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4期
卷首语 |
美美与共 同行致远
人类不同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发展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基于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考量和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世界和平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为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注入不竭动力。 人类进步迫切期待“百花齐放”。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尊敬的各位政党领导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大家相聚,探讨“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重要命题。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揭示文明兴衰规律 擘画文明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在文明互鉴共生中同行天下大道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阐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五点主张,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对于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特别是大变局下推动人类文明互鉴共进具有重大意义。 不同文明因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创人类未来提供的又一个重要公共产品。文明多样性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文明交流互鉴对世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球文明倡议立足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实际,既凝聚治国理政精华的中国智慧,又顺应世界现代化大潮,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中国既是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中国将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携手世界各国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秩序的重塑
【内容提要】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辅相成的历史。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塑造着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基本样貌。当今全球秩序是一个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和霸权主导特征的不平等秩序,西方文明在其中居于强势与主导地位,美国掌控世界文化霸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连同其所属的文明处于弱势和不平等地位。现有的以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没能解决自身产生的诸多矛盾,亟需进行重塑。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体系化的理论认知,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指南,为重塑全球秩序指引方向和路径。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百年大变局呼唤“新文明观”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在实践中倡导“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这种等级性文明观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要想避免陷入新一轮战乱,亟需从“文明冲突论”转向“文明交往论”和“文明互鉴论”。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应运而生。这一倡议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构建和平发展的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全球文明倡议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及实践路径
【内容提要】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柱。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感召力;着眼当今世界之变,具有重要引领力;依托中国发展实践,具有强大公信力。加强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既要理论化,也要故事化、生动化;既要精神化,也要物质化、生活化;既要主体化,也要客体化、精准化。不断提升全球文明倡议对外传播的实效,需要更加重视瞄准青年群体,更加重视用好社交媒体平台,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精准传播。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人类和平发展
【内容提要】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具有科学系统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包容性特征。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必将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对外工作理论与实践 |
百花当齐放 正道勇担当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新华社图片) 3月的北京,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外,星光点点,春风拂面。芳华苑芳华厅内,灯光璀璨,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交相辉映。2023年3月15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里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
党的对外工作理论与实践 |
命运与共 携手同行
梅妆山水,花香金陵。2023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三局、《当代世界》杂志社在南京举办“当代世界·中巴文明共进论坛”,面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精神,深入阐释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涵要义,加强中巴(巴勒斯坦)两国政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促中阿两大文明互学互鉴。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简称人斗阵)总书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执行委员会委员、巴
国际热点快评 |
全球文明倡议铸就人类进步历史丰碑
国际热点快评 |
中国斡旋沙伊复交:新格局、新规则和新力量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沙特与伊朗同意两个月内恢复外交关系。中东地区影响最广泛的一对矛盾有望缓和,未来可能持续产生积极、正面的扩散效应。对于饱受战争冲突蹂躏的中东而言,这代表着合力谋发展的新格局;对于以丛林法则、西方意识形态为底色的国际政治而言,这代表着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新规则;对于被西方大国控制、主导的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秩序而言,这代表着冷战后世界政治舞台中
外国政要学者看中共 |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生活在分裂的时代,地理位置、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物质财富等方面的差异将人类割裂成不同群体,这些分裂不仅出现在国与国之间,也出现在国家内部。同时,我们也生活在全球性威胁当中,气候变化、核扩散等问题需要人类共同应对。因此,人类别无选择,只能同舟共济,携手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和平与和谐。 要实现世界文明和谐共处,就必须推动文明互鉴,而要推动文明互鉴,就必须尊重文明平等。因此,尊重文明
外国政要学者看中共 |
中国必将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964年1月27日,戴高乐将军在法中建交时表示,“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同它在过去多少世纪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样。”如其所言,50多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的发展成就得到世界普遍认可和赞叹。 近年来,西方国家普遍面临金融市场过度膨胀、实体经济疲软等挑战。美国经济学家拉罗奇在《辩证经济学》一书中就马克思提出的社
外国政要学者看中共 |
文明交流与中阿命运共同体构建
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骞奉命出使西域,试图与沿线各部落建立军事联盟以对抗匈奴。然而,在对西域及当地居民的状况进行考察后,这位杰出的大使萌发了一个新的伟大想法,即开辟丝绸之路,与西域各部落建立起商贸联系与人文往来,并逐步将这一经济与文化交流扩展至更遥远的地区。这一实践实际上开启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交往的序幕。 和谐共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一贯理念 丝绸之路提出的初衷在于推动中原王朝与
外国政要学者看中共 |
中国为世界文明进步提供了新选择
我第一次听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为公”箴言,以为他只是在中国传播来自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我之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礼记·礼运篇》中读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才发现,“社会主义”这一政治理想萌芽早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善于将传统智慧经验同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型国家的标志。 事实上,我切身体会了中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功。2006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