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30期
世界观 |
最好的技术,正困于创作
大约十年前,王微在一个采访里说到他去皮克斯参观,感到中国动画与美国动画在技术上差距极大,绝不是人们常说的只缺创意不缺技术。只缺软件不缺硬件,是我国经历经济高速发展、科技迅猛进步的二十年后,在各个领域都会出现的“想当然”。 那时王微刚离开土豆网,拿着优酷给的收购款,决定成立一家动画公司。这个消息是他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透露的,之后国内媒体转载时,不知是否因为援引自美国媒体,都加上了一句:王微
世界观 |
每秒多出两人
【德】《明镜》9月24日 虽然有时由于瘟疫、天花或梅毒而遭受可怕的打击,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如今,下一个节点即将到来。联合国预计,今年11月15日,地球上的第80亿人会诞生。用纯粹的数学计算,现在每0.48秒就会有一个孩子出生——刚去世的人已经被排除在外。目前每年约有1.35亿人出生,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长,但他们在地球上的地理分布和年龄分布非常
世界观 |
为什么多领域特遣队值得重视
2022年8月28日,日本熊本县,美国陆军参加与日本地面自卫队的联合演习。图/人民视觉 此前,由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了新一轮的台海危机,解放军在台湾地区周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事演训,其中就包括东风导弹的区域拒止演练,对台湾本岛东边海域发射的导弹成功击中目标。这显然是对美国的一种威慑,表明中国军队具备在第一岛链击溃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能力。当然,上一期的专栏中我已经提到,美国早就意
世界观 |
北京
9月25日,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观看“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今年“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顶高18米,以喜庆的花果篮为主景,花坛底部直径48米。图/新华社记者陈钟昊 广东 9月26日,广州白云南湖游乐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表演。
封面人物 |
“信”的力量
没有信念,生活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信念的价值更为重要。无论是对当下生活中真善美的信念,还是对美好未来的信念,我们相信“我相信”本身就会给人力量。 2022年,中国移动咪咕、东方卫视、南方周末联合出品了原创人文书信体节目《我相信》。这里的“信”既指信念的故事,也指书信。我们在这个节目里写写信,读读信,交交心,谈谈人生的信念。 信念并不独属于“成功者”,而是长存于每一个人
封面人物 |
梁晓声:这个社会还有我爱它的理由
73岁的梁晓声觉得自己“似乎也可以‘躺平’了”。 百万字的《人世间》之后,他又写了三部长篇。待写完手上的《父父子子》,他的“梁记面食店”准备关张。对家庭,他觉得“肩上几乎没担子了”。父母和家庭、保护和帮助过他的好人和贵人,都一一写进了书中。那些文字几乎是忏悔式地袒露了他的人生,不经修饰,毫无避忌。这在中国作家的作品里非常少见。 “用文字的方式祭奠是最长久的祭奠,写在书中的感激是至诚之感激。
封面人物 |
邓亚萍:进攻进攻再进攻
“小个邓亚萍”——邓亚萍的社交媒体名称多年来没有换过。当年,这位“小个子”东方脸叱咤世界乒坛,她创下的战绩至今无人能打破。许多80后、90后视邓亚萍为偶像。在《我相信》节目中,冬奥冠军徐梦桃称自己是邓亚萍的“小迷妹”,小时候把台阶当领奖台,表演升国旗奏国歌,模仿邓亚萍领奖;四川省霹雳舞队总教练杨凯在跳街舞之前曾梦想成为乒乓球冠军,追看过邓亚萍的每一场比赛。 “小个子”一度成为阻拦邓亚萍进入国
封面人物 |
单霁翔:这辈子,我做的是一件事
