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93期
封面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试航
科学导报讯 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并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这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装备现代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此次试航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动力系统功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密切协同,于2021年11月30日开工建造大洋钻探船,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梦想”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承担设计建造任务,总吨约33000吨,总长
封面 |
创新引领智能建造行业提质增效
科学导报讯 “空中造楼机”拔高城市天际线,“零海拔屋”实现多场景应用,“5G智能塔吊”让高空作业转向室内作业……近5年来,中建三局围绕碳中和、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水青山“四条主线”开展科技创新,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笔者近日从中建三局获悉,该公司持续推动中国建造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年合同额、营业额分别跨越9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19家所属单位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
封面 |
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科学导报记者刘娜摄 12月20日,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展厅内,前来参观的游客利用操作手柄、智能眼镜在3D立体图像中进行文物“抓取”。据介绍,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元宇宙博物馆”项目由山西思而敏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基于Oculus Quets2VR头戴式一体机,通过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实现、物联网、人机交付等数字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博物馆奇妙之旅,自由游览,让文物“活起来”,实现云上远程参观,
封面 |
山西首个低碳机场正式通航!
科学导报讯 记者王小静 12月18日,朔州滋润机场正式通航,首航航班由山西朔州飞至上海浦东。 滋润机场配备一条长26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6500平方米航站楼、塔台及其他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200吨、年起降航班5663架次的使用需求。 作为山西首个低碳机场,朔州滋润机场在建设过程中,以绿色低碳为引领,通过建筑节能、电能替代、部署清洁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低
封面 |
长数智汇:在新型储能赛道上的竞速
雪染倾城,寒冬凛冽。在长治高新区山西长数智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品测试中心,公司技术负责人李超正在为客户定制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做最后的出厂安全性能测试。李超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自驾游、户外露营以及应急电源等需求的增长,便携式储能电源正迎来新的发展风口。” 早在西安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工作期间,李超便萌生了从事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新型储能电池产品研究的想法。2023年2月,电子电
封面 |
建立支持全面创新的人才制度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引才用才格局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封面 |
阳光驱动的新型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问世
南开大学教授陈永胜、刘永胜、马儒军科研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柔性且可持续的个人体温调节衣物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各种极端复杂的环境温度变化快速响应,通过柔性太阳能器件,将太阳光的能量用于驱动高效的电卡热管理器件,使人体热舒适区从22摄氏度~28摄氏度,扩展到12.5摄氏度~37.6摄氏度,同时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太阳光能量输入12小时,便可实现24小时可控以及双模式体温调节。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
封面 |
开发液态金属基异质膜用于湿环境能量收集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绿色反应分离与过程强化技术中心研究员李朝旭团队,成功开发出液态金属基自振荡异质膜材料,可用于电磁感应湿环境能量收集。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封面 |
发现光伏-食用菌模式可减轻环境影响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食用菌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团队在“农(食用菌)-光互补”绿色低碳农业模式效益评价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食用菌生产和光伏相结合的“农(食用菌)-光互补”模式可降低环境影响,改善能源消耗形态,提高经济效益。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
聚焦 |
山西完成首批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科学导报讯 12月13日,省科技厅批准重组新建21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厅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标志着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1996年启动建设至今,省重点实验室共建设142家,成为山西推动原始创新、引领学科发展、解决经济社会需求的战略科技力量,但存在定位不清晰、研究方向分散、规模体量较小、对重点产业支撑能力弱等问题。今年山西将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列为
聚焦 |
山西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18.79%
科学导报讯 12月20日上午,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山西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形成有力震慑。今年以来,全省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18.79%;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2.3%。 据了解,省公安厅深入组织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掐断涉案“两卡通道”,今年以来打掉“两卡”团伙
聚焦 |
翅果油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国家林草局授牌
科学导报讯 笔者近日从省林草局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年会上,翅果油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批成立,并举行了授牌仪式。来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及其推荐单位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据介绍,翅果油树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山西特有的特色木本油料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翅果油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由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牵头申报组建,省林草局归口
聚焦 |
2023年大同市第一届青少年无人机航模竞赛即将开赛
