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0期
封面 |
中国科协:推进国际组织建设 扩大国际科技界“朋友圈”
科学导报讯 中国科协十届六次全委会2月16日在京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报告中指出,为深化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增进开放信任合作,2022年中国科协大力推进国际组织建设,多个国际科技组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万钢在报告中说,2022年,我国在国际科技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发起成立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中国电子学会发起成立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中国颗粒学会发起成立国际介科学
封面 |
嘉世达:首月喜迎“开门红” 产品远销海内外
“今年1月份,我们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出货数量增加了200%,产品现在已经打开了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海外市场,今年的销量预计能到达一个新高度。”2月15日,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世达机器人”)董事长牛立群向记者介绍嘉世达机器人首月“开门红”的喜人成绩。 “吸、擦、喷、拖”一机多能,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嘉世达自主研发的“Satuo”产品为记者展示着各种功能,一推一拉间,地
封面 |
沙漠“蓝海”
范培珅摄 这是2月18日在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拍摄的一处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抢抓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机遇,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利用腾格里沙漠未利用国有土地50万亩,规划建设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总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 园区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260.25亿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9.1万吨,年
封面 |
科学导报社招聘启事
为进一步加强传媒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8名、编辑5名、美编1名、经营人员若干名,诚邀优秀精英人才加入,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品行端正,
封面 |
科技命脉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更加需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
聚焦 |
山西:2030年底前非煤矿山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2月19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为有效防范化解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推动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实现非煤矿山行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安委办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省非煤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以推动非煤矿山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应用先进装备技术,加快非煤矿山生产技术变革,开创安全、高效、智能生产运营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井下作业人员
聚焦 |
“阳康”后为何久咳不愈?
有些人“阳康”后仍持续不断咳嗽,这种顽固性咳嗽是感染新冠后的一种后遗症吗?该如何治疗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颜文森说:“无论轻症还是重症,咳嗽均是新冠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奥密克戎感染后1~2个月有2.3%~7.2%的患者仍有咳嗽。” 颜文森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咳嗽的机制与普通病毒感染咳嗽的机制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比如,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形成较多
聚焦 |
技术创新 填补空白
科学导报记者 刘娜摄 2月18日,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基地激光光源老化干级超净间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3DLP未出线产品测试。据介绍,汉威激光是国内唯一一家可自主生产制造3DLP投影仪的厂家,3DLP填补了国内在高端投影显示领域的空白。相对老旧投影仪设备,3DLP拥有更广域、更高亮度和对比度,可实现高帧率,提供3D支持,同时通过降低激光时间和空间相干性来抑制可见散斑,在持续观影时长
聚焦 |
我们该如何做好辐射防护?
据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政府沿公路搜寻将近一周,终于在2月1日找回一枚直径和高度不足1厘米的微小放射性胶囊。 此前,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一粒用于采矿作业的放射性胶囊在运输途中丢失。据报道,这枚胶囊是用于检测铁矿石密度的仪器组件之一。它是一个微小的圆柱形容器,直径6毫米、高8毫米,内含放射性物质铯137,每小时辐射量为2毫希沃特(希沃特为辐射量的单位),相当于进行10次X射线检查的辐射量。 铯
聚焦 |
山西认定首批25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科学导报讯 2月17日,由省工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招商银行太原分行、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协办的“山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授牌仪式暨产融对接交流活动”在太原成功举行。省工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为新获批的3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首批认定的25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授牌。 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是山西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实施制造业振兴“229”工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截至目前,山
聚焦 |
太原小店科创集市首开“直播”
科学导报讯 2月16日,太原市小店区科创集市活动在该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举行。本次科创集市同时是太原市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专场活动,吸引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等单位300余人参加。 小店区政府负责人介绍,科创集市是该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面向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开展的品牌活动,旨在搭建技术交流和项目对接合作平台,集聚政策、人才、资本、项目、市场、专业服务等要素,促进科技创新
聚焦 |
太原十四个中医药科研课题通过省级申报并立项
科学导报讯 2月17日,太原市卫健委发布消息,经省中医药管理局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太原市有14个科研课题通过立项。其中,立项资助重点研究课题A类2项,包括市中医医院刘克勤《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赵正保《舒血宁注射液制备工艺产业化研究》;立项资助一般研究课题B类8项,包括市妇幼保健院白斌《名老中医李玉兰儿科临床经验研究》、市中医医院韩娟《制剂小儿止咳平喘颗
聚焦 |
阳泉热电项目转子穿装成功
孙荣祥摄 2月17日,山西电建承建的阳泉热电西上庄电厂1号机组发电机转子穿装一次成功。为保证转子穿装一次成功,项目部不断优化穿装方案,反复论证、模拟穿装转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作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吊装交底。
聚焦 |
接地气科普:安抚大家不知所措的“第一次”
近日,抖音博主“打工仔小张”凭借“如何如何”系列视频走红网络,涨粉百万。该系列视频包括了“如何坐地铁”“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如何去吃海底捞”等城市化生活常识性科普。视频中,小张以一种温和的口吻,用尽可能详细地讲解,安抚了大家不知所措的“第一次”。她说:“我只是比你早一点知道而已,现在你也知道啦。” 这些看似“无人不通,无人不晓”的生活常识,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不知所措的第一次。不少网友表示“1
