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6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在中国古代, 极少看到直接谈论爱情的文字, 而西方很早就开始了对爱情的探讨。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认为, 人们对于寻找另一半、恢复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谓的爱情。黑格尔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认为爱情就是一种整合, 即把一个个体所包含的一切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其追求和占有的对象。 不同的文化对爱情的看法各不相同, 例如, 古希腊人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 古罗马人则认为丈夫和妻子应该
视点 |
爱情究竟是什么?
爱情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们已经问了几千年,至今无解。 几千年前,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爱?并以狄欧提玛这位爱的导师的话作答:“它既非不朽之物,也非必朽之物,而是界于这两者之间……它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而正像所有的精灵一样,它是神明与凡夫之间的一个中介。” 几千年后,当代哲学家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仍然在说:“我实在很想弄明白爱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视点 |
爱情在根本上就是让我们与他者相遇
当下我们讨论的爱情观是恰当的吗? 现在我们听到的很多关于爱情的流行见解,在我看来是非常成问题的。这里面的一个核心观点提炼出来就是,你要爱自己。“千万不要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在任何关系当中你要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不要迷失自我、丧失自我”……原则上,这些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永远保护着自己,盘算好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得失,不做或者少做奉献,才算是真正的爱自己吗?不幸的是,当今的流行文化鼓励我们这
视点 |
浪漫主义的爱情误区
从爱情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绝无仅有的历史时期。我们现在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那么浪漫主义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呢?浪漫主义提出了一整套特色鲜明的观念,定义了爱情是什么,我们对爱情应当抱有怎样的期待,以及如何维系恋爱关系。现在请允许我简要介绍几条浪漫主义爱情观的基本假设。 1 首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世间都绝对存在着一位灵魂伴侣。我们可能还没有遇到这个人,我们可能正在心急火燎地上下
视点 |
爱需要有很多支点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李清照怀着对赵明诚的爱,两个人一起切磋诗词、研究金石,“金石”也变成他们两人爱情的另一种形式了。后來他们又一起逃难,赵明诚走后,李清照以一生的爱写下许多灿烂的诗歌,这种爱是饱满的,当然也是哀伤的。 我们也看到赵孟頫和管仲姬这一对中国元朝的画家夫妻,彼此相爱,你侬我侬。管仲姬到年老时还可能保有年轻吋的美貌吗?不可能,可是他们两人彼此投赠的诗词到年老时还在持续,我想,这真的是
视点 |
爸妈的爱情,只出现在遇见时和退休后
我爸叫多远舟,1960年生人,我妈叫林云,1962年生人,我叫多圆,1989年出生,是他们爱情的结晶。如果我努努力活到111岁,他们的爱情就能以结晶形式,横跨三个世纪。 可惜在我的纪年里,他们的爱情终结在我高三那年。 2007年夏天,高考前三天,我一个人在家备考,天热到34摄氏度,我心焦气躁,躺在爸妈朝北的卧室里,像蛇蜕皮一样扭来拧去。突然“哐当”一声,好像把什么踹倒了,我起来查看,闹钟、
视点 |
95后的爱情,有什么不一样?
古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今有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中国人总是喜欢将年龄与一个人成家立业的人生时刻表相对应。随着2021年新年钟声的敲响,第一批95后已经过了25岁,第一批00后也刚满法定婚龄,人们眼中的这些“小孩子”,早已不复青涩。 被统称为“Z世代”的他们,生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校园的青涩恋情是80后对爱情最浪漫的回忆;中学暗恋的校花、校草和高年级学长让90后第一次尝到心动的滋味;而对早熟
视点 |
和爱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1.恋爱中的马太效应:投入越多的人越不容易被珍惜,越自利的人吸引力反而越高 马太效应在恋爱中表现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当你愿意多为自己付出,不断完善自己,你的个人魅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个人吸引力;而当你一味讨好对方,则会让对方恃宠而骄,你在投入过程中不断“贬值”,对方却在投入过程中不断“增值”。 2.恋爱中的“墨菲定律”:你越在乎他,越容易表现不好 你会发现,当你越在乎一个人时,你的得
大学 |
不受待见的“网课留学”
“网课留学是个很特殊的经历,它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以后可能不会再有了。” 一条消息,让留学生圈炸了窝。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节后刚上班就发布公告称,对于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仍采用远程方式学习所获国(境)外文凭证书,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 在此前三年,因为疫情等原因,不少留学生选择全部或者部分参与线上课程。随着新冠转为“乙类乙管”、入境免隔离等一系列政
