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5年02期
卷首语 |
睦邻同心 筑梦同圆
敦亲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中国同周边国家交往蓝图,推动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指引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提质升级,为亚洲乃至全球友好合作、团结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携手周边国家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强化理解互信,共护和平稳定。和平与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亚洲特色发展道路:百年大变局下的亚洲答案
这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于2025年1月18日在印尼外交政策协会发表的公开演讲稿摘编。 新年伊始,我们欢庆2025年的到来。但并非所有国家和人民都能享受迎接新年的幸福与祥和,不少国家和地区仍处在战乱和动荡之中。仅2024年,全世界就有23.3万人死于战火。 亚洲是幸运的。二战结束以来,亚洲地区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亚洲地区走出了一条独立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理念、特色品格和实践创新
【内容提要】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就推进中国周边外交作出一系列新指示新要求,突出体现在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弘扬亚洲价值观、倡导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这些创新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赓续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周边外交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周边外交进入更加奋发有为的新阶段,中国携手周边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特朗普2.0冲击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发展前景
【内容提要】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是指东盟组织及其成员为寻求自身和地区的安全与发展,总体上对周围大国实施多面交好、不偏不倚的外交战略。在长期复杂演进的国际格局中,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日趋成熟,对维护东盟国家自身利益、东盟共同体建设以及东亚和亚太区域的合作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朗普2.0时期,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将面临全方位的强劲冲击,其在中美之间搞平衡的难度将加大。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发展前景,是在前期积累的丰富战略实践和历史经验基础上综合运用和创新各种策略,在中美大国关系演进中寻求共生与合作空间。可持续且具有韧性的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对亚太和全球秩序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化与周边外交策略选择
【内容提要】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大国关系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安全因素对经济合作产生更大干扰,中国周边热点问题管控难度增大。同时,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地区环境凸显了国际合作的重要价值,加快发展仍然是周边地区的主要问题,中国周边国家需加强经贸合作以应对特朗普冲击,美国扩展盟伴体系的边际空间有限,这些因素给中国周边外交带来重要机遇。面对周边安全环境新变化,中国可积极向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确定性,向外部世界展示自身坚持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合作的态度和行动,有效参与管控周边热点问题,推动经济合作“去安全化”,稳步提升对周边秩序的影响力、塑造力。
国际关系与地区形势 |
以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周边命运共同体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平台,以三大全球倡议为战略指引,不断夯实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四梁八柱。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美国对华遏制打压加剧,全球地缘经济沿着地缘政治裂痕逐渐碎片化,“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日渐凸显,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明显改变。为此,中国需要审时度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使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政党政治和理论思潮 |
美国民主衰败的主要表现及其根源
【内容提要】近年来美国民主衰败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包括政治极化导致治理低效,府会斗争导致政策多变,司法干政导致制衡越界,选举乱象导致民主褪色,民众信心下降导致社会动荡。催生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既源于美国宪政体系本身存在缺陷,使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难以解决的积弊,也源于精英与平民分化、文化战争与种族问题并行、党派身份自我强化、信息产业失衡发展等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美国民主衰败是美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这不仅给美国自身带来显著冲击,也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政党政治和理论思潮 |
动荡变革中的欧洲政党政治
【内容提要】近年来,尤其在2024年这一全球“超级选举年”,欧洲政党政治发展呈现出右翼民粹政党强势崛起、传统右翼政党势力巩固、左翼政党影响式微、政党格局碎片化加剧等新特征。影响欧洲政党政治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传统主流政党失去民心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等。未来,欧洲政党格局大概率将继续右倾,右翼民粹政党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主流政党则面临严峻的自我革命考验,欧洲政党政治正迈向更为保守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周期。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特朗普2.0美国中东政策的“变”与“不变”
【内容提要】特朗普二进白宫,美国中东政策将呈现出“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态势不会变,美国打压伊朗、推动阿以和解的方向不会变。同时,为适应中东形势新变化,加之特朗普的个性,美国对以色列、伊朗、沙特和土耳其的政策会有明显变化。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政策目标会存在诸多矛盾,行政团队内部难以协调,中东形势又变化多端,美国中东政策将呈现明显的不确定性。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中等强国的崛起与国际秩序的重塑
【内容提要】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加速演变,中等强国依托经济实力、地缘战略地位与国际影响力迅速崛起,成为塑造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中等强国凭借独特的国际地位与灵活的外交策略,在坚持多边主义、推进议题创新和实施“软平衡”方面展现出鲜明特征。中等强国的崛起一方面深受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格局转型及全球治理改革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促进国际格局多极化和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影响国际秩序的演进,在全球和区域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时代为中等强国提供弯道超车的机遇,推动其在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突破,进一步增强全球竞争力。中等强国将在多极化和多边治理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影响力也将持续提升。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印度尼西亚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展望
【内容提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始终奉行自由、积极外交原则。面对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印尼各个时期所奉行的外交战略经历了复杂演进过程,并呈现差异化特征。从旧秩序时期的民族主义与反殖反帝相伴战略、新秩序时期的发展主义与实用主义兼备战略,到民主改革时期的多边主义与“对冲+”相容战略,印尼外交战略的系统性与主动性日渐强化与提升。2024年执政的普拉博沃新政府的外交战略,将更加聚焦睦邻外交和经济外交,强化新兴经济体、中等强国和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国家的三重身份定位,增强印尼在“全球南方”、亚太地区及全球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
全球治理与国际格局 |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
【内容提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以来,国际传播从数据驱动的传播基础设施、基于知识传播的算法逻辑转型、受众主动获取信息模式的转变等多个方面经历深刻变革。在媒介生态重塑、算法推荐嵌入、知识生产驱动、传播权力分配等多维度上,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呈现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杂变化,应通过强化技术基础、捍卫数据主权、优化传播机制、参与规则制定、注重人才培养等措施,在算力、算法、算料等方面入手,推动国际传播格局的逐步优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全面提升。
国际热点快评 |
从DeepSeek禁令看美国技术焦虑
当硅谷还在因OpenAI内部的权力之争而动荡不安时,中国的人工智能(AI)企业却在默默向前。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做到了让美国科技巨头侧目的成就——开发出媲美顶级AI模型的产品,而且成本和能耗都大幅降低。这个本该值得庆祝的技术突破,却招来了美国国会的“长臂管辖”。2025年2月7日,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联合提出的《政府设备禁用DeepSeek法案》,将美国对中国科技突
国际热点快评 |
美国再掀“退群潮”威胁几何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退群”就是其标志性动作,美国退出包括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10多个国际协议和国际组织,使“特朗普1.0”外交呈现出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而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美国就接连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引发巨大争议,多国政要和学者表示这些决定是单边主义做法,将对人类公共卫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人权的努力产生负面影响。 表面上看,美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