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20期
环球掠影 |
环球掠影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意大利威尼斯,涨潮后的圣马可广场上。水城威尼斯每年都会涨潮,因此这座城市的建筑构造基本都类似于“水上高脚屋”。然而,近年来这一现象愈发频繁,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可能威胁到圣马可大教堂。 沙特阿拉伯前不久正式宣布了未来新城——线性城市计划“THE LINE”开工建设,这一乌托邦式的项目起源于100多年前的想象。该项目计划在200米宽、170公里长的狭长地
时尚新品 |
适合初学者的智能吉他
它是一款电子设备,专为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吉他弹奏初学者设计,提供了弹奏、和弦、挑指和全能音乐理论的全面平台。吉他外观有一个中空切口,没有任何弦,可以折叠是它的一大亮点。它的设计不是基于声学或电磁学原理,而是基于智能电子音乐设备的框架。使用时,右手靠在两个摇杆开关上,可以模拟拨动所有琴弦或拨动单个琴弦的动作,左手下的指板带有触摸感应的发光表面,可以教授音符、和弦和整体音乐理论,还配有配套的智能手
图表解读 |
魅力马拉松
马拉松比赛是一项古老的、长距离的体育运动项目,每年世界各国都会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比赛场地的开放和对参赛者的包容更加深了此项运动的魅力。对于参赛者来说,对运动价值的认同远远大于比赛的获胜。参与长跑运动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意志的考验、毅力的磨练,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现。
国际资讯 |
百老汇音乐剧《歌剧魅影》将永久停演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近日,纽约百老汇史上最长演出时间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宣布将在2023年2月永久停演。该剧也成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剧场上座率无法达到盈利水平,又一永久停演的音乐剧。 据报道,《歌剧魅影》将在2023年2月18日进行最后一次演出。该剧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作,自1988年在纽约上演以来,成为百老汇最著名音乐剧之一。2023年1月,《歌剧魅影》将迎来其开演35周年。
专题 |
欧洲青年的“自由”与“危机”
那些在欧洲高福利社会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无疑是幸运的,“间隔年”的盛行、社会政策的关怀,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跳出循规蹈矩的生活轨道,流动在世界不同地方寻找自我,体验生活的自由与丰富。“内卷”似乎与他们无关,“反内卷”与“躺平”才是常态。然而,在这个“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时代,现代欧洲青年也难以避免地被动荡裹挟其中。2022年的欧洲陷入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多重困境
专题 |
北欧“Z世代”观察:年轻、幸运但脆弱
北欧年轻人所面临的脆弱、迷惘和抑郁,究其根源,来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在丹麦时,我有2位朋友是一对双胞胎兄弟。用现在流行的词说,他们在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在“间隔年”(gap year)。18岁到28岁的10年里,他们组建乐队、旅行、探索多媒体艺术。哥哥每年都申请各项文化支持资金前往亚非国家“采风”、摄影和生活。弟弟身高190厘米,为亚历山大·麦昆走秀出道成为模特,随后浪迹于东京和杭州——每年,他
专题 |
德国青年:行动,在稳定与发展之间
近年来,德国年轻人参与的环保活动如火如荼。 18世纪的一则德语民间故事讲道:一个人骑着马试图跃过横亘在前方的一片沼泽。结果他连人带马陷进了沼泽。他抓着鞋带“咻”地把自己拉了上去。这则故事演变为一句俚语:抓住鞋带把自己提溜上去(Zieht euch an euren Schnürsenkeln hoch)。 在被称为“海外豆瓣”的社交网站Reddit的德语区,不少年轻人却对“把自己提溜上去”这种
专题 |
法国青年:实现“转换赛道”自由
法国年轻人口数量庞大,自由奔放和充满活力是法国青年最好的注脚。 初来法国时,笔者前去参加为期2天的公民培训。课堂上,大家围绕法国的三大社会价值——“自由、平等、博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讲师让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什么是自由。我说:个体的自由,意味着有所选择。 法国是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2022年该数据为1.87),年轻人口数量庞大,自由奔放和充满活力是法国青年最好的注脚,他们常常把“这是自
专题 |
意大利新生代的困境:“躺平”还是“逃离”?
当代意大利年轻人,与其说是“逃离”与“躺平”的一代,不如说是被低估、被嘲弄的一代。 近几十年来,意大利年轻一代陷入了一个异常尴尬的境遇,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2条路:逃离意大利和“躺平”依靠父母。父辈和政治家们批评年轻人懒惰无能、眼高手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嘲笑他们“妈宝”,却未看到意大利年轻人在经济危机、高税赋、冷酷的养老政策下的坚强奋争。 上大学的结局:逃离意大利? “在意大利找不到工作!
