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1期
卷首语 |
回家的路上
又见面了。 关于我们,关于作品。您好! 孙志保真会“慢慢说”。在他的《独行》中,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被命运和婚姻捉弄的中年男人,其中,他把何先生的人生困顿与无奈都一下子剥离在我们眼前,接下来,他想看你怎么说。 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点意思。 另外,何先生和米媛的情感经历,也了却了何先生今生对爱情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一个要绝对艺术自由而不惜生命的人,真让你我激动得直拍桌子。 有人问,我的小说
金色书签 |
回家的路
天哭丧着脸,像弃妇,又像别人欠它钱,而这个人又人间蒸发再也见不着似的;太阳躲在云层里,偶尔露一下脸,又钻回去,像窥视人间秘密的探子。前几天下过一场雪,雪融化,路面湿淋淋的,低洼处汪着一摊摊浑水,走在砖铺的人行道上,稍不注意,就会遭受砖缝里喷射而出的脏水的袭击。风也跟着凑热闹,像野猫叫春,又像皮孩子抽陀螺鞭梢发出的呼啸声,街道边的法桐树禁不住抽打,树枝颤栗摇晃。天气预报说,两日后又将下雪,是中雪。姚
中篇小说 |
独行
一 四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一场小雨悄悄地淋湿了H城。何先生在7路车上颠了一个小时,在清泉路与金翎路交界的一个叫茉香的站点下了车,带着一把名叫“孤烟”的二胡,踩着人行道上的青色方砖,慢慢地向西走去。小雨此时已变作雾雨,落到头上、衣服上,清爽,令他愉悦。二百米外,应该有一家乐器店,鹅黄色的门头上,应该有“闲征雅令,醉听清吟”两行小字。他就是奔它而来。“孤烟”,无论将来的命运如何,这第一个落点,是不能马
短篇小说 |
铜人
1 抹上最后一层铜粉,他感觉脸上戴了一副面具,而世界,被挡在外面。他把眼睛睁开,化妆师水平不错,除了他自己,大概没人能把他认出来。他想笑,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整张脸都是僵硬的,他的笑甚至包括他想笑的意识,都被封死在了铜粉里。还好,他的眉眼还活着,于是,他的笑意从那里流出来,不过,瞬息凝固,戛然而止。细心的化妆师还是发现了,再一次提醒他,铜人最忌讳表露,要学会隐藏自己。他点点头,幅度极小。化妆师又把
短篇小说 |
搬到天上去住
童年的记忆里,有一个苹果花一般的姑娘,跟她的爱人一起搬到天上去住了。 这里是煤矿上的一排家属房,因了小巷口长有一棵别的巷子都没有的苹果树,人们有时候称这条小巷叫“苹果巷”。从北京搬来的陈阿姨说,北京有一个苹果里,要不咱们的小巷就也叫“苹果里”。可是中原这个小煤城,人们不习惯称“里”,这边就叫“街”“路”“巷”,所以,有人叫我们这里“苹果路”“苹果街”,也有不少人叫这里“苹果巷”。那棵苹果树据说是
短篇小说 |
红霞
书里说,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意味深长的梦。有时候,你根本不明白,你生活的地方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世界。长到六岁,我知道,自己肯定活在了梦的外面。 我生在鲁中平原一个叫麻店的小镇上。从古至今,此地都没有出现过历史名人,但庄稼汉倒是挺多的。他们面朝黄土,整日伺候着那一片片荒芜、贫瘠的田地,遇上干旱的年月,甚至是入不敷出。当然,村里也有几个像我爸这样的异类。爸爸曾经是村里的民办教师,教了两年书就不干了。我没
微篇小说 |
皮鞋
