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2期
重磅 |
过年聊聊过节的事儿
以春节为代表的,从远古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或庄重,或欢愉;或肃穆,或喜庆,中国人以敬畏之心郑重地度过每一个「非常」的时间节点。本期我们走近这些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探寻其背后的传说、文化和故事。
重磅 |
春节为何是正月初一?
古代过年并不总是在正月初一 众所周知,中国的“年”起源于古代腊月的祭祀活动,一般发生在每年的“岁首”。而这个“岁首”的具体时间,在汉武帝之前是一直随着王朝更迭不断变化的。 传说中最早的年,起源于夏朝。夏朝第一个君主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发现每三十天都会出现一次规律的潮汐,而大概三百六十五天又会出现一轮寒炎冷暖的四季变化,于是创造出了太阴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历、农历,又称为夏历。 夏历
重磅 |
在古代,元宵节是怎么狂欢的?
从小年祭灶拉开帷幕,到除夕初一,过年的高潮不断涌现,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算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古代,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古人过元宵节,关键就在一个“闹”字。
重磅 |
二月二,抬头的是什么龙?
在农耕文化中,农历二月初二之后,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因此每到这天,人们通过种种形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寄托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并将这一天称为“龙头节”。 二月二作为节日最初和龙并无关系 二月初二作为龙抬头节,一般认为是在唐朝以后。因为唐朝以前,几乎没有关于这个节日的记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 三十日) 和
重磅 |
哪些传统节日,和爱情有关?
上巳节:野外春沐定终身 农历三月初三又叫“上巳节”,在古代是一个重大而又传统的节日。按照夏朝的历法也就是农历算,这一日一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直到秦汉时期才统定为每年的三月三日。 如果说二月初二龙抬头形容的是“冬醒”,那么,三月三就是“春归”的含意。众所周知,春季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特别是在四季分明的北方,这时节,人们可以脱去臃肿的冬装,丽人们还刻意换上轻纱薄绸,成群结队到郊外踏青、去河
重磅 |
民间三大鬼节,你知多少?
清明节:春日·四月细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清明》一诗描写的就是清明这个节日,写出了人们内心活动的同时,也表现了独特的自然气候。因为清明,既是一个节日,也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它融合了“节气”和“节俗”。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雨水充沛,既是农业耕作的良机,又是人们远足户外、亲近自然的好时候。 所以在清明节这个重要的祭祖扫墓的日子,古人也没有浪费阳光明媚的好时光,而是
重磅 |
中秋节为什么要团圆?
在中国人心中,中秋节的分量是很重的,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因为这天皓月当空,象征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中秋为什么要团圆呢?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自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人们就要经历洪水、瘟疫等一百天的大难,许多人家妻离子散、阴阳两隔。而到八月十五,能够重新
重磅 |
重阳节咋就成了老人节?
重阳节,我们都不陌生。尤其是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不知从何时起,在众人的观念里,尤其是年轻人的脑海里,说起重阳就会想起夕阳红,认为这仅是一个敬老养老为主题的节日。但实际上重阳节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敬老爱老虽然也是内容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其节俗活动和文化意蕴是十分丰富的。 传统的重阳节是什么样的? 重阳节,
重磅 |
冬至大如年,凭什么?
