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5年04期
卷首语 |
教育家精神照亮教师发展航程
教育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着力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对教育特别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从更高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家精神,其目的是用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培育出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以应对严峻国际竞争的挑战和中国改革发展对人才和高素质国民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
教育家精神赋能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建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其理论内涵丰
评论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何?因何?如何?
摘 要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推进民族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和激发教育活力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小学青年教师面临着师德师风涵养不足、职业认同不够和专业成长受阻等困境,要以党建引领、理念重塑、同伴互助和专业提升为路径,将教育家精神融入中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
评论 |
学校国防教育应“因法而进”
摘 要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落实。新修订法案对学校国防教育承担的职责进一步明确,教育要求进一步提高,军地协同教育路径进一步畅通。面对党中央对全民国防教育新的总体布局和新修订法案对学校国防教育的法律要求,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应“因法而进”:深刻认识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地位,分学段保障学校国防教育育人实效,将学校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关键词
探索 |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人民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的精神引领和实践要求。建设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必须坚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筑牢新时代教师的信仰之基;必须坚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锚定新时代教师的师德航标;必须坚持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做到“使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创新新时代
话题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中小学校长弘扬教育家精神:现实意义、角色担当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本期话题聚焦“以教
话题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提升新时代教师专业化素养
摘 要 建设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所在。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推进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养成终身学习的专业品格、提升关键核心专业能力。教育家精神中所蕴含的对教师专业思想、专业品格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是推动教育强国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话题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力探析
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尚品格,为辅导员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提供了精神引领。思政引领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之首,是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教育家精神与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体现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的统一。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辅导员队伍
话题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
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维度
摘 要 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树立优秀教师榜样、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力军,立足于教育家精神理论层面的阐释,锤炼品行,锻造能力,从而实现助力乡村教育改革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筑牢教育强国育人根基的时代价值。基于此,乡村教师、学校与教育部门应协同探索教育家精神引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教育家型的乡村教师队伍。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乡
讲堂 |
教育家精神与教师伦理的专业性
摘 要 探讨并实践教师伦理的专业性,是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落脚点。从教育伦理学的角度审视,教师伦理的专业性最终指向使命、宣誓、信仰、承诺等层面所展现的价值本体属性,具体包含教师的个人道德、教师的职业伦理、教师的专业伦理等三个内容维度。这三个维度在教育家精神的统领下得以相融,帮助教师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情境之中,于内心建构起深层稳定的价值根基,促进其大先生气度的养成。 关键词 教育家精
样本 |
共享研修:城乡教育集团背景下德育教师培养新模式
摘 要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立足于城乡教育集团教研共同体,采取知识共享的方式,创新探索德育教师研修路径,构建了“进阶式”“项目式”“引领式”三种共享学习圈。为促进集团内部德育知识资源的利用和共享,集团打造了共同体德育教师“知识寻呼平台”,建设集团“专业知识库”,并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贯通的方式,构建了“1+3”集团共享支持平台。 关键词 德育教师;共享研修;教研共同体 作
样本 |
三链融合:基于数字赋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摘 要 打造家校社协同的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生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五小学依托区域“心路e通”系统,构建了“三链融合”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资源,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和协同育人,开创了“人人接受心理服务,人人参与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心路e通;数字赋能;心理健康
样本 |
“走进经典”一体两翼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台州实践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浙江省台州市通过实施“走进经典”一体两翼行动,探索了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促进了教育认知的提升和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强,形成了持续激发教育家精神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该行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还推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与教育生态的改善,对如何促进新时代教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一体两
样本 |
擦亮“东南金雁”党建品牌,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摘 要 党建品牌建设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意义重大。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南小学教育集团秉持“让童心飞扬,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把抓好“东南金雁”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将“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同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等有机结合,成功形成了“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党建品牌;高质量发展;童雅德育 作者简介 谢增焕,
样本 |
中小学党建品牌育人体系的创新实践路径探究
摘 要 针对当前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本土精神载体缺失、品牌系统思维匮乏及党教融合范式不足等问题,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学校以张人亚同志的事迹为依托,将红色基因深植于校园文化,构建起师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学校通过构建“守护型”党组织形态和六大“守护引擎”,实现了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育人质量,形成了可供其他中小学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中小学党建;品牌育人;实践路
样本 |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摘 要 边疆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固边、稳边、兴边人才的光荣使命,是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德宏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具有边疆职业教育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从治理体系、德育赋能、文化育人、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入手,推动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开展。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样本 |
数字技术赋能循证德育评价的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
摘 要 随着智能技术和过程性数据的深入应用,循证德育评价正逐步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更加注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系统性分析和动态反馈。因此,厘清循证德育评价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意蕴,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循证德育评价的运行机制与技术逻辑,以及探索其实现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 循证德育评价;数据驱动;运行机制;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 夏峰平,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党委书记,高级教师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
第一线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运用
摘 要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对思政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前置性学习的教学尝试,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认知、实践探究、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准备,从而显著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促进深度学习。在实施前置性学习时,教师可尝试明晰前置动因、丰富前置形式、注重展示和评价等策略。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前置性学习;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 蔡霞,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银河小学德育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