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20期
卷首语 |
卷首语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用消费来定义自身。 大多数人所向往的“ 体面生活”, 包含了许多物质上的标准。如果无法达到这些标准, 很多人就会陷入一种烦恼、痛苦、自我折磨的情绪当中。 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 人们往往更容易滋生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购买欲望, 并且为这种欲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了让自己体面一点, 月薪三五千的打工族也需要一只大牌包包撑场面; 自诩为潮人, 当然必备多双价格不菲的限量
视点 |
我们正在成为一种很新的穷人?
最近屡次看到有人在谈论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一本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很薄,不到200页,很多人读这本书,可能是想弄清楚,自己是不是消费主义的俘虏?算不算新穷人?看完之后很多人可能稍微松了一口气:自己大概还不是新穷人,但是肯定被消费主义裹挟了进去。 鲍曼这本书比较超前,写的是他所说的晚期现代、第二次现代或后现代阶段的情形。鲍曼提出,在现代性的工业阶段,每个人在拥有其他身
视点 |
在闲鱼上暴打消费主义的大学生们
你晒今天买香奈儿明天吃宝格丽无法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什么风浪,网友早就看腻了无聊的炫富,“10块钱吃了顿海底捞”“20元就能拥有私人影院”,才是当今的社交大杀器。 花钱办事不稀奇,花小钱办大事能让人直呼一声“牛X”和“求攻略和链接”。现在时兴的消费理念是:坐着公交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降级但没完全降级,在有限的预算里发挥无限的想象力。 如今蹲券花9块9买冰美式是中产社畜的必修课,但在花小钱办大
视点 |
生孩子,是投资还是消费?
30岁的时候,我已婚,未生孩子。 之前听过很多姐姐告诉我:“到了二十七八岁,似乎身体就拼命地想生孩子。” 奇怪的是,我的身体好像没有告诉我这件事。 于是,要不要生孩子,就成了一个意志层面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一 如果跟不同的人聊,我发现关于“为什么生孩子”,主要有两个“派别”:一个可以称之为“投资派”;另一个则可以称之为“消费派”。 “养儿防老”是投资派的典型代表,老一
视点 |
过度节俭,你会失去什么?
低物欲时代,节省由外而内改变着人。省钱的人们存款数额增加的同时,无意中也失去了健康、感情与精神世界中的部分凭依。 那些因省钱而失去的 每个月,我把省下的钱存起来,有一部分存到了基金里。今年行情太差,怎么存都是亏。现在的局面变成,每个月我把钱省下来就好像是为了失去一部分钱,哭笑不得。有时候我会看着理财软件界面的亏损金额,想象如果把它花掉能买点什么东西。 ——林梦梦 读大学时,我贪便宜被骗
视点 |
旅行并不仅仅是消费
在最近几十年里,我们开始认为新科技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必然规律的困扰。通过魔法般的现代机器,我们希望让世界摆脱平庸——摆脱那些树上随处可见的麻雀、椋鸟和冠蓝鸦——用稀有的萨顿莺、象牙喙啄木鸟、高鸣鹤和棕煌蜂鸟填满世界。 每一个观鸟人都清楚接受普通鸟类最常见、珍稀鸟类极少见这回事有多难受。如今,每日体验异国风情(而且还不能失其风味)、让庸常之物彻底消失的期望,成了我们所有人沮丧的根源。 “冒险”
视点 |
冲动消费时,大脑究竟在想什么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双手啊!”这是我们最常听到的现代人对冲动的诠释。 人们通常以为冲动消费是女性专属,但不少研究指出,男女的冲动消费发生率几乎相同。在网购不发达的年代,因为逛街是女性“专长”,冲动购物在女性中更常见;但由于网购变得简单快捷,男性的冲动性消费可能会越来越多。 男女老幼都会陷入冲动消费的陷阱。但钱是怎么没的?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关于购物的心理学知识,一起做复杂时代的理性消费者。
视点 |
消费与享受
我讨厌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至高至圣的美德”,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并不想介入
视点 |
如何养成健康的消费观?
