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4年02期
环球·视界 |
脚·印
在梦里开始梦想, 探索睡眠和醒来的疆域。 准备好, 沿着命运的引导, 展开蹒跚的旅程经历。 时间画布上每一步, 都是舞步。 一个脚印,一个故事, 把无限可能, 化为爱的具体。 2023.12月 2023年12月30日,在河南焦作市温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为新生儿做护理。当日是元旦假期第一天。劳动者们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坚守岗位。新华社发(徐宏星摄) 点评:一定要走到
专题·策划 |
故乡之路,故乡之心
归途,凉山布拖九口,1986年8月。胡小平 摄 火把场,凉山普格西洛,1981年7月。胡小平 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上学时读到李叔同的这首歌词,首先想到的就是故乡的风景。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呼伦贝尔度过的,虽然跟父母住在城里,但最难忘的却是奶奶带着我去草原走亲戚。茫茫的原野上,我和奶奶经常站在路边,等着送牛奶的卡车经过,车来了,我们上车,有时坐在副驾驶,有时坐在露天的车厢里。露天
专题·策划 |
凉山影像记忆(1981-2021)
照相,凉山布拖,1982年9月。胡小平 摄 我是凉山彝人,从1980年代开始,我的镜头始终对准凉山彝族,扎根凉山、关注凉山、拍摄凉山。积累了大量的凉山彝人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丰富的影像。 凉山是彝族的主要聚集区,保留着相对完整的彝族文化和历史。彝族人对火的赞颂,回响着彝族人原始的宗教情怀。折射出彝族人的宇宙观、哲学观、人生观。彝族人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太阳历的民族,这样一个民族绵延下来的
专题·策划 |
守住天际线
拉祜族女孩。钟明曦 摄 “南美拉祜”特指祖居云南临沧临翔区南美乡的拉祜族。我们是古羌人的后裔,唐末时,为了逃避战乱逐渐迁徙至此。然而,山脉横亘阻碍着拉祜文化与外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我们的祖先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以原始的“刀耕火种”为主,辅以游猎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社会主义。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引导我们从原始农业耕作方式逐步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迈进。茶叶、核桃
专题·策划 |
卡索
侄女和狗。达佤央金 摄摄 1993年的冬天,我出生于青海省海西州一个名叫天峻的牧业县城,在牧场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农耕地区的群居生活不同,牧区上的人总是很少,一户人家总是和另一户人家隔很远。在人生的头几年里,我并没有什么玩伴,但这样的生活从未让我感觉枯燥或者寂寞。相反,我始终觉得,整日与牛羊猫狗和大自然相伴的童年,是我此生最宝贵、最黄金的岁月。也许这听上去有些消极,但我觉得在我未来的生命里,也
专题·策划 |
奥黛的肖像:和平与爱的希望
杨光达(ChironDuong)是来自越南的时尚摄影师,他出生于1990年代末,在越南的农村长大,后来搬到胡志明市,就读于胡志明市大学景观建筑专业。他从小对艺术充满热情,后来他开始运用摄影进行艺术创作。杨光达的系列作品《奥黛的肖像:和平与爱的希望》(PortraitsofÁoDài:HopeforPeaceandLove)受到时尚界的广泛关注,该项目是对越南文化的宣传。向内看,这个项目注入了他
影像·泛言 |
唯有真情最动人
2017年1月21日,库尔滨河两岸雾凇(航拍照片)。库尔滨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北麓,自南向北流经黑龙江省逊克县。金良快 摄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瞬间的艺术,短短数百分之一秒,凝固永恒,留存记忆。毫无疑问,摄影师的功力,就体现在如何把握这“决定性的瞬间”上。当我们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留存的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人、事物在那一刻所呈现的状态。相机记录下的,是摄影师透过取景器选择后,有所取舍的视角。照片撷取一个
影像·泛言 |
向海而生
