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22期
卷首语 |
着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为有效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当前,“大思政课”建设要从变局中谋发展,要聚焦改革创新、协同配合、贯彻落实。 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大思政课”是思政课的新形态,是思政课的改革创
探索 |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思政研究:反思与前瞻
摘 要 课程思政研究是当前的一个学术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筛选并梳理了中国知网近十年来关于此研究主题的1,097篇中文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关键词的共现、聚类、时间、突发为主要维度,力求展现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学术态势。分析发现,近十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实现成果新突破、展现独特的研究体系、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研究内容具有雷同性、与其他学科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需要持续用党的创
话题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
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期《话题》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研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以飨读者。 摘 要 “大思政课”是讲深道
话题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
以科学思维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摘 要 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思维的自觉运用。应树立战略思维,把握“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位、战略定位和战略方略,构建“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方案;树立辩证思维,坚持辩证思维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系统观,增强课程自信,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实践路径,推动“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树立精准思维,通过精准识题、精准施策和精准落实,保障“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落实落地
话题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
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课”的思考*
摘 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大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场域的延展以及教学生态的重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但也随之出现传统教育秩序遭遇消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失调、技术异化引发治理难题等诸多问题。将人工智能与“大思政课”进行深度融合,应从打造智能化综合数据库、搭建一体化智慧教育平台、彰显思政育人内在向度、构筑多主体协同模式等方面着手,发挥“大思政课”育人功效,推动思政
话题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
基础教育落实思政课一体化论析
摘 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础教育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极为必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始终明确思政教育的价值立场,坚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课程资源之间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育人格局。同时,要处理好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治理过程和外部支持力
话题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
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德育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德育课程散点化、同质化的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且,对德育课程进行校本探索,还有助于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德育目标落地,打破 “千校一面”的局面。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确立了“润品育能,筑基未来”这一核心办学理念,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
讲堂 |
通过身体的道德教育
闫旭蕾,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基于此,如何理解、定位“身”与“心”以及两者间的关系之于教育实践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旦道德体验中的身体感觉被漠视、被抽空,道德教育就易于沦为空洞的说教。为了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身体,定位身体之于道德教育的意义,探讨通过身体的道德教育路径。下面就这些方面与大家分享
样本 |
多维构建,联动推进,以“育德”一体化推动高质量育人
德育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是解决德育目标单一、德育途径单调、德育队伍单薄等问题的有效举措。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立足区域中小学德育目标一体化建构、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德育活动一体化设计和德育协同一体化网络等个维度,努力探索区域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已彰显初步效果。 一、搭建一体化区域德育框架 淮安市教育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围绕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在“三全育人”“
样本 |
落实“回信”精神,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
在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五(8)中队少先队员回信,赞许他们学习党史的收获,并给予亲切勉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作出“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后,对淮安的又一次殷切期许。一直以来,淮安市淮安区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教育,着力构建以强化思政教育整体化推进为统领,以深化青少年思政课程创设与活动体验为纽带,以优化区委区政府、区教
样本 |
庚续红色血脉,培育担当品格
周恩来的家乡淮安,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江苏省淮阴中学就坐落在这片热土上。30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用周恩来崇高风范培育人,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目前,周恩来崇高风范育人实践机制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机制和价值品牌。学校以培育时代新人的“担当品格”为核心,以“文化熏陶、课程奠基、实践体验、活动感悟”等措施,培养学生顶天立地做人、积极主动做事。 一、文化熏陶,物型环境与人文环
样本 |
推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江苏省淮州中学位于有“中国运河之都”美誉的淮安市,始建于1943年,是一所“环境优雅、人文典雅、品位高雅”的生态园林式书香校园。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坚持德育为先,高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工作,育人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更是立足办学实际,利用新疆班办班优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注重整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逐步打造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德育特
样本 |
坚持“柔性”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江苏省涟水中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积久而成的优秀文化涵养着一代代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了学校育人效果提升的不竭动力。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确立了“柔性”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不断完善“柔性”育人载体,坚持以文化人,不断提高育人品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确立“柔性”文化内涵,找准特色育人定位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性柔而形随境便,遇海则有海洋之广,遇江则有河流之长。育人工作亦应柔性
样本 |
力耕育人:项目群驱动德育体系建构
德育一体化建设旨在构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贯通的德育体系,在促进德育理念、目标、课程、方法等科学发展的同时,改变德育教学碎片化、割裂化、分散化弊病,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立足学生成长需求,结合学校育人文化及地方特色,创设“力耕”德育项目群,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维度,构建起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德育一体化体系,以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样本 |
赓续尧帝美德 培育少年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淮安市金湖县外国语学校立足富有地域特色的“尧文化”,力求汲取尧帝思想精髓、把握时代脉搏,以尧帝美德助力教育教学、塑造学生品格,使“尧文化”的精神养分融于金湖学子的言行中。近年来,学校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创设“尧德润心”品格提升项目,全方位地开展对学生的品格教育。 一、立足地域资源,开启“尧德润心”项
样本 |
“创想梦工场”美育综合课程的实施路径
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对中小学影视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根据文件精神,开发了“创想梦工场”综合课程,旨在通过美育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促进学生品格提升。在“创想梦工场”综合课程中,学校积极筹建实践中心,开设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课程,鼓励学生积极追求人生的美好境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梦”“织梦”“追梦”,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欣赏美
样本 |
三条路径,激活学校全域德育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在“建构有尊严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引领下,坚持以打造“全域德育”为抓手,以创建“江苏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示范中心”为契机,从环境营造、课程建设、保障完善等多个维度,推进全域德育发展。 一、依托环境,营造全域德育氛围 学校处处皆德育,校园宜人的环境也是具体、生动的育人素材。优美的环境能起到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育人效果。为了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2008
第一线 |
立足四个“结合” 铸魂育人
学生对某一事物或者价值观的认识,来源于对生活的感知和体悟。在实践教学中,注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人物故事与《读本》的教学内容相融合,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生活背后道理的感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低年级)》(以下简称《读本》)总共有六讲,内含14课的内容。《读本》从国家到个人层面,融合了理论和实践,选取了关键的知识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生
第一线 |
初中生物学科德育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生物学科组在学校的倡导下,通过课堂内体验式的学习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生命性、伦理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热爱生活的意识和爱家爱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等。 为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融通,山东省曲阜市田家炳中学秉承“明德笃学,弘毅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