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1期
封面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
■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 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我们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系列主场外交
封面 |
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拼搏奋进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二四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娓娓讲述即将过去一年砥砺初心的不懈奋斗,深情回首伟大祖国迈向繁荣复兴的坚实步伐。温暖的话语、殷切的期待,激励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继续在奋进中拥抱梦想、成就未来。 回望来时路,我们满怀豪
封面 |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我们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 “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感念“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
封面 |
板栗产量性状遗传基础获揭示
北京农学院教授秦岭、邢宇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对6个与板栗产量相关的园艺性状进行分析,揭示了板栗果实相关产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为板栗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
封面 |
人工智能技术准确识别笔石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河联合天津大学副教授牛志彬等,基于笔石化石多模态数据集以及深度学习残差网络算法,在笔石化石智能识别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交叉科学》。
封面 |
金纳米颗粒有望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研究获得了直径约3纳米的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Au_CR),能够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特异的抑菌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纳米快报》。
要闻 |
满怀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历程波澜壮阔。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错综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序推进
要闻 |
桑蚕业织出“新丝路”
一场大雪过后,冬意渐浓。在“嫘祖故里”运城市夏县尉郭乡西阴村,人们却在田间、车间热火朝天忙碌着,迎接桑蚕产业的“春天”。 桑园冬季管理,是桑蚕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连日来,在西阴村山西嫘祖故里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桑树园里,修剪工人们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抢抓晴好天气开展桑树修剪整枝工作。 桑树园里,20多位村民在忙完自家农活后,来帮忙修剪树枝,打工补贴家用。“桑树经过一年的生长,现在已进入
要闻 |
“六个突破”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2023年12月29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太原市入选25个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未来太原市将紧密结合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与碳达峰试点工作,做到六个突破。力争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
要闻 |
数实融合
2023年12月27日,山西华恩实业有限公司工人在智能生产线上忙碌着。该公司集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零部件的铸造和机械加工为一体,近年来,企业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目前,产品主要销往陕西法士特、徐工机械等企业,并出口美国卡特彼勒、约翰迪尔等世界500强企业。
要闻 |
阳泉立法护航智能汽车上路运营
科学导报讯 记者隋萌 通讯员史钦君 近日,经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阳泉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公布,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地方性立法,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开展商业化运营、费用收取等具体情况,为智能汽车上路运营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近年来,阳泉市加快数字基建,打造“智车之城”,拓展应用场景,涵
要闻 |
新手禁入滑粉雪危险可致命
进入冬季,全国多地滑雪场“开板”后,滑雪运动就持续升温。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滑雪爱好者们尽情享受着这份快乐。然而,也有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2023年12月23日,一名中国女游客在日本神乐滑雪场滑雪时摔倒,因吸入粉雪而窒息身亡。人们在感到痛心惋惜的同时,也不禁好奇,什么是粉雪?滑粉雪需要注意什么?对此,笔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什么是粉雪 世界单板滑雪联合会国家级裁判闫子奇告诉笔者,除了
深度 |
发展的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二四年新年贺词,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展现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的大国担当,期待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以坚实的步伐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世界和平发展带来信心,表示愿与中国携手同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行稳致远 提振发展信心 “习近平主席
深度 |
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须“双向奔赴”
“我们现在要实现更加透明的人工智能;要集成多模态的信息,研究真实世界的具身智能;要用重大需求作为牵引,而不仅仅依靠技术驱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科学系教授张建伟建议。 “农民在手机应用上标注土地的四个角,再按两下,机器就能自动运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看来,未来无人农场技术在操作上要让农民易于操作…… 2023年12月28日~30日,2023
深度 |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
新时代气象万千,新征程催人奋进。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过去一年,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 过去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新动
深度 |
“智慧大脑”助力西渝高铁工程建设
“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料称称量误差一旦超过预警值,信息化系统会在30秒内发送报警短信,试验室可及时对超差报警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1月1日,在我国首条穿越大巴山的高铁——中铁十七局西渝高铁的康渝段站前13标3分部拌合站信息化中心,中铁十七局信息化管理员李好告诉笔者。 只见李好轻点鼠标,几秒钟内便快速完成对配料单号的读取,随后同时启动20余台外加剂循环泵,开始混
科学教育 |
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日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从人才培养、服务贡献、产教融合、发展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全面展示各层次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举措、经验和成效。报告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体系结构更加完善,类型特色更加突出,人才成长通道更加畅通,社会形象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
