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9期
卷首语 |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意见》发布两年来,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不断涌现,已经体现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的一些明显特征。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我国劳动教育的基石。建党百年来,我国劳动教育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
评论 |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比较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劳动教育的异同,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生产力的视角。这主要是因为,劳动的形态、工具、对象、资料等,都与生产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区分劳动形态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生产力。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
评论 |
今天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教育
在人类教育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可以说,一部人类教育史就是一部劳动教育的历史,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育人、成人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实现条件。当前,在全方位建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一体化教育过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就是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育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国家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有效实施,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断
探索 |
劳动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方法
摘 要 马克思“劳教结合”的经典论述在什么意义上转化为命题“劳动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方法”?从历史逻辑看,“劳教结合”“全面发展的人”意指在机器劳动时代保护和培育劳动力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下,基于现实人,实现整体人。从实践逻辑看,出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劳动教育规范是为了生产力发展,维护劳动者大众利益的道德实在论和社会正义;劳动教育是生产劳动在人—教育—社会关系中发挥中介转化作用的实践。从学理逻
探索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现实样态与未来选择:以G市为例
摘 要 劳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G市10所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推进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学校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劳动教育的目标与学校愿景关联不够;劳动教育内容的顺序性、连续性、统整性不够;劳动教育的实施缺少具身体验的机会。未来区域劳动教育的发展应基于学校教育愿景,进行劳动教育课程育人目标一体化设计;超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的设计,引
话题 |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新时期开展劳动教育,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阶段,
话题 |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摘 要 为了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有必要在反思现有劳动教育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身体教育、生存教育和社会教育基本性质;也有必要把握“真”劳动、体系化、联盟性等行事原则;还有必要重构多方面策略,比如突破劳动教育认识上的局限、加强劳动教育制度保障和资源共享配置机制、重视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与社会化师资招募、构建有生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等。 关键词 劳动教育;认知重构;实施原则;策略重构 作者简介
话题 |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落地扎根
摘 要 劳动教育课程化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落地扎根。各学校需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是相关政策驱动的结果,同时也是民主化创生的实践活动。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库、劳动教育师资团队以及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综合要素的建设,从而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从浅表走向深层。 关键词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实践平台;劳动评价 作者简介 林克松,西南大学
话题 |
指向劳动素养培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摘 要 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导向,劳动素养结构应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目前,学校劳动教育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简单、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问题,呈现出劳动教育评价的功利化取向。中小学校可通过完善劳动素养评价指标、探索综合评价等路径,让劳动教育评价回归育人本位。 关键词 劳动教育;劳动素养;评价指标 作者
话题 |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
摘 要 日本中学家政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体验、促进体脑结合全面发展和扩大劳动教育精神内涵。“技术·家庭”课程包含关涉人类基本生存的劳动知识、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宗旨下的劳动观念,并呈现出组合多样化学习活动、围绕社会生活问题解决、凭借多学科知识有机关联的劳动教育方式,对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带来启迪:以适应未来生存为劳动教育课程价值取向、以关切人的存在为劳动教育课程立足点、以
讲堂 |
关于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2年3月16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德育·明德讲堂”中所作的讲座整理而成,略有改动。 各位关心劳动教育的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围绕“探索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这个主题做一些分享和交流。今天,作为一位来自高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我主要想站在高校的角度,谈一谈我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样本 |
三级联动: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区域探索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实施劳动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仑区教育局提出要科学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明确将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助推器,整体规划,三级联动,从教育整体发展和学生完整成长角度出发,围绕五育并举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行政推动:整体谋划区域 劳动教育
样本 |
指向“全面培养”的劳动教育校本化探索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在“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背景下,劳动育人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必要途径,更是实现“全面培养”的重要途径。北仑区淮河小学自建校以来,依托周边社区和港区的资源优势,创建了“阳光城”德育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资源,自主开发融德智体美劳于一体的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模拟校园城市理念,以综合实践为主要方式,开辟了校园“动漫农庄”“暖棚基地”等农田耕作基地,打造了手工坊、陶艺吧、数码港等
样本 |
校园农场项目化劳动的实践与探索
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处,建校以来,学校营造“好玩”的校园环境,始终以劳动实践为突破口,立足本校的园场基地,依托科研,从项目化劳动入手,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活动中,多角度、全方位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使他们的劳动态度、操作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健康发展。 一、项目让种植劳动的目的更明确 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在劳动教育中,以项目为抓手,能有效提高劳动实践的有效性。
样本 |
丝路物语劳动教育课程的“港小实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作为一所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农村学校,小港中心学校将“开放、融合、创新”的港文化特质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以“手中有活、脑中有思、脚下有为、心中有情”为目标,通过普及与特色并行、校内与校外联动,以统筹规划、分层实践的课程实施方式,努力实现劳动教育
样本 |
巧用“3Y”体系 做精劳动教育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九峰小学地处宁波市北仑城区东南部,是一所城区完全小学。它东邻通山未来社区,南临九峰山风景区,西有体育馆、人民医院、凤凰集市,北接青少年宫、地铁站,地域资源丰富,
样本 |
新时代城市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劳动把人的知识、能力、智慧、思想、道德、情操等融为一体,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的育人功能和独特的育人价值。当前,中国社会迈入新时代,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社会的劳动形态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其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导致一部分少年儿童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样本 |
“四维度”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开创未来。近两年,劳动教育全面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的时代内涵得到进一步强化。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湾区学校成立于2017年,是深圳市在基础教育领域探索中西方教育多元融合的创新学校。学校在全面夯实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创新融合IB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教育提倡实践性和活动性,进行超学科主题教学,这与劳动教育强调的实践性、开放性高度
第一线 |
基于“现象式学习”的劳动教育探析
现象式学习强调现象与个人视域、生命进程间的关系。学习者对现象的认识是具有情境性的,不仅体现为学习者自身的已有经验, 还包含学习者将自身置于其中的,现象得以发生的情境。现象式学习注重学习者在亲身体验中,身体、认知和真实世界的有机统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与时俱进,发展、演变。今天的劳动教育是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第一线 |
无处不在的德育及其实现策略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提高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实效的多元路径与方法”(CIDB19407)研究成果。 德育覆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我们认为除了专门的、显见的、预设的活动中包含的德育要素外,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德育要素…… 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帮助人完成从生理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只有确立德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