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5期
环球·视界 |
美好
三千水穷处 忽然云起时 纵天荒地老 近黄昏 有夕阳与你 便无限美好 2024.3月 3月12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拍摄的尼亚加拉瀑布日出景色。新华社发(邹峥摄) 点评:尼亚加拉瀑布是看景胜过听景的景点。 2024.3月 3月12日,在广州拍摄的景色,夕阳和晚霞宛若天空之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点评:难忘这个黄昏相互注视的缘分。 2024.4月 4月
专题·策划 |
时·空
杉本博司,《基诺沙剧院,基诺沙》,2015,明胶银盐相纸,119.4 × 149.2 cm。© Hiroshi Sugimoto,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的许多作品都围绕一个主题:时间。他在中国的展览“无尽的刹那”,将“无尽”与“刹那”这两个时间极端在他的作品中巧妙地融合。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主题创作的思考。 塔可依据古典文本,在当下的时间点,用影像观察古代文本当中所描述
专题·策划 |
无尽的刹那
杉本博司,《放电场 225》,2009,明胶银盐相纸,149.2 × 119.4 cm。©Hiroshi Sugimoto,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杉本博司1970年代去美国纽约之后,深受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和极简主义代表人之一的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贾德两人作品的影响,所以他当时立下目标,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将当时的摄影这个媒介推向更为一流的领域,这是他作为艺术家的使
专题·策划 |
塔可:给流动的时间做一个切片
选自《洞天福地之魏万行旅》系列。塔可 摄 塔可曾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他被戏称为“古墓派摄影师”,其作品根植于古典文本,关注遗迹探寻与记忆重塑。除了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中国古典水墨诗画的双重熏陶,塔可亦倾慕先驱摄影师庄学本的摄影实践。塔可对于古老文明的摄影追踪与记录,也大多与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密不可分。 《洞天福地》系列是塔可用五年时间,基于道家思想文化“洞天福地
专题·策划 |
时光的存在
长城,2002年4月28日,独版暗箱摄影,黑白银盐相纸,129×365厘米,史国瑞。由史国瑞纽约工作室提供。 在暗箱摄影之前,你主要的摄影创作途径是什么?为什么会转向暗箱摄影? 史国瑞:我的摄影创作途径大致上有三个阶段。 对摄影的兴趣,源于1984年。当时,我在家乡的一家国营企业从事外事工作,经常陪同国外专家游览国内名胜古迹,云冈石窟、故宫、长城等地都去过很多次。我拥有的第一台相机是日本生产
影像·泛言 |
巴斯蒂安·沃特:单色极简主义
气泡(bubble ),2021。巴斯蒂安·沃特 摄 节奏(Rhythm ),2020。巴斯蒂安·沃特 摄 宁静(Serene ),2019。巴斯蒂安·沃特 摄 荷兰摄影师巴斯蒂安·沃特(BastiaanWoudt)的作品以“单色极简主义(MonochromaticMinimalism)”风格而闻名。十多年前,在没有任何摄影经验,没有接受过任何摄影培训的情况下,他白手起家,开始了自己的摄影实
影像·泛言 |
我镜头里的七彩云南
2014年4月15日,人们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泼水广场上狂欢,庆祝泼水节。蔺以光 摄 2000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新华社云南分社工作,成为了记录“七彩云南”的一名摄影记者。其后20年间,我的相机和镜头集中展示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之美。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及立体的气候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使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 拍摄野生
影像·泛言 |
傅纯平:17载深耕,用光影谱写劳动者的赞歌