科学导报讯 2023年大同市第一届青少年无人机航模竞赛将于12月23日上午在平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拉开帷幕。 本次比赛由平城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联合主办,市体育总会、平城区教育局、平城区科协、平城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市通航投集团承办,市航空运动协会执行承办,DJI大疆行业应用授权经销商:山西云之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平城区同鑫图文广告公司友情赞助。来自市十八校、平城区机车一小、平城区四十
聚焦 |
大同市云冈区和旺街道举办“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
科学导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互敬互爱、孝老养老、和睦爱亲、崇德向善的家庭美德,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文明家风,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近日,大同市云冈区和旺街道和九路社区党支部举办了“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 评选表彰活动采用自荐、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共评选出2名“好婆婆”,社区工作人员向她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好婆婆”们在平凡日子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婆媳和睦、邻里
聚焦 |
高平市:“医保驿站”暖民心
“以前办医保要到镇上,来回得半天时间,材料不齐还得折腾。现在政策真是好,医保事项在家门口的‘医保驿站’就能办,太方便了。”近日,在晋城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医保驿站”,前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农民刘双喜对家门口的医保服务赞不绝口。 据了解,高平市围绕群众在医疗保障上的所需所盼,加快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建设“医保驿站”,全力构建“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实现了医保业务办理“
聚焦 |
智能制造远销海外
闫鑫摄 12月19日,位于运城市的山西深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现代化智能生产线上操作,生产出口显示屏订单。该企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电子信息科技公司,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与地区。近年来,运城市不断提升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 |
水泥地上生火 小心发生爆炸
入冬以来,火锅、烧烤成为不少地区消费者的美食首选。最近,在广东省阳江市,3名男子在水泥地上生火烧烤时,突然发生爆炸,瞬间火花四溅。此事在网上迅速引发关注。 那么,为何在水泥地上烧烤会引发爆炸?我们在户外烧烤时又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笔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作为不良导热体,水泥热容量较小、传热速度较快,其主要组成成分是混凝土。”北京减灾协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英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持续的高
聚焦 |
科研成果靠什么“落地生金”
经过5年建设,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取得实效,一批“从0到1”的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截至目前,39个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5.2亿元。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北京作为科技创新高地,一直在激励科研、促进转化上下功夫。像“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这样的项目、政策还有很多。从率先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赋予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
聚焦 |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开发出超灵敏核酸检测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先进光学与光纤传感技术团队教授彭伟和副教授张扬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TFBG)的超灵敏核酸检测系统。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
聚焦 |
首个人类肢体发育单细胞时空图谱建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张宏波团队与英国桑格研究所教授Sarah Teichmann团队合作,建立了首个人类肢体发育的单细胞时空图谱并解析关键调控机制。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聚焦 |
科学家揭示一种致癌蛋白的秘密
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和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已全面鉴定了在蛋白质KRAS中发现的变构控制位点。这些正是药物开发中备受关注的靶点,新发现或有助控制癌症中的这些关键蛋白。12月1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一研究提供了KRAS的第一个完整控制图谱。
聚焦 |
“吞吐氢气”材料可作核聚变防火墙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工程师使用超音速冷喷涂技术,生产出一种新的核聚变“主力军”材料,可承受聚变反应堆内的恶劣条件。最近发表在《物理写作》杂志上的这一进展,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紧凑型聚变反应堆。
聚焦 |
人类和鲸鱼之间首次成功“对话”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2月1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水下扬声器与一头名叫吐温的座头鲸成功“交谈”,并记录了回拨给座头鲸的“联系电话”。研究团队表示,这种人类与座头鲸之间的“对话”,为人类未来与地外生命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
深度 |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验能力稳步提升
近日,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传输速率每秒1200G比特)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该主干通路总长3000多公里,连接北京、武汉、广州。这是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以下简称FITI)项目的重大技术试验成果。它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这条主干通路同时还是FITI高性能
深度 |
打造国产操作系统“护城河”
信创产业是构筑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在整个信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操作系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需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还要在生态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在12月20日召开的2023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暨统信UOS生态大会上,北京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如是说。 据该大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中国操作系统生态软硬件适配数突破50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400%,国产操作系统生态
深度 |
计算机软件研发:数字化时代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同样使得计算机软件在各行业、各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基础应用软件到高端复杂软件系统,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无限活力。而在这变革的背后,有一群人以卓越的技术能力、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深厚的应对经验,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坚力量,不仅塑造了科技未来,更为社会的发展