说到“消费观”,可以想到的语汇有很多。不论是《奇葩说》里讨论到的“精致穷”,还是更早期出现的“隐形贫困人口”,这些听起来并不“健康”的消费观,都在某种程度上指向了当代青年,对,就是你我。 如何养成健康的消费观?或许你可以想到以下几点: 1.明晰自己的消费——记账、提前规划(这个市面上许多App就可以做到)。 2.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俗称“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3.拷问真实需求——在
大学 |
如果只读一本古书
司马光先生: 见信如面。 我细细想了一下,在我的前半生,您应该是我念叨最多的一个人了,无论中西,无论古今。每开始阅读新的一卷《资治通鉴》,第一行都是: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 似乎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不切实际的梦想,我也是。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中,很多不需要具体做什么,等着老天给或者不给就好了,比如遇上一生独一无二的爱情,比如写出
大学 |
怎么读大学最要紧
在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把上中小学的目标定为考个好大学。显然,人们普遍坚信,考个好大学等于将来有个好工作,幸福的日子不是百分之百也十有八九将是千年万年长了。 世俗眼中,名牌大学算得上好大学,而好工作大致是挣钱多、职位高的工作。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幸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上个名牌大学就有好工作,是个神话——姑且称之为名校神话。 也就是说,认为上名校能提升一个人的职业成就的想法,被科学证明是种
大学 |
那个有趣的老太太,是我的老师
一 人生中打过交道的老太太们,不知其数。有些老人家我碰面了,赶紧道一声阿弥陀佛,问个好,飞快跑掉。因为我如果不马上敬而远之,就得被念叨得头疼脑热。还有一些老人家,截然相反,轻松有趣。尤其是有个老太太,挺有意思的。 我的大学时代,读的是法学院。学校在武昌的南湖边上,名为中南民族学院。上课的时候,每每昏昏欲睡。因为我爱的是文学,碍于父亲的压迫,不得不选择了法律。 直到有一天,我特
大学 |
考研人开始“消费降级”
新闻专业果然在今年“遇冷”了。 看看各地公布的专业投档排位。以高考大省山东为例,就连第四次新传学科评估为A+的两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都难以抵挡这次“降温”。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类的投档位次为669分、1305名,是该校普通类专业中的倒数第2名。而在去年,这一专业的投档位次为749名,是人大招生专业的第5名。 同样作为新传学科的龙头,中国传媒大学的国
文艺 |
荒野花园
像无数次黄昏时分的散步一样,我们沿着河岸往上游走。但这一次走得最远,去到了一些从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天空晴朗,今夜会暗得很晚,还会有明亮的圆月,使夜晚比白天更为奇异地清晰、动人。 在白天,天地之间充斥的是空气。而到了夜晚,尤其是晴朗的、有明月的夜晚,天地之间灌注的则是清澈的液体。 白天光明万里,万物在强烈日光的照耀下被刺激得鲜艳夺目,尽情呈现自己的极致之处,而深藏了细节。但是在白天里,光明万
文艺 |
麻雀的生命态度
宋代的花鸟小品《寒雀图》,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画家崔白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此图的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九只麻雀,有些飞动于枝梢,有些栖止在枝干,三两成群,或注目凝望,或交流鸣叫,或闭目而寐,情态各异。这群活泼的小鸟,给单调乏味的枯枝带来了灵动