出发前,所有的一切,应对沙漠的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密。可是,事到临头,傅队长觉得还差什么,却又琢磨不出。等到进入沙漠,他终于想到:要是带个维语翻译就好了。 师部决定开发塔里木(维语意为可开垦的荒原),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傅队长是老红军,他凭经验,带了一张地图(二十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一辆马车(木轱辘大车)。还有羊皮水囊、军用水壶,盛着水。他说那个地方,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要是一个月不见我
微篇小说 |
富贵车
晚霞把天地烧得通红。 王坤迎着红霞行走在马路边,看见周通骑着三轮车过来了。三轮车被改装过,左边钢盒里搁着一个红色保温杯,右边钢架中插着一根木拐杖。车斗里坐着一位老妇人,那是周通的母亲。 王坤朝老人喊一声:“伯母好。” 老人的白发在霞光中闪亮,皱得深刻的老脸绽开微笑。 王坤再喊一声:“周哥好。” 周通点头,宽脸一展,惹得汗珠滚落。刚立秋,高温未减。他用手臂擦擦脸,朝王坤一挥手。 王坤问:
微篇小说 |
爷爷的爱情
从我懂事开始,我爸爸就常和我说起我爷爷的故事,说你爷爷是被日本鬼子和狗汉奸逼得走投无路了,才加入新四军抗日队伍的。每回我爸爸讲完我爷爷的故事,总会感叹一句,要是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新生活。 我爸爸说,他的爷爷是开饭店的。在我们老家洋河的老街上,原先只有两家饭店,一个是邬家的,一个就是我们李家的。两家饭店,邬家的在西头,李家的在东头。两家饭店老板关系很好,经常会走动走动,交流一下生意经。
微篇小说 |
杨小雨
当——当—— 放学铃声一落,我穿上雨衣挤出教室,窜进了厕所:一大泡尿把我憋得小肚子痒。撒完尿,出校门,我看见杨楼和王庙的学生举着五颜六色的雨伞,过了王寨村头的石桥。 四月的雨淅淅沥沥,连着下了五天。土和水混在一起,被一双双鞋子搅成了泥汤,泥汤下还隐藏着深浅不一的车辙,一步不慎就会滑倒。走过村部,走过池塘,走过烟炕,走过小卖部,我一步步挪到石桥。在桥墩上磕胶鞋上的泥,我看见浑浊的河水泛着泡沫穿桥
术与道 |
鲁迅传统与当下文学关系的“不及物”现象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众多作家都表示受到过鲁迅的影响,众多作品包括网络文学都声称继承了鲁迅传统。鲁迅传统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显然是一个文学创作中绕不过去的热门话题。但事实上,这又是一个并未得到有效梳理和清晰阐述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对鲁迅作为文学资源的影响和作为文学传统的继承之间所存在的差别,细致的区分显得相当薄弱。作为文学资源,创作者主要是从中吸取精神营养、获得创作的启示与灵感。这种吸取不是排
散文精粹 |
替一颗苍耳活着
一 有人从城市拿着柄斧头走向了乡野,建一木屋,受够了漂浮在城市上空的污浊云霾和那些噪声,宁肯一个人坐在一颗南瓜上,也不想挤在天鹅绒坐垫上。 但对一个乡下出生,乡下成长的人来说,城市对他意味什么?他又居于何处,又因何而生? 他能把城市当作一颗南瓜坐下吗? 如果将人分为乡下人、城里人、流浪者(漫游者),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从乡下到城里的流浪者,最后能成为一个城里人,这是内心的真实,即使像《红与黑
散文精粹 |
书房小景
笔筒 笔筒的功能无须赘言了,来源也不去考究。这里只谈谈我书房里的几个笔筒。 一个是竹木结构的。这个笔筒有了一些年代,据我粗浅的知识,断定它是晚清或民初的东西,主体材质是竹子的,上沿口是鸡翅木镶嵌。可喜的是,这是用一整块鸡翅木镂空制成的,四角没有接口。下底也是整体的鸡翅木,且有四个连体足。四个面上,雕有春夏秋冬的图案,类似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条屏。该笔筒无款识,但从“笔墨即人”这一不变的理论推测
散文精粹 |
信
