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7期
编辑部札记 |
外祖母的智慧
在大西洋福克兰群岛和巴塔哥尼亚附近的一些虎鲸群体中,“外祖母”会负责教授孙辈如何捕猎岸边的海豹和海狮。这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要找到它们生存范围内适合进行这样捕猎的海滩,以及相应的时节—繁殖季中刚出生的幼崽往往是最理想的对象。为了不让成年海豹提前预警,虎鲸还要将自己的背鳍弯曲起来,免得露出水面。它们还要借着涨潮时候的浪来冲上海滩,既不能冲过头,导致搁浅,又不能冲不到位,咬不到猎物。外祖母甚至会安
知本读书会 |
孔子和《论语》
经典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的基干。 经典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但很不幸的是,现在“经典”这个词有点被滥用。真正的经典无人问津,甚至被认为已经过时,甚而至于被认为是有害的。在这样一个时代,对人类文明命运有责任心的人、不甘心精神贫困的人都必须阅读经典、保卫经典,在经典中吸取可以使精神再生的智慧和力量,从经典中找到人类应该走的正确方向。 人类的经典
知本读书会 |
只坐守方山看云
一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短短的十二个字,写尽了山居生活的乐趣,后世无数人为此远离尘嚣,归隐山林。 这首【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的作者张可久,是元曲大家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一位。《全元散曲》辑集张可久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篇,《张可久集校注》则收录小令八百六十八首。张氏一人之作,竟然占到了今存元散曲的五分之一!明人李开先赞誉张可久为“词中仙才”,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中有李杜”
知本读书会 |
四月之歌
《诗大序》袭用《乐记》论诗:“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小雅》里有一首《四月》,据传作于西周幽王时期,末句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这旧时君子所呼告出的哀歌,虽源自个人,却也正是为一个行将崩毁的帝国而作。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周代人使用历法,往往夏正与周正并用,这首诗用的历法是夏正,与我们今天农历一致。农历四月初,正是立
知本读书会 |
王统照关于泰戈尔访华的两篇佚文
王统照(1897-1957) 一 本文所说王统照佚文,一篇是散文,一篇是书信,均得之于不经意间。 前几年编一本民国时期杭州游记的集子,找到了一篇署名王统照而标题为《西湖上的沉醉》的美文,见之于姜亮夫编《现代游记选》(上册),北新书局一九三四年版。从记述一九二四年在杭州和长江“江裕船”上陪同泰戈尔(旧译太戈尔)一行的内容看,不难判定该文就是出自文学研究会老作家王统照(剑三)之手。印象里没见过这
知本读书会 |
从“国故”到“弥洒”
一 多年前一位友人与我说起,他随一位从沪赴美的前辈琴人学琴,前辈有宋琴“璧合珠联”,是南通流出的故物。作为南通人,我当然兴致勃勃,劳他询得更多信息。没多久得到回复,说是此琴龙池之内,可见朱砂写的两行隶书“戊午季春重修”“崇川蒋旭桐记”。前辈查到,崇川是南通的古称,用在北宋天圣元年(1023)后不久,遂认为这一“戊午”为元丰元年(1078)。我当即向友人表示,读书人写地名好用古称,未必就生活在古称
知本读书会 |
毕奂午与《掘金记》
毕奂午 一 重读诗人毕奂午的诗集,正是暮春时节。网上看到,武汉大学空荡荡的校园,珞珈山道没有了学子游人纷扰,只有樱花依然灿若云霞,落花空阶前,伊人春无迹。让我想起老诗人生前每到春时,会给老友们群发诗柬,邀请他们一聚,共同赏花,诗柬也写得别致而饶有意趣:“这么些天总是风风雨雨,但在雨丝风片中花还是要开了,春天还是要来了。又到了桃花、樱花的时节,又到了我们老人也挤在年轻的人丛中看花的时节。你们哪天
知本读书会 |
伏脉千里绘江山
一直以来,孙甘露的作品都与忧郁、朦胧、暗流涌动的先锋派文学之风相连,直到这部《千里江山图》的问世。他完完全全换了一副笔墨,转身投入新的写作体系—以情节取胜,且主题明确,重新演绎了对于小说而言,“好看”二字的最初标准。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三年白色恐怖之下的上海,作者提笔直入地下共产党人召开的一次秘密会议被敌人安插进来的内奸破坏,多人被捕的核心冲突。 腊月十五,离除夕也就十来天。 大约九点三十五分
知本读书会 |
美丽,如何可能?
