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0期
卷首语 |
山中
又是群星密语的时刻 月亮已在山外出现 谁在召唤 要我随她一起出山 就这样走上一夜吧 月光灼照 道路蜿蜒 游走的云像友人一样与我相挽 要一起回来吗 一起回来 你的呼吸里有新松的气息吗 除了它我拿什么与你交换 这个春天 早晨所有的花沾满了露水 不,不,怎可能是它们 打湿衣袂 难道不是我一路走 一路弥漫的香气 自暮春之深 更自灵魂之深
小说坊 |
万物慈悲
一 荒芜的。蓬勃的。寂静的。 空无一人的小径早已被野草淹没,房屋破损不堪,屋檐的檐角半耷拉,呈现一种一碰即落的脆弱感。洞开的门窗爬满各种藤类植物,居然有不少是丝瓜秧子和苦瓜秧子,繁茂的枝叶中绽放夺目的嫩黄色花朵。但寻遍藤叶间不见半根丝瓜苦瓜,谁都不知道它们把果实结到哪里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结果。万事万物在这失去人为秩序的荒芜中成长出一种极为蓬勃的生命力,野草,树木,虫鸣,鸟叫,阳光
小说坊 |
此处与彼处
1 冷气从看不见的缝隙渗入,他嗅着。他喜欢这种初冬的气息。温度在一点点降低,阳光照在皮肤上渐渐失去了炙热。库房里,那些复杂的传送装置,金属的合成物,即使在黑暗中也孜孜不倦工作着的“蓝眼睛”,全都变得冰凉。所有的角度——桌角,纸箱,笔尖,门把手,甚至纸页,也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划破那笼罩其上、捉摸不定的寒流。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他的思想正在变得圆润。这是他存在于世的第五十个年头,可是很多时候,
小说坊 |
余志远和夏知坤
1 志远走在街上的时候,迎面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瘦高、微黑,穿大喇喇的套头衫,头上戴一顶帽子,帽檐拉得很低,极不协调地拎只黑色公文包。志远觉得眼睛干涩,喉头发紧,原本轻快的双腿仿佛被泥花缠住,拔不动步子。那人远远也似乎瞥见志远,把脖子僵了僵,在约莫两百米开外飞快转进一条斜巷。 直到那尾鲜活的草鱼在网兜里扑腾打挺,志远才醒过神来,长出一口气。 家兴怎么出现在这儿?返家路上,志远心事重
小说坊 |
两个父亲
早上接到市里影视家协会刘秘书长电话,说协会今晚飞机飞贵阳,学习加民俗采风,当然主要是民俗采风,去七天,去十位骨干艺术家,我是一个,问我没问题吧,没问题一会导游会联系你,你把身份证号码报给他。 有点受宠若惊,这种好事能轮到我这个小会员头上。我迟疑了一下,对秘书长说,一会我回复你,看看我的时间安排。 其实我没什么事,我迟疑,是因为和一帮陌生人出去玩合不合适。因为工作原因——我干
灵兽录 |
野牛奔跑
傅菲 大土岭电站管理员老廖向好双老板辞工,说:一个人守这个山坞,守得发疯了,受不了。 好双老板说:你先缓缓,过了元宵,我物色了新管理员,你就回吧,难为你帮我守了3个月,不容易。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确实无人愿意来守。 电站建了34年,换了73个管理员,无人待得住。电站在山坞里,离大土岭村还有4华里地,一个月也没几个人来电站走走,请人来喝茶,也无人来。荒岭寂寂,是个鬼地方
面对面 |
生命苍凉,从“寻暖”到“慈悲”
陶丽群 1 鄢莉(以下简称“鄢”):丽群,你好!请让我用你的小说《打开一扇窗子》中的一段描写开始我们的访谈:“半山腰上的水塔,有山鸡和野猪出没的原始森林,人们对生死的冷峻态度,穿花绿长衫戴尖顶斗笠的越南女人,越南咖啡和椰子奶糖的味道,早饭的木薯粉丝或葱花汤泡饭……”原因是,一提起你的创作,我便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你笔下的莫纳镇(莫镇)——除了上面那些景物,我还愿意加上燠热潮湿的天气、茂盛的芒
诗空间 |
你的降临(5首)
松针 站在辽阔的 原野之上 我想起那个 热爱在诗中描绘 松针的人 暴雪将至 地上松针铺满 疼痛 间有 松果 上帝 完美的杰作 层叠均匀 对称而又温和 它们是否也在 等待 那个 把它们写入 诗中的 少年 自然的律动 赭色的回环 松果 完美的 杰作 上帝 谁的手将它造就 一只松鼠 跳跃前来 目光如炬 如豆 我俯身而
