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9期
独家策划 |
开篇 特区精神:春天的故事,不朽的传奇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首《春天的故事》传唱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兴办经济特区的伟大创举。 从1980年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到1988年的海南,一个个经济特区相继建立,改革春潮涌动神州大地。一代代特区建设者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将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建成了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也铸就了特区精神。 深圳市委大院门口有一座著名的“拓荒牛”雕塑,它
独家策划 |
特区精神:勇立潮头,开拓进取
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 1980年,中国设立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像五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上。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孕育了特区精神。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特区精神进行了精辟概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特别报道 |
白皮书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
2022年8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进一步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和现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阐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推进实现祖国统一的立场和政策。 中国政府于1993年8月、2000年2月分别发表了《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全面系统阐述
特别报道 |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对民进党当局的一次最强力警告强调寻求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首次勾勒和平统一光明前景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是继1993年和2000年后,中国官方第三次就台湾问题发表白皮书,也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官方发表的第一份涉台白皮书。这份重要文件的发表正值解放军围绕台湾岛举行为期数天的军演,以回应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 此前发表的两份涉台白皮书内容 1993年8月,在“汪辜会谈”结束后不
史碎 |
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等
康有为曾“点赞”中国近代两位最出色的翻译家,一位是严复,另一位是不识外文、译著甚丰的林纾。林纾步入中年,接连遭遇人生变故,几位留法归来的好友为了帮他摆脱消沉情绪,打算拉他一起翻译法国小说。拗不过盛情力邀,林纾半开玩笑地说:“须请我游石鼓山河。”在石鼓山游船上,朋友口译了几段《茶花女》,林纾听了,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以文言文记述下来。就这样,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西洋小说新鲜出炉,为国人见所未见,迅速风
百年人物 |
孙继先 大渡河勇士
从大渡河勇士到导弹司令 孙继先的第一个光辉身份,是大渡河十八勇士之首。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1团1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强渡大渡河。18名勇士冒着敌军密集的枪弹和炮火,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重重火网,终于登上对岸。 红军部队成功地强渡大渡河,为随后红军飞夺泸定桥作了准备,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立了新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当时
百年人物 |
“俺还是想当‘老红军’”
1911年2月3日,孙继先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嘴尖刘庄。孙继先小名小黑,嫉恶如仇,是村里的“黑脸小霸王”。13岁那年,为了看外面的世界,他离家出走,沿途乞讨来到菏泽县城。在菏泽私立南华中学门口,孙继先停下来讨水喝。彼时南华中学校长组织全校师生300余人为列宁举行追悼会。孙继先第一次听说“列宁”,知道世界上有一个人人都过好日子的国家“苏联”。这次离家出走的时间不长,却让孙继先眼界大开。 16岁时,孙继
百年人物 |
孙继先大事年表
1911年2月3日:生于山东省曹县嘴尖刘庄。 1931年:参加宁都暴动,被编入中央红军第五军团。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任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1营营长。 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参谋长。 1944年5月:任八路军鲁中军区四分区司令员。 1946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4师师长。 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副
中华家风 |
台湾雾峰林家
雾峰林家是近代台湾的名门望族,因家族几代人保台卫国、接续抗日而青史留名。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曾为雾峰林家题词:“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湾世家。”林家后人林光辉说:“雾峰林家三代人,前赴后继抗日五十年,从未屈服。作为林家子孙,我们为先人的牺牲奉献感到骄傲。”“有国才有台,爱台先爱国”的信念贯穿于每个雾峰林家子弟的生命中。
中华家风 |
天下为公,满门英杰
雾峰林家是台湾省台中市雾峰区望族,被海峡两岸史学界公认为台湾2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家族,在台湾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这个集政、军、农、商、学等各领域身份为一体、兴旺约100多年的大家族,与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被并称为台湾五大家族。 康熙、乾隆年间,大陆沿海人口压力日渐沉重,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台湾成了迁徙者的首选之地。1746年,林家开台祖林石从福建漳州来到台湾。此后,几代
中华家风 |
林朝栋:“希望我的后人能收复这汉土之邦”
林朝栋在家中放了火药桶宣布他若战死,日本人攻破防线打进来就点燃火药 林朝栋(1851-1904),晚清著名爱国将领。曾参与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签署后,林朝栋作好了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准备。但朝廷下旨,要求他立即内渡大陆。登船离开前,林朝栋泪流满面。他认定,只要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下,他决不踏上一步。 “跣足督战泥沼中”,未让法国侵略者夺去一寸土地 虽然与父亲林文察相处时间有限,但