父亲只读过两个月的扫盲班,尽管他费了不少功夫,碍于时间短促,依然是个白字先生,“错加白”。他那会还没有拼音教学,解决办法如同《说文解字》的声训,哪个字认得就写上哪个字。母亲念了两年不到的学,母亲喜欢上学,但终为杂事所耽误,被外婆押着烧饭、割猪草……三天两头请假,郁郁不欢。遇到农忙时,干活比上课时间还多,这还不是主要的,最主要学费要拖很久,老师讨了好多次,迟迟不能答复,这让母亲很是难为情,经常绕道而
镶金诗卷 |
如果凋零就先把我落下(组诗)
棋 子 我在其中。推开手边的窗, 那么多身不由己的河与岸…… 它们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在虚无中央种下粮食、因果, 一年又一年,没有别的打算, 我仍深陷其中,如一件将要生锈的旧物。 如果凋零就先把我落下吧…… 落在枯枝后头, 像一片盲了眼的雪花, 一步三回头,走在冬天的深喉里。 这一生 与谁为敌 我准备了风暴、墨汁、伤人的箭…… 亲爱的敌人,我是你的。 我动用一身的荒岛困
镶金诗卷 |
徐春芳的诗
论虚拟偶像 谁都可以被代替 谁都可以和你在一起 你是生活里的一束光 我曾祈祷新的女主角 红叶般停留在一抹秋色上 未来的世界,谁需要人类 一只眼睛,凝视着宇宙里 每一个镜头,想阐释 行为艺术的完整和完美 上帝死了,我也随着死了 死在头脑超级风暴和谋杀里 生活奔跑过来无数讨债鬼 为什么我们在这个蓝色星球上 生存或者死亡,都是演员 落幕前幽深的一瞥 梦制造了真实,打起了组
镶金诗卷 |
禁湖(组诗)
湖 生 渔船上,那张网如女儿的嫁衣 再次捋顺时,禁湖告示 压痛了以湖为生的捕鱼人 痛觉外,胎盘样水系,顺着长长脐带 传递湖底折叠的心跳 老舅却以竹篙直切脉搏,让湿透的残阳 为晦涩涟纹着上修辞 抡了四十年的网,已如探囊大手 暮色里探到满舱鱼虾,探到 三世同堂,富庶小康 探到花甲撒手时,该知足了 瞳孔里,湖色沉淀出的落霞 映照在那张一晾再晾的网上 渔 乡 湿地萎缩着,如同
镶金诗卷 |
为了表达不枯萎(组诗)
吹 拂 为了表达不枯萎 有时需要浇灌 更多的时候需要吹拂 这股风不大 起自草叶上的蝴蝶翅膀 叶尖不动,原野却稻浪翻滚 在吹拂我之前 吹拂过杏花春雨,燕子呢喃 吹拂过木格窗、皂角树和“的确凉”衬衫 吹拂过诗中“惹却三千烦恼丝” 我仰着脸让它吹 解开衣扣敞着怀任它吹 当我睁开眼睛 屋檐低矮,父母高大 这些年持续吹拂我的家风 其实与自然界的风没有多少关系 星 空 小时
镶金诗卷 |
庐州册页(二首)
包公祠 包河公园。一座土墩拱立 威严,肃穆,刚毅 仿佛惊堂木,在尘世 保持几百年一贯的警觉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审视看客,审视 画虎画皮难画骨的面具,和人心 我抚摸着这一尊尊冷峻 如触碰历史的锋芒 对视的一刹那 感受规矩二字的轻重 一口井。 盛开满池塘的莲花,君子折腰 一口井。 隐藏深不可测的淤泥,小人不敢近身 廉泉似镜 有人照见自己的来路,心如止水 有人窥
镶金诗卷 |
西瓜帖(外二首)
父亲一弯腰,那滴汗珠 就摔成了八瓣 在地里安了身,在瓜秧上安了魂 秧的任性随意扩张 它们延伸得太远 像一个人,一生也走不尽的路 瓜熟的时候,父亲最精神 你看,月光下晃动过的几缕白发 好像又在指点江山了 很多年,一抱起沉甸甸的西瓜 红光就会照在父亲脸上 照进他的沟壑,他的田坎 很多年,都挥抺不去 中秋月 秋风穿起渐凉的衣裳 在月下清洗着往事 小时候,娘就着月光 在庭
文学ABC |
鸟在塔上
我说我去北斗岛是为了寻找一种鸟,你信吗?我自己都不信。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扛着猎枪走在芦苇荡里,却没有发现一只鸟。风很大,芦苇翻卷着,就像浪头在我身边起伏,一波向我涌来,一波离我远去。我趔趄在风里,慌乱地开了一枪。砰的一声,芦苇停住了。片刻,叮叮当当的敲铜声从芦苇深处传来,我倏地看见前面有个老头,在用铁锤敲着铜鸟。我向老头走去,老头身形不动,可我每走一步,他就远离我一步。我没看见他嘴动,却听
文学ABC |
回望逝去时代的面影
