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5年04期
卷首语 |
亲诚惠容谱新篇
在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新形势下,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吹响“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的号角。4月中旬,作为2025年元首出访的开篇之作和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重大对外交往活动,习近平主席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圆满进行国事访问,谱写了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擘画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共促繁荣稳定新图景。 巩固战略互信,维护和平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塑造未来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哈萨克斯坦是我们友好的邻邦、亲密的兄弟。这里山河壮丽、草原辽阔,令人心驰神往。正是源于人民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奔赴,古丝绸之路西出首站就经过这里,开启了两国人民穿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也正是源于这份深厚的友谊,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中哈世代友好注入新的时代动力。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理位置特殊、重要,发展前景广阔、深远,百年变局下重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全球视野下中国融通型周边外交的主要内涵与实践路径
【内容提要】周边对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美国对中国进行全方位遏制,在中国周边实施“贴身紧逼”战略,给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应开展融通型周边外交,对周边国际环境进行再营造,破解美国的“选边站”外交战术。开展融通型周边外交的主要内涵,就是以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为基本方针,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开展融通型周边外交的实践路径,就是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支持地区国家走稳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处理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关系;深化发展融合,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产供链合作;管控矛盾分歧,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特朗普2.0对东南亚的影响与中国—东盟合作路径
【内容提要】自2017年特朗普首次执政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经历深刻调整,呈现日益依附于其“印太”战略的特征。在赢得大国竞争思维主导下,美国转向单边主义和小多边主义,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暴露出明显的自利属性,并且借助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扰乱地区秩序。特朗普2.0会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也必将冲击东南亚地区秩序、削弱东盟的桥梁作用。在此背景下,美国—东盟关系将进一步承压,东盟或将更加强调以集体方式开展对美外交,地区一体化水平有望提升。面对特朗普2.0对地区秩序的潜在影响,中国将与东盟携手打造富有韧性的产供链,持续深化“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提升地区现代化水平,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特朗普2.0冲击下亚太地区分工调整动向与中国角色
【内容提要】特朗普1.0以来,东南亚通过承接低端制造业正在成为新的地区增长中心,中国依托“双循环”战略和向高附加值领域攀升,强化了地区供应链的枢纽地位。面对特朗普2.0冲击,亚太国家迫切需要推进以扩大内部消费为主要方向的地区分工调整。然而,亚太地区分工再平衡面临重商主义路径依赖、地区合作机制水平较低以及政治互信不足等挑战。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技术溢出效应及内需市场潜力,成为地区供应链转型的稳定器,在地区分工再平衡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新形势下,中国需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增强与亚太各经济体贸易投资合作,提升亚太地区合作机制化水平,引领构建更具韧性的亚太经济共同体,实现地区分工从“生产驱动”向生产与消费均衡发展的再平衡调整。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亚太地区秩序重塑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推动中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开辟新的境界。中国同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与利益融合不断深化,命运与共意识逐步落地生根。为积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对外交往上提出理念倡议引领并积极推进地区治理,经济合作上强调共同发展并推进地区机制建设,安全共筑上倡导和平发展道路并推动问题对话解决,文明交流上秉持互学互鉴并立体多元推进文明对话。与特朗普2.0给亚太地区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作为地区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积极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促进亚太地区秩序更为平等包容、开放共享、和平稳定,为亚太地区秩序重塑注入稳定性与正能量。
政党政治和理论思潮 |
21世纪智利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内容提要】智利共产党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百余年来历经曲折成长道路和艰辛奋斗历程,展现了强大历史韧性。进入21世纪后,智利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在理论方面,智利共产党提出智利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土化和现代化,对民主理论和发展模式等进行新阐释,对新自由主义展开批判。在实践方面,智利共产党在新的政治社会生态下不断调整斗争策略,通过参加选举和参政议政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通过领导群众和工人运动增强党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智利共产党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有进一步成长壮大的空间,但也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未来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之路并不平坦。