诗空间 |
斜面的雪(7首)
赞美 这是四月里一个寻常的日子 午后我走出大楼 闻到了夏天身上的气味。 在一切能呼吸的活物当中 夏天是在夏天不发出汗味的 极少数派。它身上的气味 是一种熟。是一种幸存感 是诸多活了很久的生命直到这一天 才终于活出了舒展。赞美夏天。 悲哀中的赞美是一种自救 尽管夏天其实还远:有关于此 我并不似看上去那么无知 我知道有很多事情 都还需要等待。那就让我们等待 且一并赞美等待
诗空间 |
嫁母亲(8首)
嫁母亲 妈妈,放松点啊 我给您把嫁衣穿上 妈妈的手,有人生的余温 我轻轻一摸就冷了 妈妈的心似乎有微弱的跳动 我再轻轻一摸就停了 一张黃色的烧纸 像盖在妈妈脸上的盖头 全村的人都来了,月光也来了 月亮的光多温柔啊 人间的事,她全都不管 妈妈松开我的手 无处安放,只能攥紧 摊开,再攥紧 把母亲抬进棺材 就像把母亲送上花轿 花轿前的蜡烛 栽在一盆玉米籽儿里 替妈妈
新鄂军 |
逮鲢鱼的夏天
一个闷热的晚上,父亲回来了。他拎着黑色的旅行包,头发修剪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红白相间的条纹POLO衫,颜色比出去之前鲜亮很多。对于一个货车司机来说,显得过分干净整洁。 不久前父亲开着半挂货车出了事。在外开货车的司机们,晚上的娱乐比较匮乏,大多都是扎在一个房间里吞云吐雾、通宵打牌,父亲牌打得不错,就用打牌维持简单的人际关系。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容易犯困,尤其是夏天路上的气温高得吓人,一整天
新鄂军 |
写作就像抡锄头挖矿
这篇小说写于三年前,正好也是一个夏天。小说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写的是一个家庭在城市里混不下去,又回不去乡下,在城市的郊外用乡下的方式挣钱的故事。灵感来源于我们家曾经的一段挺荒唐的生活。我在一段时间里每每想起这段经历,都会忍不住想要把它变成故事,原本打算当做一个记录或者说纪念,就像拍了个视频一样。我随时点击开始,它就会很平静地向我播放回忆,重现当时的情景。 可是当我写完的时候,我发现它
自由谈 |
主持人语
叶立文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励。 近年来,随着当代作家的“出圈”现象愈发普遍,学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雅俗之争。这当然是一个老问题。以“文学性”和
自由谈 |
刘震云的“创新”与“守成”
与上一部作品出版时间间隔并不算太久,刘震云出版了新作《一日三秋》,媒体和批评界依旧用了“暌违”一词,足见其所受到的期待。小说出版后,批评界随即出现了系列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长篇小说选刊》《文艺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该小说的评论专辑,其他媒体也不遗余力进行推介。在新媒体平台,如豆瓣、知乎以及图书销售平台上也有大量的讨论,引爆了话题,图书销售数据一路看涨,可谓叫好又叫座。刘震云的小说书写是严格
自由谈 |
画、戏、传说与小说的四重奏
《一日三秋》是刘震云以往创作的一部总结性作品,既有《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中毛茸茸的生活质地,又兼备“故乡”系列小说夸张、变形、扭曲、魔幻等现代小说技法,在幽默的语言风格和以延津为原点的空间设置上,亦体现了刘震云创作的连续性。从这部新作中,我们看到刘震云打破小说文本封闭性,向绘画、戏曲、历史以及民间传说、民间笑话、民间信仰的敞开和援引。这种“跨界”让小说在有限的文本容量中超越单薄的人物刻
自由谈 |
重复:叙事的多重镜像
《一日三秋》的延津叙事是后现代的,是多层嵌套的,从写作角度来看,也存在重复手法的广泛运用。这里的重复,并不仅仅指语言或事件的简单复述。小说中确实有对前述部分情节的小结提示,而指向主题的关键语句如“奈何,奈何?”“咋办,咋办?”也曾数次出现。不过,写作上的重复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也包括有变化的重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奏,是折射,是变形。这种重复,很早已在童话和民间传说中出现,比如格林童话中的《三种