大学 |
选错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选专业,有一个很苦涩的数据。 大一的时候,觉得自己选错专业的学生,大概只有20%;大二大三的时候,有50%;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有80%。 依循数据的规律倒推,还未上大学的你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选错专业的比率,有百分之几呢? @Elaine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在小乡镇长大。 村里人不多,到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又发现人不少,大人们来家里出谋划策,说的最多的是“要选热
大学 |
年轻时读些什么书
年轻时读些什么书?我小时候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曾祖父有两个儿子,我祖父是大儿子,住在一座大宅子的东半部,叔祖父住在西半部。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皇帝给我祖先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我祖父有三个儿子,我父亲第三,他还有两个哥哥。叔祖父去世得早,留下四个孙儿。这些堂兄、堂姐都比我年纪大很多,他们都喜欢读小说。 我哥哥查良铿学习古典
文艺 |
萤火一万年
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 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山涧的溪水声幽幽传来。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如果你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非常需要独自和自然进行交流的。 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清楚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
文艺 |
春山如笑
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里说,山有四时表情,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他又怎么会听到春天的山,一连串“呵呵”的笑声呢? 冬天压抑太久,棉衣、大衣、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时候,天气暖和了,想到开心事,一个人在看山时,心情舒朗,自己先笑了。 自己先笑,山也跟着笑,是所谓山鸣谷应。天幕上有风,鸟飞过,这种笑声,传得很远很远。他在半山道上,遇见一个人,也觉得眉目
文艺 |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诗歌的出口
南北朝吴均有一首《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小诗,是诗人将山中所见美景“描绘”成了四幅小画,山际的烟,竹中的落日,檐上的飞鸟,窗里的云,这些静景,本来就美,诗人妙笔在动,动静结合,使得画面给人一种美感的想象空间。 末句“云从窗里出”意趣盎然。云是不可能“窗里出”的,只是通过一扇窗看云悠然天边,诗人展开绮丽的想象,感觉云从窗口穿来穿去。
文艺 |
唐 韩干·牧马图 照夜白图
唐 韩干 牧马图 绢本设色 27.5cmx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 韩干 照夜白图 绢本设色 30.8cmx33.5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韩干, 陜西蓝田人, 少时家贫, 大诗人王维发现其有绘画才能, 遂资助于他,于是十年而成。他擅画肖像、人物、花竹,尤以画马而著称。天宝年间被唐玄宗招入宫中为供奉。 牧马图中共画了黑白两匹骏马,牧马人坐于白马上,腰插马鞭, 仪态不俗。此画用“
文艺 |
真爱与假爱
这个世界上,太多事情假借了爱的名义。 所以,我们需要区分“爱”和“假爱”。 那么,“爱”到底是什么?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我对爱也有一个简单的说法:“ 爱是如你所是。我如此深爱你, 我就爱你本来的样子。” 相反, 所有的“ 假爱” 都藏着控制、自恋或权力——我靠近你, 打着爱的名义, 但是我希望你“如我所愿”。 我对你本来的样子完全不感兴趣,
文艺 |
给你的礼物
你不知道给你选一份礼物会那么艰难。 似乎什么都不合适。 为什么要送黄金给金矿, 或水给海洋。 我想到的一切,都是像带着香料去东方。 给你我的心脏,我的灵魂, 无济于事,因为你已拥有这些。 所以,我给你带来了一面镜子。 看看你自己,然后记住我
文艺 |
蝶与花
蝶与花看起来是多么的相似,一只蝶专注地吸食花蜜时,比花更艳静的像花;一朵花在风中摇动时,比蝶更翻飞得像蝶。 蝶的诞生、花的开放,其实是一种最好的示现,示现了人生的美丽的确短暂,在我们生命中一切的美丽真的只是一瞥。 心里常有花季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很好看的。即使花都谢了,也有可观之处。 心里常有彩蝶的人,任何时候都是充满了颜色,有飞翔之姿。 “花都谢了,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看无常啊!
文艺 |
唯一恰当的词
福楼拜读了莫泊桑的习作,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你这些东西表示有某种聪明,但年青人,记住布丰的话。‘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心用力去写吧。” 福楼拜首先要莫泊桑敏锐地观察事物,“一目了然,这是才情卓越的特权”。福楼拜的“一字说”,当然很有名:“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得寻找,务必找到它,决不要来个差不多,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你一定
文艺 |
为什么作家喜欢用傻子视角讲故事?
