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7期
评论 |
故事背后的集体言说
[摘 要] 谭恩美的小说在表现文化冲突和女性意识之外,也充分展现了她讲故事的才能。她的五部以母女关系和文化冲突为主题的小说在叙事上有其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时空间来回穿梭的立体叙事结构,独白式的动态叙述视角,以及作品中通过同一主题反复呈现所形成的华裔女性的集体叙述声音。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叙事手法,谭恩美把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及融合的过程艺术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充分体现了华裔女性对民族身份探
评论 |
《修道士》与《德古拉》的致命女郎形象比较
[摘 要] 以《修道士》中的女性角色玛蒂尔达和《德古拉》中的女性角色露西为例,分析两者的致命女郎形象,并进行比较,探讨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两部作品致命女郎的形象也有所改变。 [关 键 词] 致命女郎;《修道士》;《德古拉》;形象比较 一、致命女郎的定义 在西方文学中,致命女郎是一种常见的定型角色,法语是“femme fatale”,意为“致命的女人”,这类女性角色的特征是神秘、美丽又
评论 |
心理创伤与自我救赎
[摘 要] 《去往澳大利亚的水手》着眼于“站在历史拐角处”的边缘人物命运,吸收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对不同人物遭受的心理创伤进行了细腻刻画,并通过对创伤成因的探究以及创伤症候的表现,实现对个体心理创伤的极致表达,深化小说的创伤主题,呈现出典型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小说还表现了不同人物的自我救赎过程,描述了个体为疗愈心理创伤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实现了创伤叙事的多义性,流露出作者对个体生命的悲悯之情。 [关
评论 |
草原精灵的神话意义
[摘 要] 在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中,沉积了许多神话原型因素。而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狼谷三部曲”中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牧羊犬、蒙古马、野狼等草原动物形象。作者赋予了这些草原精灵象征意义,揭示现代动物小说与原始动物神话之间的种种相关性。“狼谷三部曲”中的传奇动物意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动物崇拜出现的牧羊犬,二是象征自然神话的蒙古马,三是代表图腾神话的野狼。立足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评论 |
《围城》中各人物不同经历体现出的人物内核
[摘 要] 《围城》是文学巨匠钱锺书笔下的旷世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各种轻快幽默的笔触描绘出各种人物形象,其实背后暗藏着悲剧。书中各样的人物经历体现出不同的人情人性,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百态。从家族兴衰、个人发迹、爱情婚姻三个视角,分析各人物内在的人性本性,从中得到启发。 [关 键 词] 人物经历;《围城》;人物内核 《围城》里的人物故事错综复杂,钱锺书先生十分善于通过
评论 |
共情、割裂与凭依
[摘 要]《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刻画了杜母甄氏与杜丽娘之间复杂的母女关系,不仅深刻地体察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还在人物关系变动中反映出女性意识的萌动,为如何挣脱封建枷锁,实现个性自由提供了一定的思考与延展空间。 [关 键 词] 母女关系;《牡丹亭》;女性 父死子继、子承父业是古代社会权力内部进行分配的最高准则。而“女者,如也,子者,孳也,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长其义理者也。
评论 |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还乡》中游苔莎悲剧的解读
[摘 要] 《还乡》是哈代享誉文坛的佳作,小说讲述了耽于幻想的女主角游苔莎失足堕落的悲剧。游苔莎渴望热烈的爱情和丰富的物质,穷极一生却并未得到。学术界对游苔莎形象的解析有很多,但鲜有涉及伦理方面。鉴于此,尝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造成游苔莎悲剧的根源。阐述女主人公游苔莎伦理身份迷失导致的伦理失序,揭示作品中的伦理结,探讨女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失范导致的悲剧。对游苔莎的动因和伦理选择能够加以理解,
评论 |
苦难中的人性探索:《癌症楼》的治愈与救赎
[摘 要] 《癌症楼》是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于1963—196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具有极强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作品,从主题表达的角度,分析苦难境遇中的治愈与救赎,探索人性的复杂,尊严与道德的意义。 [关 键 词] 《癌症楼》;苦难文学;人性探索;陌生化 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位伟大的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瑞典学院授予索尔仁尼琴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评价这位作家:“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
评论 |
解析《妇女乐园》中左拉的自然主义写作特征
[摘 要] 19世纪中叶,金钱与资本冲击着旧秩序,科学新发现带来文学艺术的变革。《妇女乐园》讲述外省姑娘黛妮丝在巴黎新兴百货公司的所见所闻,是左拉运用敏锐的洞察力与独具一格的方法论写成的自然主义典型作品,呈现了踏入现代消费社会之际巴黎的繁荣景象与各阶层的人情世态。 [关 键 词] 左拉;自然主义;《妇女乐园》;文学赏析 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 1840—1902)是19世纪
评论 |
自由与超脱——《月亮与六便士》中人性的探寻与分析
[摘 要] 《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剖析人性的名作,作者通过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异于常人、自由与超脱的思特里克兰德。他冲破人性枷锁的行为引起世人的唏嘘和深思。结合著名哲学家休谟的人性论观点,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进行深度分析,旨在使读者对这一人物形象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关 键 词] 人性;思特里克兰德;《月亮与六便士》 人生的经历就是写作的素材,人性的刻画来自现世的考察。
评论 |
本·琼森《福尔蓬奈》的写作技巧分析
[摘 要]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本·琼森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完成了《福尔蓬奈》这部以讽刺拜金主义为中心的著作。该剧以喜剧闻名,剧中语言诙谐幽默,但是综观全文,深度探讨,又是一场宏大的悲剧。分析《福尔蓬奈》中所出现的写作技巧,并讨论其深度含义。除了引言和结语两个部分外,主体共分为四部分。引言主要是对本·琼森和《福尔蓬奈》的简要介绍。主体部分分析剧中使用的写作技巧:选择有力且符合时代的意象;利
