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24期
卷首语 |
好客好品,最是待客之道
总有一个理由,让你奔赴一座城。来山东淄博“赶烤”,品尝“灵魂三件套”的独特风味,在烟火气中感受这个老工业城市的温度;去甘肃天水吃上一盆裹满了红油辣子的麻辣烫,沉浸式体验这座古城的“热辣滚烫”;冬天前往中国的北方,亲身感受“尔滨式”的冰雪奇缘……从最初的看山看水看风景,到如今转向人间烟火、市井小食,那些独特的风土人情、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生活方式、有温度的好客氛围,成为游客乐于追寻的“别处生活”。
好客山东 |
文化之源,最是齐鲁
寻根探源,读懂“山东文脉” 2500多年前,在太行之东的山海间,有一位爱读书、“少好礼”的年轻人。他立志于学,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他收徒讲学,传授六艺,致力于“有教无类”,传闻弟子三千;他富有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周游列国十四载,专注于“仁”与“礼”,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就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世人尊称为“圣人”的孔子。
好客山东 |
笔下之情,最是生辉
古诗里的齐风鲁韵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为“五经”之一,其中的山东元素主要体现在《鲁颂》和《齐风》两部分。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短短八个字,将泰山巍峨高峻的气势、为国所倚重的作用凸显出来,这也是关于泰山之名的最早记载。“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意为将徂徕山上的松树和新甫山上的柏树用作建造庙堂的木材。如今位于泰安市境内的徂徕山、新甫山,便是诗中提到的
好客山东 |
那一抹红,最是难忘
一个群体 “蒙山高,沂水长,红嫂恩,永难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沂蒙山区涌现出了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沂蒙红嫂”,无数的沂蒙女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沂蒙红嫂纪念馆位于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是全国唯一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纪念馆由主馆展区、情景再现展区、红色遗迹展区三个功能区组成,是人们感悟传承红嫂精神的重要
好客山东 |
一水情长,生生不息
大河新生 5月的黄河三角洲,是鸟儿们的绝佳“育婴所”,雏鸟的身影在水面和芦苇荡中星星点点。“目前每个巢内都有一两只雏鸟,它们还不会飞,正等待着父母投喂食物。等到6月中下旬,它们就能够独立飞离巢穴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朱书玉表示,“越来越多的鸟儿选择在这里安家,目前鸟儿的种类是保护区成立之初的两倍,这是大自然为我们保护修复工作打出的高分。” 保护区的变化只是黄
好客山东 |
一河两岸,风光无限
珍贵的文化遗产 十年前,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正式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共有8处河段、15处遗产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河段数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遗产点数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 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所在河段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的最高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水脊”。为确保京杭大运河南北畅通,明代于此修建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17世纪工
好客山东 |
一山之境,醉在五莲
近日,位于五莲山旅游风景区九仙山上的万亩槐花争相开放,驾车沿着九仙山彩虹路蜿蜒而行,绿水青山间满目的槐花芬芳了整个山野,或浓或淡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如临仙境。 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由隔壑并峙的五莲山、九仙山两个景区组成,景区奇石林立、燕鹊环谷、匹练飞瀑,风光无限。《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曾作《莲山十景诗》,描绘了莲开五叶、五老迎宾、海楼望日、月印西峰、龙眠石榻等十大胜景,令人向往。 五莲
好客山东 |
一泉清音,济南乐章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文学家刘凤诰的一副楹联将济南的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把济南的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济南,因泉水众多闻名天下。泉水,赋予这座北方城市不曾有的水乡韵味。“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老舍笔下的济南,山
好客山东 |
一岛斑斓,惊艳时光
“青山绿树,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曾经,康有为在一封家书中如此称赞青岛,后来演变成一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成为青岛城市风貌的诗意写照。 四季里,山的壮美与海的辽阔默默相映,老城的韵致与新城的时尚和谐同辉,青岛的无限风景被幻化成朱红、湛蓝、金黄……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红,耀目 “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在郁郁葱葱的小鱼山、信号山上,俯瞰黄
好客山东 |
文物里的历史回声
饰节以礼 陶,取之泥土,淬火而生。陶土经人类的灵巧双手捏形、烧制,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陶器。在历史上,陶器的发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飞跃。 大汶口文化时期,家畜饲养业水平较高,以猪为代表的家畜升华为财富的象征。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红陶兽形壶正是以猪为造型,凭借先进的制陶工艺创作出来的,其用途推测为用于温酒、斟酒的酒器。红陶兽形壶体
好客山东 |
社区里的“遗”彩纷呈
“原来垦利有这么多非遗技艺和美食,这非遗集市真是没白来,既能了解非遗知识,学习传统技艺,还能品尝美食,不光孩子喜欢,我们大人也乐在其中。”自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的非遗集市开市以来,居民李庆芳只要有空就会带孩子来体验一番。 开设传统非遗集市,是垦利区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作为黄河入海之地、油田崛起之城,垦利区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沉淀了绚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记载着
好客山东 |
明水古城里的“江南”
美景万千,不如我在章丘等你。 “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翻开历史的长卷,章丘这座千年古县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传奇与经典:从“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的天下奇观,到境内“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增至5处;从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新朝改革皇帝王莽、唐代名相房玄龄、宋朝一代词宗李清照、明代戏曲家李开先等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到近代商业巨头孟洛川经营瑞蚨祥,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不