很多作家都喜欢用傻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不仅仅在中国文学里面,在外国文学里面也有很多。像《傻瓜吉姆佩尔》《铁皮鼓》里面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傻子形象,包括韩少功的《爸爸爸》、阿来的《尘埃落定》、我的《四十一炮》里面,都有这样一个人物。 作家为什么通过这种傻子形象来讲故事?我还真的认真想过。 第一, 我们都知道, 有时候傻子也是一种天才。贾平凹小说里一个傻子会绘画,西方的一部电影里的傻子有数学天赋。从
文艺 |
看戏与演戏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只是一个戏台。这话如果不错,人生当然也只是一部戏剧。戏要有人演,也要有人看:没有人演,就没有戏看;没有人看,也就没有人肯演。演戏人在台上走台步,作姿势,拉嗓子,喜笑怒骂,悲欢离合,演得酣畅淋漓,尽态极妍;看戏人在台下呆目瞪视,得意忘形,拍案叫好,两方皆大欢喜,欢喜的是人生煞是热闹,至少是这片刻光阴不曾被辜负。 世间人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这演与看的分别主要地
文艺 |
春雨
草草收场的冬天,使人的心气多少有点烦躁,一场春雨改变了一切。 早春二月,真美!在农村,春雨滋润的,是庄稼人丰收的希望,所以庄稼人喜欢踩着春天的泥泞行走,脸上溢满幸福的微笑。这种微笑,发自心灵深处。城里人也笑,不仅因为城里人的根大多扎在乡下,城里人也离不开五谷杂粮,还因为,城里人需要好心情,春雨过后,天空透明如洗。 刚刚经历的冬天,太暖太干,忙碌的城市落满灰尘,柏油路面上、松针上
文艺 |
生
我的生活好像一棵龙舌兰,一叶一叶慢慢地长起来。某一片叶在一个时期曾被那美丽的昆虫做过巢穴;某一片叶曾被小鸟们歇在上头歌唱过。现在那些叶子都落掉了!只有瘢楞的痕迹留在干上,人也忘了某叶某叶曾经显过的样子。那些叶子曾经历过的事迹唯有龙舌兰自己可以记忆得来,可是他不能说给别人知道。 我的生活好像我手里这管笛子。他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他听;许多勐兽长啸给他听;甚至天中的风雨雷电
文艺 |
不经意间
生活中那些大事也不会这样显山露水,它们是在平静而平常的时刻出现,通过一个电话,一封信,在我们没有在意的时候出现,无缘无故、毫无征兆地出现,那也是它们让我们不知所措的原因。而我们需要用一辈子,漫长的一辈子,来接受事物的不和谐性,接受无关紧要的一刻会与至关重要的一刻比肩而立,并成为同一件事情的一部分。 往昔与当下之间的裂隙已经如此巨大,就像孤立无援地站在一方冰块上,看着构成自己生活的其他碎片漂在周围
文艺 |
泥土的形状
二OO四年八月,有人送我一个土彩罐,唐代的,朱砂底色,绘牡丹百花,很是艳丽。我把它放在案几上.一日上午,我在书房,一股风从窗子进来,土彩罐里却有响声,呜呜呜,像吹口哨。风过罐口会有响动,但土彩罐的声音幽细有致,我就盯着它看。字典里有一个词叫“御风”,这词虽好,但有些霸气,我还是喜欢陕西的一个县名:扶风。这日我又读到《西京杂记》上一段话,还是说到风,我就把它书写了下来: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
文艺 |
来历
书法热,很多人写字。又因社交媒体便捷,能看到很多人的“作品”。 社会风气之浮之躁,反映在书法上,很多人不屑于基础练习,帖也临的,但全凭兴趣偶尔为之,更不求甚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一片叫好,内行只剩苦笑。 书法这事儿,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从来都有泥古与创新之争。当然可以创新,可以当代,可以自我表达,但毕竟写的是汉字,大道理且慢讲,不写错字总是起码的要求。可单就这
生涯 |
他在公园“摆摊”提供法律服务
一 杨杰的全日制学历是大专,学的是物理专业。大学毕业后,杨杰连续找了大半年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心一狠,逼着自己函授法学本科,2015年拿到了毕业证,还侥幸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拿到证书后,杨杰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入职一家小型的律师事务所。杨杰心里很清楚,自己非法学科班出身,进大所是不可能的,即便进去了也不一定竞争得过别人,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小所先锻炼锻炼。 熬过实习期后,
生涯 |
娘娘
在我的家乡,人们管自己的祖母叫娘娘。每年春节,大姑和我上坟祭奠娘娘,来去的路上,大姑总是说娘娘歌唱得特别好听,还让我写一写娘娘。娘娘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不知从何时起,记忆中娘娘样子也变成了一抔黄土。 夜晚,正当我坐在书桌前想要迈开笔来写一写娘娘,可通往往事的大门紧锁着推也推不开,纠结徘徊后,我关了灯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脑海中浮现出娘娘家院子里碧绿的夏天,如同一部老电影的开场镜头。
生涯 |
草帽歌
那年的夏天,我在5号地割麦子。北大荒的麦田,甩手无边,金黄色的麦浪起伏,一直翻涌到天边。一人负责一片地,那一片地大得足够割上一个星期,抬起头是麦子,低下头还是麦子,四周老远见不着一个人,真的磨人的性子。 那天的中午,日头顶在头顶,附近连棵树的荫凉都没有。吃了带来的一点儿干粮,喝了口水,刚刚接着干了没一袋烟的工夫,麦田那边的地头传来叫我名字的声音。麦穗齐腰,地头地势又低,看不清来的人是
生涯 |
我是被追的那个
我上学的那个年代,是各种学生杂志和文学读物最黄金的年代。 那个时候,和我们抢夺视觉焦点与生活闲暇的东西并不多,社交应用,智能手机,网络游戏,全都没有。感觉提升情操就靠两样东西,电台和杂志。 杂志也是分等级的,尤其是文学类。各种课堂内外少女最爱虽然占领了大众市场,但《萌芽》与《收获》也不缺受众。这两者就像QQ和MSN一样,用MSN的都觉得自己很高端,用QQ的都觉得MSN很装逼。
通识 |
第七个瓶子里装什么饮品?
