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9期
环球掠影 |
环球掠影
当地时间2022年9月9日,英国伦敦,皮卡迪利广场开始下雨,天气非常阴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9月8日去世,享年96岁。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0日,印度西孟加拉邦,工人们在一大片被农田包围的湿地内运输黄麻秸秆,孩子们也在这里玩耍。黄麻是除棉花之外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世界上大约85%的黄麻产自恒河三角洲,主要产自印度东部和东北部。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8日,德国慕尼黑,航拍
时尚新品 |
无线充电器
摩米士空气盒子(Momax AirBox)是一款针对“苹果”电子产品开发的多合一无线充电器,有折叠收纳功能,能够为iPhone、AirPods、iWatch等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该电池储备电能10000毫安,可以为iPhone充电3次,输出功率为15瓦,还有一个20瓦的USB-C端口,可以用来给其他设备充电,如iPad mini。当然,它也可以用于其他USB-C设备。 乐高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
图表解读 |
飞盘,运动与社交的碰撞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飞盘运动,正式进入中国已有20多年,但直到去年才在年轻人中间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一项新兴的时尚体育项目,飞盘运动兼具挑战性、运动性、竞技性以及团队性和趣味性,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参与。当小众运动交替成为年轻人所追求的潮流生活方式,飞盘走红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年轻消费市场?
国际资讯 |
美国一公园发现恐龙足迹
连日干旱导致美国得克萨斯州恐龙谷州立公园的河流干涸,该公园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公园河道内发现大约1.13亿年前的恐龙足迹。公园发言人斯蒂芬妮·萨利纳斯·加西亚表示,近日在公园河流的不同地方发现了大量高棘龙足迹,这些成年恐龙身高约15英尺,重量接近7吨。 美国干旱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上周得克萨斯州超过60%的地区经历了最严重的干旱。该州最近还经历了热浪,当地持续处于高温预警状态。干旱天气导
专题 |
美术馆里的“静与动”
当代的美术馆设计已经不拘于静态的、二元的“观看”了,比如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名作布列根茨美术馆,在那里建筑被有意识地遮蔽,却又并不完全封闭。由于半透的滤镜式的建筑表皮,它的形象是一种介于有和没有之间的存在,虽然不能使你看到什么,但的的确确改变了你的“看法”,这和古典建筑并无二致。所以,有形的“框景”之后紧随着无处不在的“成像”,它们都是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观念。 策划|马南迪
专题 |
美术馆的前世今生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似乎任何与“文化”紧扣的事物,都免不了一方面充满魅惑,一方面又需要冷静的眼光和反思的头脑,20世纪末“美术馆”在中国的兴起也是这样的。 人们总想赋予美术馆明确的定义。在西文世界里,“博物馆”似乎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分,就算是古代文物,一旦成为“美术”和“艺术”,放在博物馆里面陈列之后,也就染上了别样的色彩。
专题 |
“高等建筑”和大众艺术的啼笑因缘
丹尼尔·迈腾斯(DanielMytens)的肖像画中常见的情景:主人公身后的画廊不仅仅是身份和趣味的象征,它还帮助观众建立起一种图绘空间的进深感,这种幻觉空间却和扁平肖像画的室内环境有些拧巴。 “美术馆”前后所连接的,是至少4种性质显著不同的艺术展出空间:艺(画)廊、美术(博物)馆、展览馆、拍卖场。这些场合都可以展出艺术品,都有某种程度上的观众和作品间的互动,要真的严格区分它们却是不可能的,但是
专题 |
行动起来的艺术
当现代时装与模特置身于中世纪的物品之间,展览形式与建筑布置反过来形成了对展品新的诠释。 对于大多数当代美术馆而言,“观看”一定是和“行动”相辅相成的。从希腊罗马人开始的自然主义艺术传统一直在探索“令人几欲走进”的幻觉图绘空间,而对于当代美术馆来说,“动起来”的欲望已然爆发。 “静观”与“动观” 随便走进纽约、苏黎世的一座美术馆,你就会发现,在观看艺术品时心灵的移动往往也少不了伴随肉体的活跃,
专题 |
自然中的艺术,自然中的建筑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的布洛赫画廊,画廊中的照明设计已经非常成熟。 在地广人稀的美国中西部,堪萨斯城是一座不到50万人的小城,在这座城市,大概没有人不知道城市南郊的一幢新古典主义建筑,门前散落着几个硕大的“羽毛球”(现代主义艺术家奥登伯格的装置作品),它就是堪萨斯城引以为豪的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严肃的“观念艺术” 从2007年的某天开始,驾车驶过这座艺术博物馆的人们都惊奇地发现,在公路
专题 |
走,去美术馆吃晚餐!
