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21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一个人越是耳熟能详,事实上我们对他越是陌生。鲁迅就是这样的例子。 陈丹青说,鲁迅逝世后的20年,“鲁迅话题”为民族革命问题所缠绕;到80年代初,“鲁迅话题”又成了百分之百的“政治话题”;后来,“鲁迅话题”挪进了学术领域;90年代迄今,“鲁迅话题”开始进入了沉默、回避、冷淡的戏剧性过程。 鲁迅在不同的时代,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标签,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被不断定义的鲁迅,其面貌往往并没有变得更清
视点 |
鲁迅是我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按照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鲁迅的性格、主见,不管哪个朝代,恐怕都是“坏公民”。然而全中国专门研究鲁迅的专家,据说仍有两万人。要想比较认真地谈论鲁迅,先得穿越两万多专家的几万万文字,这段文字路线实在太长了。每次我读到这类文章,总是弄得很茫然,好像走丢了一样。可是翻开鲁迅先生随便哪本小册子,一读下去,就看见老先生坐在那里抽烟,和我面对面! 我知道自己是属于在“鲁迅”这两
视点 |
超级会玩的鲁迅
说到鲁迅,我们就会想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鲁迅在我们印象中,通常是这样的:须发直立、横眉怒目,严肃、无趣。 实际上,真实的鲁迅有趣得很。夏衍说:“鲁迅幽默得要命。”陈丹青说:“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可惜这么有趣的鲁迅却被教科书弄丢了,现在,我来还原鲁迅先生一二真面目。 一 鲁迅从小就是个逗比王。 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他就特别喜欢给人起绰
视点 |
《呐喊》自序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
视点 |
绝望的抗争者
寂寞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寂寞的含义其实就是鲁迅所讲的:“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
视点 |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922年12月3日的深夜,当鲁迅为他即将出版的小说集《呐喊》写下这篇序言时,他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起诸多过往的回忆。回忆在夜中奔走,既是曾经发生的现实,又是梦中逝去的残片,裹缠着哀乐与悲喜,不知哪一线就会牵动起旧日的微尘,将人卷入到遥远的记忆中。 犹如梦境是文学虚构的材料,记忆同样也是文学现实的基础。1915年元旦那天深夜北京的那场湖北赈灾义演的京戏,就是鲁迅《呐喊》诸多材料与基础之一。挣扎
视点 |
鲁迅的笔名
1918年,已经三十八岁的周树人在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独自一人住在北京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搜集金石拓本、编校古书,少有人来访,生活颇清净且寂寥。唯一不时过来探望的是老朋友钱玄同,其时正在办《新青年》杂志,常劝说周树人也写点文章。 周树人于是写了一篇白话文小说发表在《新青年》上。这就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一举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小说中“反抗吃人的
大学 |
大学生为什么不爱上课了?
“大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但不一定在课堂上。” 这个说法来自一名大学生。近年来,大学生不爱上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朱富海发现,除了不爱上课,学生们也表现出沉默和被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愿意被点名发表看法。 在朱富海看来,大学给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的知识和完成考试的解题方法。“我们授课时并不只是教授理论,而是教授怎么处理问题。我们希望学生在课程里学到的东西
大学 |
100年前,究竟什么人能进清华?