好客山东 |
老街里的时光之旅
周村梦华录 撑一叶无水的扁舟,停靠在旱码头,探一城繁华,寻一梦千年。淄博市周村区,一个被称为“鲁商故里”“丝绸名城”的地方。小城不大,却有着“天下第一村”的盛名和气度。 周村因商而兴,因商而城,是古代齐国丝绸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和货物生产基地,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从明朝永乐年间的商业街发展而来的周村古商城,既是齐文化重商精神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亦是鲁商和商埠文化的发源地。
好品山东 |
向海图强,大国重器里的山东力量
耕海牧渔 每年的5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中国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在此期间,得益于经海系列深远海养殖平台的投放,优质水产品的供应得到有效保障,渔业生产得以高质高效推进。 5月初,在烟台长岛南隍城岛东部海域,“经海007号”养殖平台的深水养殖网箱里正在出鱼。今年以来,该平台已出鱼12批,共计20多万斤。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更先
好品山东 |
向绿而行,竞逐新材料赛道
陶瓷,打破传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陶瓷只是应用于艺术品、餐具、卫浴制作的传统材料,而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系列由功能性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产品,却令人大开眼界。 应用于电子陶瓷元器件领域的纳米级钛酸钡材料、由纳米级复合氧化锆材料制作的陶瓷假牙、五颜六色的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在诸多高端、绿色、低碳的新材料研究应用成果中,一个个圆柱体模样的蜂窝陶瓷格外引人
好品山东 |
向智发力,胶济铁路上的发展强音
在山东,有一条具有百年历史,横贯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的运输大动脉——胶济铁路。这条承载着历史与现代的铁路,见证了山东制造业的兴起与发展,更是连接了传统工业与现代智造的桥梁。从最初的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到如今的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一座座智能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胶济铁路沿线,它们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为山东制造业注入新动能。让我们从济南出发,沿着胶济铁路一路向东,走进
好品山东 |
寿光蔬香,绿播五洲
每年,至少900万吨蔬菜从潍坊寿光走向全国各地,摆上十几亿人的餐桌;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值110亿元,年交易额200亿元,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寿光种业崛起,自主研发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蔬菜品种达到205个;在寿光,种菜是个高收入的行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30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好品山东 |
周村烧饼,一炉酥香越千年
2000多年前,山东的周村是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被誉为“丝绸之乡”。当时,周村生产的丝绸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最终到达罗马。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新疆一种炉火烤制的主食——馕,随来往的商人沿丝绸之路传到周村。历经岁月的洗礼,历代师傅延续馕的烤制方式,不断进行工艺改造,最终催生了享誉中外的周村烧饼。 周村烧饼只有巴掌大小,内中却有大大的学问。其选料极为考究,高品质面粉是其成功的关键。淄博独特地理环
好品山东 |
鲁西南的三餐四季
一餐早饭,唤醒味蕾 有人说,鲁西南人的一天是从喝糁开始的,当整个城市还在酣睡着,糁的香气已经悄悄飘向了街道巷间。 作为山东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符号,糁备受食客青睐。在山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糁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临沂地区的“黑糁”,牛骨汤中加入大量的黑胡椒,熬出的糁又黑又浓;另一种改用白胡椒,为枣庄、济宁地区的“白糁”。 “白糁”在济宁常以“羊糁汤”的面貌出现。大火、文火、小火交
好品山东 |
重获新生的雨点釉
在中国陶瓷重镇淄博,有一个独特且名贵的釉陶品种,它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雨点釉。 雨点釉,也叫油滴釉,因釉中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溅出的水圈花斑而得名。雨点釉制作技艺诞生于唐代,成熟于宋代,元末明初时因战乱而失传。1936年,淄博的陶瓷艺人尝试恢复这一古老技艺,经不断研究,于1959年攻克技术难关,雨点釉得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当代雨点釉的复烧和研发行列
好品山东 |
来自海的诗意礼物
数千年来,伴随着潮汐涨落,众多远道而来的贝壳在滨州无棣县的海边不断聚集,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76千米的古贝壳堤。时光流转,这些贝壳默默坚守于此,它们有的完整无缺,有的则残破不堪,风雨的侵蚀和海水的冲刷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岁月痕迹。直到上世纪90年代,它们在山东海瓷集团工匠们的巧手之下,完成了“化贝为瓷”的华丽蜕变。 “这些贝壳是海洋赐予我们的珍宝,为了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我们曾
好品山东 |
让博山琉璃走向世界
4月中旬,“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海外推介活动先后走进韩国、日本,向两国民众展现了“好客山东”的厚道与热情、“好品山东”的匠心与品质。活动中,来自淄博的好品——博山琉璃成为山东手造主题展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琉璃作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历来为人们所喜爱。淄博市博山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重镇,有“中国琉璃看博山”的说法。在这里,一代代琉璃从业者发扬工匠精神,勇于开拓创
好品山东 |
爱上琉璃之美
淄博市博山区是工艺美术大师的“高产区”,从事琉璃制作的手艺人不在少数。在他们当中,有一位继承了家族荣耀并对琉璃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创新的手艺人,他就是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孙云浩。 孙云浩出生于琉璃世家,其父亲为中国琉璃艺术大师孙即杰。在他眼里,父亲是个醉心于琉璃艺术、几十年研习不辍的楷模。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孙云浩受益匪浅,经年累月的“修炼”,让孙云浩熟练掌握了琉璃热成型烧制技艺。
好品山东 |
泱泱齐风,瓷以载道
齐风泱泱,窑火不息。传承着革故鼎新基因的齐文化,与经历火炼涅槃的陶瓷,在淄博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接续千年瓷都荣光,弘扬传承齐文化,以陶瓷作为载体将齐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硅元瓷器的使命与担当。 硅元秉承“瓷以载道”的创作理念,以齐文化这一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为主题创作出《泱泱齐风》系列作品,通过主题叙事的方式,充分利用设计语言,更好地呈现出齐文化的人文精神。 我们从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