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0期
卷首语 |
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办好思政课、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也专门印发了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办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和关键环节,其目的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 首先,要强化思政课教师政治要求,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并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擘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特开设专栏,就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阐释解读,为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其中关于教育特别是德育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摘 要 党的二十大对思
评论 |
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及其实践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教学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这一论断思想深邃、内容丰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原则与理论依循。 一、思政课“讲道理”本质的丰富内涵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科学论断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 1.就讲道理的目标导向来看,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指出教育都肩负着政治责任:“古今中外,
探索 |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摘 要 智能思政是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基于“数字画像”“精准匹配”和“导流推送”实现智能研判、智能伴学和智能创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带来新机遇。但新兴科技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可能引发技术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落寞、算法偏差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的消解、沉浸体验与思想政治教育思辨性的缺失等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予以积极应对:主体性重塑,坚持技术为用与育人为本的有机结合;
探索 |
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策略探析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必须全面加强课程建设。话语创新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具体策略包括:扎根中国大地,构建解释中国发展经验的话语体系;尊重学生的话语表达,完善师生话语互动分享机制;增强话语主体榜样力、内容引领力、场域协同力建设,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 作者简介 杨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话题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三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高度评价思政课教师队伍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针对各学段的具体情况,不断深化和加强研究。 本期话题聚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集中探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使命,以及深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摘 要 面向新
话题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阻碍及对策建议
摘 要 数字化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对于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尚且存在教师数字化意识淡薄、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不足、数字素养培训形式单一且不够深入等问题。为此,要从教师和高校两个层面探寻对策:教师要强化数字化教学意识,提升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高校要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加大培训力度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技术技能。
话题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 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的关键教学群体。对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证调查发现,当前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持续改善、教师课程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发展得到较为全面的支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也存在低学段民办学校思政课教师兼职比例较大、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期待多类专业支持等情况和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提高思政课专职教师比例,关注青年教师教
话题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提升策略
摘 要 新时代,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面临提高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创造性实施课程等挑战。当前,民族地区道德与法治课存在课程建设与教师配备不足、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协作帮扶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内驱力不足、参加高水平培训较少等问题,教师面临来自生活、晋升、专业水平提升、教学任务繁重等多方面的压力。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齐开足道德与法治课,配齐配足教师;
讲堂 |
对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周增为,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3年3月15日在第27期中国德育·明德讲堂“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所做的讲座整理而成。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影响着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课程、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等要素的认识与理解,是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有效教学的核心基础。思政课一体化设计,本质上是基于教师知识结构的有效
样本 |
“悦海劳动”课程: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探索
如何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内涵、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挑战、学校教育如何主动改革创新等问题,都是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必答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海之韵小学根植地域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创造性构建清单式劳动教育体系,致力打通全景式劳动教育空间,多措并举提升师生劳动素养,在劳动教育课程、路径、评价等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构建多样劳动课程 学校濒临大海,
样本 |
为每个孩子的起飞保驾护航
郑州航空港区护航路小学是一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的学校,同时也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爱慧师苑航空港区分苑基地校、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验学校。自建校起,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学校结合航空港区“上善共生”的德育理念,围绕“为每个孩子的起飞保驾护航”的办学理念和“启智育美·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制定了“启梦会学·知礼活泼”的
样本 |
新时代儿童友好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探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就是未来的世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 年)》等有关儿童保护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法规文件明确指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儿童友好学校是儿童友好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儿童友好学校离不开学校整体教育生态系统的改进与建设。紧跟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立足儿童友好相关理论,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创新打造童蒙、童慧、童韵和自觉、自然、自强六
第一线 |
具身德育,立德树人背景下的价值取向探微
随着资讯时代的开启,学生道德培养的关键不在于“知”,而早已立于“行”。具身德育杜绝孤立而单向的输出,在微课程的开发上,倡导学生经历从“知”到“行”的转化,实现“情”与“意”的升华。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的心理学、哲学等领域中,具身认知理论已经被广大研究者所提及和关注,对于人生活于世界、知觉事物十分重要,在教育中也有着实践价值,尤其是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应用广泛。在此背景下,进行
第一线 |
幼儿园事件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开发策略
以事件课程为引领,不断强化课程与生活、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连接和渗透,我园建构起具有园本特色的德育新体系,让儿童学会过一种乐想象、善思考、会表达、悦合作、健康愉快、积极负责的生活。 近年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仓前实验幼儿园积极推进“九十九种想象”课程改革,注重从幼儿的生活事件中提炼出有意蕴的教育元素,打造了一系列园本课程,这些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事件课程不仅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也具有非常独特的德育价值
第一线 |
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处理启示
面对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特殊性,学校要求教师学习运用心理咨询的原则,结合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形成此类事件的处理规范与环节,旨在达成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熏陶。 小学“校园暴力事件”或问题行为的处理,往往会考虑准确定性、选用恰当的方法、处理结果多方无异议等因素。处理不好会造成教育惩戒,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学校交往事件”转化为“校园暴力事件”案例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教育惩戒与心
第一线 |
“百句老古话”:传统俗语家庭隔代共读的实践研究
诸如传统俗语,只有充分挖掘其育人和文化传承的价值,才能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作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百句老古话”,也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特征,服务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的主场。在我国几千年家庭教育史中,父母和长辈始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家中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传递本土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传统俗语家庭隔代共读的研究缘起
第一线 |
价值、生活和地图:道德与法治课程地理题材教学的三要素
地理是一门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存,研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儿童的生态环境意识、道德修养、政治认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除了包含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内容外,还涉及了较多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在德育课程中融入
会议综述 |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新时代德育变革
2023年4月14—16日,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田家炳基金会协办。会议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新时代德育变革”为主题,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新时代德育发展新愿景,探索全人类共同价值指引下新时代德育变革。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5家德育相关学术刊物以及田家炳基金会和田家炳学校的13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综述 |
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集团) 践行“友善教育”,打造新时代儿童友好先行示范教育集团
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集团)秉持“友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打造新时代儿童友好先行示范教育集团”为办学愿景,创设党委领导、教育资源统整、科级组共创、校区负责的办学模式,力求在集团化办学的道路上,既高效发挥集团办学合力,又积极推动各校保持办学的独立性、自主性、特色性,以提升集团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聚力推进“儿童友好”。集团立足“友善教育”理念,打造运动、阅读、艺术等“大美育”体验空间,将少先
会议综述 |
郑州航空港区护航路小学 为每个孩子的起飞保驾护航
郑州航空港区护航路小学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爱慧师苑航空港区分苑基地校、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验学校。 学校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爱育爱、以慧启慧”的核心理念为基,围绕“启”教育,确定了“为每个孩子的起飞保驾护航”的办学理念,以及“做幸福的老师、育快乐的学生”的教育主张。学校在的“3445”管理模式下,在“护航10精神”的统领下,秉持“启智育美、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通过
会议综述 |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 助力每个孩子拥有精彩童年
杭州市大禹路小学成立于2011年,2014年开启多校区办学模式。十多年来,学校依托西湖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立足高标准、高起点,秉承“敏给克勤、因势利导”的大禹精神,以弘扬大禹精神、共建活力校园、创新优质学校为发展目标,不断实践“人人出彩,样样精彩”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学校积极建构“GOGO慧学堂”课程体系,以项目化学习推进课程建设,落实五育并举,发展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