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4期
专题 |
白酒大丰收
对很多白酒企业来说,2022年称得上“丰年”。 结合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生产经营数据和未上市白酒企业的官宣数据,记者梳理了白酒行业营收前21家酒企2022年业绩表现。 结果显示,多数白酒企业去年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涨幅较高的超过30%。 其中,贵州茅台(600519.SH)年营收1275.54亿元,保持领先;五粮液(000858.SZ)年营收将首次突破700亿大关。 泸州老窖(0005
专题 |
五粮液凌厉
“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春季营销工作会上,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要求,要抓好量价整体统筹,想方设法解决商家盈利问题。 2022年,五粮液营收首破700亿,今年来延续凌厉攻势。 按春节农历同比口径,其产品发货量、动销量均同比增长两位数,其中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 中国白酒总产量连年下降,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存量竞争格局下的挤压式竞争态势,越发明显。”五粮液如此描述说,这家头部酒
专题 |
玻汾热销
光瓶酒曾经的低端形象,逐步被改变了。 率先入局光瓶酒并大获成功的,是山西汾酒的“玻汾”,2012年-2021年保持着30%-50%的高速增长。 山西汾酒预告,2022年营收预计260亿元。平安证券曾推算玻汾占其营收的30%,按此推算,去年玻汾的收入在75亿元以上。根据弘则研究最近的研报,2021年玻汾在光瓶酒市场的占有率已提升到5.5%。 玻汾是山西汾酒旗下品线,有红盖玻汾、黄盖玻汾、乳玻汾
专题 |
习酒单飞
“酱酒老二”站在了历史转折点上。 2月,习酒召开2023年经销商市场工作会,集团34个大区、电商公司和直营事业部悉数参会。 这是去年年底,习酒宣布2022年含税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后,首次召开经销商大会。 为了延续红火涨势,掌门人张德芹马不停蹄。 他召开战略研讨会,从战略管理、科技创新、销售经营层面做冲刺准备; 先是率队调研生产,强调“做大产量”,而后拜访中国质量协会,强化质量管理。
专题 |
郎酒排兵布阵
迈入销售额200亿俱乐部后,郎酒有了新动作。 2月举办的“郎酒兼香战略发布会”上,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定调,将以兼香撬动第二增长极。 1月,发布组织架构调整方案,青花郎事业部分拆为青花郎和红花郎事业部。 大手一挥、果断变革,董事长汪俊林延续着谋篇布局的耐心和野心。做重兼香、红花郎“单列”,传递出怎样的讯号? 重启兼香 2022年末,汪俊林儿子、郎酒副董事长汪博炜公布了全年成绩单。 “郎酒产
专题 |
今世缘,百亿梦
婚宴上常喝的江苏白酒今世缘,即将迈入百亿俱乐部。 3月中旬,今世缘发布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预计营收78.5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3%;净利润24.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2%。 1月底的工作大会上,掌舵人顾祥悦放言,今年锁定百亿营收目标。若保持以上增速,这一目标年内实现有望。 百亿是跻身一线酒企的敲门砖,11家同行已破此关。 包括A股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
专题 |
舍得换帅
3月下旬,舍得酒业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年营收首次突破60亿元关口。 这是复星系入主舍得后的第二份年报,全年营收60.56亿元,同比上涨21.86%;归母净利润16.85亿元,同比提升35.31%。 舍得酒业称,去年营收增长,主要是持续推进老酒战略,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今年1月底,舍得酒业迎来复星系新掌门人。倪强当选为董事长,接棒去年底辞任的张树平。 现年46岁的倪强,此前未在舍得担任职
专题 |
珍酒冲击上市
A股“戒酒”,白酒企业们的目光转向港股。 3月26日,珍酒李渡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距离“港股白酒第一股”只差临门一脚。 金六福创始人、“白酒教父”吴向东,20年前收购湖南白酒品牌湘窖和开口笑,6年之后又将贵州珍酒和江西李渡纳入麾下,组成了如今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集团。 珍酒李渡主打多品牌、多香型,四个品牌覆盖酱香、兼香、浓香三种香型,遍布中端百元到高端1500元以上的价格带。 2021年,集
专题 |
酒鬼酒出湘
定价直追飞天茅台,酒鬼酒内参复苏。 在2023年度馥郁大会上,酒鬼酒董事长王浩表示,近三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3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52%。 中粮酒业旗下的湖南酒企酒鬼酒,有内参、酒鬼和湘泉三大品牌。 其中,高端大单品内参定价1499元/瓶,2022年以来,经历了价格倒挂、控量保价等系列风波,高端路不好走。 五年前,王浩提出,“将内参打造成继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之后的第四大高端品牌
专题 |
老白干二次创业
