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2期
刊首 |
生活是培育职业理想的沃土
在亲友中,夫妻同一单位、同一行业,子女受父母长辈影响选择相同职业,或是进入同一系统工作的,比比皆是,但表姐家是个例外。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四个人四个行业,卖货的、治病救人的、炒菜做饭的、设计楼房的。虽然职业不同,但是一家人并不缺少一起聊天的话题,当初一家四口小日子过得挺惬意,如今进人添丁繁衍成三家,依然其乐融融。 表姐在一家商场工作,姐夫是医生,两个外甥老大是厨师,老二是建筑设计师。老大老二还在中
聚焦 |
父母该怎样表扬孩子
当表扬过多时,它的价值便会降低,对孩子的强化作用也会减弱,所以父母给予孩子的表扬要适量。同时,父母也不应夸大表扬。如果孩子明明表现得不好,父母却要给予他们表扬,那么,这样的表扬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表扬,产生不安心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以至于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父母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试图以朋辈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自家孩子做得更
聚焦 |
“背篓少年”这样走上网球场
来自云南农村的“背篓少年”王发,2016年,野象网球俱乐部负责人张晓洪将他带出大山,踏上了挥拍追梦的网球之路。在一场青少年网球赛上,王发拿到了男单冠军。比冠军奖杯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用作网球包、颇具民族特色的竹编背篓。张晓洪受到张桂梅办华坪女子高中事迹的启发:“文化教育可以让山区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体育教育也未尝不可。”和“背篓少年”一起参训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了解了知名球员、网球历史,渐渐地有了“
聚焦 |
“暴力梗”易让施暴者更肆无忌惮
“纸给我用一下”,未经同意,室友一下子抽掉半袋纸巾;“吃啥呢,给我尝尝”,室友夺过面包扔回空面包袋;“水让我喝口”,室友抢走可乐喝掉半瓶……这是某平台一则标签为《新型校园暴力》的短视频,播放量超682万。很多网友留言“搞笑”“好玩”。“这些视频的拍摄者可能想影射、批评一些乱用他人物品的同学,但其中添加的强行甚至暴力成分让视频变了味,也一定程度消解了‘校园暴力’这个话题的严肃性。”曾是校园暴力受害者
聚焦 |
帮助孩子走出“社恐”
“社恐”是一个网络名词,专业的说法是社交恐惧症。很多孩子,他们成绩优秀,学习能力极强,可是却没有朋友,不是优秀到没有朋友,而是他们有交友恐惧。一个女孩因为父母工作很忙,两岁就送进托管班,小学放学了就请阿姨接回家,给她做饭,督促她做作业。到了周末,就送她去各种兴趣班,钢琴、网球甚至击剑、画画,一应俱全,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可是父母唯独忘记了让她去和同学交际一下,或者把她送到小区花园里让她和邻居孩子
聚焦 |
孩子的职业规划,您可以有作为
据美团外卖统计,全平台有超过7万研究生学历骑手,有超过16万本科学历骑手。为此,网上有一个段子说:“3000块钱,你雇不到一个农民工,只能雇一个大学生。”段子虽然讽刺,但说的是现实。 每年,有数百万高校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到人才市场转一圈后才发现,自己在大学学的东西难以找到“用武之地”。为了生存,他们“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一份收入较稳定的工作,无可厚非。前不久,《人民日报》为一个初
聚焦 |
你能接受孩子“烤地瓜”吗?