“如果不是来录制《我相信》,我的大部分时间应该在读书和写作。”退休后的单霁翔似乎更忙了,每天只睡6个小时,坚持行走两小时,三餐只用一小时,余下的15个小时一半读书、一半写作。疫情三年,他写了18本书。 节目组让单霁翔写一封信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他选择写给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老布鞋。为此他特意翻出自己童年时的照片,骄傲地说:“我从0岁就开始穿布鞋,这是有实证的。这张周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我穿的
封面人物 |
王珮瑜:我害怕我输出的是垃圾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王珮瑜,那就是“传”——京剧的传承和传播。 王珮瑜的京剧之路从一封信开始。报考戏校,她榜上无名,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一家戏曲院校招收过女孩子唱老生。她给文化局局长写了一封信:“喜爱京剧,我心已决,不论成败。”这封信起了作用。那年上海戏校京剧班一共54名学生,王珮瑜是第54名。 小时候王珮瑜羡慕成角儿后的满堂彩——京剧曾是文化界的“顶流”,到她真的成了角儿,等到的却是大
封面人物 |
水庆霞:我可能坚强得太久了
水庆霞曾经给自己的要求是不流泪。 作为中国女足黄金一代球员,她曾三进三出国家队。关于那十年,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好事多磨”。 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她铁面刚毅,很多球员因为球技和配合的问题被她骂过。“她从这边走过来,我们会绕一圈走过去。”队员唐佳丽说。 水庆霞的丈夫王嘉明却说:“她其实是极容易动情的人,听到别人有困难,马上眼泪就在眼里了。” 事实证明,王嘉明是最了解水庆霞的人。在《我相信》
封面人物 |
陈薪伊:我80岁就想开着敞篷车兜风
“管它。人生没啥了不起的。”85岁戏剧导演陈薪伊在《我相信》节目现场对年轻人说。 出生即被抛弃,半生颠沛流离,10岁才知生母另有其人,离家出走,20岁与生母共处一室而三年未相认,30岁为避祸生下女儿,40岁考取中戏导演系,50岁北漂,60岁沪漂,70岁自己买车自己开,80岁患癌,为了舞台推迟手术,85岁玩新媒体,向年轻人传授恋爱秘籍…… 2011年,陈薪伊被北京人艺授予“荣誉导演”,同期的
封面人物 |
萧敬腾:我的缺陷,成了我的动力
很多人听过萧敬腾的歌、听过“雨神”的段子,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励志故事—— 一个叛逆的不良少年被音乐治愈,成为金曲歌王。他的故事还被写成阅读材料,收录进英文教辅书里。“我小时候读书也会看到名人的名字,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出现)在教科书里面。” 少年叛逆与家庭和成长环境有关,也源自萧敬腾自身的“不一样”。 萧敬腾的演唱会是没有歌词提词器的,即使有提词器他也来不及看,因为他有阅读障碍。
封面人物 |
郑钧:一个男人一生的高度,取决于母亲
55岁的郑钧在《我相信》节目里写了两封信。第一封写给过去的自己,“人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成长”;第二封,他选择写给母亲。 信里,郑钧感谢母亲的教育,让他和哥哥“在最贫穷的时候不会志短,在最得意的时候也不敢偏离良善”,叮嘱八十多岁的母亲“少看手机里那些震惊体”。 郑钧对自己的过去“问心无愧”,唯独对母亲有“深深的痛悔”。 父亲在他七岁那年过世,留下因为生病借的两万元债款,母亲拒绝亲友接济,一
封面人物 |
武大靖:因为每场比赛我都想赢
武大靖是《我相信》节目中最年轻的主线嘉宾。 他身经百战,却依然会害羞紧张,时不时一本正经地掩饰着自己的局促,“我尽可能用普通话说,但不由自主地东北话就出来了。” 他拿过数不清的奖牌,但和母校小朋友相处时,满眼都是温柔,像邻家大哥,和他们打成一片,“你们不怕李军教练吗?我都怕。” 他敢于“做梦”,敢于骄傲,敢于说输不起,“我们在赛场上就是对手,对手(之间)就不用谦虚。你得敢想,你得敢信,你
社会 |
拼单买房的年轻人
对大多数在北上广深打工的年轻人而言,在大城市独立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绝非易事,即便勉强凑够了首付,今后数十年偿还高昂的月供也是不小的负担。 与此同时,结婚率在逐年下降,以夫妻为单位的传统购房组合随之减少。 由此,涌现出一种新形式的购房组合——未婚伴侣或朋友。 这种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婚恋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一起买房、生活的人,不再局限于血缘或法律意义上的“家人”,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