翻译 |
林语堂英译《大学》中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探究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中都富含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有重要意义。以林语堂英译《大学》中社会文化负载词为例,分析其翻译方法之得失。其所采用的直译法易于读者理解,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源语文化内涵的缺失。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尝试探寻译介文化负载词的更多方法。 [关 键 词] 林语堂;大学;文化负载词;翻译 为了响应国家文化“走出
翻译 |
顺应理论视角下小说对话翻译研究
[摘 要] 《兄弟》是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曾于2002年获得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被誉为“一首闪耀着生命悲欢的史诗”。以顺应理论为视角,从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方面对《兄弟》英译本中的对话进行分析,并探究顺应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顺应理论;对话翻译;语境;交际 一、顺应理论与内涵 顺应理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论(Jef Verschuere
翻译 |
接受美学视域下金凯筠的翻译研究
[摘 要]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的作用。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金凯筠的英文译作《倾城之恋》,强调翻译活动应该关照读者的“期待视野”,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从而创作更多优秀的翻译作品。 [关 键 词] 接受美学;翻译;期待视野 一、接受美学与翻译 20世纪60年代,作为接受研究理论中举足轻重的派别——接受美学,在德国诞生了。康斯坦茨学派的领军学者姚斯和伊瑟
翻译 |
译者何处归:口笔译融合之路
[摘 要] 当代译学针对口译和笔译的探讨多聚焦于两者差异,其实,翻译是一种“语言游戏”,口译和笔译有着“家族性相似”,核心步骤均为理解和表达,口笔译者都需兼顾“翻译伦理”和自身的主体性。虽然口笔译在训练中侧重点不同,但译者若将口译之“演讲艺术”和“逻辑思维”与笔译之“共情之能”和“写作之才”融合,定能担负文化传播之重任。此外,口笔译融合还可促进译者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译学的发展。 [关 键 词
研究 |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与深度经验
[摘 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量化思维力图抹平一切事物本质差异的时代,盖格尔、英加登和杜夫海纳等现象学美学家坚持面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强调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并将艺术经验看作是一种关涉存在经验的深度体验,有效捍卫了艺术的尊严与价值。 [关 键 词] 艺术;审美特性;深度经验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话语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及其所引起的艺术经验?艺术经验与
研究 |
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自由概念及其逻辑困境
[摘 要] 自由概念是理解和把握德国古典哲学的关键,通过哲学史把握自由概念含义的变化是理解自由概念的重要途径。哲学史本身就是概念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在必然与自由的矛盾关系中,两者的统一性问题就是最大的逻辑困境,而这种困境正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土壤。 [关 键 词] 哲学史;自由;逻辑困境 一、德国古典哲学之前的自由概念 德国古典哲学以其主体和客体的划分而超越了之前的一切哲学体系
研究 |
中国古代史权演变考论
[摘 要] 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权力演变过程,并对其进行考论,通过对古代政治制度、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以及地方势力与中央权力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揭示了权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和影响因素。中国古代社会中权力的演变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涵盖了王权、官僚体制、地方势力、军事力量等方面的变化。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变革以及外部动态因素也对权力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 键 词] 权力演
研究 |
论孟、荀对“礼”的认知差异
[摘 要]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作为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和成就不断被传承和完善。一般认为,孟子和荀子是继孔子后思想倾向有所不同的两位大贤,在肯定“礼”所具备的规范性并对礼乐文化有着一定的追求外,二者对“礼”适用性和强制性的见解存在一定的差别,这种存在差异的“礼”的定义自然引发了对“礼”作用范围的不同定义。孟子之“礼”更倾向内在引导性质的道德准则,而荀子之“礼”偏于外在起抑制作用的秩序规范。
研究 |
拟把疏狂图一醉
[摘 要]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创作特点和词学思想都颇具鲜明的个人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柳永的人生经历、作品特色与词坛影响展开分析和论述,从多个角度再现这位词坛大家的风采。 [关 键 词] 柳永;宋词;人生际遇;诗词特点 一、才子人生 (一)社会与时代背景 柳永主要生活在宋真宗、仁宗时代,对于个体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太糟糕的时代。宋朝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突
研究 |
论姜夔合肥情词的新变
[摘 要] 白石合肥情词虽只有二十一首,但却占其存词约四分之一的数量。其词所述事“实”情“真”,内容既感慨时事又抒写身世,且贯穿融汇,意境唯美凄冷朦胧,情感深沉含蓄,鲜明地体现了白石词“清空”的艺术特点。通过对白石合肥情词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论述其词作的突破和创新。 [关 键 词] 姜白石;合肥情词;身世情感 夏承焘先生在其《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论姜白石的词风》中曾经提到白石存词共有八十多首
研究 |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选举态度的成因分析
