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3期
卷首语 |
教师德育能力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色
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应当思考“谁来培养人”的教育关键力量问题。总书记说“有高质量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表明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只有抓住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有力建设,才能抓住教育前行的“牛鼻子”。 教师专业素养是实现教师教育理想、支撑教师教育事业、彰显教师时代价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品格与关键能力,结构完整且动态发展的教师专业素养
观察 |
加强家校沟通,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部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也将“ 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日程,并明确其目标任务。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越来越成为政府施政决策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 一、家校沟通对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光明日报》发
观察 |
智能时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型
智能时代已经向中国教育走来。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专门强调,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1]。由此,在新时代,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超过50%的地区将智慧教育相关
探索 |
新时代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的路径探析
摘 要 从将美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增多的美育话语及政策,尤其随着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及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式发展,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成为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探析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对于个人、学校和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必要性,应在原则上坚持“三个统一”,即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稳定性与进阶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在方法上统筹“四位一体”,即课程设置、教材设计
探索 |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基本特性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国家政治观念、保证国家按照既定方向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但是,现实中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存在相互割裂、知识重复、递进性不明显等问题。为此,从教育理念的贯通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教育方法的系统性几个方面深入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的基本特性,真正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实现阶段有机整合、互融共生,有利于大
话题教师发展和师德建设 |
师德的本义与新时代师德建设
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教师应当为人师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社会都应尊重教师,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 要 为人师表是对师德的基本定义,“严”是核
话题教师发展和师德建设 |
直面师德问题,强化师德治理能力
摘 要 师德治理存在两种问题,一是由于处理失据造成的价值混乱,二是以貌似重视师德而采取的简单化极端处置。这些问题的结果是让教师在履行职业行为时左右为难、不知所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不能尊重教师职业成长的规律;笼统、抽象地执行师德规范;单一、低效的师德培养路径。为此,要从观念、制度、实践策略诸方面提升师德治理能力。从积极的视角理解规范的约束性,对师德制度予以分层分类的建构,探索更加多元有效的
话题教师发展和师德建设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为思考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本文努力将党的历史经验融合到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框架之中,以这些宝贵经验为基础,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方面建议:将“坚持人民至上”内化为教师准则;将“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开拓创新”作为教师要求;使“坚持自我革命”成为教师精神。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 朱益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话题教师发展和师德建设 |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摘 要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航人”和“筑梦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办好教育的首要任务,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师德观,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教师存在师德师风失范现象,如理想信念不牢、学术诚信不端、触犯师德红线、师生关系亚健康化等。因此,新时代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增强校园共同体认同感与凝聚力的关键,建构以政治自觉为道德内涵配置“发动机”、以
话题教师发展和师德建设 |
自立立人: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摘 要 教育旨在立人,教师不同于常人的使命是,不仅要自立——自身追求将自己“铸造成器”,而且要志在立人——追求激励、唤醒和鼓舞青少年学生。教师需要做到:悦己达人——悦纳自己是教师发展和成就学生的前提;立己立人——提升自我是教师发展和引领学生的刚需;自觉觉人——人的觉醒是教师发展和教育立人的内需;立德成蹊——厚德爱人是教师发展和立德树人的基石;越己成人——超越自我是教师发展和发展学生的使命。 关键
讲堂 |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德育实践体系建设
关于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我想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谈一谈,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生命教育视域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二是小学德育实践有哪些载体,分别是什么形态;三是在小学德育实践体系建设中以什么为核心来进行。 一、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 对于生命教育视域的理解,还要回到生命教育内涵本身。请看这两张图:第一张图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凸显的是生命价值,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是每个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
域外 |
美国课后服务举措及启示
摘 要 “三点半难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放学时间早,家长下班时间晚,孩子无人照料使得课后服务应运而生。美国课后服务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其在课后服务的场所、保障、内容、人员、评估上都有所启示。应建立以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运用法律、资金保障课后服务顺利进行;在课后服务中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渠道应聘人员,缓解教师压力;多方合作,保证评估公开透明,确保课后服务顺利开展。 关键词
样本 |
“六位一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史学习教育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意志的必要之举。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寒亭一中”)积极依托乡土历史,坚持铸魂育人,通过“寻、读、听、讲、写、演”六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切
样本 |
新时代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非遗文化进校园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程。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就业现状,将本土非遗技能传承与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开展系列化非遗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传承、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现传承、发展与创新。 一、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
样本 |
班本“节”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节日之于个人、家庭、社会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尽管形式不同、主旨有异,但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班级是教育活动的发生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深入到班级中才能真正落实。结合传统节日,通过整合创新、分层递进,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第一线 |
一粒米开启的德育之旅
在这次珍惜粮食的主题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岗位、有作为、有地位,他们成为主动的探究者、热情的参与者、果敢的行动者。活动因为烙上了生活的印迹而变得辽阔;生活因为有活动的引导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德育就是这样无处不在地浸润着我们的每一天,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变得绚烂而多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我们的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衣食无忧的
第一线 |
以生活为引,觅规则之效
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必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视角出发,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同规则,解决规则困惑。同时,通过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评价机制的设计,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近期,在区级教研活动和校级常态课中,我听了几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课,上课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引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第一线 |
融德育于作业设计中
教师不仅需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更应该关注作业中凸显出的综合育人功能。设计好作业、运用好作业、改进好作业将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成才先成人,数学学科德育必不可少。最新的教育政策不仅对小学数学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进行了限定,还要求建立五育并举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观、发挥小学数学作业全面的育人功能。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可以通过探索求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锤炼“求真”品质;通过协
第一线 |
书包随想
作为学校、老师,我们很难左右家长的思想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宣传,但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做到,让学生在校真正减负,作业少一点,书包轻一点,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 工作二十几年,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已经为人父母,随着这些年国家生育政策放开,生二胎的也不在少数。聚会聊天的时候,孩子教育是离不开的话题,谈着谈着,大家都会感叹:“现在的孩子读书真的太辛苦了,真没有我们以前读书时的快乐了。” 曾经的书包承
会议综述 |
新时代·新德育·新探索
为回应新时代对德育的新要求,倡导德育学者关注德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德育理论创新,促进德育青年学人的学术成长,激发德育研究共同体的活力,2021年12月18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和省部共建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全国德育青年学人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德育研究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