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0期
心路 |
水流淌出的情怀
《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读,眼前一下浮现出故乡河水潺潺、鸳鸯戏水的景象,景之美,因水而出。再读,《诗经》中直接或间接提到水的篇目有40余篇,那么多的“水”,成为古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人们依水而生的情愫浓烈又甘醇,水被赋予“形”与“神”、“魂”与“灵”的诗意表达。水,无疑成为《诗经》乃至后世文学赋情的文化符号。 水生灵也生情,看到水就会看到万物的灵性,有了水就会有人们逐水而居的生活
创作 |
农场和牛
有没有一个地方,让你目光所及都是回忆? ——题记 一 农场和牛,对于出生和成长都在农村的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农场,是外婆家旁边的一大片种植田,也叫植物试验田。小时候,每次妈妈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外婆家时,在那座我们必定会经过的红色拱桥上,我总能看到桥底那一大片绿油油的田地,还有那一头在田间缓缓犁地的牛,那是我最喜欢的场景。因为看到农场的时候,我们离外婆家就很近了。 等到达外婆家,表姐表
创作 |
忆泸沽湖游记
一次偶然,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我来到了泸沽湖。泸沽湖,在纳西族摩梭语中意为“山沟里的湖”。上山路时,听司机师傅给我们介绍名字的释义,感觉简单粗糙到有些乏味,毫无兴趣;加之乘坐了四个小时的山路,除了头晕目眩,就是胃里的翻江倒海,对这未曾谋面的湖泊实在爱不起来。 但当我抵达时,看到那片静止的雾蓝海域,带着极致的纯粹,我便豁然明朗,何以这片湖泊值得朋友的极力推荐。站在观景台上远观湖泊,清风吹过,仿佛是
创作 |
搭一辆车去远方
地点 城里,市中心,宋家梁。 人物 王雪——33岁,山西锦丰泰和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董事长。 老王——54岁,宋家梁附近工人比较有话语 权的工 人头头。 王雪妈妈——反对女儿回乡创业,刀子嘴豆 腐心。 程金平——宋家梁村长。 梁刚——男,王雪朋友,众多与王雪上山的 朋友中唯一留下来的。 张丽——女,王雪朋友。 赵亮——男,王雪朋友。 1.宋家梁,
创作 |
默站于老柳前(外二首)
一棵树,把一生交给悬崖 交给荒野,交给村庄的出口 如果幼芽时未被鸟虫吃掉 未被雨水冲走,它便顺从命运 顺从风雨,直至空老 低眉顺眼地在原地度过一生 春天长出它们的叶子 秋天备好鸟虫过冬的果实 它是四季的家,它收留 走不动了的时间,一棵老树 皆有灵气,是一尊神 我常常站在朐山之阳那棵 已匍匐在地的老柳前 抚摸它,敬仰它。一个后背上的 圆圈内有个“拆”字的人 怀抱“此心安
评论 |
浅析巴金《家》中的新旧女性形象
[摘 要] 巴金作品《家》中的妇女角色有地位低下的丫鬟、受封建礼教约束的老派妇女,也有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社会改革的新兴青年。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同的出身、性格、背景,注定了她们不同的人生际遇。以封建专制统治下妇女的堕落与残忍,揭露了封建独裁的食人性,进而折射出封建专制的伦理观念对妇女精神品格的损害,提出独立、自由、平等的新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妇女勇于反抗,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追求独立,实现
评论 |
先锋的征兆
[摘 要] 废名的短篇小说《桃园》在小说语言的陌生化、文本的自足、存在主题三个方面体现出先锋性特征。小说语言陌生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分别为语言的跳跃与空白、反常与悖谬、复义与象征,以此增加了读者感受的难度,实现了陌生化效果;废名的“文字游戏”在《桃园》中初露端倪,文本的自足体现出唯美主义风格;小说的叙事策略与人物设计则体现出废名前期小说一以贯之的存在主题,对存在之苦难的表现是其唯美主义表象之下的本质
评论 |
投向深渊的凝视:谈《马伯乐》的人物讽刺技术
[摘 要] 与萧红另外两部长篇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相比,《马伯乐》因其在主题和风格上的异质性、书写上的未完成性并未得到学界即时与普泛的认可。然而,其所展现出的人物讽刺技法,对于常见的“漫画式”“警句式”等经典讽刺范式而言实乃为一种不容小觑的突破。通过对人物心理上的病态焦虑、人物声音上的语言失格和人物居所上的空间悖谬三个方面的探究,整合萧红在《马伯乐》中应用的人物讽刺技术,并以期借此为传承
评论 |
欲望燃尽等待之夜
[摘 要] 张爱玲《小团圆》中,九莉对童年隐伤、父母亲族的认识构成了“欲望言说”的“征兆”,母亲补位成为镜像维度的“大他者”。小说中的“物质性欲望”与“精神性欲望”亦构成了二元维度的表达结构:九莉对亲族与爱人的“物质性欲望”中隐藏着女性的“本体化诱惑”,同性之间的“精神性欲望”则产生出“精神情爱”的“情教”空间。而这诸多种“欲望类型”,在《小团圆》首尾的“大考之梦”中形成“等待”,以“元小说”的
评论 |
人文主义视域下《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摘 要] 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强调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以“人的命运和遭际”为出发点,对《丰乳肥臀》中出场的女性角色,从不同侧面做一番人文的关照与人本位的还原,探究在动荡社会中女性情感的变异和理性的迷失,以期对现代女性的个体成长、人生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 键 词] 人文主义;女性形象;父权文化;母性 一、《丰乳肥臀》中的女性形象 《丰乳肥臀》
评论 |
困境与突围