美国作家汤姆·斯丹迪奇写过一本名为《六个瓶子里的历史》的书,趣味盎然。 他在书中将历史分为六个时代,并分别用六种风靡全球的饮品与之对应,解析宏大复杂的人类文明进程: 啤酒——农耕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啤酒是人类从依靠采集、捕猎转变为过上农耕定居生活、食物过剩后的产物,见证了人类社会发生的第一次生产力飞跃。 葡萄酒——希腊文明、罗马帝国时代贸易、基督教文明的重要元素。葡萄酒是权力、财富、地位的
通识 |
做错事情后,为什么体重会增加?
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事会感觉到内疚。一些科学家也对这一点做过详细的研究,他们都表示:一个人有了内疚感之后,由于受到内疚感的拖累,身体也会在那一刻感受到情绪上的一些反应。 加拿大和美国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做了让自己产生愧疚感或者错误的事情之后,便在心里留下了愧疚的记录,而后不久就会发现自己的体重好像随之增加了。 尽管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觉得这部分研究暂时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过通
通识 |
宋朝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官家”
宋人习惯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称皇帝为“官家”,不管是皇帝身边的宫女、内侍,还是臣僚,抑或是坊间的平民百姓,当他们说起赵家天子时,通常都是用“官家”指称,而不是叫“皇上”“万岁”,当然皇帝本人也接受、认同“官家”的称谓,这跟宋朝之前、之后的称呼习惯都不一样。为什么宋代会形成以“官家”来称呼皇帝的语言习惯呢? 早在汉代,已出现“官家”一词,不过它的含义是指公家、朝廷,怎么到了宋代就
通识 |
何不食肉糜
许多历史故事,仅止于故事,禁不起深究。不过,下回要听到肉糜一词,应当知道这是加了肉末的稀饭,不是肉酱。 只要是念过中国历史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大家知道,但不见得都懂肉糜是啥东西?许多人解释成肉酱,这是不懂当时语言所致。东汉时刘熙编了一本训诂书叫《释名》,书中解释糜的意思是,煑米使糜烂也,米煮烂了就成粥,北方人称为稀饭。三国时期,张揖也仿效古代字书《尔雅》
专栏 |
过年
腊月二十五的集,是过年前必须要赶的。母亲拿着几只麻袋要去赶集了,小声叫我去。我坚决不去,说要好好擦桌子、到处抹灰。母亲不管我了,姐姐懒,赶紧跟着去了。我和父亲在家。父亲让我晒被子,我个矮力气小,偏偏被子拿得多,家里的被子是用过多少年的旧棉絮,里面还加了塑料纸,还加了厚衣服,重得厉害,被子拉在地上,父亲大怒,骂我几句,我大哭,哭着擦着玻璃、桌子,母亲回来了,说你活该,让你跟我出去,你犟。下一年就
专栏 |
我的奶奶素清
我喜欢奶奶的名字:素清。 她活到了83岁,生养了八个孩子。 5、60年代的医疗水平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生个病闹个灾的可能就要了小命,那时候大人们常常给孩子起名字叫狗剩子之类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大自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野蛮生长。 生头一胎的时候村里人送了她一窝小鸭子,祝福她的孩子们可以健康长大。后来给孩子们起名就用了这个“鸭”字:“鸭”芝、“鸭”玲、“鸭”美...爸爸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奶奶
专栏 |
大眼儿风筝
我爸给我们做过一个风筝。我觉得,那可真是世界上最吓人的风筝了! 林业局最繁荣昌盛那些年,文体活动年年搞得如火如荼,篮球排球乒乓球,书法朗诵大合唱,拔河演讲知识竞答,各单位职工参与得也积极,业余时间比上班还热闹,大喇叭与加油喝彩喊得震天地,两三万人的小镇,一派热火朝天。 我家有两套缎面被套,我爸打乒乓球赢的,一个大红一个大绿,一个凤穿牡丹,一个百子戏春,富贵逼人,放了好些年都没舍得用。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