“喝出男人味”的衡水老白干,去年“飞来横财”。 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亿元,同比增长77%。 靠的是拆迁款。 2022年1月公司收到了土地收储补偿款2.74亿元,扣除该部分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加35%。 2015年,刚刚上任衡水老白干酒董事长的刘彦龙,提出100亿元的战略目标,彼时集团年收入刚跨过20个亿。 老白干“二次创业”
专题 |
华润挺进白酒
“进军白酒领域实现百亿规模只是基本目标,不应该花太长时间。”华润啤酒CEO侯孝海,3月24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态。 这位华润啤酒掌门人,在做减法。 11天前,他卸任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的法人、执行董事、经理,数天前,侯已卸去华润啤酒以及华润酒业的法人。 “我将有更充裕的时间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业务的有限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和路径等进行深入思考。”他在上月坦白自己重心的变化。 这些年,侯孝海
商业观察 |
硅谷银行冲击波
美国银行业危机已持续半月,风暴起源的硅谷银行,终于找到了“白衣骑士”。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第一公民银行达成收购硅谷银行部分资产的协议,将接手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贷款。 自硅谷银行破产后,其作为“硅谷银行过渡银行”运营,受FDIC管辖。原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资产都转移至此,以保护这家银行的储户。 3月27日起,前硅谷银行的17家分支改头换面
商业观察 |
李嘉诚,越南静悄悄
3月中旬,在业绩发布会上,长江集团主席李泽钜轻松自如地回答提问。 接班第5年,业绩不错。2022年,长和盈利366.8亿港元,长实挣了216.8亿港元。 巨额利润来自李嘉诚家族在全球的生意,包括地产、零售、港口、能源等业务。 发布会上,李泽钜并未提及在越南的投资情况。他强调,作为跨国企业,无论长和或者长实,每天有很多投资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集团以回报率为首要考虑。 李嘉诚家族在当地
第一人称 |
10亿夸迪诞生记
作为华熙生物旗下第二个10亿级品牌,“夸迪”是国货护肤品中的一匹“黑马”。 主打冻龄抗初老的夸迪,成立于2018年,是华熙生物旗下成长最快的品牌。从第一年销量不到5000万,到跻身10亿品牌俱乐部,只用了3年时间。 去年双11期间,仅第一波销售,夸迪就在天猫卖出了5.1亿元,同比增长67%。品牌主理人枝繁繁的抖音账号,粉丝16w+ ,至今带货夸迪总 GMV超2.5亿,单场GMV超过3600万。
第一人称 |
美目美佳的美瞳生意
“Lisa、虞书欣同款‘狗狗眼’”“混血辣妹风”......打开小红书,遍地美瞳种草贴。 颜值经济风起,让人“大开眼界”的美瞳赛道,云集了4iNLOOK、Moody、COFANCY和可啦啦等国产玩家。 资本热钱加持,包括腾讯、红杉资本、小红书等都是该赛道的领投者。 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2016-2021年间,美瞳行业市场规模从42亿元迅速增长至2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6%。 消费主力群
公司 |
金龙鱼,赚钱难
富豪郭鹤年的食用油生意,增收不增利。 3月24日,金龙鱼公布,2022年营收2574.85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扣非)为31.84亿元,大幅跌去36.3%。 卖 油难赚钱,金龙鱼两头遭堵:上游原料价格大涨,下游消费力和需求低迷。 “(我)会花七成以上的精力在中国业务。”董事长郭孔丰仍有信心。 这位金龙鱼的主事者,即是郭鹤年的侄子,2023年开年,其行程忙碌,接连会见政府官员,扩大
公司 |
统一食品的困局
食品巨头统一,交出2022年答卷。 公司营业收入282.5亿元,同比增长12%;毛利率下降3.6个百分点至29%,赚钱能力减弱,净利润同比下滑18.6%至12.2亿元。 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考验着二代掌门人罗智先。 自2013年接棒岳父——已故的统一集团创始人高清愿,罗智先推出统一酸菜牛肉面、冰红茶、鲜橙多等大批爆品,立下赫赫战功。 当下,前有康师傅压制,后有网红螺蛳粉、自热锅新兴品牌围追堵
公司 |
华融巨亏
3月29日晚间,中国华融披露了2022年年报,巨亏275.81亿元。 按照365天计,2022年的华融,每天损失7556万。 华融是中国最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之一,2020年,就录得1029亿元的净亏,堪称天文数字,前年扭亏,利润为3.78亿元。 刚获喘息,又逢百亿级巨亏,凸显复苏的不易。 预警公告2天前,华融及其7家附属公司,各收到财政部10万元的罚单。处罚缘起于2014至2019年间,
公司 |
玖龙首次亏钱
纸业帝国,首遭滑铁卢。 3月中旬,玖龙纸业宣布,2022年下半年,亏损约13.89亿元。 上市17年来,玖龙缔造者张茵,第一次交出赤字报表。 这位女强人掌舵的玖龙,现在掌控全球居前的纸业产能,在行业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即便如此,依然难逃经济下行的短期困境。 玖龙刚好在转型关键期,正举债加杠杆,补产业链短板,赤字放大了潜在的不确定性。 扩产半路,又遭亏损,于张茵而言,眼下恰是考验定力的时刻。
公司 |
美团买菜拓新
