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6期
社评 |
城中村改造,把好事办好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工作部署,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日,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的居民接连迎来政策利好。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21日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
封面报道 |
高质量建设森林“四库”
7月6日,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夏日风光(贝赫/ 摄)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 “四库”表述,精辟、形象地阐明了森林的重要功能和作用:a其不仅发挥着水库、碳库的生态功能,还提供了大量森林食物,并衍生出林业一二三产业,助力我国成为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党的十八大以
封面报道 |
中国林产业,迈向高质量
2022年7月8日,广西姑婆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一角(曹祎铭/摄) 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广西万亿林业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广西林业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广西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19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8487亿元,年均增长16.2%。 在广东,油茶、竹木、药材已成为林业经济的三
封面报道 |
伊春:激活林下经济
7月12日,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景色(杨喆/摄) 红松高耸,溪流清冽。被誉为祖国“祖母绿”的小兴安岭,夏日里翠色愈足。 黑龙江省伊春市,一座坐落在小兴安岭腹地深处的城市,曾以采伐森林为主业。2013年,伊春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曾经“一木独大”的老林区,人们放下斧锯,在森林下寻找转型发展出路。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2016年5月
封面报道 |
淳安:在林海中挖出“第二个千岛湖”
千岛湖龙川湾景区 淳安以湖闻名中外,千岛湖如同聚宝盆,助力该县打造出水饮料和全域旅游两大百亿级产业。 这里不仅有一湖秀水,还有满目青山。淳安现有森林520万亩,森林蓄积量28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88%(含湖面)。千岛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亦是1986年创建的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2.50%,拥有维管束植物超过1800种。 森林康养是浙江林业第一大产业,2021年全省
封面报道 |
中国竹,千亿大产业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在竹林中砍伐制作竹编所需的竹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培育和利用竹子的国家,关于竹的确切记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竹的象形符号。中国文人将竹视为四君子之一、岁寒三友之一,有正直、脱俗之意境。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言:“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
封面报道 |
“经营好绿色的城市,不会吃亏”
2022年7 月13 日,市民在贵阳市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里健身(杨文斌/ 摄) 2022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8.04万亿元,是2012年的2倍多,预计到2025年林草产业总产值将达到9万亿元,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 林业资源大省广西、广东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省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3万亿元和1万亿元。浙江,正稳步打造“森林碳汇、一村万树、名山带富、未来林场、竹业振
治略 |
城市新消费场景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通知就扩大服务消费、拓展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措施提出,“鼓励各地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 消
治略 |
“市集经济”有乾坤
木制手作“咬了一口的西瓜”,满满夏日氛围,卖得最快。“摸鱼猫咪”“吃瓜猫咪”等作品深受“打工人”喜爱。 2023年,“80后”梁恒很忙碌,从杭州到北京,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市集。他毕业于室内设计专业,这些年在IT、广告、三维动画等多个行业摸爬滚打。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父辈制作木器,他在2020年创办了“良之手作”木作文创工作室,聚焦潮玩策划、设计、高端定制以及小规模量产等业务。 近日,以中式生活
治略 |
“后街经济”到前台
7 月20 日,重庆山城巷 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钢筋混凝土浇筑起一座座城市摩登“森林”。“森林”缝隙间,一条条充满烟火气的后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近几年,后街这个概念火了,它与主街相对,主要指商业中心内部或周边的支路。不同于集聚着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端消费品牌的城市主街,后街是火热的、接地气的,这里的消费业态多元、创新、蕴藏文化基因。在各地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背景下,后街正逐渐成
治略 |
江苏:打响商业秘密保卫战
“近年来,我国企业间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多发频发,逐渐成为市场竞争新的矛盾焦点。”7月20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称,及时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 一年前, 20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获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首批试点,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南京江北新区三地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试点红利不断释放,带来的是示范效应显著增强。”
幸福城市 |
南京:让幸福城市历久弥新
南京夫子庙景区( 冯仆/ 摄) “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既为江苏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各行各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 作为江苏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2022年,南京第13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
数字经济 |
数字疗法,点亮自闭症孩子的世界
北京中华世纪坛,工作人员在介绍为孤独症家庭设计的某款App 当前,数字医疗进入爆发期,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这一新概念也进入大众视野。根据数字疗法联盟的定义,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数字疗法在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如自闭症、注意力障碍、慢病管理、睡眠障碍等。”“大米和小米”儿童发展研究
产经 |
动力电池回收喜与忧
6 月9 日,四川宜宾2023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一家企业展示回收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胡旭/ 摄) 7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2023年1-5月我国已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11.5万吨,超过2022年10.2万吨的全年总量。 7月3日,伴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
产经 |
中国动力电池要坚定“走出去”
2022 年7 月17 日,合肥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在锂电池生产线上作业 7月20日,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举办的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研讨会在北京举办,30余家行业主流企业的专家代表参会。下一步,创新联盟将整合各方意见,提出“动力电池推荐规格尺寸”。 另据此前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3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93.6GWh,同比
产经 |
详解2023百强县
3 月13 日,江苏太仓港码头 7月2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54个“千亿县”竞相进位,迈入 “GDP千亿俱乐部”。 县域经济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发力点。我国现有县和县级市1866个(不含市辖区),县域GDP占全国GDP的比例长期在40%左右。“县域经济如何优化结构、创新模式,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
健康 |
“小胖墩”现象不容忽视
正值暑期,家中零食不断,如果家长不注重引导,孩子容易吃成“小胖墩”。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目前,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另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7岁及以上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 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成为了21世纪严重的公共卫
文脉 |
对“熊孩子”多些宽容
近日,关于幼童在公共场合捣乱、喧哗当如何处理的话题引发热议。 “熊孩子”在高铁过道跑闹引发乘客大吼制止、高铁广播反复提醒安抚婴幼儿哭闹需到两节车厢连接处……类似话题持续发酵,引发争议。一方面,公众希望拥有安静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幼童无可避免地会参与社会活动,负面言论给计划带孩子出行的父母们带来了不少压力。 其实,当我们在公共场合被孩子干扰时,比起严厉地要求儿童在公共场合循规蹈矩,更好的
西行录 |
今夏为何“全球同热”?
7月23日,人们在黎巴嫩贝鲁特的海边跳入大海休闲消暑 今年入夏以来,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热! 进入6月,日本东京连续9天超过35℃,是当地自1870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热浪。7月中旬,一向以夏天凉爽著称的英国出现了有史以来首个40℃以上的高温天气。极端高温引起的野火在法国、西班牙、希腊、德国等欧洲国家蔓延。与此同时,中国各地的热浪也是此起彼伏。 知名科学杂志《自然》刊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