中华家风 |
林祖密:日据时期台胞恢复国籍第一人
“革命不难,舍富贵而革命为难;舍富贵而革命不难,能审国族,辨忠节,而舍富贵以革命为尤难。台湾林祖密者,盖能此尤难也。” 林祖密(1878-1925),原名林资铿,字季商,号祖密,林朝栋三子,台湾著名革命烈士。长期追随孙中山革命,深受其赏识,被授予国民党少将军衔。曾任闽南军司令、大本营参议兼侍从武官。1925年被反动军阀杀害。 对台湾抗日义军,林祖密总是暗中倾囊相助。当时几乎每一名抗日志士被逮捕
中华家风 |
林献堂:台湾“迷惘年代的掌灯人”
“台胞在过去50年中,不断向日本帝国主义斗争,壮烈牺牲,前仆后继,所为何来?简言之,为民族主义也!” 林献堂(1881-1956),林祖密堂弟。政治家、诗人,台湾地区民族运动先驱,被称为“台湾议会之父”。 在日据时代的台湾,林献堂一生不说日语,不穿和服。当时,日本殖民当局为引诱台湾人学习日语,推行所谓“国语家庭”的政策。人人都会讲日语的家庭可评为“国语家庭”,粮油米等配给可增加六成。这在食物短
中华家风 |
林正亨:“中国定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天下”
“雾峰林家的家训是‘国比家大’,作为林家后代,我有责任为台胞的解放奋斗。” 林正亨(1915-1950),林祖密之子,中国共产党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台湾从事地下工作。1947年参加二二八起义,之后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50年1月30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15年,林正亨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父亲林祖密牺牲时,林正亨年仅十岁,决心肩负父辈未酬的壮志。全面抗战爆发后,林正亨投笔
中华家风 |
林冈:“希望在统一的那一天回到家乡雾峰”
“母亲听说叶剑英要去延安,大着胆子请求带她一起去,叶剑英仔细地打量着母亲,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你长得真像你爸爸!’” 林冈(1918- ),原名林双盼,林祖密之女,中国共产党员。曾任苏联塔斯社驻重庆记者站记者、新华社南京办事处编辑等职。 从18岁离家投身革命,林冈一直没有回过台湾家乡。她曾经几次想回雾峰看看,都被台湾当局拒绝了。倔强的林冈从此不再向台湾当局“申请”。她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可
中华家风 |
“有国才有台,爱台先爱国”
“林家这个‘林’是两个木,一个木在福建,一个木在台湾,一个木是国,一个木是家!我们为家族的爱国精神深深自豪!” “近代以来,影响台湾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雾峰林家从未缺席。雾峰林家的爱国之心、民族之情,是先辈用生命铸就的。”在雾峰林家后人林光辉看来,雾峰林家联结两岸,传承祖辈的爱国精神,继续扮演好联结作用,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是后辈应尽责任。 “讲述家族故事是我的使命,如果不讲,历史就会被湮没。”2
中华家风 |
毛泽东人民军队缔造者
“我这个人是不会打仗的,我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人教会我打仗呢?第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是日本皇军,第三个是美帝国主义。”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没进过军校,也没怎么当过士兵的毛泽东,在指挥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步锤炼成了伟大的军事领袖。 202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95周岁了。1927年8月1日凌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横空出世。 南昌起义后,中国
中华家风 |
谁教会毛泽东打仗
“我这个人是不会打仗的,我的职业是教小学生的小学教师。谁人教会我打仗呢?” 与红军中很多将领不同,毛泽东从没有进过军事院校。他此前的军事经历不过是在18岁时参加了湖南新军,时长只有半年。没怎么当过士兵的他,是怎样学会指挥革命战争,并逐步锤炼成了伟大的军事领袖? 1929年的争论和毛泽东的落选 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前,毛泽东刚从一场大病中痊愈。与疾病相伴的是一次挫折,他为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而
中华家风 |
毛泽东怎样打防御战
“首先而且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机破敌。”怎么防御?毛泽东的答案是“积极防御” 1936年10月,毛泽东开始在陕北的红军大学讲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课程,对过去几年的革命战争进行总结。“首先而且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机破敌。所以,战略防御问题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毛泽东说道。怎么防御?毛泽东的答案是“积极防御”。 反“围剿”时期,积极防御取得成功 193
中华家风 |
毛泽东怎样打持久战
“他们要打多久, 我们就打多久, 一直打到我们完全胜利!”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毛泽东在湘江初学游泳时写下的诗句。从中可见,为了达成一个宏伟目标,他愿意久久为功。 1910年至1918年,从东山学堂到湖南一师,毛泽东为求得救国真理而三易学校,又半年当兵、半年自学。据他的好友萧子升回忆,1921年,毛泽东在参加党的一大时,对萧子升预见道:“假如我们
中华家风 |
毛泽东怎样打游击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电视剧《亮剑》里有无数经典台词,比如那句“贵军一向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并肩对日寇作战时,国民党军官楚云飞对我军指战员李云龙的揶揄。李云龙的回应是:“小子,学着点儿!这叫抄小鬼子的后路,我这一打,准叫他首尾不相顾。”一场战斗下来,战果让楚云飞又惊又喜:“天啊!这下你们捞了一网大鱼!一个少将,六个大佐,其余都是军官。”李云龙哈哈大笑。 这个生
中华家风 |
毛泽东怎样打歼灭战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都是毛泽东的歼灭战思想。 任振杰说:“歼灭战和击溃战相
时代传奇人物 |
梅明:用镜头传承中华文脉
一边是现代化的艺术形式,一边是传统的文化内容梅明的创作理念如同一座桥梁将深厚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梅明 1976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知名导演、摄影师、书画评论家,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北京意趣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皇家园林》系列影视节目总导演。主要从事融媒体教学与实践,推动艺术、传媒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7月,梅明导演
传奇人专栏 |
祝贺《今古传奇人物年鉴》夏季改稿会顺利召开
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加入传奇人专栏,“读人物、学知识、交朋友”。《今古传奇》弘扬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影响日巨。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对本期刊物有何建议和意见?请不吝指点! 温馨提示:互动为读者交流平台,来信(稿)选登,会作为年底评选优秀读者的重要依据。谢谢您的热情参与! 尊敬的主编: 您好! 2022年7月29日,《今古传奇人物年鉴·2022年卷》(以下简称《年鉴》)夏季改稿会顺利召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