[摘 要] 通过文献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分析毕飞宇小说《推拿》的主要内容,根据小说情节中盲人群体面临苦难的对策与结局,研究讨论小说的社会学价值以及其“苦难美学”的特质。 [关 键 词] 《推拿》;盲人;苦难;社会学;叙事 一、选题缘由与创新性 自 2000 年以来,毕飞宇的小说创作迎来了一次爆发期,这一期间他创作出大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创作风格日益趋向稳定。 毕飞宇的小说
评论 |
金庸小说的文化解读与文化人格的建构
[摘 要] 金庸的小说是关于构造类型人物的小说,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小说,其艺术主题大多在于武侠世界,是实实在在的英雄人物小说。但无论是故事内容本身还是人物构成,都能让观众十分直观地感受到独属于金庸自己的阐述——传统文化渗透。金庸英雄故事中的“英雄”本身就是国家精神的外化,是对英雄人物的阐述,同时也是金庸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对他们的尊重与幻想。除此之外,金庸小说中还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八卦文化
评论 |
论西海固乡土小说的日常叙事
[摘 要] 乡土二字,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及记忆。在西海固作家的乡土书写中,他们聚焦于日常生活琐事及民俗文化,以独特的儿童视角真切地展现了西海固乡村现状和乡民精神面貌。在这种乡土日常叙事背后,呈现出西海固作家对乡土精神的固守和对乡村文明的依恋。 [关 键 词] 西海固乡土小说;日常叙事;儿童视角 乡土文学扎根于深厚的农耕文明土壤之中,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文学创作中,“故乡” “乡土” “乡
评论 |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名利场》解读
[摘 要] 《名利场》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阿米莉亚和丽贝卡的命运。将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与《名利场》文本分析相结合,从丽贝卡和阿米莉亚的出生背景以及她们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中发现女性价值,其中得出的女性主义启示将有助于当代女性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 [关 键 词] 萨克雷;《名利场》;女性主义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
评论 |
张承志作品中意象传达的精神内涵
胡应麟《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意象即意与象,是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意象一词,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提出始于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1967年,张承志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当知青,职业是一名牧民,他的创作情感和创作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四年知青生涯影响,不但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更为其创作做了积累,青春的记忆沉淀在作家的脑海里。时光荏苒,多少年后,张承志喃喃:“我们
评论 |
村上春树《开往中国的慢船》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摘 要] 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分析了《开往中国的慢船》中的中国形象,在他者言说中重新审视了自我。通过构建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实现了对日本社会现实的背离和颠覆,表达了对日本发展迫切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从历史记忆和中国情结、中国的形象以及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三点切入,探讨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 键 词] 比较文学形象学;《开往中国的慢船》;中国形象;意识形态;乌托邦
评论 |
浅析哈蒂嘉·玛斯杜尔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 印巴分治时期的种种悲剧引发了其独有的文学现象,女性的悲剧命运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内容。巴基斯坦作家哈蒂嘉·玛斯杜尔亲历分治时期,在其长篇小说《庭院》的创作中塑造了许多在封建宗教压迫下求生的典型女性形象,歌颂赞美敢于追求自主平等的新时代女性,同情怜悯旧社会压迫下的传统女性,为印巴分治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范例。 [关 键 词] 哈蒂嘉·玛斯杜尔;女性形象;《庭院》 巴基斯坦卡拉
评论 |
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角度解读《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形象
