让不同语言与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能够品读更多的英语文学作品,享受更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 键 词] 英语文学
翻译 |
浅谈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科普文本的翻译
[摘 要] 译者在翻译科普文本时,应考虑如何适应语境、选择词汇、正确表达文章意思,以达到交际目的。以真实翻译实践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来研究科普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适应和选择。 [关 键 词] 科普翻译;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科普文体是一种介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文体,所以,它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文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通常不会采用繁复的技术词
翻译 |
古诗英译的文化传真探究
[摘 要] 古诗英译是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译界围绕其意象、译体、审美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Wayne Schlepp、翁显良和许渊冲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本为研究文本,分别从语义、形式、意境三个角度探究古诗英译文化传真的路径与效果。文学的翻译不应止于语言的转换,在传达原文信息和内容的基础上,译者还应该实现文化的“传真”,展现源语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意蕴,实现文化的流
翻译 |
浅析《红楼梦》在日本的传播
[摘 要] 《红楼梦》在世界最早的传播地是日本,其中日本学者伊藤漱平更是推动了《红楼梦》在世界的传播,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和翻译可谓贡献巨大。从《红楼梦》在日本传播的概况、伊藤漱平对《红楼梦》翻译和研究的贡献、《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即“二书合成”论以及《红楼梦》在当代日本受到冷落的一些原因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红楼梦》;日本;伊藤漱平;“二书合成”论;冷落 一、引言 《
杂谈 |
彭山谢家竹琴唱腔、唱词及演奏方式研究
[摘 要] 谢家竹琴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琴又名道琴、道筒、渔鼓,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的“道情”(道家传道、化募之时所叙述的道家事、道家情)。表演时多为坐姿,左手持竹琴简板,将竹筒斜靠在左侧臂弯(皮弦一侧朝下)或将其平置于地面、桌面,右手敲击竹筒底部的皮弦,发出叮咚有声的节律,以此为演唱的伴奏,其唱腔婉转而独特,唱词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非物质文化传
杂谈 |
解读琵琶曲《春雨》的艺术特征
[摘 要] 《春雨》是一部由朱毅和文博合编的名曲,该作品于1982年完成,描述了江南的山清水秀和春雨过后,万物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五声调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技巧进行变化,将“江南三月春雨”的多种音乐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具有浓厚的情调,而且具有新的意蕴。这首曲除了将琵琶中最具特色的各种半轮、带轮等技法凸显出来之外,还对西方吉他轮指的弹奏手法进行了借鉴,从而让乐曲更加得体和灵巧,无论是在乐
杂谈 |
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运用研究
[摘 要] 美声唱法和流行音乐演唱本属于不同类别的演唱方式,然而在现代声乐艺术日益发达的环境下,声乐表演人才逐步把美声唱法融入流行音乐演唱中,产生了创新的声乐表演形式。将两种演唱方式相结合是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艺术创新和尝试,可以更有效丰富舞台艺术的表现方法,增强歌曲演唱效果,从而推动了音乐剧的进一步发展。从两者的差异对比出发,分析两者结合的实际意义,探究美声唱法和流行音乐演唱相结合的运用策
杂谈 |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合作艺术分析
[摘 要]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都属于音乐艺术,并且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人声和琴声的共振提升演唱的艺术效果。声乐演唱并不只是演唱一首歌,而是一种二次创作。然而在二次创作中,声乐演唱者并非唯一的创作者,钢琴伴奏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人们经常会忽略钢琴伴奏的作用,或者把它放在末位。在此基础上,试图厘清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并分析了钢琴演奏在声乐
杂谈 |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体现的价值及维度分析
[摘 要] 声乐表演是对声乐作品的一种再现演绎,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较好地体现出声乐作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还需要表演者对作品内核理解后进行二次创作,通过演唱时的情感注入、形象表达等方式来提升声乐作品的韵味与感染力,促进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声乐作品的氛围当中,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研究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内涵,并详细分析其中艺术审美体现的重要价值和基本维度,详细讨论提升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有效策略。
杂谈 |
浅析二胡演奏的技巧运用以及风格体现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重视我国声乐艺术,二胡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演奏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出优美的旋律,而且能够通过旋律来与听众进行沟通。所以,二胡演奏者要熟练使用这一乐器,并将二胡独特的音色融入作品演奏中,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首先分析了二胡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二胡演奏常用的技巧,最后介绍了二胡演奏的常见风格,以期能够为其他二胡演奏者提供参考。 [关
杂谈 |
芭蕾舞的审美意蕴审思
[摘 要] 舞蹈作为表情艺术,具有极强的视觉传达力。舞蹈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的方式之一,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表现。而芭蕾本身是高贵与典雅的代名词,以文雅、流畅、轻盈、细腻著称,研究芭蕾舞艺术概况,探讨其审美意蕴。 [关 键 词] 舞蹈;芭蕾;审美;情感 舞蹈在艺术学分类中被称为“表情艺术”,具有可视性。它以有节奏、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等要素的展现来塑造众多直观、
杂谈 |
中国动画电影品牌建设探究
[摘 要] 长久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着品牌建设意识不足、品牌建设策略不够清晰等问题。以《魁拔》为研究对象,以品牌建设理论和消费者行为学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的方式探究中国动画电影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动画电影的品牌形象建设受制于从业者素养及市场偏好;以电影周边为导向的新品牌设计易引发错误的品牌联想;拓宽产品线并拉长产品流通周期无法带动品牌的建设;动画电影品牌的感知质量不等于实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