音符 傅纯平 摄 “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出自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格言一直被傅纯平铭记于心,并一直践行着。傅纯平在位于浙江宁波的镇海炼化公司工作,身边环绕着各式各样的工业设备,而这些在普通人眼里“冷冰冰”“无感情”的钢铁巨兽,却是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林立的塔罐,纵横的管道,在他的作品里化为富有韵律美的线条;机械涂装上千变万化的丰富色彩,工作环境中随时间、角度变化的斑驳光影,
影像·泛言 |
隐园的秘密
隐园 NO.158,针孔摄影,日本手工和纸,档案染料打印,2019年。钱晋 摄 《隐园的秘密》集中呈现了艺术家钱晋在近十年影像艺术探索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 艺术家从2018至2021年专注针孔水墨影像创作。用带针孔镜头的数码后背拍摄图像,呈现出具有强烈笔墨风格的视觉语言,在视觉构成上强化了影像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联;同时以蒂莫西·莫顿《没有自然的生态》(TimothyMorton,E
影像·泛言 |
评钱晋的摄影
红山 NO.13,针孔摄影,宣纸打印,木板、朱砂、黄铜及不锈钢钉,独版,2024年。钱晋 摄 可能是因为在大学时学了版画的原因,我对于一切有肌理的、有印制痕迹的黑白作品都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欣赏钱晋的作品,是因为看见他的作品画面里面有丰富的版画语言。在他的作品里,有的画面笔触如铜板雕刀干刻,有的画面则如石版画的酸腐蚀后印出来的细腻纹理,也有各种材料的注入和参与,包括针刺穿孔、不锈钢钉等,总之喜欢的
影像·泛言 |
寻美非洲
诗意黄昏恋。侯贺良 摄 《寻美非洲》不是一本全面介绍非洲的综合读物,也不是一本地理教科书,仅是我们夫妇两人非洲之旅中的镜头片段与拍摄偶得。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从北非、南非到东非,从非洲大陆到遥远的海岛,许多闻名遐迩的风光胜景处都留下了我们摄影的足迹。 书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野性之美、风光之媚、人文之魅。非洲的诸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全人类共有的无价的自然遗产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无数野生动物在这里
器材技法 |
到口的美食
摄影:渠晋湘 拍摄地点:坦桑尼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7DMarkII 镜头焦距:164mm 光圈:F5 速度:1/1600秒 曝光补偿:0 感光度:ISO2000 拍摄日期:2018年4月5日 在坦桑尼亚国家动物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的目标是拍摄野生动物,但动物们出没无常,所以只能期盼着自己乘坐的这辆车运气好。果然,上天眷顾,让我们碰上了一次特别有意思的小狮子捕捉小野
器材技法 |
哺育
摄影:侯贺良 拍摄地点:纳米比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1DX 镜头焦距:560mm 光圈:F11 速度:1/640秒 光补偿:-0.3 感光度:ISO200 拍摄日期:2015年4月22日 这是我在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里看到的温馨一幕。天气炎热,许多动物都聚集在水塘边拼命抢水喝,但有这么一对羚羊母子却静静地站在岸边。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它们之所以没有加入抢水喝的行
器材技法 |
春天的诱惑
拍摄地点:坦桑尼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7DMarkII 镜头焦距:200mm 光圈:F5 速度:1/320秒 曝光补偿:+0.3 感光度:ISO400 摄影:渠晋湘拍摄日期:2018年4月7日 我们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来到了塞伦盖蒂,正值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鸟语花香,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点缀了数不清的各类动物,悠闲地吃着茂密的青草。 正
器材技法 |
斑斓世界