诡实录 |
好莱坞盗窃案
贝弗利山庄是好莱坞明星与洛杉矶名流富豪们的聚集地,号称“全球最贵住宅区”。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珠光宝气》。讲述一群少男少女组团偷遍贝弗利山庄的故事。 我们不妨把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焦点一分为二,其中一处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城中城”贝弗利山庄,那是好莱坞明星与洛杉矶名流富豪们的聚集地,号称“全球最贵住宅区”,这便意味着能在那里占一小块地盘是有门槛的,其地域特征也就是一个字——贵
人物 |
希拉里·曼特尔:讲不出“再见”
我一呼吸空气,就会在故事里呼吸。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 Mantel,1952—2022) 笔者从小喜欢历史小说,大仲马一直是心中那颗最亮的星,而学生时代起又尤其偏爱女作家,这让我后来对希拉里·曼特尔情有独钟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历史的循环与必然,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唯一教训就是不会吸取教训,这些让后人读来难免觉得套路,但翁贝托·埃科那句话说得太妙:“只使用一种套路的作品是老调重弹,
娱乐 |
《新神榜:杨戬》:封神宇宙,风云再起
《新神榜:杨戬》的故事从二郎神杨戬将自己妹妹杨婵压在华山之下开始, 以沉香劈山救母告终。 婉罗跳的飞天舞灵感来源于敦煌飞天壁画。 2019年暑期《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将一向处于低潮的国漫推向了顶峰。从《白蛇缘起》到《姜子牙》,国产动画已不再是我们以往印象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而是画面精美动人、人物形象塑造有特色,剧情也不再只适合小朋友了。 关于杨戬的影视作品以前出过不少,比如真人神话
心理 |
打好职场心理战
习惯是一把双刃剑,做一个“跟随者”可以感到安全,而当一个充满梦想的人身在其中时,也许会表现出更多的特立独行。 求职季、裁员季、跳槽季……你现在正处在哪一季?都知道工作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赋予我们非常重要的人生意义,我们在工作中展现价值,也在工作中定位人生。职场如战场,职场中的心态之战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心理战。如何才能让自己摆正心态,在职场中乘风破浪、叱咤风云?三个心理学效应,也许会带
探索 |
纽盖特监狱:伦敦高墙内的700年历史变迁
1812年,弗朗西斯·格林威创作的油画《模拟审判》,描绘了纽盖特监狱内的场景。 纽盖特监狱经常出现在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1836年他曾参观过纽盖特监狱,并将其描述为“死亡之家”,他的笔下记载:“青年和壮年的健康与精力充沛的人,他们一切的能力和知觉都与您一样敏锐和完美,但是他们都是将死之人……死亡之手在他们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如致命的疾病消耗尽他们的身体,腐烂已经开始!”在
见证 |
比阿特丽斯的凝视
传说画家贵铎·雷尼去监狱探望过比阿特丽斯。 查尔斯·狄更斯1845年游览罗马时,被一幅肖像画迷住了。他在画中人物的眼中看到了“天堂的希望、美丽的悲伤和尘世的苍凉无助”。 狄更斯只是被这幅画感动的艺术家之一,英国作家雪莱和法国作家司汤达都曾从这幅画中得到灵感。 如今这幅画还挂在罗马巴贝里尼宫的墙上,只有60厘米高,从目前的保持环境来看,你根本猜不到它曾经是意大利艺术界最著名的面孔之一。就像《蒙娜
历史 |
注音之道:汉字如何读出来?
众所周知,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光看字形是没法知道读音的。因此,从古至今,为汉字注音就成了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注音史 最早出现的,是汉代的“直音”。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比如“毕,音必”。但这种办法用起来也有局限,像普通话里的“日”没有同音字,就用不了“直音”。还有像“然”,其同音字只有“燃、蚺、髯”3个字。可它们都比“然”字更生僻,用来为“然”字注音不
历史 |
从阿司匹林到海洛因
菲利克斯·霍夫曼是一位化学家,出于发明镇痛药物造福大众的初心, 他在11天内先后发明了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称他是“左手天使右手魔鬼”。 如果让你去丛林探险,只能选择携带一种药的话,你会选择哪种药呢?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的约翰·巴伦教授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司匹林(aspirin)。作为家中常备的药品,阿司匹林为什么百年来被人们称为能治百病的“神药”?阿司匹林诞生于100多年前,就在诞生
旅游 |
撒马尔罕:明珠重现光辉
如果不是9月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估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撒马尔罕这座城市。这是一座千年古城,这里被列为世界遗产,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千年时间,这颗明珠光芒不再,提起这里,大多数人也只会觉得它是中亚几个“斯坦”中一个名字很难念的城市而已。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上合峰会的召开,这座城市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眼中,人们不但惊艳于撒马尔罕的美丽,通过了解其历史,也重新认识了这座千
收藏 |
来自意大利的“仙履奇缘”
迄今为止,“Tramezza”已有9款鞋子77种不同组合可供顾客选择,菲拉格慕的旗舰店会提供定制服务。 西方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发明鞋子的故事:很久以前,当人们都还是光着脚行走的时候,有一位国王首开穿上了鞋。因为他在偏僻乡间旅行时,道路崎岖不平,地上的碎石子扎得他两脚疼痛难忍,所以回来后,国王立刻下了一道指令,命令全国所有的道路都必须铺上一层牛皮。可是,即便杀光国内所有的牛,得到的牛皮也不足以铺路
影像志 |
影像志
筒车,起源于唐朝,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民国年间,锦江河畔的筒车成为自来水系统最初的雏形和尝试。筒车水管使用粗大的竹节,用苎麻捆绑连接,打上来的水被引入城市内的水泥蓄水池,再通过引水管把池里的水引到各条街道的蓄水井中。 西德尼·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年)拍摄于成都,1917—1919年间。 河道。都江堰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
阅读 |
希巴罗
《希巴罗》剧照。 一队骑马的武士经过森林,几位身穿黑袍、胸前挂着银十字架的牧师引领着他们,同时也在用拉丁文吟诵。一行人在一座小小的绿色湖泊旁扎营。湖水宁静,深不见底,波澜不惊,但是周边的植被似乎有点诡异——葱郁,但颜色苍白。鸟儿在湖上翱翔,会接近湖水表面,但是从不潜入。 希巴罗,身材高大的聋哑武士,拥有一种近乎来自古代的冷酷外表。他已经离开营地沿湖岸行走,注视着湖边的浅滩。希巴罗跪地饮水,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