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2期
短篇小说 |
黑鸟
1 他们第一次去岛上那天下着雨。岛上的马路像城里公寓或私人社区里的小柏油马路那么窄。路两边,雨水“哗哗”流进敞开的排水沟。水那么清澈,沟底有碎石和断枝,看起来不像排水沟,倒像两条小溪。水沟后面是广袤的针叶林,氤氲的雨雾里,高大、笔直的松杉仿佛列队默然伫立,苍翠延绵无尽,林中不时闪过一条褐色的小径。在马萨诸塞州,人们喜欢散步,森林里总有专为散步者辟出的蜿蜒小径,其宽度容不下两个并肩的人,因此不能称
短篇小说 |
初雪
过完八十年代最后一个暑假,我升入高中二年级。这意味着自由的日子从此结束了,高考前的每一天都得数着过。但此前整整一个夏天里,我没看过一页课本。这是一段酷热、不安的时期,窗外的烈日令人望而生畏,街上的树木都被烤得卷起了叶子。我感到这是自己最后的时机,我得好好想一想,我将来到底想干什么,我还能否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 八月中旬下起令人惊恐的大雨,每到半夜我都被雷声惊醒,闪电映在窗帘布上,使室内瞬间变得
短篇小说 |
若干开头
开头 最好的开头莫过于一次惊遍身心的拍击。犹疑刹那飞散,肢体不觉间已经在另一种介质中挥摆起来,回心转意的机会刚刚还鲜活着,一下子已经恍如隔世。 盛夏以外的北方野浴完全是关于入水的。选择其实很简单,要么一寸寸浸入,被腥冷的水凌迟啃噬,要么让它一口吞吃,再图重生。如果入水后还有心睁眼看看,见到的混沌洪荒会慢慢化作晃荡的日光、蠕动的怪草和惨遭污泥裹缚的石头。把头抬出水面之际一般也正是方向突然隐遁之时
中篇小说 |
告别之年
这一生你得到了 你想要的吗? ……那你想要什么? 叫我自己亲爱的, 感觉自己在这个世上被爱 ——《最后的断片》 1 年轻几乎就是穷困的代名词——每个月生活费刚打来的时候还不错,月中情况开始恶化,到了月底经常一贫如洗。那会儿我每天上课前都站在教学楼告示栏阅读各类兼职广告,下课再读一次,以免广告被学习结对、社团招募等其他告示所覆盖。负责人联系号码写在最后,有时数字是竖打的,A4纸下端被裁
中篇小说 |
夜航
一 起因是一桩半夜的小杀戮。晚上,陈巍例行与女友在电话里拔河,女友不知道他这么称呼它,那根无形的电话线在他们之间拉扯,他好几次想松开手中握着的绳索,不想再玩下去了。他听见屋子里有轻薄的翅膀在强壮舞动,声音先是弹在墙壁上,最后消弭于耳边。那晚他在犯鼻炎,很严重。他困倦,眼睛和嗓子发痒,背部像被人掏空,撒了一把跳蚤在上面,这是典型的过敏症状。他将这一切归咎于今夜听见的翅膀声音,给他带来局部的小型灾难
心电之影 |
请让我是真的
我看你写的(专栏),就感觉自己在安特卫普,住在小公寓里,小窗户看出去是环形的停车场,下楼去便利店买烟,虽然我很久都不抽烟了。 都还好吧,就安心待着,不能乱跑了。 我基本不太看朋友圈,太容易无脑地一直划。 你要照顾好自己! 早日相见。 ——陈维 艺术家陈维的个展Make Me illusory在西岸美术馆以照片、装置、视频和多媒体作品的沉浸式环境为特色。据陈说,这反映了COVID-19
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 |
把回想留给未来
现在,这些都是我很熟悉的地方了,我能找出无数张它们的照片——春夏秋冬,晴空万里或者白雾茫茫,黎明或者黄昏,跟家人朋友或者独自一人。但是第一次来是跟汤姆。 我们站在海边的一片高坡上,望着坡下被岁月和海水腐蚀了的Sutro Baths,一个海水浴场的废墟。在它的鼎盛时代,这里有七个不同水温的游泳池,可同时供一万个人游泳——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不远处海浪一次次掀起,又一次次在礁石上摔成粉末,飞扬到空
“十七年电影”中的世故人情 |
《林家铺子》和巴尔扎克
一、素描与白描 十六世纪,米开朗基罗名字前冠以“圣”字,之前是教士贵族专利,不会给艺术家,他的素描草稿也成为商品,有人买。 十九世纪,卖不出画的梵高,认定自己在美术史上,将和米开朗基罗并列,在日记里自我嘱咐,可以多画些素描了,像米开朗基罗一样。 素描是创作草稿,在米开朗基罗之前是没人买的,因为不是商品,随心所欲,会比完成品更艺术。比如,与米开朗基罗同时代、略晚的小荷尔拜因,美术史地位是靠素描