文艺 |
迟行
一条路上,间隔不远,一株盛放的木棉花,使我停下来,抬头看了好几次。 树干直挺耸立,树枝平平伸展出去,像手臂,承载着一朵一朵赭黄橘红的花。仰头看
文艺 |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绢本设色 28.7cm X 33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南唐大臣,官至兵部侍郎、中书侍郎等。他原是北方豪族,李后主曾想用他为相,但又猜疑北方人,加之“国事日非”,李煜集团日益没落,韩便故意放意声色,以求身安自保。此图便是李后主派画家顾闳中夜至其家,打探韩夜宴生活,而后画成的。此图分“听曲、观舞、休憩、清吹、散宴”五个部分,全画反映了韩熙载于特定时代中的复
文艺 |
那年初秋
如果你还是个孩子,每一年,你都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 通常都是在秋天,当你丢掉暑假的困惑和懒散回到学校,升了一级的时候,这是你记录变化最为明显的时光。 在此之后,你就不会记得哪年哪月在变化了,但是变化仍在继续,完全一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过去会从你身边溜走,走得如此轻松,完全是自动流失。场景常常还未消失,已然不再相干。然后突然一个急转弯,某样东西遍地开花、处处涌现,想要得到关注,甚至还想要
文艺 |
现代化与细节
当下的现代化是祛魅的,要把混沌的、不确定的、神性的、诗意的东西都搞个明白清楚,用图纸数字、科学技术来控制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在摧枯拉朽的现代化里,越来越同质化。无论是纽约北京巴黎上海昆明,都差不多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变得越来越弱。同质化,就是消灭细节。一条高速公路过去,所有的细节都摧毁了。走路有多少细节啊,走几步就看到一朵花,走几步就遇到一潭水。这都是细节。云南在今天,依然微弱地保持着魅
文艺 |
何为真正的旅行
我们要了解何以谓之旅行,我们必须先能辨别其实不能算是旅行的各种虚假旅行。 第一种虚假旅行,即旅行以求心胸的改进。 我很疑惑,一个人的心胸,是不是能够这般容易地改进。无论如何,俱乐部和演讲会对此的成绩,都未见得良好。但我们既然这样专心于改进我们的心胸,则我们至少须在闲暇的日子,让我们的心胸放一天假,休息一下子。 第二种虚假的旅行,即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以便事后可以夸说。 他们的时间和注意
文艺 |
形与影
明朝画家徐文长曾题夏圭的山水画说:“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 舍形而悦影,这往往会叫我们离开真实,追逐幻影,脱离实际,耽爱梦想,但古来不少诗人画家偏偏喜爱“舍形而悦影”。徐文长自己画的“驴背吟诗”(现藏故宫)就是用水墨写出人物与树的影子,甚至用扭曲的线纹画驴的四蹄,不写实,却令人感到驴从容前驰的节奏,仿佛听到蹄声滴答,使这画面更加生动而有音乐感。 中国古代诗
文艺 |
形状
什么东西,形状都会变。 海会枯,石会烂——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由于那里原来是海底,海不但枯了,而且还变成了山顶。当然,海枯、石烂,需要许多年,数以亿计,一亿年,两亿年,什么新生代、白垩纪,都十分悠久。如果问在短短几十年之间,什么东西的形状变得最快、最厉害,我的答案是人! 人变得最快,快得惊人。别说从婴儿算到老了,从初生的婴儿到一个英姿挺拔的青年,或亭亭玉立的女郎,
文艺 |
雁栖湖印象
登临高塔观天地,八面玲珑凝熏风。 集贤堂寓九万里,别墅群应十二辰。 葳蕤草木灵蝉闹,日出东方气象蒸。 燕山微澜黛色远,雁鸣摇落秋兴沉。
文艺 |
我要和你分享那些云