深度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产业主体、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大科普 |
公共卫生应急科普如何“破圈”
应急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科学、准确、及时的应急科普是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谁是应急科普队伍的主力?如何做好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近日,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专题论坛上,多位专家进行了探讨。 1、左手是专业,右手是传播 俗话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家认为,
大科普 |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城市女性,目前已经从五年前的17/10万增至2017年的54/10万,上升幅度超过了3倍。2017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落地阳泉,由本单位承担,本人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其中乳腺癌筛查的X线检查,本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为筛查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及
大科普 |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荣获“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近日,中国核学会公布了“2024~2028年度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入选。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将充分发挥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创新核科普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核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核科普月”品牌影响力,强化师生及公众开放体验,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让更多师生和公众来听、来看、来感受核的魅力和能量,为国家核能与核技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兰大智慧和力量。
大科普 |
株洲市中心医院科普创意节目荣获省二等奖
近日,在湖南省第二届近视防控科普创意表演赛中,株洲市中心医院眼科团队的科普节目《是谁陷害了眼睛》在全省13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株洲市中心医院作为株洲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株洲市近视防控科普宣教基地,积极开展各项综合防控和预防保健服务,将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宣讲送进校园。 近年来,株洲市中心医院眼科多次走进各中小学校教室,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宣讲,让孩子们了解近视可能
大科普 |
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室获批“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评估结果和补充认定结果,由资源学院院长王清标领衔的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室获批“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 防灾减灾科普工作室致力于面向不同群体的灾害应急培训与知识普及,通过视听化、通俗化、多元化的科普资源,培养青少年儿童和大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特殊行业专业人员的灾难应对能力。同时,工作室围绕科普政策,部署科普战略,使资源共建
大科普 |
居民“家门口”享优质科普资源
近日,一场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正在淄博市临淄区雪宫街道高留社区举行。活动现场设有口腔健康、眼睛保健、血压测量、应急救援、垃圾分类、法律咨询等各类科普知识讲解和义诊服务,吸引了辖区众多居民参与。
大科普 |
经常洗头发质不会受到明显损伤
2021年,医学期刊《皮肤附属物紊乱》(Skin Appendage Disorder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洗发水洗涤频率对头皮和头发状况的影响》的研究,发现每天洗头与7天不洗头相比,洗得越多,头皮的瘙痒越少,并且发质不会受到明显损伤。 不过,不要每次洗头都使用洗发水和护发素,可视情况隔天仅用清水洗头。中性或干性发质的人,头发出油和头屑都较少的人,洗头的频率应当适当降低,可以调整为每周洗2~4
大科普 |
感冒快好的时候传染性并非最强
感冒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出现症状后的前2~3天。感冒通常指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引发的疾病,潜伏期通常为2~4天。当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打喷嚏等症状时,病原体已经在呼吸道大量繁殖。 尤其是感冒出现症状后的前2~3天,此时病原体活性最强、数量最多,传染性较强。而随着疾病好转,传染性也逐渐转弱。造成“感冒快好的时候传染性最强”这个误解的原因,是感冒的潜伏期导致传染者与被传染者之间出现了发病时间错位。
大科普 |
晒眼皮并不能够治疗近视恢复视力
真性近视无法治愈,因为近视的原理是眼球形状的改变,目前是无法还原的。 儿童经常沐浴在户外阳光下,确实有助于预防近视和有效降低近视发展,但这并不等同于“治愈近视”。此外,紫外线有一定的穿透力,而眼睑皮胶较薄,直晒仍可能对眼睛有伤害。建议少年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眺望远处20秒放松眼睛,这些方法既能预防近视,又更安全。
乡村振兴 |
沁县郭村镇石板上村:产业兴旺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伴随着冬日暖阳,走进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郭村镇石板上村,一座座整齐划一、干净整洁的居民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硬化的沥青村道纵横交错,一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现在,虽已进入寒冷的冬季,但在郭村镇石板上村循环生态园的蔬果大棚内,草莓花竞相开放,西葫芦、西红柿也已经进入丰收期,静待上市。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郭村镇石板上村立足丰富的水土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西葫芦
乡村振兴 |
“环保饲料”
科学导报通讯员金俊贤摄 怎样将满坡满地的农作物废弃秸杆实现二次利用?近两年来,忻州市五台县门限石乡下门限石村建起了秸杆深加工厂,工厂专门回收本村及周边乡村的农作物废弃秸杆,经过清理、打捆、粉碎、真空打包、氨化、发酵等作业后,加工成的“环保饲料”让牛羊食欲大开。图为生产加工的“环保饲料”。
乡村振兴 |
大同市云冈区杨家窑村:使出“牛”劲 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12月9日,记者来到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杨家窑村,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大地镀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据了解,该村的奶牛集中养殖区占地77.58亩,奶牛、肉牛形成了集中化养殖。这里有山西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工厂,拥有自动化最先进的乳制品生产车间,生产灭菌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和乳饮料等五大系列乳制品,日处理鲜奶达280吨。如今,大同市各大超市都可以看见杨家窑村的牛奶系列产品,例如酸奶、牛奶,甚至还有极具大同
乡村振兴 |
运城市闻喜县畖底镇:发展中药产业 带动“百业”兴旺
入冬时节,中药材进入收获时节,闻喜县畖底镇的中药材也不例外。近年来,畖底镇以产业振兴为主攻方向,积极引导支持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大支柱产业。 畖底镇,位于运城市闻喜县,地势以丘陵高垣为主,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适合中药材种植。全镇8.6万亩耕地,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年产值8.2亿元左右,户均收