与其说鸟在塔上,不如说鸟在时光里。 半梦半醒时分,有些东西会从记忆深处闪出,也许是一个人、一个生活片段、一种梦境,会引发我们内心别样的悸动和迷茫。于是,当一种鸟从我的梦中飞起时,就有了这个“返乡找鸟”的故事。 这只鸟来自少年,来自名为故乡的地方。在岁月深处,不只是农耕绵长的田园村庄、光影斑驳的老街古镇才是故乡——曾经的时代,矿山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相伴过激情燃烧的一代人。因而,在高高的井架
文学ABC |
“青铜时代”的罪与罚
首先必须表明,读朱斌峰的这篇《鸟在塔上》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这“意思”来自于对这些年铺天盖地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的怀疑与厌倦,也包含着对“小说要有独特气质”的偏好与再次确认。在阅读过程中,我总是不由得回想起那些曾让我沉迷的先锋小说,比如马原的《虚构》《冈底斯的诱惑》,格非的《迷舟》《青黄》《褐色鸟群》等等。阅读是有情感的,也是有记忆的,而情感和记忆是一种力量,它会影响甚至赋意后来的阅读,正如后代的
文学ABC |
意味的乏力与自洽性的缺失
一部优秀的小说,应该是饱满的故事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若以此标准拿来看朱斌峰的短篇小说《鸟在塔上》还有些距离。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意味的乏力与自洽性的缺失这两方面。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寻找”的故事。故事也并不复杂:“我”被一个离奇的梦境诱惑,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北斗岛,寻找一种叫柴鸡的鸟儿,最终无功而返。在寻找鸟儿的过程中,小说又旁逸斜出“我”哥哥失踪的故事、
非虚构 |
荒山筑梦
编前 2021年9月13日至15日,在省文联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由《安徽文学》牵头,省文联“走进乡村看小康”主题采风创作小分队深入霍山县上土市镇,走访了霍山县星火红色文化培训中心、陡沙河温泉小镇等革命老区和新兴建设区域。采访期间,作家们看到的,听到的,记录的,不仅有红军故乡的兴盛、将军摇篮的壮大,还有一代创业者崭新的生活步伐。采访结束后,作家们激情迸发,笔下生辉,创作了《温暖的河流》《天
非虚构 |
温暖的河流
胡彩英家门前有一条河,青绸带一样从山里滑出来,又炊烟一样绕着山脚盘旋到很远很远的山外。胡彩英刚刚能听懂大人说话时,就知道这条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炉河,还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常常造访她的梦乡,她看见一个衣袂飘扬的仙女踏着云朵过来了,手上捧着一个碧绿的玉香炉。仙女低头左顾右盼,似乎被脚下的山光水色吸引了。胡彩英知道这个仙女就是村民常说的麻姑。她兴奋地大叫了一嗓子,麻姑。麻姑一慌神,手中的绿色玉香
非虚构 |
天宽地宽温泉小镇路更宽
让中国农民重拾自信,在乡村振兴中有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是摆在乡镇干部面前新的课题,谨以此文,向为全面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乡镇干部们致以敬意。 ——题记 村民无论说什么我都听得懂 季节转瞬就到了秋季。朱晓宇每天都醒得早,这天便索性早早起来,她一路溜达,不知不觉就走到陡沙河温泉小镇。 昨夜下了点雨,山里的早晨便有了寒意。依山而建、傍水而筑的酒店建筑,都隐在只有深山才有的烟雨意境里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