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4期
学习路上 |
新闻日历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 重要讲话 强调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 确定性和正能量 ·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加强统筹协调 强化会商研判 做好监测预警 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据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专题报道 |
“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举行
编者按:2022年6月,《人民周刊》杂志社与中国楹联学会联合开展“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为主题,组织全国广大楹联、书法艺术家和爱好者,集中创作楹联和书法作品。2023年6月28日,2200余副征集作品中的144副楹联书法作品在人民日报社展出,以庆祝党的第102个生日,致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专题报道 |
践行“两创”,用伟大精神培根铸魂
槐夏荫浓,荷风送香。在我们喜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2华诞之际,“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人民周刊》杂志社对本次楹联书法展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向莅临楹联书法展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及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对神州书画院的协办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两年前的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
专题报道 |
精神谱写光辉 楹联映照初心
为配合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2年6月24日,《人民周刊》、中国楹联学会联合开启了“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这是我们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行动,也是用中华传统艺术创作宣传重大主题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我们发布活动启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楹联书法作品,同时,又定向邀请100多位专家学者
专题报道 |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 倾情贡献文艺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我们相聚在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共同见证并开启“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览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专题报道 |
“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展作品展示
楹联书法展作品展示
精神谱系大家谈 |
让西迁精神深深根植于沃土
“今别渭河水,万里送行舟。”7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2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寄语毕业生们,要发扬与传承西迁精神,以行动坚守责任与担当。 60多年前,西行的火车从上海出发,载着6000余名师生来到古都西安,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交大奇迹”,也让西迁精神深深根植于这片沃土。 西迁精神,已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近日,本刊记者对话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
精神谱系大家谈 |
读《孔繁森日记》悟孔繁森精神
“每一个人,只要认真阅读过《孔繁森日记》,就一定会被他的精神感动!”盛夏7月,是援藏干部孔繁森诞生的月份。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赵少峰与孔繁森同乡,201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山东聊城后,加入孔繁森精神宣传队伍,于2021年带领团队编校出版了《孔繁森日记》。 近期,他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从《孔繁森日记》出发探讨对孔繁森精神的理解与体悟:“孔繁森书记的日记中,有对社会问题的
精神谱系大家谈 |
用心用情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的精神需要有人创造,也需要有人宣扬。近日,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宣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46位党员讲述46种精神 15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灾难无情人有情,由353名北京消防特勤官兵组成的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成为首支入川救援的外地消防队伍。 7月14日下午,记者跟随中关村街道宣传科科长刘寒晓一行,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八家消防救援站。在这里
好书荐读 |
读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成就?如何理解中国的制度选择?如何认识中国的前进逻辑?深刻解答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也关系世界的未来。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环球时报》2022年推出“读懂新时
好书荐读 |
南京路上好八连
翻阅相关著作,有这么一个连队被经常提起。这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 八连是由一帮农民子弟组建的。1947年8月6日,华东军区特务团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把新入伍的几十个胶东农民青年编排在一起,组成了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不久,连队番号改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 上海解放后,1949年6月,该连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编为三营八连。上海的南京路素有“十里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