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4期
视点 |
硅谷银行光速破产,第二个“雷曼时刻”来临了吗?
美国第十六大银行硅谷银行(SVB)的破产,会带来下一个“雷曼时刻”吗? 我们可以通过六问的形式,从特殊性到普遍性,从微观到宏观,分析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以及我国银行业预防相关风险可以借鉴的方向。 一问:硅谷银行经历了什么? 资产端激进配置积蓄风险,负债端存款流失暴露问题 前几年疫情“大放水”期间,美联储降息以刺激经济,硅谷银行采取了激进的投资策略。到了2022年,
智库 |
土地财政后的“新财政”:聚焦“数据财政+股权财政”投资机遇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速,土地财政降速倒逼“新财政”接棒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陷入停滞,让很多人产生了这一放缓是因为疫情冲击的错觉。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下行通道。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国家,中国也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一方面,作为长期经济增长动能的房地产,在人口长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开发投资增速开始回落;另一方面,自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全
封面 |
2023投资银行业发展报告投行+注册制放大“流量入口”价值
募资总额28.02亿元,5家大型券商联合承销,承保费3559.84万元,费率仅为1.27%,远低于科创板平均7.41%的承保费率。作为2019年首批科创板25家上市企业之一,澜起科技(688008)上市时,一度因其过低的承保费用而引发讨论。 故事并未结束。中信证券作为澜起科技的上市保荐机构,旗下另类投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简称“中证投资”)在其上市前,就前瞻性地投资了澜起有限(澜起科技前身)
封面 |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第十九届新财富最佳投行评选结果
封面 |
三年再融资3000亿元,“资本驱动”成券商业绩主引擎
2020年之后,上市券商再融资需求激升。2021年2月,中信证券抛出280亿元配股预案,并在次年1月成功实施;2022年9月,中金公司抛出270亿元配股预案;2022年12月,华泰证券发布280亿元配股预案……巨头之外,还有多家中小券商跟进再融资。 Wind数据显示,2020-2022年间,A股券商再融资次数达到38次,募资规模合计2695亿元,超过此前10年之和(2010-2019年合计再
商业 |
立讯精密百亿定增加码汽车赛道,破苹果“砍单”隐忧?
立讯系和奇瑞系达成深层战略合作关系,助力立讯精密成为汽车Tier1。 立讯精密(002475)创始人王来春,恐怕是最传奇的一位富士康打工妹。 王来春创业初期,立讯精密主要依靠富士康溢出的订单生存。而其更大跨越,则得益于后期和苹果(AAPL.O)直接牢牢绑定,营收也从百亿元量级抬升至千亿。 在苹果助攻下,立讯精密和王来春的老东家工业富联(601138,全称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
商业 |
万亿级风口,72家A股上市公司“氢实力”透视
能源,是为数不多能够在工业世界秩序下,引发紧张局势的“蝴蝶翅膀”。 2022年,受俄乌局势等影响,全球油价一度高涨,欧洲多国城市限电,能源的两大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渗入每一个地球公民的日常关切。 其一是能源革命,即从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向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过渡,减少碳排放,实现控温目标,应对气候变化。这些脱碳能源系统因此成为大国角力的新战场。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可
商业 |
海外氢能巨头成长密码
德国第一辆获得道路许可的氢燃料卡车亮相。 近年,不仅中国氢能的热度升腾,不少国家也加快在这一领域拓展。截至2023年2月末,从顶层设计上支持氢能发展的经济体已超过42个,而欧美和日韩企业引领的格局也已成型。 美国是全球首个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国家,其从上世纪70年代即提出发展“氢经济”,并大量资助氢能开发研究项目,近十年的政府资助规模超16亿美元。 欧盟目前将氢能作为降碳减
商业 |
龙象之争:南钢股份将花落谁家?
郭广昌与南钢股份(600282)的缘分,始于要约收购,也终于要约收购。 2003年3月,郭广昌发起了A股历史上第一次要约收购。 当时,郭广昌联合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钢集团”)共同设立南京钢铁联合公司(简称“南钢联合”)。郭广昌以16.5亿元现金出资,持有南钢联合60%股权,南钢集团以所持南钢股份70.95%股份及其他资产出资,持有南钢联合40%股权。郭广昌由此成为南钢股份的实际控
金融 |
私募春招抢人,哪些专才吃香?
金融街、陆家嘴办公,六险一金、免息住房贷款、落户名额、健身房、零食柜……热烈的春季招聘中,私募纷纷抛出橄榄枝,以全方位的福利吸引优秀人才加入。 百亿私募作为行业佼佼者,除了有更为优渥的条件,还具有更加成熟的投资理念和完善的培训机制,成为有志入行者锁定的目标。那么,哪类人才最受它们的欢迎呢? 双向奔赴,缘于成长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