望野眼 |
一个记者的“死亡回忆”
一 说起来也是中古轶闻,当年做记者的时候,难免要采访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可那种真正能上杂志的案件不多——常常在地铁里和同事讨论,这个案件只死了三个,是不是不够级别?这个杀人犯太普通,有没有出奇的成分?有时候在地铁里几人瞎扯,旁边认真听的人一脸好奇加崩溃,这是些什么人? 我们很享受这些,脸上还故作骄矜,有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快乐。 其实也普通,不过一种工作带来的机会,一种东奔西跑四处打听的职业,
心香之瓣 |
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是多么幸运,几十年能和王元化先生比邻而居。 “拨乱反正”后,元化先生复出,居住条件也得到改善。他们从曾经住了数十年的皋兰路旧居搬到淮海路吴兴路口,他家穿过一条弄堂就到我家,我们成了邻居。 和先生做邻居了,我很高兴,常常领着女儿娇娇去他家玩,在他家吃吃喝喝。他们不把我们当客人,而我们进进出出也如同在自己家。 经常撞上有戏票电影票,我是理所当然的蹭票人选。往往先生有事情忙着,我就和张可阿姨结伴
人间走笔 |
已成传说的幺店子
虽然我没有住过几回幺店子,但对它的回忆却是难忘的、温暖的。幺店子在川东北的大路小道间,既是旅行者的落脚点,也是很多人临时的家,但它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让行人“歇一口气”的作用。如一只鸟儿在飞行途中,落在晃荡的枝头上敛翅小栖,一歇疲惫的翅膀,啄食一点东西,然后再继续飞翔。 “幺”在四川方言中是“小”的意思,比如“幺妹”“幺叔”就是“小妹”“小叔”,幺店子也即“小店”。在川东北,称呼中带“幺”字,也有些
人间走笔 |
大匠
少年与豪杰 一九0八年,十八岁的胡适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的中国公学读书,写诗、写小说,主编一份革命党人背景的小报《竞业旬报》,在校内已有“少年诗人”之名。一个人编一份报纸,稿源接济不上,有时难免夹带私货。好在他武库充备,政论、时评、诗词、译文、小品样样玩得转,“希疆”、“铁儿”等笔名轮换着用,初生牛犊不畏虎,竟也不露怯。 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短处,于文学一途,自己恐怕是“提倡有心而创作无力”。
新诗界 |
南疆诗旅
题记: 如此长久地亲近它们 以至于日思夜想骨髓浸淫 在南疆的风尘里 半世人生接受了一场洗礼 戈壁与沙漠 戈壁是宽大的手掌 戈壁是一只宽大的手掌 天空是另一只手掌 它们轻轻围合 这个世界,是童年的奇思妙想 一个总沾着泥巴 一个老是雨晴不定的变幻 我在戈壁上欢快地奔走 沿着纹路,有生命的飞翔 阳光来过,浮尘来过 都是赐我身心的涤荡 留一身泥土的芬芳 天地茫茫,世事无
新诗界 |
在减速的角落里
两张宣纸 一张纸用来沉浸。 空如失眠, 漫长、隐蔽, 烛光和萤火不可闯入。 像薄云颌首低眉, 每一片都缄闭,有知, 略带计谋。 另一张纸 写着《丽人行》。 诗圣活在低处, 讥讽朝廷奢靡。 扑倒不哭出。 像榆钱 飘落,不问风向。 倔强的筋骨 由纸背相扶。 好纸如薄田, 好诗如契约, “掺执子之手兮”, 不畏一声追问。 而好纸易引燃, 过于巨大的激动, 不
新诗界 |
封闭的岸
行在花上 如此沉静:这里并非峰顶,而是平地。 纯白的建筑群:绿草地上 一枚奶油蛋糕;马奈画中 那位穿白衣的神秘女子。 热天午后,这里看不到白衣女子。 男子和女子并排走:像午夜和白昼 隔着距离。阴影也变得庄重起来, 在他们身上,仅仅作为事实而存在。 圆顶如帽,巨塔刺进天幕, 拱廊笔直,光影协奏成曲。 天地之间,除了圆锥、圆柱和球 的形状,还有毛毯般齐整的寂静。 我们从闹市移
新诗界 |
虚拟的静止