王兴投资的新业务里,美团买菜蹚出盈利模式。 3月24日晚间,美团高管称,买菜业务在过去一年增长非常快,相信能够带来好的回报。 美团买菜在内的新业务,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64亿元,同比收窄32%。 在过去一年中,美团创始人王兴对买菜业务不吝赞扬。 财报并未披露具体销售额。前一天,美团买菜业务负责人张晶告诉供应链企业,4年间销售额,增长了50倍。 有消息称,美团买菜已经盈利,公司没
公司 |
瑞幸狂飙百亿
瑞幸年收入,首次破百亿。 3月初,瑞幸咖啡CEO郭谨一宣布,2022年全年净营收132.93亿元,同比大涨66.9%;营业利润率8.7%,净利润4.88亿。 这位向来低调的掌舵人,步步紧逼星巴克,已将体量差距缩窄至50亿左右,后者一年在华收入约185.3亿元。 自信的郭谨一,正发起一场下沉狂飙,咖啡一哥之战在烧向次级城市,且有新玩家不断加入战团。 爆款迭出 拿着小蓝杯的年轻人,的确越来越
公司 |
地产兄弟寻出路
福建莆田的欧家兄弟,还在寻找出路。 3月下旬,融信中国发布业绩,2022 年度亏损达124.4亿元,报告落款签名为主席欧宗洪。 欧宗洪的哥哥欧宗荣,同样身陷泥潭。 他掌舵的正荣地产,也是百亿级巨亏,2022 年损失128.77亿元。 这对难兄难弟,旗下两家地产公司,合计亏掉了253亿元, 在上市房企中,亏损额居前。 市场风云诡谲,短期复苏不易,二人肩上的压力沉重,2023年仍是极具挑战的
快公司 |
优艾智合进工厂
《流浪地球2》中遍地跑的移动机器人,已投入工业生产一线。 例如,零件厂中物流自动化改造的产线,单日能转运3000多次物料。科幻照进现实,为工厂节省人力的,是深圳工业机器人公司优艾智合。 6年前,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博士师兄弟4人,在学校实验室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 彼时越来越多机器人技术落地,触发了他们的创业念头。 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4位“学术派”,早期缺乏市场经验。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许瑨向
快公司 |
康诺思腾的大考
手术刀、镊子、止血钳,无影灯下医护们相互协作……未来的手术场景中,除了医护参与,机器人将越加普遍。 “达芬奇”是全球份额占比最高的手术机器人,2011年获批进入中国后,几乎一家独大。碍于昂贵的价格,装机量只有约300台,累计参与的手术量为32万台。 中国患者基数庞大,前百强医院一年的手术总量就超789万台,需求远无法满足。 巨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下,国产挑战者们争相涌入。康诺思腾就是其中一家。这
快公司 |
古茗冲刺万店
“想不通,为什么上海没有古茗?”魔都工作的亦如,每次出差到宁波,都要“狂炫”好几杯布蕾脆脆奶芙。 小红书类似话题帖下,已有近千条讨论。“听说古茗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我们这小县城都有20多家”...... 创立于2010年,从浙江温岭大溪镇走出来的古茗,以近7000家门店,拿下中国新茶饮亚军,开店数仅次于蜜雪冰城。 “我们并不是单纯打下沉市场。”古茗创始人、CEO王云安向《21CBR》记者表
快公司 |
瑞派医护宠物
一线城市每只宠物的年均开销,高达4700元。 “它打碎电磁炉,吞了一块碎片,夜间急诊费、拍片、麻醉、血液测试、胃镜取物,一共8000多。” 养了只短腿柯基的王霖,没少在狗身上花钱,包括购买超千元的健康保障卡。 庞大的养宠群体,不菲的护理支出,推动宠物护理行业快速崛起。 “是个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瑞派宠物医院轮值总裁胡文强在接受《21CBR》专访时表示。 瑞派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天
快公司 |
奥琦玮熬过低谷
久违的排号等位,重回“阳康”的餐饮业。 奥琦玮创始人孔令博,春节刚过就四处走访,直观感受是,春节档偏正餐、聚餐属性的业态和品牌,更快恢复元气。 “2023年的开年,需要谨慎乐观地看待市场。”孔令博说。 对孔令博和连锁餐饮数字化服务商奥琦玮来说,2022年是最艰难的一年,尽管全年亏损,但实现了四季度的现金流平衡。 2023年,“熬”到了疫情后的放开周期,站在新局点,餐饮数字化“老炮儿”快速切
商业史 |
西方的高福利危机
政策制定者们赞同喜剧演员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的观点:如果愚蠢让你陷入这片泥潭,那么愚蠢也肯定能让你摆脱困境。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非正常的繁荣与萧条周期之中的一部分,而是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亿万富翁、投资人索罗斯称,这是超级繁荣时代的结束。 在若干因素的重压下,战后扩张已走向终结,其中有极高的债务水平、严重的全球失衡、过度的金融化,以及无力承载的未来福利累积
报告 |
抢滩养老金
中国居民,开始将养老作为整体财富管理的必要考量。 当前的中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历经改革,已经初步搭建与国际标准同步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 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 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保障计划构成;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 截至2021年,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约为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