本文要说的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冬季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又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古人为何如此看重冬至? 在现代天文学上,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日后,太阳又逐渐由南回归线向北移,白天的时间就会一天天变长。对于古人和农耕社会来说,不仅仅是阴阳交替的时间点,更是确定农时
重磅 |
红叶谷:严寒腊月 赏梅正当时
每年的2月到3月是红叶谷的梅花节,这里有万余棵腊梅、红梅、美人梅、杏梅。待到梅花的花期时,踏雪寻梅,香气醉人,满山盈谷。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红叶谷园区内的腊梅花在腊月时节就陆续开放了,因为腊梅的花是蜡黄色,芳香而又有光泽,又因为它是腊月里开花,所以叫做腊梅。腊梅是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期长,可以从12 月份开到来年的3 月份,为百花之先。二月份腊梅到了盛华期,满眼的嫩黄色映入眼帘,金灿灿
重磅 |
携手冬奥,赴一场冰雪之约
1924年1月25日至2月4日,第一届冬奥会举行,为人类冰雪文化交流打开了大门。再过一段时间,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以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书写世界冰雪文化的崭新诗篇。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传统冰雪文化,从冰雪文化,微观奥运。
重磅 |
很刺激!古已有之的冰雪运动
滑雪起源于中国? “以立姿,持雪仗,借助于雪板在雪地上滑行。” 滑雪应该算得上是人类最早的冰雪活动了,对于其起源,长期以来研究者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滑雪起源于挪威,因为考古学家曾在挪威北部发现一幅公元前2500 年左右的岩画,上面刻有一个穿着巨大滑雪板的人,手里拿着一根类似滑雪杖的东西;有人认为起源于瑞典,因为在瑞典那姆特兰省发现了约4000 年前的滑雪板,其中一只滑雪板保存比
重磅 |
很独特!雪地上的交通工具
雪上交通的“扛把子”——滑雪板 在北方严寒,积雪甚深的地理环境下,人们自创了很多交通工具,其中滑雪板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电影《林海雪原》影片中最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就是战士们身披银袍,脚踩滑雪板,穿行于茫茫林海雪原的场景,极具美感。 在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滑雪板的称呼有所不同。古代文献中,对滑雪板最早的称呼是“跳” 。到了晋代,郭璞在批注此段时引用《诗含神雾》曰:“马蹄自
重磅 |
很新鲜!冰天雪地里的渔猎牧养
传承千年的冰湖冬捕 冰湖渔猎是高寒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每到冬季来临,广袤的湖泊结起了厚厚的寒冰,冰层下面,是人们丰收的希望。 一望无际的冰面上寒气袭人,但在冰湖冬捕的现场,气氛热烈、人潮如织。 最著名的要数查干湖冬捕了。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被称作“查干卓尔”,意为 “白色的泡子”或“圣水的湖”。这里水草肥美,即使是寒冷的冬季,厚厚的冰层
重磅 |
很奇葩!传说中的冰雪美食
检验牙口的美食,东北人在冬天离不开的美味 东北的冬天极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但产生了晶莹剔透的冰雕,还产生了极为独特的冰雪饮食文化——生活在严寒地区的早期人类,在脱离了生食,养成熟食习惯后,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的特殊饮食文化。 在冰雪饮食中,冻食是最好的代表,在哈尔滨于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辽代的契丹人就已有吃冻梨的习惯,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
重磅 |
很痛苦!这些冰雪艺术好难搞
作为世界冰雪雕刻艺术的发源地,哈尔滨巧夺天工的冰雪雕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清代散文家唐顺之的这首《元夕咏冰灯》,是最早歌颂冰灯的诗歌。清朝乾隆年间,到了春节的时候,居住在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的人们,兴高采烈之余就有人想到让家中的庭院和街路亮起来。他们用器皿盛水结冻后再掏空的冰块中间,放进一盏油灯点亮。这样火苗不易被寒风袭灭,冰壳在
重磅 |
很好奇!北京冬季奥运会都看啥?