聚焦 |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发现首个反常庞压卡材料体系
近期,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发现了首个反常庞压卡材料体系——硫氰酸铵(NH4SCN)。这一发现将庞压卡材料的应用场景成功拓展至储热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聚焦 |
新软件按需组装无缝基因组序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种创新的软件工具,用于组装来自各种物种的真正完整(即无缝)的基因组序列。这种名为Verkko的软件在芬兰语中意为“网络”,它使组装完整基因组序列的过程更经济实惠且易于使用。研究成果2月16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
聚焦 |
光激活抗癌研究取得新进展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的科学家们离创造新一代光激活癌症疗法又近了一步。这一疗法通过打开嵌在肿瘤附近的“LED灯”来发挥作用,然后激活生物治疗药物。该疗法将具有高度针对性,比目前最先进的癌症免疫疗法更有效。
聚焦 |
光控药物有望精确治疗癌症
西班牙科学家开发出一系列光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可被外部光激活,从而实现更局部化和可控的生物效应。最新研究表明,光药理学(受光控制的药物)为高度特异性治疗铺平了道路,未来有望精准治疗癌症等疾病。相关研究刊发于最近的《药物化学杂志》。
学习 |
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三晋强音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统筹做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各项工作,倾力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三晋强音,汇聚起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磅礴力
学习 |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围绕粮食安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增收致富等百姓关心的话题,1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同志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全面解读。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党的二十
学习 |
推动人工智能良性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生态日渐完善,相关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不免担忧:未来,人工智能会和人类抢“饭碗”吗? 这样的担忧有一定道理。回看科技史,划时代的科技成果往往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工智能的确会对就业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那些需要重复性和精确性的职业。但若从长远来看,就会发现,所有重大的科技革命无一例外地都最终成为人类发展的加速器,促进了人
学习 |
中科院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科学导报讯 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交流学习体会并对全院抓好学习贯彻提出要求。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
人物 |
蒋华良:教药学,也教做红烧肉
原本志不在化学 1965年,蒋华良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农村,在“文革”期间读完小学,他在自述中称,“当时的教育事业基本停顿,除了一些浅显的语文和算术以外,基本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父辈们整日艰辛劳作,却无法保障全家衣食的情形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儿时的我非常向往城市生活,梦想着哪天能离开农村,转成居民户口,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解决温饱问题。” 1977年高
人物 |
李静:立三尺讲台育桃李 逐科普之梦树英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节课都是师生的一段历程。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这是李静常对学生们敞开心扉说的一句话。 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粉笔缠绕铅笔的链接。多年来,李静撒播遍野芨芨的小草,静待每株幼苗的成长。她是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基础课教学部物理教研室主任, 2021年荣获“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理科组一等奖、校级第二届教室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大
人物 |
从寒门学子到青年科学家他这样“点亮”科研路
看到《自然》杂志将自己的工作评价为“remarkable(杰出)”“highlight(亮点)”,李志明的心情反倒比较平静。这与6年前他第一次在《自然》发表论文时的状态截然不同。 被《自然》点赞的工作什么样? 2022年12月15日,《自然》刊文盘点了年度亮点新闻和观点,从1月到12月,每月各遴选出一项引人注目的科研工作。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志明与德国马普学会
科学教育 |
技术赋能教育 共享高校资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的知识、信息和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将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产生系统变革”……在前不久召开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获得广泛共识。 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以慕课为抓手,高等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国际交流、促进学习革
科学教育 |
研学活动培养环保意识
阮洋摄 2月16日,太原环晋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内,孩子们正在“太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沙盘模型前了解垃圾焚烧发电过程。当日,杨梅红米罗乐游研学团队带领小学员们来此开展生态环保研学活动,通过了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全过程,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理念。
科学教育 |
崔文龙:热衷创客教育的“师者”
崔文龙从2017年3月担任忻州市繁峙县实验小学校长以来,在学校率先引入创客教育,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为小学生点亮科学梦想。他将精准教学能力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2018年,经繁峙县科协推荐、县委组织部批准,崔文龙兼任繁峙县科协副主席。至此,他使命担当,主动作为,以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作为抓手,带动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升。 为了提高学
科学教育 |
以更科学方式教育引导下一代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医院依托心理科室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引发社会关注。不少家长带孩子前来问诊,有时甚至出现“一号难求”的现象。孩子学习情况始终是父母关注的一个重点,“学习困难”门诊的出现,回应了许多家庭的现实需求。 据调查,在前来问诊的孩子中,有的是“不愿学”,由于出现焦虑等情况因而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属于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有的则是“不能学”,存在多动症、自闭症、阅读书写障碍、精神发育
科学教育 |
中国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科学导报讯 笔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2.7万门。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全新设计开通国家智慧教育门户,聚焦重点领域推出优质
科学教育 |
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与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科学导报讯 2月1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代表中国教科院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正式向海内外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2)》与2022年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 蓝皮书以智慧教育内涵阐释为主线,从环境、教学、治理、人才等4个维度提出16个具体特征,总结中国智慧教育发展经验,向世界发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7个议题和5项倡议。 智慧教育发展指数报告立足“智慧教育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