[摘 要] 运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以及心理空间探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主人公昆丁的人物形象以及面临的困境。《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形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贵族子弟对南方历史的迷恋以及时代转变下的迷茫,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昆丁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 [关 键 词]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喧哗与骚动》;昆丁 一、引言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
评论 |
论《快乐基因》中的伦理选择
[摘 要] 《快乐基因》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理查德·鲍尔斯创作于2009年的一部力作。小说采用平行叙述模式,讲述了身处科技商业化的社会中的人类追逐“快乐基因”的故事。鲍尔斯通过描写不同人物面临的困境,呈现伦理危机,借以呼吁社会的道德重建和基因技术的伦理规范。在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视阈下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在各自所处的伦理环境中做出不同的伦理选择,解读基因增强技术所面临的伦理问题,为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文
评论 |
浅析《玩偶之家》(节选)中的人物形象
[摘 要] 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是享誉世界的“现代戏剧之父”,他的社会问题剧代表作《玩偶之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强烈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剧作最为精彩的是第三幕,这部分也是全剧的高潮。以《玩偶之家》(第三幕)为参照,通过作品情节及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来窥见男女主人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
评论 |
阳光下的疾苦:探析《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低碳美学特性
[摘 要]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卓越的画技、深邃的思想和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而广受赞誉。他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于1870—1873年创作,这幅作品充分展现了低碳美学中的客观真实,通过观赏该作品,人们可以得到视觉和灵魂上的深度洗涤和净化。从该画作的创作背景、作品内容、艺术特色、主题以及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其作品背后传
评论 |
浅析当代艺术家主体性与时代印记的双构
[摘 要] 近年来,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致力于构建与传统关联的“中国概念”,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标示并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以著名艺术家徐冰为例,在艺术家、创作过程和作品三者所展现的人、事、物的互动关系中,进一步探讨艺术家主体性对其创作的影响和时代印记的双向互动。 [关 键 词] 徐冰;艺术家;艺术品;主体性;时代印记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
研究 |
赋在“诗言志”到“诗缘情”转变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对于诗的源起和作用,中国古代文论对其长期持有“讽喻教化”和“吟咏情性” 两种态度与认知。两者受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状态。在此期间,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汉朝至南北朝的演变历程中,逐渐脱离歌功颂德或是讽谏劝谕的社会功能,演变出了体物、抒情等特点。而这些变化为诗歌从“言志”过渡到“缘情”文学理论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基础与例证。故本文将从赋的抒情性、体物性与文辞性三方面讲述其
研究 |
浅谈刘长卿诗歌中的禅宗“空”观
[摘 要] 刘长卿,字文房,唐朝诗人。其生活的唐王朝,佛教兴盛,禅宗的建立、宗派的崛起,佛教及其思想已然渗透到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年在洛阳时,刘长卿即接触北宗禅,其诗歌中不乏禅宗术语的运用和禅境意蕴的描摹。对于佛教对诗歌创造的影响,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禅宗对刘长卿诗歌创作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文学、文献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为切入点,浅析其诗歌中的
研究 |
福建廉洁人物研究
[摘 要] 通过梳理福建陈襄、叶向高、林则徐、陈宝琛等先贤的廉洁文化,评析先贤们廉洁文化思想的意义及影响。 [关 键 词] 廉洁文化;福建;人物 历史上,福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这个八闽大地上诞生过众多廉洁人物。其开闽地以来,历代都非常重视廉洁建设。宋朝有刚正廉洁的蔡襄、恬淡荣利的陈桷、清廉明达的张元干等;明朝有未受一金、未求一事的叶向高,以及刚直不阿的黄
研究 |