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告诉你:“妈妈,我的理想是烤地瓜。”作为家长的你会是什么反应?相信很多家长听完孩子的这句话会眉头紧锁,甚至怒骂孩子“没出息”“不上进”,但是有一位妈妈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江苏苏州,有一位小男孩喜欢吃香甜的烤地瓜。在买完烤地瓜回家的路上,这个小男孩与妈妈“探讨”起了成长规划,他问妈妈:“如果我考上清华北大,您会怎么样?”妈妈说:“我会为你骄傲。”小男孩又问:“那如果我去烤地瓜
聚焦 |
塑造孩子的职业观家长要未雨绸缪
一个人有敢于吃苦、敢于奋斗的勇气才是他走入职场最大的底气,才是他可能获得回报的基石。一份正当的职业不正是一个人奋斗并通向幸福的起点吗? 大学生送外卖引发热议 近年来,大学本科生甚至硕士毕业生送外卖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一些人认为:职业不分贵贱,青年人自立自强,送外卖无可厚非,更无需大惊小怪。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硕士生送外卖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错配,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同时,又有少
聚焦 |
职业规划,从“心”出发
2016年,一位“任性”的学霸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新洲一中的邹英杰同学在2013年以664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然而两年后,他毅然决然地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书。经过一年的复读,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并以705分的高分成为了新洲的高考状元,进入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当记者问及他背后的原因时,邹英杰只是淡淡地表示自己想换一个喜欢的专业,他说:“如果继续在清华就读,将来工作后养活自己
聚焦 |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职业规划
有一些孩子称自己有“无兴趣症”,顾名思义,就是每天浑浑噩噩,对学习、生活甚至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其实,这并不全是因为孩子懒惰、没有学习的自觉性,而是因为孩子缺乏生活的目标感。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目标感,并为之不懈奋斗呢?建议家长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为孩子做好职业规划,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使命,自觉地向着职业目标前行,为未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的年龄小,还在上小学
聚焦 |
只要有目标,没有不可能
为了看小说不伤眼,不被妈妈没收手机,上小学五年级的阳阳用压岁钱买了个二手Kindle阅读器看小说。为了不被妈妈发现,阳阳在电子阅读器上调出事先准备好的教辅书,假装在学习。可那天阳阳去卫生间时,还是被“明察秋毫”的妈妈发现了。 妈妈恨铁不成钢地说:“就知道看小说,看小说、写小说老师能给你的作文打高分?”说罢拿着Kindle就要没收。阳阳赶紧说:“谁说写小说不能得高分?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你把K
聚焦 |
教女儿懂得节俭
勤俭是个传家宝,之所以称其为“宝”,不仅表现在物质节约方面,而且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女儿看见别的孩子大手大脚乱花钱时,从来不羡慕,相反,她会瞧不起那种行为。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经常有家长跟我说,孩子乱花钱,管不了,并因此导致了很多亲子之间的矛盾。还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把钱控制住了,孩子就不会乱花钱。但我觉得这只是表面上的,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谁能做到严格控制?父母控制了,
方略 |
心理减负更重要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为孩子学习减负时都应该注意:减负并不只是减少作业量,还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心理减负,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女儿刚上初中时,我曾给她买过一本厚厚的数学习题集,希望她用课余时间做,争取考班级第一。我对她讲,每天只做一页。 刚开始时,女儿的热情很高,每天都能按时按量甚至超量完成,我也加以督促和检查。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便发现她开始懈怠了。从刚开始的每天做一页,渐渐地变
方略 |
玩手机,先自律
女儿过生日前,要的礼物不是新款的电话手表和漂亮的衣服,而是一部手机,一部能上网、发微信、看视频、玩游戏的智能手机。丈夫挺淡定,马上说买,而我犹豫了一周,闺蜜的儿子因沉溺手机影响学业几乎让她愁白了头,我不得不慎重。但丈夫说:“毕竟她的同学都有手机,她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了,再怎么担心也不能剥夺她使用手机的权利。大不了我们给她设定手机使用规范,她同意就给她买。”结果,女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写下保证书,里
方略 |
让“重要他人”引领孩子成长
一块橡皮不简单,承载着孩子对亲人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班主任和家长一定要及时捕捉、放大、利用,使它成为引领孩子前行的光芒! 一块橡皮引发的风波 “老师,不好了,王小小把李文静惹哭了!”做完课间操刚回到办公室,就有同学来“报案”。 王小小(化名)是班里有名的淘气包,活泼好动,每天不是拽拽女同学的辫子,就是弄坏同学的文具,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告他的状,为此,没人愿意和他同桌。 李