理论学术 |
浅谈如何做好国有企业靠前监督工作
2022年1月,《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完善监督体系摘编》出版发行,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对于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学术 |
新时代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1]。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国企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国企党建工作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现状,重点从“人”的因素上考虑,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理论学术 |
国有企业加强专兼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探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赵庄二号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工队伍为核心,党员团青、区队干部和三员(网评员、通讯员、思想信息员)三支队伍专职兼职互为补充,广泛参与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不全、人手不足的问题,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理论学术 |
创新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推动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随着企业深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市场经营主体与发展环境都发生着质的变化,在此前提下,企业发展方向及目标任务也会做相应的调整,来保障新形势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企业转型发展的同时,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必然会严重危害到企业健康发展,面对各种客观因素及挑战,如何维护良好的企业政治生态环境,就需要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认真分析现阶段工作存在不足的同时,充分聚集主责主业、深化监督执纪问责,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为
理论学术 |
从诗词中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诗词文化在祖国语言文字中是最璀璨的明珠。一代代人的文化沉淀和濡养,让诗词在千淘万漉中熠熠闪光,成为人们追求思想升华的精神食粮,在这样的境遇里,与诗词邂逅,与文人对歌,用经典的文化灿烂自己人生的光芒,也照亮别人生命的旅途,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做传播文明和光明的使者。
理论学术 |
架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桥梁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旨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深化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突出表现在英语口语和听说读写上,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理论学术 |
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质回归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凸显出重要地位。从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以阅读为基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多元发展的语文阅读格局,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
理论学术 |
双减之下,如何转变小学语文教师角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教育 一、思想同步“双减”,营造轻松教学环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学校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都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用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而教师们常常会以学校的管理方案为依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落实自己的教育措施,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教学成绩。随着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们在尽量少的时间里进行
理论学术 |
探究多媒体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凸显,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显得尤其突出,多媒体大容量和音频视频的同步呈现,给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春天。
理论学术 |
小学语文古文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中高年级每册教材中都会有一两篇古文,文章的篇幅很短,但是却往往蕴含着很深的道理。我们在教学古诗的时候,不能像教学现代文和诗歌那样,要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对待古文的学习,让学生有对古文有一个整体而粗浅的认知。引领学生和先贤对话。
理论学术 |
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代入式教学方法,被老师们广泛地用于很多学科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英语练习和听读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文化·读书 |
像生物学家一样思考
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是如此的密切相关,又是如此的重要。引起新冠肺炎的生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生物,这种生物有什么形态和结构、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它们为什么以及如何导致人体患病;核酸检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核酸检测,如何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人和人之间该如何保持社交距离,口罩为什么有用;为什么需要打疫苗,疫苗的本质是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需
文化·读书 |
以谷物的视角,看1万年的人类史
关于咖啡、甘蔗、胡椒、辣椒和棉花的通识书籍,叙事时间轴大约是500年——这些物种主要是在“地理大发现”后走向世界的。 相比之下,谷物是农业版图中的“主角”,是人类最悠久的驯化物种,有着1万年的历史。 法国博物学家法布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在战场上殒命,历史却对这些战场大加宣扬;我们在耕地里繁荣,历史却对这些耕地充满轻蔑、不愿提及;国王的私生子都能在历史上留名,而小麦的源头却无人知晓
文化·读书 |
“起跑线”的阅读
现代有许多父母,总在拼孩子,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补习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狼爸虎妈”;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的“窝囊爹娘”,等等。于是,也出现了多种多样费尽心机、无奇不有的“起跑”。结果又如何呢?孩子的理想本来是多种多样的,人不会重样,因此,不可能都成为一个人或一种人,这是反常识、反自然的。抱有不切实际的人生理想,从“起跑”
文化·读书 |
杨绛:三天不看书,感觉不好过
杨绛先生才华横溢,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著作等身;她在一百岁后仍笔耕不辍;她乐观正直,把自己看得很“小”,却时时以国家和社会为先。然而,博学的杨绛先生却在学生时期,因专业难选而费尽了心神。 听了父亲的所谓的“喜欢什么就学什么”的意见,杨绛的想法似乎清晰了不少,她的内心是希望能够学自己喜欢的。可是,她却感觉心里还是不踏实:“父亲,难道选专业只看自己喜爱的吗?我喜欢文学,就必须,只能学文学吗
文化·读书 |
格致书架
《森林之歌》 [加]苏珊娜·西马德著,胡小锐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6月出版 在这本书中,西马德讲述了自己的独特人生旅程。她将毕生精力献给热爱的森林,也因其关于“树维网”的开创性研究引发极大争议;她曾痛失至亲,也曾罹患重疾,但她从树木之间通过真菌网络守望相助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因此,本书讨论的不是人类如何拯救树木,而是树木如何拯救人类。 《新药的故事3》 梁贵柏著 译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