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7期
看天下 |
短道速滑世界杯德累斯顿站:中国队连夺两金
短道速滑世界杯德累斯顿站:中国队连夺两金 2022-2023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德累斯顿站北京时间2月6日收官,中国队选手林孝埈获得男子500米决赛冠军,随后他和队友李文龙、刘冠逸、钟宇晨携手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冠军。 在前一比赛日进行的女子1000米决赛上,中国队选手张楚桐获得铜牌。中国队以2金1银1铜完成本站赛事。 哈尔滨“冰雪世界”游“火热”持续 春节假期后,“冰
看泉城 |
12027.5亿元!济南2022年GDP数据公布
12027.5亿元!济南2022年GDP数据公布 1月28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1202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数据显示
封面故事 |
济南年俗
中国人的“年”既神圣而又充满欢乐,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记忆,是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也是美好祝愿的具象化表达,传承至今,仍充满迷人的魅力。 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过年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文化底蕴深厚的济南,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年俗。在济南,一进腊月门,人们便开始筹划过年事宜,谓之“忙年”。随着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充满大街小
封面故事 |
腊八节的仪式感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到了农历腊月初八,济南的年味儿就愈发得浓了。熬腊八粥、腌腊八蒜是“过腊八”的重头戏,也是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关于吃腊八粥,民间有不少传说。一说释迦牟尼在腊八节这天吃了牧羊姑娘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这天就会举行诵经活动,并煮粥供佛,施粥惠众;一说明朝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曾将乞讨来的各色米豆混在一起熬粥食用,人们认为食用这种粥能带来好运。往
封面故事 |
过小年,迎大年
小年究竟是哪一天? 一进农历腊月,总会掀起关于小年日期的讨论。因地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全国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也不相同,时间横跨腊月二十三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济南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被称为“辞灶日”。相传,灶王爷本为天上的星宿,因犯错而被贬至人间管理各家的灶火,并奉命监察人间善恶。祭灶时,人们会将旧的灶王像烧掉,让灶王爷顺顺利利回到天上,禀报这家人过去一年的善恶。同时,人们还会在灶王像前供上
封面故事 |
逛大集,买年货
“砂糖橘便宜了,薄皮,甘甜甘甜的……”“蒸馒头,蒸大馒头,谁买谁发,早买早发……”“脆嫩到出水的黄瓜,快来看看啊!”“瓜子、花生、糖块,要得多,便宜啦……”“赶大集、买年货、过大年”,在济南,感受热闹年味儿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赶年集”。 提起仲宫大集、蓝翔路大集、柳埠大集等集市,济南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济南各个集市更是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络绎不绝的游客、商贩们此
封面故事 |
春节玩儿转泉城
春节期间,为了守住春节消费的主阵地,济南各大商业综合体纷纷放大招,国潮、国风、生肖兔等成为商场装扮的主流元素,商场内各类商品一应俱全,市民假期吃喝玩游娱购均可一站式满足,掀起一股久违的消费热潮,为泉城的年味平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兔年来袭,可爱的外星兔子实在让人难以抵抗。在济南领秀城购物中心(贵和店),身高8米的绿色巨型柏拉兔给人展现盎然春意。这是商场推出的柏拉兔全国首展活动,在巨型柏拉兔周围,
封面故事 |
舌尖上的年味儿
美食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那些辗转在舌尖上“年”的味道,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济南有句顺口溜“二十八,把面发”,从这天起,济南人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了,比如蒸馍馍、打酥锅、炸麻叶、炸藕盒、炸带鱼、炸松肉等,喜迎春节的欢乐气氛与厨房的烟火气悄然地融为一体,一派喜气洋洋之景象。 过年蒸馒头可是一件大事,寓意着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济南人过年蒸的馒头,形状各式各样的,有的做成小刺
封面故事 |
辞旧岁,迎新年
