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06期
社评 |
凝聚智慧共识 回应人民期待
汇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两会智慧,归根结底要落脚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筑牢安全发展新保障”“强化空间规划引导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自动驾驶无人化政策创新”……在全国两会这场“春天约会”中,代表委员带着各地的喜讯、发展的难题、人民的期待、调研的建议,相互激荡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合奏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春天交响曲。 全国两会是参政议政的
封面报道 |
保卫生育力
2021年5月11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一名护士在护理新生儿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庞大的人口总量背后,中国正面临人口增长放缓、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人口共141178万,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滑0.04个百分点。 出生人口数量下
封面报道 |
生的考验
安徽合肥师范附小二小一年级新生在新学期的开笔礼仪式中展示自己书写的“人”字(张端/摄)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生育话题备受瞩目,成为议案提案关注的重点。 傅振邦委员3月7日代表共青团界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人口政策调整的战略紧迫性,鲜明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生育政策,更大力度鼓励生育,促进优生优育。 傅振邦说,人口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封面报道 |
求娃之路
孕育新生命不是小事,更不是容易事,生殖门诊内外的场景经常是几人欢喜几人愁 在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患者那一双双对怀孕期待又焦虑的眼神,总是在妇科主任王蕊脑海里频频闪现—— 病例1:27岁,月经不规律,有外院治疗史,一次人流史,BMI27.6,给予生活方式调整,要求减重,然后进行促排卵。 病例2:29岁,月经规律,外院治疗失败,无妊娠史,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多发息肉,行宫腔镜息肉摘除术后3月妊娠。
封面报道 |
技术之问
上海长征医院取卵手术(张辛夷/ 摄) 近期,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打响了辅助生殖入医保的“第一枪”。 从放开二孩到放开三孩,鼓励生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医院的生殖中心越发忙碌起来。 天津和睦家医院辅助生殖中心成立于放开二孩的2015年,该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妇科主任牟万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封面报道 |
上海实践
上海精子库液态环境下的精子 谁的浓度最高?谁的活力最强? 2021年暑假,“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精子活力检测。新颖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近400名大学生参加活动。 “近年来,上海市人类精子库的捐精合格率正在下降,仅25%至30%合格。这类活动并非是向大学生募集精子,而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精子库,了解它存在的意义。”上海市人类精子库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中心男科负
封面报道 |
让生育力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9月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参与趣味运动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的1.5的生育率警戒线,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另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本世纪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越来越多的育龄人口,尤其是高龄妇女面临生育力下降的风险。 2017年11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
治略 |
郑州“救市”
郑州,一楼盘销售的沙盘前,购房者在看房 2022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多次发出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信号。 央行、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下一步,央行、银保监会将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赁金融制度,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长租房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治略 |
广东挺进“双一流”新榜
广州大学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新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全国147所高校榜上有名。 观察“双一流”名单,可以发现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表现突出,全省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数量从5所增至8所,总量从全国并列第7位跃升至第4位。 高校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双一流”建设
治略 |
教育行政执法,规范来了
谷爱凌成为冬奥会上的超级明星,她曾在北京海淀黄庄上过奥数班的“童年往事”也被媒体广为报道。如今的海淀黄庄,不少曾经开满中小学学科辅导机构的写字楼已人去楼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针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学校教育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作出重大决策部署。 谷爱凌成为冬奥会上的超级明星,她曾在北京海
治略 |
书记公布手机号码后发生了什么?