政党政治和理论思潮 |
从意识形态“回潮”视角看西方政治思潮之变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斗争色彩曾一度淡化。但近年来,意识形态因素在西方国家出现显著“回潮”,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光谱加速极化、意识形态作为外交工具被频繁运用和逆全球化思潮愈发意识形态化。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不断崩塌引发社会结构失调与治理失效,西式民主实践反复“失灵”催生民粹主义浪潮,加之社交媒体广泛应用加剧政治思潮碎片化,西方国家维系自身霸权、驱动意识形态对抗的动机日益强烈。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回潮”不仅加剧多国内部政治极化与国际阵营分化,也将持续冲击全球治理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特朗普2.0“关税战”的逻辑、特征及布局
【内容提要】“关税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执政布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影响将会超越经贸领域,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冲击。特朗普政府试图借助关税手段,纠正贸易失衡、增加美国收入、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并在边境安全、非法移民、芬太尼治理等方面实现相关目标。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具有高悬大棒迫使相关国家对美让步、注重实现“反规避”目标、利用关税威胁达成多个政策目标等特征。美国对华“关税战”布局包括“直接战线”和“间接战线”两大模块,呈现“威逼先行、极限讹诈、外线布势、统合施压”的策略特征。特朗普智囊宣扬建立“北美堡垒”“两级关税贸易体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值得警惕。中国需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做好对美“非对称反制”,积极打造新开放格局,为有效应对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特朗普2.0美欧关系的新特点与新挑战
【内容提要】拜登政府奉行较为积极和灵活的对欧政策,带动美欧关系走出低谷,推动双方加强合作,联欧援乌抗俄和美欧涉华协调成为其重要外交遗产。特朗普2.0重塑美国内政外交,使美欧关系再遭强烈冲击。加强版“美国优先”主导美国对欧政策,美欧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跨大西洋联盟内权力失衡加剧与欧洲内部分歧增多,导致美欧关系附庸化风险再现,且更容易被特朗普交易主义主导,美欧涉华利益交换博弈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双方在如何处置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矛盾加深、多领域分歧积累以及“信任赤字”攀升等,均对美欧关系构成新挑战。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多重困境下的欧盟转型与中欧关系“再平衡”
【内容提要】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欧盟正在经历全方位转型,但面临多重困境。经济上,欧盟在开放和战略自主之间艰难寻求平衡;政治上,面对政党格局碎片化和政治极化,欧盟政治同样在保守和自由之间撕扯;安全上,欧盟面对乌克兰危机和中东之乱,在战略自主和北约安全保障之间徘徊,努力寻求互补路径。当前欧盟转型已对中欧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欧盟超越地缘政治竞争视角、重回伙伴关系视角认知中国,走出“去风险”的误区、重构中欧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以及摒弃“模式冲突”的思维、回归“和而不同”方式共处,是中欧关系在大变局下重建平衡的关键。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中欧关系的发展动力、挑战及前景
【内容提要】随着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与欧盟关系迎来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当前,开展经贸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转型、支持多边主义,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三大驱动力。同时,欧盟对华认知的变化、对华“去风险”政策、欧洲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美国对华政策影响等给中欧关系带来挑战。未来,中欧双方加强战略对话、深化经贸合作、积极应对经济摩擦、加强双多边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将有利于夯实政治、经济和民意基础,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国际热点快评 |
周边命运与共乃人间正道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周边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周边形势并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指出,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这是对既有“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繁荣发展之基”“周边是首要”等判断的丰富与发展,并从经济、安全、外交等多重维度全面定位周边
国际热点快评 |
美国滥施关税损人亦害己
近日,美国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推向新高。尽管美国一再宣称此举旨在落实特朗普总统的竞选承诺,减少贸易逆差对美国产业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并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其利用地缘与经济霸权挥舞的关税“大棒”已经对全球经济秩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与多边主义的信心。 滥施关税并非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出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