盖蒂美术馆不仅仅是一座美术馆,它是庞大的艺术中心的一部分,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公园,走出美术馆的人们可以悠游其中,那些在此研究的学者们也可以混在游客中享受和人群厮守的乐趣。 在当下,“公共”是一个时髦的、百贴的话题,作为城市里一类重要的公共空间,美术馆自然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关注。走到嘈杂的大街上,“公共”的感受好像是即时的、不言而喻的,但是,“公共”和“私人”的分野真的是那么不言自明的吗?美术
偏见 |
没有女王的“难题”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0日,澳大利亚悉尼,刚刚去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投影在悉尼歌剧院的“贝壳”上。 缅怀悼念之类仪式性的东西,在21世纪的今天主要是个人选择,但作为英联邦国家,却有很多“当务之急”是需要马上去完成的,比如修改入籍誓词。 从加拿大改入籍誓词说起 英联邦至今还有15个“英联邦君主国”,即承认英国君主为本国国家元首、实行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除了英国外,另外14个
人物 |
萨莉·鲁尼:千禧一代的活法
放眼全球,鲜少有“90后”作家像萨莉·鲁尼(Sally Rooney)这样享受着文化圈的礼遇:学生时代的处女作《聊天记录》被文学经纪人相中,引来多家出版社争夺版权,而后获得权威杂志《巴黎评论》评选的“年度最佳小说”;第二部小说《正常人》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畅销全球,成为英国图书奖、科斯塔图书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参与编剧的同名电视剧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掀起收视狂潮,火遍全网;第三部
娱乐 |
孤独尽头是野草莓之地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 英格玛·伯格曼的影片创作通常是围绕一个家庭来展开,然后细腻入微地刻画家庭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精神心理上的冲突和隔阂。 作为瑞典国宝级导演、20世纪电影大师、“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英格玛·伯格曼基本保持每年1—2部影片的产量,他一生编导电影70多部、舞台剧170多次,每部电影在质量和艺术探索上皆为上品,他在各大电
亲历 |
死刑,倒数24小时
近日,关于美国是否要废除死刑制度,又引发了社会的热烈探讨。 52岁的考瑞·约翰逊曾经是一名穷凶极恶的毒贩,年轻时他为弗吉尼亚州的贩毒团伙工作,曾杀过3个人。1992年考瑞落网,此时他已犯下7项重大罪名,被判处死刑。但是在美国,死囚等到死刑执行的那一天平均要等上15年甚至更久,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法律对于死刑的规定格外慎重,被判处死刑的案件都有多轮上诉的程序,在这期间,几乎每一个死刑犯都在不停地上诉
新知 |
意大利为何盛产“妈宝男”?
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十分浓重,他们的生活是以大家庭为中心展开的。 “妈宝男”这个带有嘲讽意味的词语其实是普遍被意大利民众所赞同的,意大利影视票房奇迹《我去哪儿?》就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意大利“妈宝男”的故事。男主角凯科从小的愿望就是拥有铁饭碗,过吃喝不愁的生活。从小练习盖章的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意大利的一名公务员,而他的工作就是盖公章。除此之外,他还是个十足的“巨婴”。已经38岁并且有稳定工作的他
探索 |
消失的“美人鱼”还会回来吗?
“美人鱼”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不灭的美丽文化符号,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版本中,人鱼的体态特征都是上身为人、下身为鱼。 18世纪的美人鱼版画。 海妖塞壬是古希腊神话中最早的“美人鱼”,能用妖艳的声音魅惑来往的水手。 儒艮因胎生哺乳,喂奶时会用前肢拥抱幼崽,被人类看作是现实中美人鱼的“原型”。 今年,儒艮被宣布在中国“功能性灭绝”,引发一片惋惜之声。然而儒艮真的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美人鱼”吗?套用语言
探索 |
二战时期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生活
2017年是9066号行政命令签署75周年,曾经历过“集中营”生活的“幸存者”们在举行纪念活动。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法律箴言,也指出了正义女神可能会姗姗来迟的无奈现实。其实,漫长的法院审判史一直伴随着冤假错案的发生,正义也经常不会如期而至,个中原因,可能是实体上的条文错用和程序上的重大瑕疵,也可能是公权机关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甚至有时还受到时代环境的深刻影响,尤
旅游 |
英国王室与苏格兰的传说
2022年9月8日,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与世长辞。作为全球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女王的去世在受到全世界关注的同时,也让苏格兰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国人对苏格兰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风笛、威士忌以及男人穿裙子的传统上。其实,苏格兰也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出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苏格兰高地被许多旅行杂志评为欧洲最优美的地区,它将广阔、壮丽、孤寂、狂野、浪漫等许多要素融合在一起,自带
影像志 |
影像志
泰山极顶的古建筑群,建筑年代久远,有众多寺庙、宫殿、碑刻、石刻。其中碧霞元君庙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始建于宋真宗年间,历代更名,至清乾隆年间重建,改名为“碧霞祠”,沿用至今。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年)拍摄于山东,1926年间。 大明湖,唐、宋时期就以其撼人心弦的自然美景而闻名四海。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人文形貌。经过历代清淤整治,植荷栽
阅读 |
今日事,今日毕
《德国主妇的高效幸福整理术》 作者: 门仓多仁亚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3月 页数: 126 定价: 20元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信息的漩涡之中,虽然有些是自己主动获取的信息,但还有更多是单方面灌输进来的。不仅如此,现今的媒体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随着网络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接触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假如不刻意避免信息的推送,我们能够安静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