乡村振兴 |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先看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3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295.62亿斤,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76亿斤;单产623.48斤/亩,创历史新高。 粮食丰收的背后,是一以贯之的科技支撑。良种良法、智能灌溉、“一喷多促”作业、无人机植保、北斗卫星导航大农机……科技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让种地
乡村振兴 |
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
12月17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审议《关于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报告》,研究《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方案》。省委副书记张春林主持会议。副省长杨勤荣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
乡村振兴 |
太原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科学导报讯 12月19日,太原市委网信办消息,印发《太原市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将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太原建设迈上新台阶。分类开展农村千兆网络建设和5G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搭建以“绿色农业、美丽乡村、幸福农民”为指导,建设以“126”为基础框架
乡村振兴 |
长治市金融办提前超额完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全年目标
12月17日,笔者从长治市金融办获悉,截至10月底,长治市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216户、4.6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04.5%。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多次组织金融机构召开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落实落地。通过鼓励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巩固市县融资担保一体化改革成果,切实发挥支农、支小担保增信作用。
理论学术 |
高职院校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当前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研究,综合权衡职业教育对综合性创新人才的需求,将公共课、必修课、选修课程结合课程专业群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层级递进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理论学术 |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论文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坚持战略思维,谋划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全局;坚持历史思维,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格局;坚持底线思维,开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新局,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启发。
理论学术 |
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促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的形势,企业要在党建和企业管理的融合探究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的重要性 企业运转中,推进党建工作和企业管理的融合,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战略发展观念,创造理想的经济效
理论学术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销商品——陶瓷成为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与优良媒介,借助陶瓷媒介,通过陶瓷文化国际交流,能够更好地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一带一路”更加有效地实施。而人才作为项
理论学术 |
基于雨课堂的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效连接的纽带。雨课堂是新型的智慧教学方式,可以为目前形势下的医学课程教学提供更智能的信息支持。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是授课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匹配的教学案例,然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辅助与引导的教学互动过程。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并结合雨课堂的教学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提高教学效果,满足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将围绕课程的内容与实施、课程考核方案、教学评价和反馈等方面,对雨课堂结合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
理论学术 |
行政相关人的认定标准研究
一、行政相关人的概念 传统行政法学理论认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指向者;行政相关人则是除行政相对人以外的受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人。 二、行政相关人与行政相对人的区别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中系直接参与,行政相关人系间接参与。行政案件中,必然存在行政相对人,却不必然存在相关人。二者可能存在利益对立责任或利益一致关系,行政相关
理论学术 |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紧密合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实现。这种教育模式秉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合作、平等和公正。本文研究归纳了当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切实改进路径,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变革、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理论学术 |
新时代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育人的创新融合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在思政育人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升思政育人的质量,还可以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文章提出了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育人融合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政育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理论学术 |
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探究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责任。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究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紧迫任务。
理论学术 |
湖南跨国企业经营人才困境
湖南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率先投身于“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而在跨国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人才需求与培养困境。
理论学术 |
娱乐明星频繁失德行为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娱乐明星违法失德现象频出,强奸嫖娼、偷税漏税、代孕吸毒等丑闻频繁曝光。原本作为青少年偶像的明星艺人们居然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对青少年群体的“三观”养成影响巨大,荼毒青少年的心灵。肃清娱乐圈歪风邪气,帮助青少年消除明星失德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