方向 它取决于你的阅读,夜晚来临 熄灭的台灯仍旧接续你的惯性 当天——流水般的记录 你盲目地走向我 盲目地念一段情绪化文字 这就暗下去,也并非是我 此刻的引领者。旋亮的灯 我的手伸向窗外 (你不在现场的明证,一册书 读过,合上。似是而非) 我们书中相爱的间隙 是谁引领了窗外的事物 把我们合拢 打开,又合拢 为了走向更暗,你努力回忆诗句 糟糕的诗句—— 而我一直写光
新诗界 |
季节的火焰
穿越 不能像隧道一样穿越 就像铁钉一样穿越 不能像江河一样穿越 就像针线一样穿越 量力而行 见机行事 如果自己是一根钉 就不要去对付一座山 如果自己是一根针 就不要去追求流水的深远 有钉头和线脚一样的 抵达,就够了 人这一生,不能把一切 都交给野心 如今的秋天 秋天,你越来越没力量凉起来 越来越没力量擦去这些蝉声 是夏天租赁了你 还是大雁和树叶,行贿了你 一
文学访谈 |
在记忆宫殿中找到时间之心
宋明炜:疫情以来有没有读到有趣的书? 张惠雯:疫情以来学校改网课了,所以小孩儿天天在家待着,读书变得比较困难,因为干扰的力量太大。不过这也许是一个借口。我读的新书一直比较少。我现在想到的是扎加耶夫斯基的两本诗集《永恒的敌人》《无形之手》,还有一本散文集《捍卫热情》,我都非常喜欢。他一直是我喜欢的诗人,他的诗一般是短诗,有瞬间的思与感的灵光,有慈悲有忧伤,但给我的感觉都充满某种明净的光线,大约因为
理论与批评·特辑 |
小说的篇幅与可能性
张玲玲的小说篇幅集中于中短篇,却有着特别的广度和深度,尤为善于刻画年轻一代的情感世界。新作《告别之年》在题材和特质上都堪为她的作品典型。四位同样年轻的批评家分别从小说的架构、叙述角度、语言节奏、包容度等多角度对之进行了解读。他们的阐发与小说互为映照,显露出小说在有限的篇幅中绽放出的多重可能性。
理论与批评·特辑 |
“说一声告别,就是迈入死亡一小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的使命之一就是祛魅,将无数零散的个人经验驱散,代之以巨型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一旦被客观化和中立化,就成为后来者踏入这段时空的界标,那些被驱散的个人经验将变得更加杳不可寻,在这一点上,历史“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任何人”。张玲玲的小说通常有着切近生活的面相,切口不大,人物不多,故事也难言什么高潮,但是她的小说又总关联着一个极大的思考,那就是与代际置身的历史时空对话。换言之,她一直做的是
理论与批评·特辑 |
在“形”和“影”的中间
《告别之年》的结尾处有一处细节。女主人公“我”同男主人公“宋”的一位朋友聊起这位意外离世的故交,对方提到,宋竟然成功错过了同他们那帮兄弟朋友们的所有合影:“诡异?任何一张合影他都不在。我有时觉得,他像一团什么,白色的烟雾。” 对此,“我”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意外。我想,读者大概也不会。 我第一次看见宋的时候却觉得他如此出挑,和所有人都迥然不同。但他就这样一分钟一分钟的,变得更模糊也更抽象了,最终成
理论与批评·特辑 |
如果可以忘了小说这回事该多好
《告别之年》有着独特的“流年”形式。人物、细节、情节作为内容在这不足两万字的篇幅中,为形式而内容,然后以形式最先打动你。 历史地看,如何想象和认知“时间”已成为“书写此时”的第一重困难,所有的故事、情感都需要“时代”的物质支持。这是一段没有文化名称的陌生化时期,一个已然连续三十年的由技术驱力的、全方位的秩序不断变化、形成又变动再生成的“动荡环境”。它的不为人所设计的“进行时态”,已然催生出很多普
理论与批评·特辑 |
永远在风中旋转的魂灵
读张玲玲小说《告别之年》,我首先想到的,是但丁《神曲·地狱篇》里写到的一对情侣,弗兰采斯加和保罗。长诗里,但丁在进入地狱第二圈的时候,遇到了一群被永无止歇的暴风吹拂的魂灵。他们生前都因爱欲而失去生命。历史上,弗兰采斯加于一二七五年因政治原因嫁给一个身患残疾的贵族,后与丈夫的弟弟保罗相爱;两人都被她丈夫杀死。长诗中,但丁听了他们相爱的故事后,因怜悯而晕厥,如同一个尸首倒下。 这被暴风吹上吹下、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