熟悉清华大学校史的人知道,凡是在1925年清华开设大学部当年或之前进入清华,如果没有被开除,都可以公费留学美国。在人人巴不得能够留学的时代,能进清华的天之骄子们,都是什么人呢? 什么人可以考清华? 1909年7月,清政府正式启动“庚款兴学计划”,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游美学务处通过张贴布告和在中文报刊上发通知等方式公布考试日期和考试科目。除通电各省要求选送合格生
大学 |
紫禁城里的皇家学校
眼下正值新一年的开学季,教育成为热门的话题。很多文史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了故宫。 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设立了“皇家学校”,加强对宫廷各类人员的教育。比如,明代,内书堂为宦官学习的场所,宗学为皇室成员学习的场所,文华殿为皇太子学习的场所;清代,蒙古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均为宫中的八旗子弟学校;清代的皇子,上学的场所在上书房;晚清时期,光绪、溥仪两位皇帝则在毓庆宫学习。他们在紫禁
文艺 |
屋顶之美
关于屋顶,德国哲学家皮珀曾有过这样的比喻:“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头顶有两重世界,一重是星空,一重是屋顶。人在星空下生活,在屋顶下生存。” 的确,在星空下生活,在屋顶下生存,反映了两个奇妙的生命状态:星空是精神的,屋顶是现实的。人在星空下,可以浪漫,可以远眺,可以遐思,距离生成美,而在屋顶下,看到的都是清晰的一切。 有时候,屋顶是一个人生活的B面。翻阅一组老照片,翻到梁思
文艺 |
贴一身五湖四海的膘
立秋那天,同事们嚷嚷吃羊肉,贴秋膘嘛,于是一起到了不远的靛厂路,那儿有家小饭馆,卖单县羊肉汤的。 滚烫的奶白色羊汤端上来,紧接着是一筐喷香的山东烧饼,貌似很温暖的样子。这时,两位西北的同事,一位宁夏的,一位新疆的,却异口同声地跳起来说:“靠,这羊肉怎么这么膻!”另一位河南籍同事则很无辜问:“那个,羊肉要是不膻怎么吃啊?”一顿饭,一个中原人和两个西北人陷入了水深火热的争论。最后,他
文艺 |
闭着眼睛走路
你有没有闭着眼睛走路的经验?小时候,我最喜欢做一些“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比如在放学途中,从校门口开始,专心踢一粒石子回家;或是计算火车进站的时间,听到远远的汽笛声一响,便开始从家门口“起跑”,看自己能不能在火车进站前赶上火车等等。 闭着眼睛走路,就是其中一种“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通常,我选择的是一条没有车也没有人的乡间道路,除了两旁的稻田,“会动”的东西,可能只有草丛里近视的
文艺 |
什么样的古典范儿最迷人
作家林语堂称《浮生六记》里的芸娘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他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序中说:“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在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 芸娘的这种“可爱”,就是一种古典范儿,没有时代性,甚至没有地域性。无论放在彼时还
文艺 |
五代·潇湘图(部分)
此图作者是五代时期的董源,江南钟陵人(今江西进贤)。他“平淡天真”的画风到元明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尊为中国山水画的鼻祖之一。这是他的一件代表作,描绘了连绵的山势,密林中的山村,宽阔的大河,繁忙的船渡,张网的渔翁,还有待渡的行客。画中灵活多变的勾、皴、点、染等技法,体现了中国山水画技法的丰富性和趋于全面成熟。 五代 董源 潇湘图(部分) 绢本设色 50cmX14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艺 |
聚散随风
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嘛,进来看风景。 小琴说,我以前一直认为,人等于是一棵树,以后晓得,其实,人只是一张树叶子,到了秋天,就落下来了,一般就寻不到了。每一次我心里不开心,想一想乡下过年,想想上海朋友的聚会,就开心一点,因为眼睛一霎,大家总要散的,树叶,总要落下来。 情况往往如此,老友见面,一位有讲不完的话题,其实难以通达,长期的间隔,
文艺 |
风筝
一连三个下午,他守在后院子里那丛月季花的旁边,聚精会神做那只风筝。 全家都很兴奋。三个孩子对这只能飞的东西寄托很高的幻想。 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至渺至茫,逝去的风中逝去那些鸟的游伴,精灵的降落伞,天使的驹。 无意间发现远方的地平线上浮着一只风筝,那感觉,总是令人惊喜的。只要有一只小小的风筝,立刻显得云树皆有情
文艺 |
大师只写家常文
写文章的目的,一是让人看懂,二是让人接受,三是能传播开来。所以,文章通俗易懂比故作高深好,简明扼要比长篇大论好,接地气比弄玄虚好。大师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因而下笔力求简洁明了,作文尽量用语家常。 鲁迅在《秋夜》里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语言风格与邻人好友间拉家常差不多,谁都能听懂。以至于作家刘震云卖酱油的母亲曾对他说,当作家有什么难的,就像
文艺 |
麻烦的乐趣
