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16期
卷首语 |
时代赋予心理健康相关概念新意蕴
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使命、新任务。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特别是更新观念,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进行符合时代意蕴的新诠释。 一是对心理健康概念的新诠释。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直接发生关联。从内涵上审视,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属伯仲之间;从溯源上考察,心理健康需要幸福感的支撑;从目标上解析,心理健康的价值追求就是幸福感;从结果上考察,心理健康应是幸福感的副产品。一句话,人类不懈追求幸福感是心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价值、挑战与路径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赋能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
评论 |
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
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指明了方向。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必须深刻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积极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翟子豪,
探索 |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传统的认知主义视角将心理健康视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主要关注通过认知重构改善情绪和行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智活动不仅是大脑中的符号处理过程,还深深植根于身体的动作和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探讨具身认知的核心观点,提出通过正念练习、体态训练和集体活动等身体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并强调多模态评估与动态反馈机制在这一模式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具身认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话题 |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群体在学习、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已成为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期聚焦“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旨在厘清新时代心理健康概念,探索大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体化路径,创新教学模式,凝聚学校、政府、社会等各界力量,不断提升大
话题 |
时间贫困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摘 要 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时间贫困现象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业负担日渐增多、闲暇时间不受重视、时间紧迫感频发等。为缓解大学生时间贫困问题,需采取三方面的有力措施:对大学生时间“合理密植”,注重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为大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措施消除大学生的时间贫困问题,提升其时间管理能力,为
话题 |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摘 要 由于单亲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现实困境。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突出的问题,如家庭在认识、配合、关爱等方面存在不足,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职责定位、协同机制等方面不健全。突破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困境,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提升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子女心理健
话题 |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与行为问题教育干预新探
摘 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当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适应较差、学习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学校氛围、同伴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学校因素;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等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家庭因素;性格特点、自身特质、积极心理品质也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发
话题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国际动态与趋势
摘 要 世界范围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成为多国共识。通过相关国家的实践动态梳理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建设呈现下列发展趋势: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台或调整政策;强化家庭、学校、社区和医院等多主体联动;进一步凸显学校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主阵地的地位;以项目制推进心理健康服务落地,具体项目涵盖赋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校心理环境改善,提升社区心理健
讲堂 |
用对话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
摘 要 心理教练作为本土化心理健康促进的干预模式,通过对话的过程,不断激发当事人的内在动力、活力、潜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最终推动当事人成为自我解决问题的主体和专家。在使用心理教练对话技术开展对话的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五个基本点:原则、逻辑、思路、理念与策略,才能得到理想的对话效果。 关键词 对话;心理健康;心理教练;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 史占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少年人
样本 |
打造“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教育示范区、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倡导“大健康观”,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区域强化了班级—年级—学校联动发现以及监测—识别—干预的机制,创新设立心理副校长,建立医教联动模式,以提升全体教师的心育能力。同时,打造校家社心理育人共同体,形成了预防—辅导—干预三级递进,教育实践、多维识别、分层管理、全员心育、校家社协同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样本 |
高职院校“养身·润性·育德”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秉承“体健心怡、品优技高”的全人教育理念,构建并实践了“养身·润性·育德”心理育人模式。该模式通过明确心理育人理念、确立”全人”教育目标、打造全校一盘棋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开展“三课堂”联动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心理育人成效评价体系等路径,确保心理育人工作系统化、专业化,为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心理育人;职业教育;立德树人
样本 |
创建“心育班级组”,助力师生向阳发展
摘 要 为进一步贯彻“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理念,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探索创建特色心育班级组,推行“全员心导师”制度。学校实施心育班级组导师制,多渠道提升心导师的专业能力,打造心育班级组特色品牌,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面提升了学校的育人品质。 关键词 全员育人;心育班级组;师生成长共同体 作者简介 施云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院长,高级教师;胡梦佳,浙江
样本 |
彰显“尚美”特色,实现高质量育人
摘 要 美育是温润心灵的教育,关乎时代新人培育,关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针对当前重分数、轻美育的普遍现象,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积极推进审美教育,为儿童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拓展校本美育课程、营造良好美育生态、打造成长型美育空间,让学生在玩美、赏美、立美、创美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 以美育人;项目创生;审美素养 作者简介 马虹亚,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党
第一线 |
“物象”理念下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摘 要 以班级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化人是班级德育的至高境界,也是广大班主任的共同追求。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价值培育的过程,也是价值观确立、认同和转化的过程。在“物象”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帮助学生挖掘并理解“物象”的内涵,以“物象”为导向设计班级环境,以“物象”理念完善班级制度,聚焦“物象”内涵开展班级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升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物象
书评 |
一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盛宴”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表现出多元化、低龄化的发展态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在教育实践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则成为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的社会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和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的新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