我更愿意将周洁茹的小说集《美丽阁》作为一种记忆空间来打开,甚至主观上模糊起散文和小说的风格边界:对记忆的回望,叠加在结构和叙事层面上的虚实,一场追忆的美学将城市与个人之间鲜活的血肉联系进行强制性的拆解。被反复提及的周洁茹的标签,无论是赴美中断写作,还是香港返场,已经可以不再多做讨论。近年来堪称丰硕的创作成果和实绩,把读者从对作家本人的好奇拽回对她作品新意的关注上。 空间美学和“人”的场域
知本读书会 |
江湖:非虚构写作的新“矿脉”
在现今文坛,矿工诗人陈年喜不再是无名之辈,诗作已经得到了不少关注和好评。最近两年,陈年喜又在散文和非虚构领域发力,出版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台海出版社2021年)、《微尘》(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一地霜白》(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三部文集。陈年喜的非虚构写作,既是近年来非虚构创作浪潮的一部分,有时代精神的因子;又有其独到之处,它告诉我们一个文学富矿的存在—当代中国的游民和他们的“江湖
知本读书会 |
遥远的凝望
《北国之春》《津轻平野》中的离愁别绪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的文学艺术作品与日系产品涌进中国,悠扬清新的歌曲《北国之春》经吕远的翻译和蒋大为的传唱,深受中国人喜爱,其影响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中国KTV中的保留曲目。而几年后由歌唱家吉几三为千昌夫作词作曲、词曲格调与《北国之春》相同的《津轻平野》却没有那么幸运,既无人译介,在中国也无人知晓。优美的故乡风景与母亲温暖的包裹,相互暗恋无从表白的姑娘,
书间道 |
居酒屋里的观看之味
《井荻居酒屋》 孔明珠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 或许,比之观看,品尝是更雄辩的一种姿态。我们捕获那些被观看的事物,确认它们的幸存,然后敲上印戳,将其沉入记忆之海,仿佛要进行一场标记重捕法,我们总是用我们所看见的一隅估算缺席的世界,似乎记忆管辖的领域,仅由如葡萄串般的视觉意象构成:童年昏暗的街灯,中年芊绵的雨水,晚年白色药片与舌苔上的斑斑锈痕—其明暗、形色,仿佛储存在有无数抽屉的
书间道 |
经典的弹性
《诠释三角》 [法]魏明德著 谢 华等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魏明德(B. Vermander)新著《诠释三角:汉学、比较经学与跨文化神学的形成与互动》于二○二一年末问世。作品经历长期筹备,整合了魏明德热切关注的多个领域:耶稣会汉学研究的历史、跨文化对话的哲学研究、当代诠释学对阅读中国经典的更新,并在同一个问题意识之下统一收束而成,即“比较经学
书间道 |
观看、凝视与观想(下)
在影像的最初源头,的确存在一种迷醉状态。 ——迪迪-于贝尔曼《影像·历史·诗歌》 每个感觉都具有其意向,它从现在引向一个新的现在,如此等等:对将来的意向,以及另一方面对过去的意向。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仰俯之间的运镜 弗里克在《时空》中运用了很多上下、左右摇动摄影机的镜头,甚至很多非自然的视角—例如无人机。但在《天地玄黄》中几乎没有这样的运镜,他的镜头简单到几乎看不出任何刻意
书间道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在文学史上,双子星座的现象是非常有意思的,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曾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杜甫对李白的那种念兹在兹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同身受,心生向往,譬如那首《天末怀李白》,就常为人所记忆吟诵: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样的深沉友谊,给我们展示了在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处的“惺惺相惜”与“人性美丽”。在德国,也有过
书间道 |
佩索阿创造的两个“宇宙”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喜欢用“宇宙”这个词,他相信葡萄牙人有宇宙性的眼光,正如《葡萄牙感觉主义诗集》序里所说的:“葡萄牙人的气质是宇宙性的:这是它伟大的优势。葡萄牙历史上伟大的一幕—大发现那个漫长,谨慎,而科学的时期—是历史上伟大的世界性创举。”由此可见,佩索阿的宇宙性眼光和葡萄牙人的地理大发现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说这是葡萄牙的民族性在他身
书间道 |
为怀特画像
英国十八世纪博物学家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自然史》被西方自然爱好者奉为“圣经”。遗憾的是,他没有传世的肖像,一百多年前研究者艾伦为《塞耳彭自然史》所写导言中就说到这一点。坊间多将与其同名的祖父、塞耳彭教区牧师的肖像误作这位博物学家。后人要为这位怀特画像,实非易事。艾伦说:“他的身世经历,人们只能从其书信中略窥一二。” 怀特的书一七八九年出版,起初并无影响。虽然牛津墨顿学院院长当时就跟这位博物学
书间道 |
被误解的美食
二0二二年的元旦,我去了一次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崧泽遗址博物馆。除了常设展览中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按照当时人群生活方式复原的“上海第一村”。在这个“第一村”里出现了散养的猪。根据专题展板的讲解:“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陶钵上的野猪图像和陶猪模型,到崧泽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家猪陶塑,生动展现出人类驯化、改良动物的能力有了长足进步。”驯养后的家猪,头、身比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我们的祖先获得了
书间道 |
访谈记录、口述历史与传记写作
《如是我闻》 李怀宇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 年版 南方报业鼎盛时期,其中两个专栏,于我个人来说,获益良多。其一是胡文辉的“现代学林点将录”,对近现代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的代表学者及其学术进行精到的评介,大大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另一是李怀宇的“大家访谈”,对胡文辉的专栏颇资补充,也相得益彰: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一些入了“现代学林点将录”的著名学者的现状,也知道了更多海外名家的现状,因此在对
书间道 |
彭布鲁克学院的晚宴与诗歌
位于特兰平顿街上的彭布鲁克学院主入口 始建于一三四七年的彭布鲁克学院 (Pembroke College)为英国剑桥大学第三古老的学院,由彭布鲁克伯爵夫人玛丽·德·波尔(Mary de St. Pol)创办。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该学院还基本维持建立之初的风貌。彭布鲁克学院不仅最早在剑桥大学建立小教堂,还培养了包括威廉·皮特(William Pitt,the Younger,1759-1806;1
书间道 |
今昔话短长
日本神保町书店街上的中文书店不少。新书店有:内山书店(1937年进入神保町)、东方书店(1966年开业)、亚东书店(1971年开业)、燎原书店(1971年开业)、中华书店(1963年开业,2006年进入神保町)、海风书店(主要经销台湾版书刊);如将尺度放大到旧书店、兼营(包括并不限于中国书画)的店铺,数量就更多。还有三家做中国题材书籍的出版社:东方书店(东方书店的分支部门)、研文出版(山本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