“在麻烦的事情里头,隐藏着真正的乐趣。” 一直到长大成人以后,我才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举例来说,做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要花工夫的一道道工序。做好的餐点之所以好吃,品相之所以出色,全是因为过程中你细心地捞去浮沫或做刀工处理,就算费事也不偷工减料的缘故。 花费时间精力自己栽种的蔬菜也好,不选旅行社的套票,而是从零开始自己安排的旅行也好,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事物所有的滋味、优点
文艺 |
作字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书舟中作字》,记下了乘船时遇到的一次危急险境:“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只见:急流险滩中,逆水之舟上,东坡先生依然淡定静气地挥毫写字。颠沛的人生和不可预测的命运,往往赋予仁者大智大慧。若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既不能解脱困局,还枉费了一生光阴。于是,悟透命运
文艺 |
人生中不能说谎的时刻
我们常将人生比喻为旅途,那些出现在我们生命里又离去的人就是一盏盏路灯吧,明明灭灭地,就走了一路。 人生无常,没有什么是恒久的,连聆听你愿望的星星都会闪烁。不如想想那些路灯就是这样一盏接一盏地在我们生命里亮起,走下去就会遇到下一束光亮。 这一路上,爱不是光也不是火,它更像一个谦卑的手势,你要在等待中学着藏起索求的坚决。 (花湖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把你交给时间》)
文艺 |
钱至十万
《聊斋志异》里有个非常精彩的申冤故事。 席方平的父亲憨厚老实,和村里一个姓羊的富户结仇。姓羊的先死;几年后,席方平的父亲得了重病,告诉家人说:“姓羊的在阴间买通鬼吏,不问青红皂白,要拷打我。”接着身上又红又肿,号叫着死了。席方平说:“我父亲一生老实巴交,如今竟被恶鬼诬告。我要到阴间替父申冤。” 席方平经过艰难曲折的上访,由天神主持公道,将贪赃枉法的阎王、郡司、城隍、小鬼进行了严厉的
文艺 |
反刍
偌大的一艘邮轮,船员其实并不多。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水手是沉默的。如果你为了放弃自己而上船,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 草食动物的反刍是不由自主的,恋人的言语亦然。既然没有人跟你说话,既然大部分的时间你是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守候,你难免开始反刍自己的回忆。 你想起的未必都是很有意义的事,反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客气应酬,例如他曾在某个早上和你打过招呼,于是你自己对着待洗的甲板说:“你
文艺 |
旅行者的意义
我忘记自己是怎样逐渐爱上了旅行。在行程中,我能控制自己的烦躁不安,试着观察陌生人的表情,和他们交谈,品尝他们的食物,进入他们的客厅,倾听他们的往事……我期待自己像是浮萍一样,从这条河流漂到那条河流。 但我不是浮萍,无根的自由带来的喜悦也注定短暂。书籍是一种逃避,它让你回避现实的失控,旅行也是。它经常是智力与情感上懒惰的标志,因为无力洞悉熟识生活的真相与动人之美,人们沉浸于浮光掠影的新鲜感,以为看
文艺 |
足不踏空
李可染先生绘画的主要题材是牛,牛的题材虽然看似单一,在他的笔下却姿态纷呈,表现出不同的意境。曾有许多朋友问过李可染,为什么要将牛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他总是笑而不语。 直到1981年担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后,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上,74岁高龄的李可染先生挥笔书写了鲁迅的联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现场解答了朋友此前的疑惑:“我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联语‘横眉冷对千夫指,
生涯 |
人生路上远不止一座乞力马扎罗
儿子12岁生日时,我决定送他一份生日礼物:带他一起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允许登顶的最低年龄就是12岁。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获得一切都太容易了,所以失去的时候也不可惜。东西丢了就丢了,钢琴不学了就不学了。在我儿子12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没见过他为了什么事情去拼尽全力,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去拼尽全力。 我们这一代家长对孩子真是
生涯 |
饭桌上的教育经
爷爷叶圣陶到北京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的第三年,我出生了。因为他太忙,我们的相处并不多,更不用说他对我有什么“耳提面命”的教育了。后来总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倒是小院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在八条胡同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
通识 |
为什么高铁的一等座不招人喜欢?