农历春节,是一年之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从前在济南,除夕这天家家“易门神桃符春贴,遍地撒芝麻秸,陈设供果迎祖先。是夕辞岁,燃爆竹滚人设酒守岁。”(源自《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习俗》)其中有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年三十一早,每家每户就开始忙着贴春联、窗花和年画,将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喜庆祥和的“年味”一下子扑面而来。 经过一天的忙碌和准备,晚上迎来了过年的重
封面故事 |
吃饺子 拜大年 大年初一头一天
济南的旧俗春节是从初一开始。四更或五更时分,全家人要一起吃饺子,俗称“五更饺子”,取其谐音,也称“更岁交子”,象征辞旧迎新。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驱邪恶、求吉利。 有趣的是,济南过年时人们的言行也有忌讳,如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如摔碎了盘子碗等家什,要赶紧说“岁岁平安”;初一当天不能扫地和倒垃圾,那样会将财气一起扫地出门。 吃过了新年第一顿饺子,一大早,擦着黑,呼吸着“年味
封面故事 |
“破五”纳吉,福气盈门
大年初五 传统新年里,除了正月初一,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正月初五,民俗文化称之为“破五节”。 何为“破五”?据说,过了这一天,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皆可“破”。所以,在这一日里,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如放鞭炮“送年”、包饺子庆祝,进行大扫除等。同时正月初五又是店铺开市和祭财神的日子,目的是为了在新的一年能够财源滚滚。 因为这一天承担了人们太多的希望与憧憬,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济
封面故事 |
兔年春节,畅游在泉城
兔年春节是个活力焕发、年味满满的春节。很多人走出家门,与久违的热闹相逢,拥抱熟悉的烟火气…… 为满足市民游客高涨的游玩兴致,春节前夕,济南便发出新春旅游大礼包:全市12家国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19家非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减免,并延长至3月31日,诚邀国内外游客来济南看山、赏泉、观湖、游河、品城,畅游泉城。各景区也纷纷推出了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庆新年活动,展现出一
封面故事 |
赏泉观灯“闹元宵”泉城别样“狂欢节”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春节的鞭炮声刚过,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元宵节便来临了。 这一天的济南,张灯结彩,鱼灯、元宝灯、聚宝盆灯等各色花灯扮靓城市,“猜灯虎”、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四蟹、舞狮子、跑旱船、抬芯子、“偷菜节”“迎紫姑”“送孩儿灯”等各种民俗活动纷呈上演。 身为泉城,自唐朝开始,元宵夜到趵突泉赏泉观灯就是济南城一大盛事。如今,趵突泉
封面故事 |
济南的春俗:好吃好玩好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天气回暖、桃柳抽枝、万物复苏,正是享受和煦阳光的好时节,济南的春日民俗也充满了勃勃生机和迎春纳福的喜气。 郊外、公园、广场、景区……常能看到举着风筝或者抓着风筝线的游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一种祈福纳吉的习俗——“放断鹞”:将自己的病症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飞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 除了像
封面故事 |
新春的“文化味儿”
逛庙会、赏民俗、看花灯、品美食……春节期间的济南,年味无处不在。除此之外,济南推出的一场场兔年新春活动让市民游客的春节充满仪式感和“文化味儿”,红红火火过大年。 春节前夕,济南市便向广大市民游客接连送出新春旅游“大礼包”:除全市12家国有A级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外,济南还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季,特色景区投放特价折扣门票,无需领票优惠直减;春节期间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500万元,1月21日起领取……一系列
艺术 |
赵玉杰:翰墨弘扬寿文化 妙笔行风艺术家
2023年1月29日,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央电视总台制作的《2023年快乐老人春节大联欢》节目在央视频、京视网、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等频道向海内外同步播出。来自济南籍的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兼寿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玉杰伴着《祝寿歌》现场书写了他独特创造且具有独立著作权的《九九廿一天年寿》四尺整张榜书,紧接着在歌唱家霍勇的《夕阳红》歌声中,赵玉杰又写下了《福》以及《寿
创新 |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以实际行动奋战“项目突破年”