我向来爱云。平时看云是仰起脸来看,此时是低下头来看;平时所见的云是平面的,此时所见的云是立体的,令我惊骇震撼。 我怎样向你描写那些云呢?在高空,视线是无限的辽阔,“界限”“范围”全成了死字。由机腹下到无限远都是白花花坦荡荡的云层,它像海洋一样展开,比海洋更不可测量,像春耕之后被犁刀切开的土地那样有笔直的沟纹,奇怪的均匀,不可思议的长。这是云吗?不,它不是云,它是钟乳凝成的一个星球,飞机正
文艺 |
我不曾投降这世界
我不曾投降这世界。我不受它的拘束。我是一只没笼头的野马,我从来不曾站定过。我人是在这社会里活着,我却不是这社会里的一个,像是有离魂病似的,我这躯壳的动静是一件事,我那梦魂的去处又是一件事。我是一个傻子,我曾经妄想在这流动的生命里发现一些不变的价值,在这打谎的世上寻出一些不磨灭的真,在我这灵魂的冒险是生命核心里的意义;我永远在无形的经验的巉岩上爬着。 我是曾经遭受失望的打击,我的头
生涯 |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儿子出生在北大荒。单名一个“放”字。时过二十多年,已经记不清当初为什么为他选择了这个字,那是70年代一段十分沮丧和消沉的时期,也许活得过于压抑,就崇仰着“放生”或是鲜花“怒放”的那个“放”。 当然没有预料到,几年以后,当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真的开始“思想解放”了,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生长在80年代的放放,却依旧笼罩在岁月的阴影之中。还在他一岁的时候,我和他的父亲便离异了,他的
生涯 |
倒霉时,要做三件事
小的时候老一辈的人就告诉我们,年轻人出门,像大学毕业后两三年找不到工作,那个倒霉相,皮鞋也破了,西装牛仔裤已经发白了,头发留得长长的,然后履历表到处送,一看到就晓得是个倒霉的青年。 碰到这样倒霉时,怎么办啊?勤理发,理得干干净净的;勤洗衣服,哪怕只有一件,晚上烫得笔挺,早晨出来还神气;把裤带可以缩紧一点,肚子饿了,问你吃了没有,吃了。那神气十足,工作容易找到的,碰到有些老板就会用
生涯 |
杜甫那个修鸡栅的儿子
杜甫的诗里,有一首写他催儿子去建鸡舍的事。 出现在老杜诗中的儿子,有长子宗文、次子宗武,还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因饥饿而夭折的幼子。对长子宗文和次子宗武,杜甫的区别看待不加掩饰。他给宗武(小名骥子)写了不少诗,大致都是以下这类内容: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老杜对宗武
生涯 |
段子手
在讲段子方面,我颇有几分自信。某次陪大领导出差,不经意间讲了个段子,得到了大家尤其是大领导的充分肯定。后来,只要该领导出差,必定叫上我。有一次去北京,几个项目谈得顺利,大家兴致极高,去机场的路上,有点打靶归来的感觉。车内,领导带头讲了个段子,大家大笑,但是觉得不尽兴,起哄让我讲。我把压箱底的一个段子讲了出来,车内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就是爆笑。笑完后,司机老刘突然张嘴说了话,像极了《西游记》里突然
通识 |
补觉最好的时间,不是周末
工作日不睡觉,休息日不起床。 对于经常加班到深夜的打工人而言,“睡觉”这件事情只能在周六周日稍微找补。 然而,周末补觉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有用。 周末“长”在床上,无非是想把工作日欠下的“睡眠债”补回来,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工作日损失的睡眠时间。 一项发表在《细胞》子刊上的研究中,实验对象被分为三组:睡8小时左右的对照组、睡5小时左右的睡眠限制组和同样睡5小时但在周
通识 |
“独立女性”,可能早在明朝就有了
一、穿衣自由 按照儒家的经典所说,古代男子上衣下裳,而妇人则服不殊裳,将衣、裳相连,而上下一色。其本意是说“妇人尚专一德,无所兼”,所以衣、裳一色。传统的观念也认为,“妹喜戴男子之冠而亡国,何晏服女人之裙而亡身”,服饰上的阴阳反常现象,显然是一种不祥之兆。但明代道袍的盛行,说明男子也开始衣、裳相连,如同女衣。 与此相反,当时妇人的衣服却如文官,裙则如武官,或者妇人“上衣长与男子等”,体现了
