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3期
卷首语 |
有些时光从不倒流
从东到西的江水流经我身边时 变成了由南向北 每到黄昏我就朝长江靠拢 冬日壮丽的夕光泼洒在江面上 首先陷入黑暗的是汉阳 之后汉口亮起了灯火,而武昌 因为我的走动迟迟不肯合上夜幕 这是长久生活在岸边的结果 无论顺江而下还是逆流而行 宽阔的视野里都有感喟之声 从前我们搭乘四面透风的轮渡 在船舷上追逐江鸥的身影 而现在,你我神色平静 一簇簇漂浮物绕过漩涡走向宿命 江鸥依然在
小说坊 |
母亲和她的第一个连手
1 如果我以自己比较清晰的童年记忆为起点,来细数我母亲在羊圈门所结交的好朋友们,第一个应该是马东的女人。那时候的羊圈门人还不知道闺蜜这个说法,更不会用好朋友这种洋气但拗口的词儿,我们有着更土气更实用的称呼,叫连手。连手,连手,试着喊一喊吧,是不是挺顺口的?再细想一下里头的味儿吧,感觉这含有土腥味的称呼挺得劲儿的对不对?试想一下,两个人,你的手,我的手,手和手相拉,勾连,便是连手,手既然连
小说坊 |
山那边没有商场
1 洛罗扎西和左亚琴来到海螺大商场的时候天已暗了下来。太阳转到了哪个方位,具体也不知道。不能和草原比,城市里永远没有草原那么明亮的天地界线。 洛罗扎西看了看手机,嘟哝了一句,天都快黑了,山那边可没有商场。但在左亚琴听来,天都快黑了,短短五个字分外刺耳,也包含着无尽的抱怨。她尽量克制自己,怨气到了喉头,却又被生生咽了回去。走过那么多批发市场,不是没有看上眼的衣服,她只是想多转
小说坊 |
狗獾不是果子狸
1 二叔捣了一下王良生,努着嘴在他耳边轻声说,你看。 王良生像被洋毛辣子虫叮了一口似的,脖子猛地往后一缩,再慢慢转过头来,有些漫不经心不情不愿。他不想搭理二叔,看什么呢,有什么好看的呢,还一张嘴那么近地凑在自己耳边,神神叨叨的,他心里想,可是,当他扭过头来,往二叔努嘴的方向看去时,却不由睁大了双眼。 这一路上,公交车每次在一处站点停下时,都会拥上来一批人,不用问,王良生就知道
小说坊 |
你幸福吗
一 天气热得厉害,时值盛夏三伏,还不到上午十点钟,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天上,炽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天气这么热,街上的人却并不见少,开车的、骑车的、步行的,像漂在河上的草芥缓缓流动。这里是省城的中心,又临近大医院,街上车来人往,并不会因为天气的炎热而减少流量。 如今城市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医院,楼里院里挤得到处是人。丁艺山出了住院部,到存车处交了四块钱存车费,取好自行车准备回
小说坊 |
渔痴二黑
1 房车挺新,皮革味尚未散尽,在鼻息间清晰地回旋。 车由车主张鑫亲自驾驶,沿海岸线行驶近一个小时了。 路上已经没什么车辆,左边一片片衰败的黄须草迅速向车后飞去。右边海冰逐渐消融的大海远高近低,似乎歪斜了,给人大海即将倾泻过来的压迫感。 车子下了平坦的沿海公路,拐下缓坡,向着海边开去。道路开始坑坑洼洼,房车醉汉一样摇摆晃荡,二黑紧张地抓紧了扶手。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海垱
小说坊 |
双栖
1 我刚从学校毕业,回到老家寨河镇,陪伴我四年的寝室铺盖都没拿,连同一只不锈钢保温饭盒,全都留给了学弟。记得学弟满口答应给我捎回来,但从那时至今学弟遁入人海一直失联。罗兰的行李太多,两只大皮箱,还有一台486奔腾电脑,主机、显示器和键盘在寝室散落一地,我拎的全是她的家什。前途一片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又时时担心罗兰会怀孕,我为此深陷焦虑。就算蒙头大睡,也如同假寐。父亲一把掀开我的被
灵兽录 |
灵猴
傅菲 放下铳的一刹那,旦春傻眼了,只见一只短尾猴跪在地上向他作揖。一溜肠子血糊糊地从裂开的下腹淌下来,血水不停地往下滴。短尾猴把肠子撩起来,塞进腹部,继续对旦春作揖。旦春匍匐在大石墩上,感到有一股血腥气从喉咙冒上来,冲溃了堤坝的河水一样冲出了自己的口腔鼻腔。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两耳光。 这是一只老母猴,头发稀稀,脑壳露出红红的肉斑,宽阔的脸廓盖了一层紫红色,两道眉脊凸起。它的眼睛通红
面对面 |
写诗就是倾听心跳克服心慌的过程
张执浩 丁东亚(以下简称“丁”):执浩老师好,确定要跟您做访谈,我首先想到的是黄鹤楼。这自然与您相关,因为您在黄鹤楼下居住了多年。作为一处名胜绝景,黄鹤楼得以为大家知晓,与那首广为人知的古诗《黄鹤楼》是分不开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无疑很好地诠释了好诗的影响与力量所在。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作为诗人,谈谈您与黄鹤楼的渊源,以及您生活其中
诗空间 |
祝福我们清澈的余生(8首)
从八月过去 八月最拥挤 地下和地上不再对立 红薯、土豆和花生……它们 要钻出土来,而地面 早已被南瓜、香瓜、苦瓜、丝瓜 西瓜和冬瓜们……所瓜分 我记得有这样一条田埂 可以串联起童年的所有记忆 从门前的稻场出发蜿蜒而行 经由一块块稻田、旱地 三口堰塘,以及几座塌陷的坟 然后从竹林旁边的菜园子绕回来 但这条田埂已经消失,余下的部分 杂草丛生。我在记忆中走了一段 奇怪的是没