[摘 要] 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选举制度,在作品中他对当时的选举制度多有揭露和批判,这与他的经历有关,更与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有关。他觉得清王朝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官员衙役残暴,荐举吏员不公,他期盼吏治清廉,主张仁德政治;他反对程朱理学,不喜钻研八股,“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热衷奇诡、浪漫的艺术传统,他的思想与当朝的官方思想格格不入。 [关 键 词
研究 |
清华简《系年》所记平王东迁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 清华简《系年》第二章记载了平王东迁一事,与《史记》、今本《竹书纪年》和古本《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存在部分差异。清华简《系年》中的“周亡王九年”一句引起了学界的深入探讨。整理者认为“周亡王九年”应指周幽王灭后九年,这一观点较为稳妥。《系年》中记载了“邦君诸正”和“邦君诸侯”,应注意二者的不同。“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是指不朝于携惠王。 [关 键 词] 清华简《系年》;平王东迁;二王
研究 |
童年经历对革命意识的影响
[摘 要] 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一生大起大落,坎坷多舛,在荣光与磨难的交替中,她愈加坚定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童年里的人和事让丁玲形成了勇敢叛逆、刚毅乐观、追求平权、心系人民的心理倾向和优良品性,这些都成为影响她命运走向与革命选择的内在因素。 [关 键 词] 童年经历;革命意识;影响;丁玲 童年是人生的开端,也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架构阶段,这一时期的经历,对人的性格、
研究 |
现实关怀与迷惘未来——打工文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
[摘 要] 1985年,评论家杨宏海提出“打工文学”的概念,正式拉开打工文学研究的序幕,在随后的30年间,陆续涌现出许多研究打工文学的学者,打工文学也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分布特征。随着打工文学进入人们的视野,对打工文学的系统阐释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研究打工文学的现实处境、探索打工文学的发展前景是当下打工文学着力探讨的内容。 [关 键 词] 打工文学;现实关怀;打工诗歌 2
研究 |
维特根斯坦反对私人语言存在的论证
[摘 要] 维特根斯坦运用三个环环相扣的分论证反对私人语言的存在。首先,私人感觉的提出是既没意义又错误的。其次,用以指称私人感觉的定义是没有可靠标准的,不可能私人地遵循。最后,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私人语言即使存在也不可能进入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承认个体感觉的存在,但这些心理过程都可以进入公共的语言游戏。他反对观念论哲学,称其忽视了语言日常使用的复杂性,他对传统的主客二分法和唯我论进行批判,指出语
研究 |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对“还行”的研究
[摘 要] “还行”一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其使用的频率非常高。但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发现,对“还行”的研究较少,从互动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更少。因此,从互动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还行”的会话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还行”的不同话轮和不同会话序列的位置分布进行研究并做出表格;从积极、消极、寻求认同、请求证实四个方面对“还行”的会话功能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还行”;话轮位置;会话序列
研究 |
网络流行语“种草”探析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丰富多样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与人们的语言和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种草”一词在网络上持续走红,它的本义发生改变,不仅出现了新的语义,还衍生了与之相关的系列词汇“拔草”“长草”“草族”等。以“种草”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句法、产生机制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人们正确认识和传播网络流行语。 [关 键 词] 种草;语义;句法;语用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
杂谈 |
比较文学理念下英美文学的批判和认同
[摘 要] 在比较文学理念的框架下,通过批判性研究深入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局限和矛盾,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而在认同性研究中探究并体验英美文学作品所传递的各种价值观及情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拓宽自身视野。在认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力量,从而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对这一课题展开讨论,旨在
杂谈 |
文学创作技巧的艺术功能分析
[摘 要] 文学创作技巧的艺术功能通常需要借助不同手法和巧妙设计,促使文学作品更富展现力、联想力、技巧性、优美感以及批判现实的功能,从而创作出多彩、灵动、有内涵的文学成果,为读者带去美感和深刻体验,就文学创作技巧的艺术功能展开相应探讨。 [关 键 词] 文学创作;技巧;艺术功能 艺术作品在创作技巧的帮助下展现出颇具新意的艺术形态与效果,与作品的内在越契合就说明作品创作越合理,两者之间是有
杂谈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工作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摘 要]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现代思政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旨在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工作融合的途径与方法,以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塑造学生良好品德与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现代思政工作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过程,可以通过文化传承、校园活动、创新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通过这种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智慧与现代挑战的关系,形成健康的思想品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