从冰心的《繁星》《春水》看20世纪20年代的小诗创作与影响
[摘 要] 冰心的《繁星》《春水》等小诗作品,受到当时社会背景思考人生思潮、中外交流频繁(泰戈尔来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诗探索期产生,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小诗在简短的诗行中雕琢美丽精致的文字,展现刹那间的感触和哲思,具有含蓄隽永的意味。也正因如此,小诗逐渐被文学史和语文教育接受,成为经典作品。 [关 键 词] 冰心;《繁星》;《春水》;小诗创作 20世纪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慢
研究 |
壮族民间故事中刘三姐形象的女性主义精神探析
[摘 要]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故事中的经典女性人物,她聪明勇敢、勤劳乐观、直率豪爽的性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充分调研壮族民间故事资料的基础上,对刘三姐的相关故事情节进行了整理,并对人物形象特点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对刘三姐的女性主义精神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 壮族;刘三姐;女性主义;民间故事 一、引言 刘三姐这一经典形象出自壮族民间故事。陈学璞先生曾评价:“刘三姐文化现象是广西持
研究 |
现代性视域下话剧《桑树坪纪事》的内容改编
[摘 要] “桑”系列小说与《桑》剧都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都是文学对时代的一种回应。朱晓平在“桑”系列小说中以朱晓平为主视点人物展现了对农民美好品质与陋劣心理的书写及对乡村传统民俗、民歌与风景等主题元素的再现。徐晓钟则在《桑》剧改编过程中将主视点人物从朱晓平转向许彩芳,同时又通过对现代戏剧理论和中国戏曲与传统艺术的融合借鉴,在内容与形式上表现中国现代化改革紧迫之时代主题与氛围。 [关
研究 |
新媒体视角下的五十年后中国非虚构写作发展趋势展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非虚构创作者和作品的不断涌现,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写作类型并蓬勃发展起来。通过对非虚构写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剖析当下中国非虚构写作的问题,从新媒体发展的视角对五十年后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五十年后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内容题材更加丰富、媒介形式更加多样、创作主体更加广泛、创作流程更加规范、商业化程度更加成熟,进而成为中国文学类型中大放异彩、不可或缺的一部
研究 |
绘本实践新方向:借经典文学提升绘本研究价值
[摘 要] 当前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人与人、人与疾病、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种种状况引人深思。将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长篇小说《鼠疫》改编成的科普绘本,把对疾病、死亡与生存的思考,人们在疾病肆虐的环境下行为产生的变化以及人类在反抗疫病与妥协处境之间的抉择进行视觉化表现。基于对原著的解读进行绘本创作,力图形成一种形式丰富、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不仅契合作品本
研究 |
立足于文学世界共和国思想,对《一千英亩》与《李尔王》互文性的研究
[摘 要] 简·斯迈利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杰出作品《一千英亩》为作者赢得了1992年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立足于卡萨诺瓦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思想,对《一千英亩》和《李尔王》进行互文性解读。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的类似安排,人与自然、社会背景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三方面揭示出《一千英亩》和《李尔王》互相指涉的部分,从而例证《一千英亩》是对《李尔王》的重新改写,而在这其中也蕴含了卡萨诺瓦的
研究 |
装在囚笼中的悲剧
[摘 要] 《呼啸山庄》中发生的悲剧是一出无法避免的结构性悲剧。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自以为能从只言片语里管中窥豹,然而事实上却造成了一叶障目的后果,受困于言语囚笼之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困在社会结构囚笼中的悲剧复仇者,同态复仇的迫切愿望和血亲复仇的方式终于使既为受害者又为加害者的他无法自洽,使社会问题悲剧上升成为心灵悲剧。而作者奇崛、怪诞的描写使小说笼罩在阴郁、恐怖的氛围之下,展现了作者自身的信仰
研究 |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下的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研究
[摘 要] 弗兰克·奥哈拉是美国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也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派”诗人之一,其城市诗歌充分折射出纽约大都会的生活图景与纽约市民的精神风貌。以奥哈拉城市诗歌——《今天》《音乐》《在火岛跟太阳交谈实录》《诗(而明天上午八点……)》《黛女士死的那一天》为分析对象,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研究奥哈拉笔下的纽约城市,探讨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都市繁华以及在繁华外衣下的精神困窘与