图片故事 |
漫步苏州河
2021 年1 月2 日,玩累了靠在河堤休息的女孩 我搬到现在的住处四年了,这里离苏州河不远,走路15 分钟就能到。蜿蜒于上海腹地的苏州河是这块土地的生命线,不仅见证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史,也孕育了市井百态的烟火气。 2020 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 公里滨水岸线基本贯通,附近的居民得以真正接近这条母亲河,沿着长长的岸线去感受她的脉动。随着滨河一系列景观、绿地和广场的改造优化,人们有了休憩、娱乐
文化 |
黄心村:张爱玲来到香港之后
图/香港大学文学院提供 一间对着维多利亚港的办公室,海景,阳光,纯白书架,让人难以拒绝。办公室位于香港大学,疫情期间,校园基本关闭,按要求都转到线上教学,黄心村割舍不下,仍每天前来办公。校道里几乎碰不见人,弥漫着难以想象的寂静。 唯一和她常见面的,是学校档案馆的档案员。为了筹备2020张爱玲百年诞辰的文献展,黄心村决意要把在港大能找到的与之有关的资料通通找出来。档案馆空间狭小,学校又规定居家办
文化 |
奥戴德·盖勒:如何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为什么是英国?答案众多,包括一场夺走了几千万甚至过亿生命的瘟疫。 从1347年开始的四年间,“黑死病”如燎原烈火般在欧洲蔓延,“没有人为任何人的死亡哭泣,因为所有人都在等待死亡。”待黑暗退去,欧洲人口缩水了三到五成,其历史进程也被永久改变了。 在不列颠群岛,疫后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为防止佃户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土地贵族不得不提高他们的收成占比,幸存者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封建体
娱乐 |
杨荔钠:关于年老、死亡、记忆,我一直想不明白
杨荔钠生活照 “人在地狱里面也会变老” 2021年,导演杨荔钠开始拍摄剧情片《妈妈!》,一年后成片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并且获得官方场刊评分最高分。影片在今年中秋节正式上映,八天后票房突破5000万。 这是国内银幕上少见的题材,关于两位老年女性,一对母女。妈妈蒋玉芝上世纪30年代出生,经历过抗日战争、政治动荡,丈夫生前是考古工作者,常年离家;女儿冯济真出生在新中国,16岁那年父亲去世,
后窗 |
时间在树上沙沙作响
旅馆窗外 走在午后的锡林浩特大街上,我的外套穿穿脱脱。冷热取决于天上变幻的云朵,云遮日冷风飕飕,云散后骄阳似火。 有个男人却不在意冷热。他穿件皮大衣,站在贝子庙附近一家皮草店外,卖力吆喝。“走过看过,亲爱的顾客,留下你们高贵的脚步,千元皮衣,全部甩,甩甩甩!”他面前架着两部手机。板寸头,脖颈充血,手臂弯悬,粗短的手指频频勾动,仿佛在拥抱空气。空旷的大街上没什么人走动,我是唯一停下“高贵脚步”的
后窗 |
《终归大海》在丧失中对抗孤独
日本导演中川龙太郎的作品常常蕴含着“丧失”的主题。电影《四月的长久梦》(2017)中初海的前男友因一场意外去世,《汤屋街物语》(2019)中少女小澪打工的汤屋(澡堂)连同所在的老街被拆除,《静悄悄的雨》(2019)中女孩Koyomi每天醒来都会失去前一天的记忆;电视剧《屏住呼吸》(2021)中,人们因疫情失去了维持原有生活方式的条件。在这些故事里,大部分主人公遇到新的人或开启新的人生,不同程度
后窗 |
那些奶奶教会我的事
刘素英(1924-2015)四川,职员 最近总是梦见奶奶,即便在我上了很多香之后,她依然在不同的梦境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大多不快乐,比如一个人被家族遗弃在遥远的老人村落,比如摔倒了让我搀扶着挪步,甚至有一回我穿越进了一部古装剧,她成了太奶奶,满目威严中依然难掩浓稠的悲伤。许是最近梦见次数太多,好几次梦里出现老人,无论是与不是,醒了我都觉得是她。她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悲伤一定与我相关,我诡辩地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