通识 |
王熙凤真正忌惮的,是道德包装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具争议性的人物。即便按照现代的道德标准,她也不是善类: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暗算尤二姐,逼死鲍二家的,手里的人命少说也有好几条。然而最让人心惊的还是她那句话: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如此毫无敬畏之心,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打骂丫鬟小厮,根本就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 但,王熙凤再坏,也不会亏待大观园。李纨带着姐妹们成立诗社,探春请她来做监
通识 |
嗅觉的退化
小说家言真是不可尽信。例如古龙笔下的楚留香,虽然天生嗅觉迟钝但又总要处处留香,最奇的是他喜好美食,尤其欣赏无花和尚烹制的斋菜,一个美食家似的。然而一个几乎没有嗅觉的人做得成食家吗?我敢凭经验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自己的嗅觉就不好,所以我不是食家。 一开始,嗅觉是人类的门卫。闻到恶臭就知道这东西要不是有毒就是早已朽坏,千万别放进口。如果气味芬芳,口水分泌量自动大增,则表示它多
通识 |
鲁迅日记中的天气
鲁迅日记每则一般不超过100字,最长不超过150字,内容最短的只有“无事”两个字,真可谓惜字如金。然而,他对天气情况的记录却极其详细,这也成了鲁迅日记中相当有趣的部分。 首先,鲁迅记录天气的字词丰富。一般的天气用语,不外乎“风、云、雨、雪、晴、阴”,而鲁迅日记中却有一般人很少用的字,如“昙”“霰”“霁”“晦”“霾”,还有更生僻的字,如“晛”“燠”……这不仅显示了鲁迅渊博的学识,也反映出他对生
专栏 |
我犯了连坎特伯雷大主教都会犯的错
七月中旬,一个宁静的早上,门缝里塞进来一封信。我闲闲地撕开信封,看到内容,眼睛一下子睁大了:信是交通部门写的,说我2号在剑桥城内开车超速了,要面临最多一百英镑的罚款,如果不合作,最后甚至要上法庭。 我都懵了,把一封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一天,我送女儿去音乐老师家排练,在一条空无一人的道路上,不小心油门踩猛了……信里告诉我,可以在网站上看到自己超速时候的照片。我点开网站,发
专栏 |
猫
搬到新城市后,我打电话问家里:“还有看见猫吗?” “这几天听见它喵喵叫,刚才回来的时候还看见它在附近玩。” 我叹了口气,既放心又感伤。放心是因为猫暂时还好好活着,感伤的是它至今也没有被谁收养。 活跃在我们对话中的猫是一只奶牛猫,纯白的身体上印着几块黑色花纹,朝人走来之时,纯黑的尾巴像一根细长的铁棍倒竖起来。它是一只半大不小的猫,已经不再依赖母亲照料,但还没有出落为成熟的大猫。它从一个月前
专栏 |
理查德
理查德姓卢,上世纪八三年生人,一七年在燕郊首付五十万买了房子,两万八一平的价格,过了两年房价直跌,如今跌到一万八,每个月要还八千多的房贷。 高中毕业后便来了北京,在一些中高档西餐厅摸爬滚打过,老家是湖北的,后来存钱取了媳妇,在如今的西餐厅已经工作了快十年。最高职位做到区域经理,如今退回到领班,每个月工资还了房贷,剩下的钱刚好覆盖北京的房租。燕郊的房子简单装修租了出去,收到的房租抵不过在北京上
专栏 |
大类招生,想说爱你也容易
当家长和考生拿着高考专业目录翻看时,会发现很多高校的专业中,除熟知的专业外,比如:数学、计算机、临床医学、经济学等,还会有另外一种很常见的形式,把很多专业放在一起,加个括号,作为一个专业来填写,这就是大类招生。 我们具体解释一下,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 当考生被大类招生录取之后,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再根据学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