亳州市政公园 2022年开年以来,广西南宁、安徽亳州等地先后公开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的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引发了各界关注。 领导干部公布手机号码,本不是新鲜事。不过,“和以往相比,这次公开的政治大背景不容忽视——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反‘四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党校教授岳亮接受本刊记
绿水青山 |
天津治海录
2021年6月5日,游客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人工沙滩观看水上特技表演( 赵子硕/ 摄) 不久前,天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拿到中央财政4亿元“顶格”支持的消息,刷爆了天津人的朋友圈。 首个通过答辩、顶格资金支持、额度最高城市……这则消息振奋天津市民的同时,也刷新了外界对天津的海洋印象。多年来,天津大力开展渤海综合治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工作,海岸线自然生态景观得到极大改善。不仅候鸟成群结队
幸福城市 |
攀枝花逆袭
攀枝花市主城区(王东/ 摄) 每到冬季,候鸟南迁。中国北方喜欢温暖阳光的人们,成群结队涌进地处亚热带的海南、云南等低纬度地区,开始一年中的“猫冬”生活。 这些大部队中的一小股分支,却悄然流向西南横断山域的一个小城,然后散落不见,如同水滴融入湖泊。 这座低调的小城,就是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 主席关注 木棉,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也称攀枝花。高大的木棉以
幸福城市 |
全域共建 幸福共享
鹿城城市风光(苏巧将/ 摄) 从东晋建城至今,温州鹿城已经有将近1800年的建城史,因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名鹿城。其辖区内的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被誉为“中国诗之岛、东方佛之屿、世界古航标”。 早在南宋时期,鹿城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美誉,这座“东瓯名镇”是永嘉学派发源地,也是如今温州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和以鞋革产业而闻名的“中国鞋都”。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书
健康 |
粪菌移植能治自闭症?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粪菌移植过程中(杨光/ 供图) 今年13岁的茅茅在3岁时被确诊自闭症,10年来父母一直带着他四处治疗。2021年9月,父母带他参加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展的粪菌移植治疗前期临床研究项目。四个月的疗程之后,茅茅在情绪控制、运动协调性、睡眠状况、语言表达、肠道健康甚至社交方面都有了改善。家人说他“见到陌生人会做反应,在学校做早操也能跟上节奏了。”第四个疗程
文脉 |
陈宇:新主流电影要凝聚共识
陈宇 近期国家电影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为60.35亿元。其中,以《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奇迹·笨小孩》为代表的新主流电影表现喜人。 近年来新主流电影比重的增加,其实也是对当代社会民众心理的回应——在移动互联网的话语环境中寻求价值观、情感和美学趣味的共识,并对之不断地进行发现和肯定,如《狙击手》是对志愿军战士为祖国奉献青春、牺牲生命崇高精神的再次
数字经济 |
听见冬奥
2月17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学生通过手机App为手语识别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孙凡越/ 摄)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约有听障人士2780万人。对他们来说,激烈的赛事往往“只见其貌,不听其声”,但他们同样渴望像普通人一样,感受体育比赛的激情。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不少听障人士发现,赛事新闻中出现了一名面容清秀、气质优雅的冬奥新闻AI主播。其精准的手语手势,配合着妙语连珠的
数字经济 |
“科技冬奥”赋能未来
2月20日晚,国家体育场举行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焰火表演(程婷婷/ 摄) 2022年2月20日晚,奥运火种在鸟巢大雪花“心”中燃烧16天后缓缓熄灭,北京冬奥会落下了帷幕。 冬奥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后冬奥时代,中国的冰雪经济与冰雪运动将走向何处? “北京冬奥会是埋下了一个种子,这颗种子会为全世界培养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冰雪爱好者。”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
东游记 |
中国冰雪产业前途远大
小朋友们在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参加滑雪活动(杨世尧/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虽已落幕,但中国冬季运动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专门从事中国市场调研的咨询公司大学咨询(Daxue Consulting)在一篇题为《中国冬季运动的雄心远超2022》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尽管冬季运动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还不到20年,它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已是全世界最快的,市场规模有望在北京冬奥会后超过8000亿元,2025年将达到
西行录 |
新西兰疫情“破防”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两年后,西方抗疫最成功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终于“破防”了。 新西兰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与大部分西方国家不同的果断而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入境旅客严格落实隔离,一旦有疫情立刻封城,阳性病例及密接者隔离管控。 再加上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新西兰在过去两年中的很长时间内都是零病例。此轮疫情爆发之前,新西兰所有的新冠死亡病例仅有65例,被西方网民称为“堡垒新西兰”(新冠病毒攻不破的堡垒)。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