2022年4月1日,蛏苗养殖户陈邦朋的团队。林丹 摄 2022年4月19日,牡蛎养殖户章秀云(右)、汪爱美夫妇,工具:养殖牡蛎皮条用具。 林丹 摄 2022年4月1日,蛏苗养殖户陈邦朋(右)、贾荷香夫妇,工具:刮苗器和淌苗袋。 林丹 摄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那是诗人的浪漫。 真正临海而居的人,定然是辛苦的。 一方水土总会赋予一方人们独特的个性和秉赋。浙江温州乐清湾的渔民们身上呈现
器材技法 |
罗斐:山在那里每一天都不一样
2015年的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在当时的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完全意义上只为自己做的。于是,顺着回忆的线索,我重新找回大学时期的爱好——摄影。在尝试了很多题材后发现,还是只能在旷野中才能找到自己,所以我一头扎进风光摄影中,特别是对自然风光的追寻。 随着拍摄和学习越来越深入,我对于作品影像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中画幅相机。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富士中画幅的高像素——更大的底,以及更
器材技法 |
黄文说·影像点评时间
开栏的话 在过去7个多月里,我与摄影同行与同好们高频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我结交了一大群热爱摄影的新朋友。每天欣赏大家源源不断、五彩缤纷的摄影作品,并做点评交流,是我过去数月间最喜欢的工作之一。 去年6月,我重启了自己的微博账号@黄文,数月新增近10万关注者,其中迅速涌现出100多位与我长时间、高频率深度互动的“铁粉”,看着大家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摄影创作,我的内心充满喜悦。这种踊跃的创作和高
艺苑·微言 |
小米徕卡影像大赛《2023中国影像辞典》获奖作品
2023年,第二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沿用首届赛事的辞条主题分类方式,辞条扩充至12个——“爱,瞬间,好久不见,忘情,家,值得,玩,面孔,走,消失,交流,希望”。这一年,生活充满了久违的新鲜感,不管是熟悉的老地方,还是要去的远方,仿佛都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小米和徕卡联合发起“小米徕卡影像大赛”,邀请所有人一同找回那些不期而遇的瞬间,一起编写2023中国影像辞典,以影像为语言,去讲述心里的故事。
艺苑·微言 |
生活的一瞬间,影像里的永恒小米「人间三万秒」敦煌跨年影展
小米联合徕卡在敦煌举办的“「人间三万秒」跨年影展”。 “只要有影像的存在,就总有人会记得你的故事。”这是小米影像探索家张颂文参观小米联合徕卡在敦煌举办的“「人间三万秒」跨年影展”时,不禁发出的感悟。 2023年12月31日小米在敦煌举办了一场独具魅力的活动——“「人间三万秒」敦煌影展——2023中国影像辞典跨年夜”。影展精挑细选出3万张小米手机摄影的影像,以每秒一张的方式进行展示。更为引人注目
艺苑·微言 |
有趣的马格南摄影练习(上)
《街区》(Neighborhood )潘超群 摄 马格南图片社(MagnumPhoto)是相信摄影实践多于艺术理论的地方。 虽然“马格南不需要艺术家”的断言早已作古,近年来偏向艺术摄影和创意纪实的马格南摄影师也更受市场和媒体的欢迎,但如果你邀请某位马格南摄影师给出一条有关摄影的建议你最可能听到的答案就是“多拍、尽量拍、永远不要停下来”。 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停不下来的摄影
艺苑·微言 |
中国「村BA」
2023年7月26日,凌晨,一场篮球赛还在中国大西南的大山深处进行中,这里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这里的篮球赛开创了一个特定名词“村BA”,由此,展开了全国的村BA 浪潮。韩丹 摄 2023年7月2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行的村BA 比赛中,运动员花式扣篮。 韩丹 摄 2023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线下10万人,线上超3000万人的目光聚焦到了贵州省黔
艺苑·微言 |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征稿启事 相机、手机拍摄的照片均可; 题材不限; 黑白、彩色均可; 只收单幅照片,每人每次限投 1-5 幅作品。 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只接受电子文件投稿,图片格式为 JPEG,300dpi 以上,长
艺苑·微言 |
“精彩瞬间”摄影月赛
“精彩瞬间”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