科学教育 |
“廉”动校园 迎接新年
近日,太原市迎泽区迎东小学举办了以“童心向党 廉动校园”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广大师生通过一个个阳光温暖正能量的节目,展现了迎东学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风采。
科学教育 |
王亮:寓教于乐 做学生科技梦想的引路人
“心有所想,物及所致。在工作中,我经常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一点瑕疵,否则对于我来说就是失败……”长相俊朗、笑容憨厚、谈吐随和——这是王亮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2023年12月18日,记者走进他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一间只有50平方米的教室,屋顶上挂着大小不一的飞机模型,墙上是琳琅满目的金属工具,几张不大的桌子上摆放着遥控直升机、3D打印机,让这个本就不大的屋子略显拥挤。 “我要让学生了解最前沿
科学教育 |
为教育舆论场注入强大正能量
学习型大国建设、教育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教育家精神……这一年,我们关注宏观层面中国教育的发展主线和重点领域,或约请专家撰稿,或以系列评论形式,解读重磅教育文件的深意,提出教育关键领域的破题之道,为指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出谋划策。“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大国建设”“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教育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等系列评论,以及《牢牢把握科技范式变革
科学教育 |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比例大幅提升
科学导报讯 近日,山西省中小学教师有重大政策利好,优化完善了相关政策措施,提升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特别是副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落实乡村中小学倾斜政策,拓宽中小学教职工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其中,高级中学副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由原来的18%~25%提升至最高35%;初级中学副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由原来的12%~15%提升至最高25%;小学、幼儿园副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由原来的3%
科学教育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公布太原基础教育18个项目上榜
科学导报讯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项目。此次公布的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中,太原基础教育共18个项目上榜。获得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的有17项,包括太原的11项。获得2023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的有21项,包括太原的7项。
科学教育 |
第一届山西省博士后创新大赛收官
科学导报讯 近日,第一届山西省博士后创新大赛在太原市举行。这次大赛是山西省博士后工作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也是山西省省级重点赛事之一,参赛项目多、创新性强、参与人员层次高,是山西省博士后工作的一次全面展示。大赛以“博揽青年英才,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揭榜领题赛2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其他行业等6个赛道。自大赛启动以来,
年度回顾 |
行过激流,创新潮涌更向前
编者按 世界在变,变化中不断积蓄着突破的力量。局势纵横看似山重水复,历史规律昭示未来终将柳暗花明。2023年与我们挥手告别,也带走了过去的挫折和困顿、不安和迷茫;2024年已打开新的大门,向我们展现跨越和创新。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科研探索于世事变幻中始终秉志初衷,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科研成果的阶梯一步一步提升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 俄罗斯 Russia 确保本国实现技术主权 启动十五个大型新
年度回顾 |
深研潜行,发现之路更坚实
俄罗斯 Russia 研究发现新分子磁体家族数据保护法令攻击难奏效 俄罗斯科学家发现钴、铁和镍的非典型复杂化合物可能表现出单离子磁体的特性。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单分子磁体(SMM)是单个分子或原子能够保持自旋力矩—磁化方向的材料。它们的状态可通过外部磁场来切换。俄罗斯南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钴、铁和镍的非典型复杂化合物可能表现出单离子磁体的特性。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利用此类物质制造高
科学新知 |
我国将迈入“多信使天文学新时代”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布了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海铃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起并牵头,旨在探索建设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通过捕捉高能天体中微子来探索宇宙,加速构建多信使天文网,推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等前沿交叉研究。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担任负责人、李政道研究所副教授徐东莲担任首席科学家。 1、探索宇宙的理想信使
科学新知 |
我国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投用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太行7”燃气轮机,在深圳东南约18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成功“点火”运行。这是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正式在海上油气平台上投用的燃气轮机。 燃气轮机是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动力来源,相当于“心脏”。“太行7”燃气轮机是在“太行”航空发动机基础上衍生发展的7兆瓦级轻型航改燃气轮机,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该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大、启动快、能耗低、维护简便等优点,1小时发电量超过
科学新知 |
一边睡觉一边吃饭
北极的夏季和冬季面临极昼与极夜,这些季节差异如何影响驯鹿的生物节律呢? 现在,科学家发现,驯鹿会通过反刍时间长短适应这种季节差异带来的压力。其反刍时间越长,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就越短,这可能有助于驯鹿在夏季获得足够的睡眠。夏季食物充足,驯鹿几乎全天候进食,并为漫长而食物稀少的冬季做准备。 此前的研究表明,在冬季和夏季,北极驯鹿没有表现出昼夜节律的行为节奏,但尚不清楚季节差异是否影响驯鹿
科学新知 |
新研究解析人脑多区域时空发育转录组图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焦建伟、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董骥、北京大学研究员杜鹏和副研究员靳蕾等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单细胞和时空转录组研究,首次解析迄今跨时间点最广(GW6-GW23)、面积最大(最大4厘米×3厘米)的人脑多区域时空发育转录组图谱,为解码人脑发育及区域特化研究提供了新见解。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 为深入研究发育中的人脑神经元的区域特征,研究者对33个人类胚胎的多个发育时间
科学新知 |
广西上横:西津郁江特大桥合龙
近日,广西上横(上林县至横州市)高速公路西津郁江特大桥顺利合龙。西津郁江特大桥是上横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1190米,主桥长68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
科学新知 |
河北玉田:“光伏+电采暖”助力群众清洁温暖过冬
近年来,河北省玉田县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深入实施“光伏+电采暖”工程,新建及改造输电线路700余千米,推广用户30000余户,帮助农村地区群众清洁温暖过冬。
科学新知 |
广西钟山:“稻菜轮作”助农增收
近年来,广西钟山县瞄准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通过采用“稻菜轮作”模式,充分挖掘“农闲田”的潜力,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