摄影:侯贺良 拍摄地点:肯尼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1DXMarkII 镜头焦距:569mm 光圈:F10 速度:1/640秒 曝光补偿:0 感光度:ISO3200 拍摄日期:2018年7月28日 成千上万只角马与斑马慢慢地在河岸边聚集,它们在等待时机越过马拉河去享用对岸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的丰美嫩草,而此时的河水中却是危机四伏,凶残的鳄鱼在伺机捕杀过河的角马和斑马,期
器材技法 |
激浪好望角
摄影:侯贺良 拍摄地点:南非 照相机型号:CanonEOS-1DXMarkII 镜头焦距:312mm 光圈:F11 速度:1/1600秒 曝光补偿:0 感光度:ISO800 拍摄日期:2017年9月6日 每次到非洲,我都会争取去一次南非的好望角,那儿的滔天巨浪与搏浪飞翔的海鸟总是让我流连忘返。 位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陆地标志,当然也是一处闻名遐迩
器材技法 |
惊艳的三明治湾
摄影:侯贺良 拍摄地点:纳米比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R 镜头焦距:70mm 光圈:F11 速度:1/400秒 曝光补偿:0 感光度:ISO200 拍摄日期:2019年6月12日 沙漠并不少见,飞鸟也是处处都能看到的,但是飞翔在沙漠上空的鹈鹕,却非常罕见。而在纳米比亚的三明治湾就可以看到这样奇特而美丽的景象。 纳米比亚三明治湾位于鲸湾以南48公里处的纳米布-诺克鲁夫
器材技法 |
泥娃娃
摄影:渠晋湘 拍摄地点:埃塞俄比亚 照相机型号:CanonEOS7DMarkII 镜头焦距:255mm 光圈:F5 速度:1/800秒 曝光补偿:0 感光度:ISO400 拍摄日期:2017年10月23日 当我们访问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村庄时,刚到村口就迎来了一群几乎赤裸的孩子,尤其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几个看起来已经近十岁的小男孩,竟然全身不着寸缕。但是,他们没有一点羞涩,高兴地向
器材技法 |
芦花飘香的旅程
摄影:侯贺良 拍摄地点:斯威士兰 照相机型号:CanonEOSM5 镜头焦距:11mm 光圈:F8 速度:1/800秒 曝光补偿:+0.7 感光度:ISO100 拍摄日期:2017年8月31日 一年一度的芦苇节,让斯威士兰这个非洲小国有了驰名世界的文化符号,外国游客纷至沓来。 斯威士兰芦苇节也称芦苇舞节,是有几万少女聚集并在公众前表演舞蹈的活动。这些少女从全国约200个酋长
器材技法 |
索尼α9III一切努力一都是切努为了力定格精彩瞬间
摄影的世界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是对美学、速度与精准的探索。索尼α9III的问世,无疑是这一探索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α9系列一直都是索尼微单的速度旗舰机型,而α9III作为这一系列的最新成员,将这一传统推向了新的高度。它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优秀基因,更在速度、图像质量、操作体验和功能创新上实现了超越。 α9III是第一款使用全域快门的微单相机,从而彻底避免了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果冻效应。另外每
器材技法 |
FUJIFILM GFX中画幅系列:为摄影师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
编者按 本期专题的两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风光摄影师甘霖和人像摄影师陈宣宇的故事。 在甘霖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他通过风光摄影发现内心宁静和创作激情的历程。他从偶然的机会开始摄影,逐渐被风光摄影的魅力所吸引,并为之着迷。他先后使用富士的X-T3、GFX 50S、GFX 100S 等中画幅相机,追求高画质、宽容度和色彩表现,捕捉风光的微妙变化。风光摄影对他而言,不仅是美丽的邂逅,也是深刻的修行。
器材技法 |
甘霖:风光摄影,一场美丽的邂逅
《流星雨》,甘霖 摄FUJIFILM GFX 100S + GF20-35mmF4 R WRf/4,10 秒,ISO 3200 《北极光》,甘霖 摄FUJIFILM GFX 100S + GF20-35mmF4 R WRf/4,5 秒,ISO 6400 《南海日出》,甘霖 摄FUJIFILM GFX 100S + GF20-35mmF4 R WRf/16,1 秒,ISO 100 《棋子湾》,
器材技法 |
陈宣宇:富士GFX开启人像摄影的极致体验