诗空间 |
暮色降临在窗外(7首)
番茄饼 晚上整理床铺时感觉到了秋天的凉意 天空渐渐明亮的早晨 下起了小雨 我的儿子在北方一座城市穿上了 白色的外套 我的妻子在南方,和妹妹一起 照顾骨折的妈妈 一大早我在厨房做简单的早餐和中午的一份便当 电唱机在冰箱上不停地播放音乐 节奏鲜明 应和着雨滴撞击石棉瓦的声音 房间里只有我一个人 事物散落于各处 孤独其实 并非一无是处 翻看朋友的诗集时 我在桌前 在早
诗空间 |
暴雨过后(7首)
暴雨过后来到得丘园 暴雨下了一阵, 公园到处零落着物什。 在台风来临之前, 我驱车来到这里。 蝉鸣中有女性和海洋的气味 由远及近的安详。 一只蝉是一个合唱团, 它们连接着我们的神经。 蔓陀花园咖啡馆二楼, 尖顶木质建筑,蝉声 渗透红砖绿柳。鸳鸯在草坪上 梳理羽毛。灰色的鸟在捕食。 大风将树上的果子吹落地面。 风筝在树枝上旋转。 我将手掌伸出去, 露出手指。
家乡书 |
弱水流沙之地
无边的苍黄,沙丘此起彼伏,尤其是月光之夜,浩大的瀚海,却有着处子的静谧、深邃与坦然。在以往的想象中,沙漠狂躁,风暴和沙尘随时都在崛起和横扫,垄断和遮蔽天地间的一切,可没想到,古人所说的瀚海泽卤,也有着温驯,甚至美好的一面。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我带着年少和迷茫的自己,从南太行山区至冀南平原,乘坐绿皮火车,一路向西,起初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到哪里,“哪里”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环境和气候,包括它
新现场 |
失根的“人”与寻根的“树”
马金莲甫一写作便引起了文坛的关注,这个“80后”作家下笔有如沧桑老人,直抵人生在世的核心命题。她写西海固故乡,写那里的贫穷、饥饿、苦难,将那些仿佛与我们隔着一个世纪的“陈旧”现实笔力稳健地托出。多年前,我在读张承志的《心灵史》时,就领教过那“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和“刚烈苦难的内里”。马金莲笔下的西海固依然有苍凉酷烈,但也多了温暖喜人的物之肌理和诗意。关于她的题材和风格,她的“农事诗”“碎媳妇”
新现场 |
光阴不与世间同
马金莲擅长写过去的故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与当下生活有种距离感。在贫瘠的西海固,在群山的褶皱里,一个叫扇子湾的小小村落成为她闪转腾挪的文学根据地。不过是再日常不过的故事,却自有一股打动人的温情在里面。她写记忆中的农事、劳作,写人在清苦的生活中彰显的隐忍与坚韧。土地与粮食在这里依旧保留着最本初的意义,这让她的小说在一个符号消费的时代里显得别具一格。 《流年》是马金莲一篇小说的名字,也可以视作
新现场 |
从经验出发的“爱和疼痛”
2015年9月,1982年出生的西海固作家马金莲在创作谈《困境、坚守与突破的可能》中,将自己与写作的关系比作“一个痴情至极的女子,在和一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谈着一场漫长无尽头的恋爱”,而她则愿意在这“无尽头”中,坚持那份“爱和疼痛”,以“痴情”打动对方,由此“突破了自我,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家渴望成长与突破是再普通不过的自我期许,对于马金莲这样曾长期浸润于乡村基层社会,从生活点滴中咂摸出
三官殿 |
“青年”作为一种精神
专栏主持:传统与当代,继承和创新,本土与全球,发展与融合。或许,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传达的。原湖北美术馆馆长 由湖北美术馆和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以“青年精神”为主题,一方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为重要指导,以青年之蓬勃精神,进一步激发与拓展中国工业版画的创作活力;另一方面,值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纪念之际,以“一切皆可老去,唯青年精神永新
刊中刊 |
鲜花之下
学校大门外的那座坟,简直成了安红的心头刺眼中钉。 山洼小学名不符实,学校所建之地,不是山洼,而是一处坡度平缓的小山坡,叫山坡小学还差不多。站在对面那条乡村公路上看校门口,如果用人脸来形容就是这样的:眉心处是校门,两边写着标语的围墙是眉毛,出校门通往乡村公路不到二十米长的水泥路是鼻子,右眼的位置,就是那座圆圆的坟包。坟头正对校门口那段水泥路,进出校门都不得不经过坟前。 那是一
翠柳街 |
西北风掀动她的衣襟
2014年第8期《长江文艺》发表了马金莲的《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初读的惊艳感至今犹存。今天读到新作《母亲和她的第一个连手》,下意识觉得这是“1991年的摊馍馍和荷包蛋”,故事可用两句对话概括:“这老婆子疯了吗?”“我们两个臭了。” 小说写“我”母亲和她的第一个连手从好到臭的全过程。观察叙事的人仍然是“我”——银女,七岁,家中四个女儿中的老二。不对,和2014年的阅读相比,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