抓项目、勇超越、谱新篇。1月28日,济南召开全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释放出“拼项目”的强烈信号,按下了项目建设“快进键”。特别是在印发的《济南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很多剑指“国字号”的项目和工作,由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医学中心”)担当重任。 “我们既感到自豪振奋,又感到压力倍增。”医学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
创新 |
医学中心大事记·见证2022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医学中心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强化理论学习、激活党建活力、实现深度融合,以饱满精神和务实举措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为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定位,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医学科学高地 2022年8月28日
文化 |
岂只山水 华山有画更有话
天赐济南,山水之城,间以名泉。天佑济南,文脉千年,厚重流光。济南的美是多维的,如荷似柳像泉,娇艳婀娜,有声有相,如花似诗。济南的味道是多重的,用方言形其容,可谓有看头儿、吃头儿、玩头儿、写头儿、品头儿、咂摸头儿……林林总总,头头可道,头头是道。本期《头头是道话济南——“咂摸头儿”》将带你领略华山风光,了解关于华山的人文典故。作者为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钟情济南文化的本土作家张智辉
文化 |
铁血丹心英雄地
赏风景、话美食,济南有看头儿、有吃头儿,其实这只是大济南的冰山一角。论景色,堪为山水之城;论餐桌,可谓美食之城;若论及人文历史,更可谓英雄之城。 春风不染白髭须 “济南二安”之一,一生壮怀激烈的辛弃疾,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堪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留下不少传奇。 据《宋史 辛弃疾传》和南宋洪迈《稼轩记》记载,辛公少怀梦想,文兼武备,初露端倪,起义后多有壮举,斩
经济 |
拼经济,章丘吹响冲锋号
新年伊始,催征号角再次吹响。 1月29日,章丘区“强化项目攻坚突破、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成为济南市2023年“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后第一个召开会议、狠抓落实的区县之一。会议以“项目攻坚突破”为主题,敲响抓项目促发展的隆隆战鼓,用项目建设加速支撑章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面对多重极端考验,章丘的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为今年发展增添了底气。当前,汇聚“稳大盘”的正能
经济 |
“六个跨越”步履铿锵 现代平阴建设提速
融入省会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强县的号角持续吹响、特色产业的提升坚强有力、城市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乡村振兴的旋律和谐动听、民生改善的温度愈发彰显……现代平阴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2022年,平阴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和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工作要求,全力抢抓黄河
视觉 |
运河祥和流
千里运河从任城流过,水流缓缓,无声无息,波浪不兴;祥和、安宁…… 任城水城相映,文蕴深厚,运河之都、济宁古城早已美誉天下,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而今,水、陆、铁、空交通叠起交错,是运河成就了任城的文化积淀,是运河让这座城繁荣、富足。有诗赞曰:暮色运河风平静,水波不兴鲜花盛,风吹波生浪花飞,星河共生一河中。 任城是那样的美丽,是那样的祥和、恬静;城的夜,与天上的繁星共影,风儿轻轻拂
旅游 |
古城丽江
丽江,一座历史悠久又充满着浪漫风情的城市。它位于滇西北高原的金沙江畔,是横断山脉切割山地的高原峡谷区。这里,山势巍峨,沟壑纵横,河流深邃,洋溢着狂野奔放的的高原风情。 这个城市的大研镇,坐落着一座宋末元初修建的古城。它三面环山,一川相通,石板街道,溪流遍布,大量明清古建筑环布其中。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来此抒情撰记,把古城的美丽传播到四方。 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重镇,商
专栏 |
别梦依稀醉黄州
苏轼这个人天生一副傲骨。当初神宗皇帝非常想起用他担大任,但当朝宰相王安石对神宗发誓赌咒地劝驾说,官家您若敢用这匹烈马,这宋室大好江山可能就会被他玩完之类的骇人听闻的雷语。神宗全程目瞪口呆地听罢,惊出浑身冷汗,几天都不敢再上朝议事。 “拗相公”王安石这话当然相当夸张,甚至有点荒唐,其实这话应该出自苏轼之口。历史已经验证,若任凭熙宁变法彻底推行开来,宋室大好河山真可能被王安石搞垮,而不是砸在人家苏子
专栏 |
“扫地僧”范师傅
“一大早范师傅就忙上了,辛苦了!”“尊敬的范师傅,家属院洁净的环境有你在,我们住着舒心!”“范师傅又打扫卫生了!”……清晨我打开手机,家属院所在的物业服务群里信息就闪个不停,都是为门卫范师傅点赞的,不少业主还随手拍下他挥帚扫地的照片,浅蓝色的工作服,被晨曦的微光漂洗的发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范师傅,是我所在高校家属宿舍的门卫,他年过六旬,个头不高,却目光炯炯,做事有股子认真劲儿,每次出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