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妻子怀孕了,在元旦前他的任务是把临产的太太护送回丈母娘身边。 因为目的地没有机场,所以他们只好坐高铁过去。车票很紧张,最后他只买到了一个一等座和一个二等座,怀孕的妻子被安排在一等座,而自己坐二等座。他后来抱怨,这是个相当糟糕的决定。 在这个不常坐高铁的男人的想法里,高铁一等座这么贵,总该提供免费午餐——然而并没有。另外,他要从二等座跑到一等座看望一下妻子,
通识 |
怎样出版一本你自己的书
了解从写作到出版的基本流程,对于很多的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先了解这些。比如说,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好的作者,在出书前需要做点什么?当然先要把作品写完。 但是,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一点出版思维,将有助于整个创作的进展。“出版思维”将有助于整个创作的推进,也在于你能想象这本书出版后的样子。它的书名如何,形态如何,颜色如何,可以想象——在想象当中,你对这本书的把握越来越明了,这
通识 |
穿衣服的辩证法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穿衣服是为了实现三种目的:装扮、遮羞和保护。保护比较好办,在为了装扮、遮羞而穿衣时,我们往往会弄巧成拙。美国作家内奥米·布列文说,托尔斯泰痴迷于描写人物的服装。他写道,早上娜塔莎·罗斯托夫穿着一件镶有黑色蕾丝边的淡紫色丝绸连衣裙去教堂,当晚,当皮埃尔拜访罗斯托夫一家时,托尔斯泰提到她穿着同一件衣服,这是男作家很少会注意到的细节。 托尔斯泰之所以擅长描写服装,是因
专栏 |
一台饺子皮机走丝绸之路
我有一群热爱生活的朋友,她们用自己的巧手和智慧,在西欧最西的爱尔兰,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中华美食,其种类之繁多,味道之正宗,往往让我瞠目结舌、叹为观止。今年1月份,好友来我家做客,说很想从国内买一台饺子皮机。因为擀饺子皮特别费事,而一台小机器一秒钟就可以出一张皮,若是从国内运过来,岂不是立刻实现饺子自由? 作为网购达人的我,自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代购”的任务,也因此得以守在网线的一端,云体验
专栏 |
单相思
在我人生的重要时刻,总会出现一些事物来阻碍我的脚步。所以我今天的不成功,完全是命运的造化。 简单来说,命运喜欢搞我。 就如高三本该是冲刺的时候,但我却在心里萌发了单相思。人们都说爱情是美好的,但我觉得单相思则不是,它是一只刺猬,无时不刻都在刺痛你。 其实我这个人心理发育还是蛮晚的,到了高三才有了感情。也正是发育较晚,才少受了几年刺猬的折磨。 但我的心里注定是个刺猬窝,刺猬终究住了
专栏 |
有一种毕业叫喊楼
喊楼,似乎是我们大学毕业季的传统。每一届毕业生在毕业前都会拖着租来的音响放着歌,打着手机手电筒,绕着学校转上一圈又一圈。去告别学弟学妹,告别大学的处处角落,告别含着遗憾与快乐但又不得不说再见的青春。 或许是以往因毕业季喊楼而接到的举报过多,轮到我们这一届毕业时,学校大有想取缔这种不成文传统的势头。等待了几个静悄悄的夜晚,见别的学院依旧没有动作,我们几个班委按捺不住地偷偷聚到一起,商讨了一下要
专栏 |
被调剂了是很可怕的事情吗?
很多同学在录取时,可能会发现最终录取你的专业,并不是你填报的几个专业之一,而是被调剂到了你意料之外的专业,那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可采取以下方式: 首先,主动去了解一下你的专业,在这个学校是不是优势专业,就业率如何,开设了哪些课程,你对这些课程感不感兴趣?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深入了解。 第二步,假如通过了解这个专业的真实情况,你对四年学习这个专业的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