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0期
卷首语 |
你好!四十年
《摄影世界》创刊整整四十年了。 很多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不过四十年上下,其间能够遇见一个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四十年纪念日,并不容易。 那四十年究竟是什么呢? 值此《摄影世界》创刊四十年之际,我们向来自不同行业的朋友发问:“四十年是什么?”请他们以自己人生中任何一个连续的四十年为时间段,回顾往昔岁月,分享珍贵故事。 我们等到了令我们心动的、精彩纷呈的回答。 从初生到40岁,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儿,到年
新闻眼 |
新闻眼看1982
1月 南京市郊长芦公社社员喜气洋洋庆丰收,迎新春。(1982年1月24日发)新华社记者 孙小振 摄 2月 四川郫县新胜公社柏木大队四生产队社员唐敦成(右)、苟崇玉(中)夫妇因农副业获得丰收,买了一台照相机,给家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这是他们在给小女儿唐霞(左)拍照。(1982年2月19日发)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3月 1982年3月28日,林瑛、吴迪西在1982年全英羽毛球
新闻眼 |
四十和十四
一名女子乘车参加德国不莱梅狂欢节。吴晓凌 摄 吴晓凌 新华社旧金山分社首席记者、《摄影世界》杂志“新闻眼”专栏作者、新华社十佳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一等奖等奖项。 《摄影世界》公开发行40年之际,掐指一算,作为“新闻眼”专栏的作者,正好14个年头。内心已经把杂志当成自己的家,就和亲人们唠唠心里话。 作为拖延症晚期患者,十几年来,每逢截稿期限,都给责编很大压力,所领受
四十年,是什么? |
两次骑车拍运河 见证近四十年历史变迁
刘世昭 知名摄影家。1979年9月,就职于人民中国杂志社,开始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美术摄影部副主任、采编部副主任。1991年,徒步采访长江三峡。 2002年,摄影并撰文的图书《徒步三峡》出版。 1982年,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刘世昭 摄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刘世昭 摄 1981年和2016年,摄影师刘世昭两次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拍摄,记录运河两岸
四十年,是什么? |
汤辉:摄影是我最好的人生伙伴
汤辉 汤辉 中国知名广告摄影师,众多一线明星“御用”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评委,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芭莎艺术》视觉顾问,《中国脸》公益影像传播项目发起人。 1979年2月,汤辉在越南149高地前留影。汤辉 供图 1977年,我刚满16岁就入伍了。我接受过严苛的军事训练,做过通信兵,还体验过施工、做饭、喂猪等工作。1978年,我被部队派去学习驾驶
四十年,是什么? |
我与《摄影世界》的缘分
路易斯·卡斯塔涅达 古巴裔美籍摄影师。1943年7月出生于古巴首都哈瓦那,1964至1979年,先后担任古巴国家芭蕾舞剧团、哈瓦那音乐剧团、古巴国家文化部摄影师、自由摄影记者。1979年移居西班牙,先后任自由摄影记者和西班牙国家旅游局、西班牙电视台等许多政府部门的摄影师,在西班牙各大刊物上发表大量照片并为图片社供稿。1986年移居美国,为国家艺术发展基金会、迈阿密市芭蕾舞团、芭蕾舞乐团等机构
四十年,是什么? |
黄渤:观察生活,从拍照开始
窗外。黄渤 摄 1982年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黄渤:回想起1982年,最清晰的印象是觉得那年好像特别长,当小孩子盼望长大的时候都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那时候我刚上小学,在学校里画飞机、画立交桥、画宇宙飞船……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据说你出生在机关大院,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但却对唱歌跳舞疯狂迷恋,中学毕业就开始在酒吧驻唱,组建了一个组合。能否讲述一下这段经历?以及这对你的人生来说有
四十年,是什么? |
我这有温度的四十年
山西偏关老牛湾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胥焰 摄 胥焰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原护士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摄影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人民网、北京月讯、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2007年开始摄影,作品多次获奖并在报纸杂志刊登。 人生百年,几多春秋。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40年。回望过去,我把我人生中最重要的40年划定在我参加工作的时段,这里有我的青春岁月
四十年,是什么? |
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虽未披甲乘风愿守天地九重
赵传东正在进行交会对接模拟器训练。赵传东 供图 赵传东 中国首批航天员,原空军一级飞行员;曾参加了神舟五号至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相关训练;2014年退役后,从事航天员训练、科研管理及航天科普等工作;曾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飞行员时期的赵传东。赵传东 供图 2014年3月13日,在航天员停航停训的仪式上,我百感交集。党和国家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没能实现飞天报国的理想,感到非常遗憾。退
四十年,是什么? |
苏群:我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2010年,苏群在杭州访问科比·布莱恩特。 苏群 国内第一位实地采访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文字记者,曾任《篮球先锋报》总编辑,解说过多届NBA总决赛和全明星赛,以及奥运会等大型比赛。 一开始,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路上走,就像1996年我独自跑到美国去采访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以前没人做过这件事。那时,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在异国他乡的路边打车,感觉特别孤单。一路走来,我在2004年创办