《形体艺术》, 陈宣宇 摄GFX 50R + GF50mmF3.5 R LM WRf/11,1/125 秒,ISO 100 《Still Life》, 陈宣宇 摄FUJIFILM GFX 50SII + GF50mmF3.5 R LM WRf/5.6,1/125 秒,ISO 200 作为一名在北京出生的九零后,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生活,直到我真正接
器材技法 |
数字影像的色彩管理
在本专栏的前两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传统区域曝光系统和数字区域曝光法的特性与使用方法。那么在数字影像进入到后期制作过程中,如何来延续影像呈现的系统理论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在我们探究“数字区域曝光系统”前需要去了解关于设备和软件设置等知识。下面,我们来科学地阐述关于数字影像工具的知识和理论。 在我们开始使用电脑编辑图片之前,需要学习两件重要的事情,以使工作流程更加有
器材技法 |
在现场
奇妙的生物课 2023年4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小学生们在国际自然教育导师带来的生物课上露出各种表情。重庆日报崔力摄 记者手记 在亚欧青少年自然探索行动——国际自然教育导师进校园巡讲活动上,来自重庆植物园的鞠学勇教授为孩子们分享《种子的梦想》一课,他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准备充分的课件,让孩子们呈现出了照片中的样子。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当时其实已经拍摄完成了用于发稿的照片。但作为一个师范专业
器材技法 |
黄文说·影像点评时间
@合群摄影 这张烧火龙的照片瞬间捕捉非常准确,烟火的亮光中,龙头生动全面展现,喷射的焰火同样也是龙头造型,让巨龙腾空的威风被强调出来。尽管画面剪裁比较紧,但红色龙身局部的出现得当,这使观者很容易通过想象,对场景进行完形。舞龙者们的造型感同样很强,加之基本不在光区,形成了具有雕塑感的半剪影。好一派广东乡间烧火龙的热闹景象! @秦风的号 这初发嫩芽的柳枝做成的“门帘”真美!黄绿色的柳芽被
器材技法 |
镜观·镜语
边陲砺剑,志念不移 1月5日,在“中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边境派出所民警于瀚森、张鑫、李华、徐旭(从右至左)在巡逻过程中爬上一处陡坡。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镜观 时近“三九”,在近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我与黑龙江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黑瞎子岛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一起行走在边境线上。 “嘎吱嘎吱”的踏雪声打破了沉寂,顶着刺骨寒风的我,踩着齐膝深的雪。贴满暖宝宝的脚在雪地靴内已被冻得毫无
艺苑·微言 |
马格南摄影师的“器材观”
谁会不爱器材呢?自从来到马格南图片社学习,我被身边和网络上爱好摄影的朋友们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马格南摄影师都使用什么器材?” 但这是个没法回答的问题。因为我见到的马格南摄影师似乎都在使用不同的器材,胶片、数码、其他媒介都有人使用,不同画幅、不同品牌、不同的工作流程,总之每个人都不一样,可能“不一样”才是马格南摄影师唯一的共同点。 虽然没办法直接给出答案,但我想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来聊
艺苑·微言 |
新老“麦客”
1988年6月底,甘肃天水,一位雇主在街头挑选麦客。当年,麦客们横跨宁甘陕地界,形成中国最早“民工潮”。周国强 摄 2023年5月18日,襄阳宜城,22岁的尹晓涵( 右二) 等来自河北邯郸的一支收割机团队的麦客,开着现代化的收割机,通过手机定位来到襄阳宜城龙潭村,为雇主抢收小麦。周国强 摄 “麦客”是指流动替别人割麦子的一群人。曾在陕、甘、宁一带流行的农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即每年麦熟季节
艺苑·微言 |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征稿启事 相机、手机拍摄的照片均可;题材不限;黑白、彩色均可;只收单幅照片,每人每次限投1-5幅作品。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只接受电子文件投稿,图片格式为JPEG,300dpi以上,长边不小于300
艺苑·微言 |
“精彩瞬间”摄影月赛
“精彩瞬间”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