冬奥会的起源与变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雪橇、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国际奥委会在1908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1920年第7届夏季奥运会上,又将冰球比赛纳入到比赛项目当中。 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法国的夏蒙尼举行国际体育周,比赛共设置滑冰、滑雪、冰球、雪车4个大项和16个小项。 滑雪、滑冰、冰球、雪车这4个大项在冬奥会近
重磅 |
北京冬奥会七大项都是啥
丨滑雪丨 滑雪运动起源并发展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回转(SLALOM)也是一个挪威词,意思是在倾斜的路面上滑行。国际滑雪联合会成立于1924年,同年,北欧滑雪项目也被列入了1924年在法国夏莫尼举行的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世界滑雪运动中居领先地位的国家有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如挪威、瑞典、芬兰,还有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周围的国家: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和瑞典,以及美国、俄罗斯等。 滑雪运动(特别是现
访谈 |
新加坡摄影师镜头下的微距世界
Wagler’s Pit Viper (Tropidolaemus wagleri) 年幼瓦氏蝮蛇的脸部特写。 新加坡处于热带地区, 虽然已经发展成非常现代化的都市,但还保留了许多自然生态公园 ,在热带雨林的保育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所以许多昆虫和野生动物得以生存,有的数量还在增加,还算是比较适宜昆虫的微距摄影。当然,疫情之前我也常和朋友越过边境,到马来西亚柔佛的国家公园进行拍摄,那里是原始森林
访谈 |
用镜头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星光月夜,摄于意大利多诺米蒂山区078 / TOURISM WORLD TOURISM WORLD / 079 绽放,摄于青海省年保玉则 Q:旅游世界 A:Jack Lim Q1:您最初是怎么与摄影结缘的?为什么钟情于风光摄影?它给您带来什么收获? A:读中学的时候旁观过别人的暗房后期,就埋下了摄影的种子。而真正认真学习摄影是2008年,参加了上海的一个为期60 个小时的摄影培训班,接触了
教程 |
生活从不缺少美
劲松,摄于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 藏寨,摄于四川壤塘宗科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雄踞峰顶,在晚霞的映射下更显它的磅礴气势 等待时机 在拍摄风光类照片时,除了选择参数设置外,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同样的场景因为不同的时间拍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所以拍摄风光类的照片时,要等待最好的时机,有时会因为天气原因,一天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时机,
老照片 |
罗伯特·卡帕一个在战场上拿命做赌注的“赌徒”
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用一根顶端涂有木炭的竹竿画出了一幅半比例的圣多明尼克雕像 与其说罗伯特·卡帕是个战地记者,不如说他是个冒险家,或者说是手持相机而非枪械的冲锋陷阵的另类战士,他曾经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说过:“战地记者的赌注——他的生命,就在他自己手里,他可以把赌注压在这匹马或者那匹马上,也可以在最后一刻把赌注放回口袋里。我是一个赌徒,所以我决定跟着E 营的第一梯队冲锋。”
目的地 |
张家口暖泉镇中国年味沉淀在时光里
2022 年中国虎年春节,恰逢第24 届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张家口,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外古城,其辖区内的蔚县暖泉镇,被誉为“中国十大最具年味的地方”之一,赏冰嬉雪之余,行走暖泉古镇,当你穿过留存着数百年车辙印迹的门楼,走在张灯结彩流光四溢的古街上,品尝粘糕麻花等古味美食,欣赏古堡打树花,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古老社火中,触目家家户户窗棂上古朴精美的蔚县剪纸……你会不自觉地陶
非遗绝活儿 |
刺绣在针尖上演绎舞蹈艺术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是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人类的爱美之心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他们早就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只是条件有限,开始时将颜色
记忆 |
古州平定指尖上的虎文化
虎跃山河壮,春来日月新。十二年一轮回,又到虎年了。古人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地处太行山晋冀交界处的古州平定,以出产煤铁而著称,“狮虎镇乌金”自古流传,对虎的敬畏和喜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泥塑虎镇宅护院,布艺虎吉祥如意,面塑虎送瑞添福,剪纸虎喜庆盈门,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以虎为主题的各式民间工艺品汇聚成了虎的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泥塑虎
记忆 |
“旅友视界”征稿啦!
栏目编辑 | 李济山 “旅友视界”栏目,主要展示摄影爱好者们的优秀摄影作品,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现征集风光、人文、纪实、微距等类型摄影作品。 投稿邮箱:lysj20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