四十年,是什么? |
原旭:从海员到教师,从“走向世界”到“回归祖国”
1996年,在日本锚地停靠的盛京轮上。原旭 供图 原旭 大连理工大学元宇宙技术中心主任,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研究院及麻省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区块链自主可控技术体系、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涉及区块链与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与边缘智能、知识图谱与知识推理。 选择航海,为了走向世界 先从我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说起吧。
四十年,是什么? |
贺大为: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贺大为在实验室 贺大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部研究员,茂金属催化剂项目负责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谱写了一曲从科技救国、立国,到科技兴国、强国的壮美时代之歌。 从中国科学院到德国马普研究所 1937年初,贺大为生于天津。他的成长道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学霸之路,一
四十年,是什么? |
小泽秀树:我与中国的缘分从四十年前开始
1981年,小泽秀树在广东中山。 小泽秀树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佳能影像之桥项目启动仪式。 编者按: 摄影是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伴随着改革开放,一大批和影像相关的企业进入中国,获得了成功,也推动了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佳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就经历了在中国将一个日本相机品牌从默默无闻推广到广为人知的过程。今天,《摄影世界》邀请小泽秀树聊一聊他
四十年,是什么? |
我与《摄影世界》
章开元 曾在新华社摄影部从事照片档案资料方面工作多年,文章风格以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和专业性为主。 初识《摄影世界》 有一本杂志叫《摄影世界》。在我心目中,它不仅是跃然纸上的“摄影世界”,更是一扇宽大的窗户,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里丰富多彩、深邃迷离的景象。《摄影世界》自1982年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走过整整40年悠悠岁月。说起来40年好像不是一段太长的时间,但对于新中国摄影事业和大多数摄
四十年,是什么? |
“出彩”的一生
1998年,邹竞(左二)和助手一起进行新旧产品的对比测评。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邹竞 1936年2月—2022年6月9日,浙江平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感光材料专家。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电影胶片制造及洗印加工系。曾任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主任工程师,河北省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感光材料研究工作。1985年研制成功中国新一代彩色电影底片,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用
致《摄影世界》 |
致《摄影世界》创刊四十周年
作为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主办、走过40年风雨历程的《摄影世界》,我们有理由期待它的特色更鲜明、影响更广泛、明天更美好! 段芝璞 中国图片社董事长、党委书记 《摄影世界》杂志编委会主任 《摄影世界》就像一位全天候的老师,教给我们在没有相机的时候如何看世界,在有相机的时候如何记录世界。 郑卫 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 《摄影世界》杂志编委 《摄影世界》,让中国摄影人走向世
致《摄影世界》 |
我与《摄影世界》的四十年
我邂逅《摄影世界》杂志是40多年前。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相伴而行,相互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1976年8月,为了准备上峨眉山旅游,我将父亲的一台国产幸福牌照相机翻出来,摆弄着学习拍照。由于当时我对摄影知识一无所知,故旅游途中拍摄的几个胶卷里,没有几张合格的照片能够保留。然而,这次失败的拍摄经历却深深地吸引着我去探究摄影的奥秘,寻求摄影过程中那变化无穷的乐趣。 我有一个在科研单位从事摄影工作的表哥,
致《摄影世界》 |
《摄影世界》为我的摄影世界开了一扇窗
2022年是《摄影世界》创刊40周年,我作为忠实读者,谨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已经退休。在近40年的工作生涯中,我与《摄影世界》有着不解之缘。 我出生在北京,1977年高中毕业后去农村插队,1979年1月返城,被分配到原四机部一所《电子科学技术》期刊编辑部工作。不久,又转到《电子世界》杂志编辑部,开始从事摄影、版式设计、发行等工作。在编辑部老同志的帮教下,我开始学习冲洗胶卷和照相(那时候还不叫摄
读者园地四十年 |
四十年、四十张照片、四十个瞬间
“读者园地”栏目从1982年《摄影世界》杂志正式公开发行至今,在读者们的陪伴下,走过了绚丽多彩的40年,也是风华正茂的40年。在“读者园地”这片“田野”里,摄影爱好者队伍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翻开《摄影世界》往期杂志,在“读者园地”栏目中常能看到一些今天已非常知名的摄影家的名字。 在1982年《摄影世界》公开发行前,它的前身是《摄影参考资料》,这是一本由新华社摄影部技术研究室创办的刊物,里面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