家乡书 |
陇味儿
热冬果 靳勒没了。 真的? 什么情况? 还不清楚。 2021年1月12日的早晨,起床,打开手机,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段对话。这是我和老王、刘晋、建斌、林荣建的一个小群,名为五味子,经常以插科打诨为主,没想到这次交谈的却是一个朋友的死讯。后来,事实证明靳勒真的走了,时间是2021年1月11日晚——就在前不久,大家刚刚参加完天水作家舒垠的葬礼。靳勒是天水人,是他的家乡——
新现场 |
零度写实 异质经验与小说的存在之境
一 2014年,我在《人民文学》第8期“军旅文学专号”上读到了短篇小说《垄堆与长夜》,耳目一新,甚至惊讶不已,这是董夏青青小说留给我的初始印象。在我的阅读与研究中,21世纪以降,相当一部分军旅小说创作放弃了1990年代的文学性探索,尤其是伴随着“新历史主义”的退潮,基本上都回归到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方法与路径。故事与情节、思想与主题重新成为军旅小说创作几乎唯一的美学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夏青青
新现场 |
朝向正面生活的深刻书写
董夏青青写小说很早,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刊物早有发表作品,在文学界引起了关注。2018年,她的短篇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出版,将她的写作较为全面地呈现给大众。这本书也大体展现了董夏目前阶段的写作视野和风格。她擅长书写边塞苦寒条件下,人性情的养成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同时人物的生活轨迹并不局限在边地。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处在壮年,面对的环境十分复杂。背景的奇崛色彩在缓慢又略显沉重的叙述过程中得
新现场 |
何为“真正生活”
一 董夏青青的小说很独特,我把它们视为对边地军旅战士“真正生活”的探寻。“真正生活”这个话题来自于巴迪欧,在《何为真正生活》一书里,作者把它定义为一种超越于“激情燃烧”的放旷与“舒适优雅”的享受之外的,青年的第三种选择。这是一种批判的生活,也是一种建构的生活。但是当然,巴迪欧的论述只是我们思考的开始,有关这一话题还可以有更多的讨论空间。 对以服从为天职、沉默为必需品的军人来说,“何为真
三官殿 |
新时代乡情的多维观照
《精准扶贫地 ——— 十八洞村》黄铁山 水彩 51.5x77cm 2021年 在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乡村振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最现实最生动的伟大实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乡村兴、民族兴”,乡村振兴,向世人展现了壮丽动人的中国华章。作为其中的重要路径和手段,美术赋能乡村振兴,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美术手段改造乡村、提升乡村;另
翠柳街 |
她们,从小镇出发
方言是一个人的胎记。尽管黄茜在她的小说中用到的四川方言并不多,我还是从她的文字气息中辨认而出——那种熟悉的氛围、语调、地方色彩以及充满年代感的“回忆杀”就像我们纸上的接头密码,让我倍感作为老乡和同龄人的亲切,以至于我读她的小说,可以摆脱多年的普通话语境,完全用四川话读。黄茜的出道时间不长却出手不凡,于她而言,漫长的蓄势与厚积薄发才刚刚开始。她最初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记者,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