研究 |
浅析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学与诗文创作中的理性因素
[摘 要]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作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对个人感性情感的抒发闻名。但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并非完全摒弃了领导欧洲百余年的理性思想,而是与其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文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文字表达与思想内核进行具体分析,探索蕴含其中的理性思维,并以此展现启蒙主义式的理性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关 键 词] 浪漫主义文学;
研究 |
试论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之异同
[摘 要]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的出现对两国各自的文学发展进程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得益于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状态的引领。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形式发端于明治维新后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的思想开放。探究特定社会变革初期两国写实主义文学的异同,以进一步认识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演变、文学作品及
研究 |
日本的年号改元中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
[摘 要]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还在使用年号的国家,日本年号在中日交流之中产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思想。目前,日本已有248个年号,进行了247次改元。不同的改元方式均或多或少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其中,可以看到中国儒家的孝子思想、天人相关思想和谶纬思想的影子。通过对日本年号不同改元方式中蕴藏的中国儒家思想的考察,可以客观回溯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能够看出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产生
研究 |
日本天明、宽政年间碑文中人物记载的史料价值
[摘 要] 碑文辑录了活跃于日本江户天明、宽政年间到明治前期的171位儒者,前后大致跨越了近200年。它是中国儒学在日本极具影响力的时期,从各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儒学的强大包容力。所载内容不仅可供研究江户中后期儒者家世源流的发展、资考家族姻亲关系以及时代社交倾向,更为了解此段儒者情况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来源。同时,丰富的人物史事,不仅可考史籍之正误,亦可补地方史籍之阙失,文献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
研究 |
《相利善剑》简册书法意蕴及符形探析
[摘 要] 居延新简《相利善剑》册保存状况完整,书写规范,墨色如新,对汉代书写情况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此册笔态厚重匀实,起笔处顿笔偏多,收笔形态多样,一些勾画、横折画已体现出楷书的元素,部分笔画的用锋形态与行书中“蟹爪勾”“抽丝”写法具有相似性;通过布局笔画位置、移位或变形部首来保持文字的横向取势,在文字构形与艺术处理的关系上具有可品之处,体现出文字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审美意识;文字块面与天头和地头
研究 |
浅议古长安书法文化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启示
[摘 要] 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都在过去的几千年中积累了大量的古代书法遗存,在这些遗存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书法大家,这些遗存和书法大家就是长安书法文化的主体。长安书法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这个概念对近现代书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对西安书法未来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 键 词] 长安书法文化;当代书法;西安 一部中国书法史,一半在长安,一半在江南。如果从两周时期的钟鼎文算起,
研究 |
吴让之篆书风格探赜
[摘 要] 吴让之是清代的一位影响力较大的书法家,尤为擅长篆书。其篆书早期模仿“近代名工”之风,后拜师学艺,采众家之长,并加以创新,逐渐在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书写风格——字形修长、上紧下松、线条流畅、方圆相间,韵味十足。这些特征在其作品《吴均帖》《宋武帝与臧焘敕》《三乐三忧帖》《天发神谶碑》中表现得尤为清晰。 [关 键 词] 吴让之;篆书;风格 吴让之是晚清时期有名的