方略 |
寓责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班主任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联系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要纽带。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从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的自我教育过程。 受市场经济、高速快捷的信息、网络环境等影响,未成年人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很多被抵消。有不少中小学教师惊呼:“学校教育效果很多被抵消,真的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要消除这种影响,若采用“禁、堵、防”等消极办法,隔绝学生与社会
方略 |
聪明的父亲
一个叫赫莉的女孩跟父亲住在城市的大宅子里。父亲是成功的商业大亨,在城里经营着著名的连锁饭店,手下有一千多名员工。父亲爱他的独生女儿,于是女儿想要什么自然就有什么。赫莉被送到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有专职司机接送上下学。后来又到国外有名的大学继续深造,保镖随行,保姆做家务,赫莉过着人人都梦想的生活。于是,她开始自命不凡,常常动不动就贬低父亲手下的员工。在外人看来,她什么都有却不曾拥有尊重和被尊重
方略 |
“恋爱脑”女生如何走出困境
“每失去一段关系,我都感觉很难受,可我又离不开那种感觉。”小娥真诚地诉说着内心的一种纠结,那种想要却求而不得的痛楚。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实则波涛汹涌。 小娥是一名初三女生。每次咨询,她会习惯提前5分钟来到工作室,带着腼腆的笑容礼貌地问候。小娥身材高挑,一头秀发时尚地或披肩散落着,或盘卷在后脑勺梳成高高的发髻。坐在你对面,给人以一种恍惚感,像是一位长相甜美的职场女性。 妈妈第一次带着小娥前来时
指导 |
让孝文化深入孩子心坎
孝顺是孩子应当养成且必须养成的良好品德,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更应树立正确的理念,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孝顺。 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连结亲情的重要纽带。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正处于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孩子立足于生活,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在懂得孝顺亲人、体恤亲友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会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具
指导 |
跟着孩子学英语
秦桥村的家长们文化水平虽不高,但他们让孩子当小先生、跟着孩子学习的做法,却无意间做了后喻文化——即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的先锋。 “熟读英语三百遍,不会语法照样答。”小学英语测评,受学习(单词)范围所限,试题中的句子,70%以上都是平时读过的“原句”。因此,要让孩子英语测评得高分,秘诀就是一个字:“熟”。而让孩子听熟、读熟、背熟,有一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家长跟着孩子学英语,成为孩子英语学习的伙伴,天天
指导 |
方法技巧掌握好课文背诵不发愁
语文学习中孩子如果害怕背诵课文,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宜的方法化难为易,想办法给孩子提供捷径和技巧,从而助力孩子,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重在夯实基础,很多时候决定孩子考试成绩的就是基础掌握得是否牢固。小学语文的基础包括生字词的掌握、课文思想大意的理解、课文及诗词的背诵等。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来说,最难的就是背诵。很多学生在步入小学之前从来没有过背诵课文的经历,一上学他们
分享 |
开学,孩子准备好了吗?
《汪汪队立大功》大电影中的贝贝最终实现梦想,成了“汪汪队”的一员。其实,贝贝能一举成功,凭的并不是高超的技巧和优雅的谈吐,凭的是它为成为合格的“汪汪队”成员做足了所有的准备。用贝贝的话说,它对冒险城“熟到不能再熟了,住宅区、繁华区、郊区,还有中心区,谁想去哪儿它都能带着去”。所以当“汪汪队”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即刻在它这个“毛茸茸的导航系统”的指挥下,穿过停车场和街巷,顺利到达事故发生地点。可见,充
分享 |
孩子学习上犯错 我们如何面对
对于孩子犯错,我们大部分家长通常的反应是:要么立刻纠正,生怕错误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要么指责打骂,希望用惩罚手段让孩子长记性;要么无时无刻地绷紧一根弦,希望堵死所有导致孩子犯错的源头。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考个好高中、好大学,将来有更好的起点和平台,我也一样。在儿子高二第二学期的时候,看着他魔术玩得很嗨,可有些科目的成绩一直提不上来,我急在心里,就找他聊了聊。他气定神闲地说:“您不要着急,我
讲述 |
老人的心理你懂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忙很少回家,认为给老人点儿钱就算尽孝心了,其实不然。就是你不给钱,也要多回家,要尊重老人的想法,只有多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安度晚年。 我给母亲打电话,问她最近身体如何?我说忙完这两天就回家。母亲说,她想来城里住几天,要我别回去了。母亲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我知道母亲在家又郁闷了,想出来走走。 我忙停下手头上的工作,买了一堆好吃的。说实话,给母亲做好吃的
