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7期
卷首语 |
珍视立德树人百年实践经验
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始终把德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以德育为核心展开教育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切实践行者,创立百年来,始终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立德树人事业形成了一些值得总结的珍贵经验。 整体育
观察 |
高质量推进网上家校协同育人
日前某学校调研的一则听闻,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某班主任在家校联系QQ群里公布了上个月班里所有学生的德能勤绩表现,有家长竟然大发雷霆,直言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不负责任,没有尽到为人师的义务;尤其班主任缺乏领导组织管理水平,不能也不应该把“表现差”的学生的情况公布于众,导致当事学生厌恶、反感、抵制上学……如此等等。这无不说明设若不能正确处理好网上家校协同育人,便既有可能让互联网成为家校(主要表现为家长
观察 |
做班主任,应追求“道”和“术”的统一
“道”和“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讲,“道”是事物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术”是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与方法。而德育中的“道”,应指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科学非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德育中的“术”,指具体措施,即教育学生的手段和途径,如班级文化、德育量化、奖惩措施、激励机制、培养班干部等。 关于“道”与“术”的关系,古人云:“有道无术,谋事难成;有术无道,碌碌无为
探索 |
近二十年我国数学学科德育研究的 回顾与反思
摘 要 自我国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数学学科德育作为重要的育人实践活动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和探究。回顾过去,数学学科德育在理论微探、学理争鸣、内容定位、困境审思和实践探索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概念模糊、内容建构有失偏颇、实践探索流于形式、评价研究相对缺乏等基本问题。深化数学学科德育的概念和实践研究,推进数学学科德育内容的构建,尝试更多的评价研究,应是数学学科德育研究的未来走向。 关键
探索 |
T态理念导向下的学科德育策略
摘 要 学科教学是落实德育的重要抓手。T态理念是从横、纵两方面及横纵关系上观照系统论基本原理的理念。基于T态理念开展学科德育视域下的学科教学工作,有利于德育资源论与德育过程论的融合应用:横向的资源拓展,让德育更为开放、多元和个性化;纵向的活动推进,让主体更为主动,让德育更具梯度、深度和发展性;横与纵的交互,则实现了德育的知行合一、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 关键词 德育;学科教学;T态理念 作
话题 |
百年中国德育的不变与变
百年来,我们高举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大旗,艰辛探索,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探索,百年立德树人路。这一百年,立德树人事业在逆境中开拓进取,在前进中锐意创新。其中,有成就,也有不足。回顾可以更好地前行。回首立德树人百年历程,梳理发展脉络,总结重要成就,检视基本经验,反思重要教训,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现实,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让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摘 要 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
话题 |
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百年演变
摘 要 百年来,中国德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容与形式既有一以贯之的元素,又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回顾百年演变,中国德育内容经历了从革命伦理至上到中国精神的彰显的时代飞跃;与此相适应,德育形式也经历了从政治动员为主到生活育德的凸显的时代飞跃。展望未来,中国德育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并在内容上对道德内涵、在形式上对自我教育保持自觉,
话题 |
百年文化变迁与德育变革
摘 要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催生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重新找回中华民族文化尊严和文化自信,通过扬弃旧文化、旧礼教和荡涤一切反动文化的遗毒,重建了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现代道德体系。党的十八以来,伟大的中国梦,推动了德育变革不断深入和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社会改造;文化建设;德育变革 作者简介 毕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党
话题 |
中国共产党探索学校文化育人的 百年进路及基本逻辑
摘 要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并以此作为学校育人的实践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作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育人的内容,构建起完备的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坚持学校文化育人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性,坚持文化育人内容的时代创新性,坚持文化育人方式的与时俱进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文化育人始终贯穿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基于中
讲堂 |
伟大觉醒与伟大的建党精神
龙平平,中国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陈云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2年3月16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德育杂志社主办的“明德讲堂”中所作的讲座整理而成。 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并不清楚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所以,我想通过《觉醒年代》把这件事说清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
样本 |
唤起道德生命的觉醒:“适性·动能” 德育实践探索
四川省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前身为清朝考试院,经历百年沧桑,一路披荆斩棘,如今已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一所高品质学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突破德育困境,原创性地提出了“适性·动能”的德育理念,并付诸实施。“适性·动能”德育以“创生道德生长的本质力量”为价值取向,以“适性”为根本前提和原则遵循,以“激发动能”为手段,旨在顺应儿童的天性、特点和需求,发掘和释放儿童道德发展的内生动能和内在动力,提
样本 |
“六为”心育模式护航学生心灵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考验人才的重要标准。关注儿童心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我们责无旁贷。近年来,我校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积极探索心理
样本 |
生态德育的创新实践
深圳市华侨城小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创绿”,从1997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到2000年成为“国家绿色学校”,再到2010年成为“国际生态学校”。生态教育在这里已经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认知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而且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 一、以适宜环境促进学生自由成长 人是环境之子,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教育首先要营造适宜的环境,让身处其中
样本 |
礼韵四德:“知情意行”视角下两礼两季课程实践研究
仪式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设计仪式教育活动时缺乏整体规划和课程意识,普遍重点关注仪式典礼形式,且活动内容分散,容易错失教育契机。堇山小学自办学起就将“两礼两季活动”(入学季、入队礼、成长礼、毕业季)纳入学校主体的德育主题活动,以获真知、涵善情、坚意志、践美行的课程理念整体架构两礼两季课程,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将仪式教育功能发挥至最大化。 一、构建“耦合一体式”校本课程 一
第一线 |
优化思政课育人方式,实现铸魂育人
为进一步推动《读本》的使用,我们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校思想政治建设一体化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创新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要求“老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学一点”;师生共同探索了多元的创意“教”与“学”的方法,拉近《读本》与学生的距离,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
第一线 |
小学语文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小学生眼中的“模范”,教师的日常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意义。毫无疑问,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灵魂”人物,是思政教育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体现和落实的重要主体。 201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下,小学语文学科发挥着“排头兵”的作
第一线 |
良好师生关系的三块基石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考验教师的教育智慧与师德,其中最基础的是理解、宽容与欣赏。“理解”是全部教育活动的缘起,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起点;“宽容”是对“成长中的人”的必要态度,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黏合剂;“欣赏”是对生命活力的激发,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立德树人就是一句空话。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考验教师的教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