研究 |
古代仕女图题画诗词中的女性审美观念研究
[摘 要] 从仕女图题画诗词入手,首先对历代仕女图题画诗词中的女性审美观念流变做了概括,其次着重解读了清代的女性审美文化内涵,最后从历代女性审美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对封建礼教制度下陋俗的、病态的审美观念进行了反思,归纳了仕女图题画诗词对于当代女性审美观念的有益启示。 [关 键 词] 清代;仕女图;题画诗;题画词;女性审美 一、引言 仕女图,也称仕女画,是一种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
研究 |
中国百年油画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
[摘 要] 油画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只有百余年,但它以鲜明的文化特性和极强的艺术感召力成为我国美术类别中一个重要的画种。百余年来,油画无论是在题材的选取上还是在精神、思想的表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文献研究、对比研究、作品分析等方法对油画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梳理,用成就与经验增强文化自信,以促进油画的良性发展。 [关 键 词] 油画;发展历程;成就;经验 近百年的油画是中国发展的影子
研究 |
探析中国风绘本在当代绘本中的魅力
[摘 要] 近几年来,绘本已悄然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我国图书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在中国绘本市场畅销书排行榜上,西方绘本一直独占鳌头,如何打破这一局面是本行业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从中国风绘本的发展历程、独特语言、艺术特征等方面加以探析,总结发现中国风绘本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重焕艺术新生,就要融入传统文化,提炼中国艺术,突出地域特色,以中国精神体现中国风绘本独有的艺术魅力。 [关 键
研究 |
敦煌飞天的隐喻
[摘 要] 敦煌飞天形象的丰富性不只是一般审美的需要,而是具有特定表达意义的重要哲学手段。对敦煌文化应用符号学、“元”理论、系统论等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其内在原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解读敦煌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方式。 [关 键 词] 符号学;元文化;系统论;敦煌飞天 一、敦煌飞天的符号哲学 敦煌石窟中飞天形象的丰富程度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敦煌莫高窟现存的492
研究 |
论“伦理”与“道德”概念的演变
[摘 要]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二者出自共同的词源“ethos”。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伦理德性”中的伦理就是“ethos”。西塞罗用拉丁文“more”翻译希腊文“ethos”,后来发展成“道德”概念的词源。伦理离不开希腊的城邦生活,而道德产生于战乱的古罗马时期,后来逐渐发展成伦理性和道德性。黑格尔的集体理性立场注重伦理性,康德的个体理性立场则偏爱道德性,但两个概念都是建立在自由和理性的
研究 |
浅谈路遥小说《人生》影视化改编的意义
[摘 要]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作品备受读者喜爱,因此多次被进行影视化改编,近期热播的《人生之路》便是根据路遥小说《人生》改编创作的。从小说主题、小说人物形象与剧中人物形象的对照以及该剧在当下的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探究路遥小说影视改编的意义与影响。 [关 键 词] 路遥;影视化;《人生》;《人生之路》 当代作家路遥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备受大众读者的喜爱,他的短篇小说《人生》早期在中央电
研究 |
小说影视化的条件与策略
[摘 要] 影视化改编是文学艺术与视听艺术的内在融合。文学作品需具备影视化的条件才有可能被转化成影视画面。小说《装台》的影视化条件主要有底层叙事、通俗化的语言、创作结构的影视化三个方面,编剧及导演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创造,用转换感情基调以推动主题升华、人物形象的重塑、故事情节忠实原著的“微调”等策略来深入改编。在文学作品转化成影视画面的过程中,应注重影视艺术与文学底蕴的融合,充分将各自
翻译 |
诗人的荣光
我的魔鬼兄弟,我的同类, 我看着你褪去血色,同黎明的月亮一般高悬, 晦迹于空中的一朵云后, 匿伏在可怖的群山之中, 魅惑而狭长的耳朵后,艳火状若繁花, 如同吟哦午祷词的孩童, 在无知的幸福中亵渎神明, 残酷地讥笑和凝望着我对尘世的厌倦。 但不是你, 我不生不灭的爱, 不该是你把幻想、无能和堕落当作笑料, 因为我们是同一团焱焰燎起的火花 同一次吹息将你我抛入 一场诡谲造物的
翻译 |
陕西民俗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
[摘 要]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省历史悠久,当地民俗民风特色鲜明,对该地进行对外译介与传播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从译介学和传播学的内在对应关系入手进行相关探究,展开陕西民俗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的现状调查,以全新视角探索陕西民俗文化的有效译介模式和传播路径,以期提升陕西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推动陕西经济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向全世界推广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 [关 键 词] 陕西民