讲述 |
淡淡的书香,浓浓的母爱
静坐常读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曾更改的习惯。每每打开书,母亲的面容就不知不觉地浮现在我面前。“我就高兴看到娃读书!”这句话时时回荡在我的耳畔。 我上小学时,正是乡村孩子课外书极度匮乏的年代。书包里除了一本语文和一本算数,别无其他。如果偶尔能从学校的大哥大姐那儿获得一本小人书,我便视为珍宝,爱不释手。后来打听到,小人书在20里外的镇供销社百货门市有卖,我像一个寻宝者终于发现藏宝地,迫不及待地缠着同学
讲述 |
韭菜煎饼
早春二月,韭长三叶,色若翡翠,水嫩嫩,丰腴腴,不出五叶,便可拿着镰刀下地割头茬韭菜吃了。在所有与韭菜有关的吃食中,最令我念兹兹的莫过于韭菜煎饼。 那一年,我高考落榜,实在无颜面对“家中父老”,伤心之余,卷起铺盖去了一个陌生城市,在一家工厂干起了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我在棚户区租了一间廉价的单间房暂住下来,开启了一段“自食其力”的新生活。日复一日的机械操作重复枯燥,久而久之,让人麻木成为一具没有思想的
讲述 |
爷爷的账本
透过这两个账本,可以看出爷爷特别明白,哪些事该忘,哪些事该记住。账本里有着岁月的痕迹,也有一个智慧长者的通透。 爷爷今年九十岁,以前特别精明能干,是改革开放后村里第一个做生意的,他在镇上开了一家肉食店,养活了一家人。 爷爷的算盘打起来“噼里啪啦”响,曾和学会计专业的堂弟比过打算盘,结果把堂弟羞得满脸通红。爷爷心算也很厉害,速度快,几乎就没有误差,我们都特别佩服。我闺女曾好奇地问:“祖爷爷,您是
讲述 |
引导孩子体育锻炼要讲究方式方法
很多孩子之所以抗拒体育锻炼,是因为从小到大没有树立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也没感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 引导孩子重视体育锻炼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觉得需要注重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这里提醒广大家长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两只眼睛看孩子”,教孩子“两条腿走路”,道德培养、智慧养成、强身健体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往往忙
讲述 |
孩子叛逆也是教育的契机
一味跟孩子较劲争输赢、争对错,那亲子之间势必会大动干戈。因为父母越是跟孩子较劲,就越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而这正是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的原因所在。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家的娃特别喜欢跟你作对,你要他做的事,他偏不做,你不希望他做的偏要做。 “我凭什么听你的?”这几乎成了孩子挂在嘴边的口头语。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你家的娃叛逆了!来,我们隔空握个手,因为此时的我,也正遇上娃的叛逆…… 刚上初二
讲述 |
孝敬父母要从幼儿做起
感恩教育越早落实,效果越好。孩子年幼时,就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并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句老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是做儿女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有着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因此,要从小教育孩子: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终生都应该报答。 是否孝敬父母,不单单
讲述 |
和孩子一起制订阅读计划
阅读是一个让孩子体会、感悟、消化、运用的过程。从某一角度说,阅读意味着教育,它不是单纯的爱好,而是深刻的教育过程。通过阅读,孩子可以陶冶情操、开拓眼界、打开格局、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可以说,阅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孩子筑梦的阶梯。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家长,应利用寒暑假或开学之初,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商讨并制订一份有效的阅读计划。 制订并实施阅读计划 确定阅读时间。在规定阅读的
讲述 |
童年的箩头
我小时候,农村有种用具叫“箩头”。家乡人说的“箩头”是一种箩筐,用来装东西便于携带。童年时,我像其他孩子一样常年下地给牛割草。割到草,我装进箩头里背回家,大人们叫我“割草孩”。 我把镰刀把子插进箩头杆子间,用肩膀把箩头背在身后,背草回家。如今,社会发展了,箩头早被淘汰不用了。现在想起箩头来,我仍有感情。 家乡的箩头有豫北特色。我出差外地,从未见过家乡这样的箩头。一个直径约六七十厘米用红荆条子编
讲述 |
信仰的力量
著名哑剧大师卓别林曾说:“我相信,信仰是我们一切思想的先行官。否定信仰,即等于反对我们一切创造力量的精神力量。”诚如斯言,信仰的力量磅礴浩大,作为人类的精神支柱,在助力个体发展的同时,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然而,在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人们却习惯于“隐形于互联网”之中。追奉新鲜热词,“信仰”似乎无迹可循。这难道不足以引人深思吗? 如今,有些人往往被眼前物质的丰裕蒙蔽了精神的自由与信仰的追求。“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