翻译 |
翻译美学视角下张培基散文翻译赏析
[摘 要] 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故都的秋》行文优美、感情真挚,全文充满悲凉美感。旨在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从许渊冲的“三美论”,即音美、形美与意美三方面对张培基的《故都的秋》英译本展开赏析,探寻中文散文的美感是如何在张培基的英译本中体现出来的。 [关 键 词] 翻译美学;三美论;散文翻译;《故都的秋》 一、引言 1934年郁达夫创作出散文作品《故都的秋》,全文表现了北国之秋的优美景色,
翻译 |
朱生豪《威尼斯商人》译本中夏洛克的形象建构
[摘 要] 通过对比分析《威尼斯商人》原文与朱生豪先生的译本,结合译本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对朱生豪译本《威尼斯商人》中建构的人物夏洛克进行解读,探究译本中塑造的夏洛克形象。从形象学视角对译者从“自我”角度建构的夏洛克“他者”形象与原作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让我国读者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 键 词] 《威尼斯商人》;形象学;夏洛克;形象建构 《
杂谈 |
“言意之辨”对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摘 要] 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建构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中国文学发展水平的表现形式,完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构建,能够更好地对中国文化进行传播。“言意之辨”是我国历史上关于语言内容与表达意义之间的一次有代表性的争论。不同学者对于“言”与“意”的关系论证,对我国文学语言与应用语言的分离起到了推动作用,增强了文学语言的审美功能、表现功能和文字功能。“言意之辨”不仅是我国文学话语体系的基
杂谈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修辞学及其运作
[摘 要] 当代新修辞学的问世在西方修辞学史上可谓一件极具划时代意义的事,其代表人物伯克的修辞思想影响之深远使他享有“当代亚里士多德”之美誉,也使人们一谈起20世纪的修辞学就不得不提到他。而较国外伯克研究的火热,国内研究整体呈零散的特点。伯克的修辞体系吸收了众多学科成果,基于此,重点研究伯克新修辞理论中的跨学科性,试从几个核心概念入手,揭示其与认知语言学的交叉融合。 [关 键 词] 新修辞
杂谈 |
莱芜方言中的疑问句初探
[摘 要] 汉语方言研究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丰富语言资源、拓宽研究视野具有示范意义。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莱芜方言的关注与研究,虽然不乏成果,但是疑问句的系统论述仍有欠缺,当前学界对方言中疑问句的研究多停留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的分类研究。以莱芜方言中一系列疑问句的具体应用为例,从语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描写与分析,挖掘莱芜方言中疑问句的独特语言意蕴和文化底蕴。
杂谈 |
新闻文学创作特色及写作要求分析
[摘 要] 新闻与文学虽然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作新闻报道的时候时常会借鉴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会以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作为创作的素材。文学作品中有着生动的语言、独特的叙事方法、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段,巧妙地应用到新闻写作中,既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艺术特色,还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美学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基于此,对新闻文学创作特色及写作要求进行了分析。 [
杂谈 |
新媒体时代对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影响探讨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相较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更强,因此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更倾向于研究和运用新媒体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我国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的变革,使戏剧影视文学创作朝着多主体、多受众、多风格的方向发展,这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旨就新媒体时代下我国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受到的影响展开探讨,以为实践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