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1期
社评 |
法治乃信心之基
三年抗疫,成绩有目共睹。接下来各方面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向稳经济和保民生倾斜。人们期待民营经济在稳经济和保民生中发挥重大作用。也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壮大发展。 作为投资的主力军和保就业的主阵地,民营企业的壮大发展利国利民。当前重中之重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而要提振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关键是要稳定民营企业的预期。 稳定民企的预期,当然需要营造
财经速览 |
金融科技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科技正在与金融行业加速融合,成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通过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产生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更深度地参与到金融交易、风险决策等活动中,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客观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关联性和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让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危害性更强,处理不好可能产生系统
财经速览 |
个人养老金缴存意愿有待激活
(《财经》2022年第26期“个人养老金元年”)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宣布启动实施后,多家商业银行火速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在银行开展强势营销的背后,不少人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开户,也有部分客户被税收优惠所吸引,但在开户后仍然选择观望,资金缴存意愿有待激活。《2022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的退休生活愿景较为保守,多数居民预期在法定年龄退休,仅有
财经论衡 |
疫后山河在 迈步从头越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购房主力年龄群体式微,城镇化进程趋势逐渐平缓,城镇居民刚需面积改善边际递减等因素,预测中国城镇居民房地产刚需趋势将逐渐减弱。图/视觉中国 穷则变,变则通。2023年是中国经济聚焦发展,生生不息的一年。全球疫情趋势、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紧缩、房地产调控压力等使得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没有外在因素的干扰,按照我们关于中国增长方程的估算,2021年-2025年中
特别报道 |
守住医疗最后防线
2022年12月28日,天津南开医院内的新冠肺炎患者。图/法新 新冠感染高峰已冲向医疗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 “每天都在减员,每天都在调度人手,我也是一边挂水一边在上班。”2022年12月26日,江苏一家二级医院的院长在电话那头语带哽咽。 这家拥有不到300张床位的乡镇医院,已收治了约200名新冠肺炎患者,多数都是60岁-90岁的老人。一旦这些老人的病情加重,医生们恐怕没有能力与死神争抢——重
特别报道 |
一位新冠重症病人的ICU生存攻略
孙英春,北京最早被确诊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之一,在2020年的大年三十住进北京的地坛医院重症监护室(ICU)。 在地坛医院,孙英春住了28天,一半时间在ICU度过。多数时间,他躺在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只有双脚能暗暗搓动,医疗仪器规律地响着,衬得病房尤为空寂。他能感受到的与外界的联结,就是粗大的氧气管不停往鼻子里灌着气,“像个打气筒”,可还是越来越喘不上气。一度他与家人作了最后的道别。 就像一
特别报道 |
一粒退烧药,14亿人用药基本盘
正在美国探亲的李立(化名)打算,把带去美国给亲友的退烧药,再带回中国,“特别是小儿美林、布洛芬这些退烧药,都缺,能带就带,备着”。 以前是生病了买药,现在人们是买好药坐等生病。伴随着2022年底这一波疫情的是,退烧药全面紧缺。 各地政府组织陆续大量投放退烧药。2022年12月16日,济南市指挥部医疗物资保障组紧急调配50万片布洛芬支援基层诊所、药店;17日起,武汉一周内每天投放300万片布洛芬
经济全局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作为每年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其成为中国新一年经济政策的风向标。 会议对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定调,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会议强调,2023年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
经济全局 |
2023:进步时代终结,韧性时代兴起?
“未来不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在2022年12月17日举行的《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醒道:未来是不确定的,要充分估计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与经济困难。在宏观政策刺激效应递减的当下,中国更需要改革再出发,重振市场信心,增强经济复苏动能。 所谓“改革再出发”,一是将一些阶段性、应急性的政策明确转变为长期的制度,稳定社会预期;二是真正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经济全局 |
重视“疤痕效应”,扩大消费优先
人们有待重新找回再次出发的信心。2022年12月25日,重庆渝北区的一处夜市人气渐旺。图/视觉中国 尽管在疫情频发、房地产低迷和俄乌冲突等内外部超预期事件的冲击下,2022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一波三折,但展望2023年,将面临一个边际改善、逐步向好的宏观环境。 在政策面的大力支持下,企业盈利将逐步好转,复苏将成为发展的主基调,经济增长继续向合理增长区间收敛,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实现4.5
经济全局 |
原油价格有望企稳犹存风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片油田。图/法新 原油与所有其他大宗商品一样,其价格最终由基本供求决定。原油价格在2022年下半年经历了急剧下跌,但未来可能会因中国经济的重启以及美联储加息减缓,而在短期内反弹。但更长期来看,油价可能会因为欧美国家衰退的到来而再次大幅下跌。 当前油价走势的基本逻辑 原油的价格本应由现货市场的基本供求决定,而不该包含预期因素。这是因为原油等大宗商品是实物资产,用于现实的生产
经济全局 |
古巴是如何率先走出新冠疫情的?
“几乎每个古巴人都至少有一个亲戚或朋友死于新冠,我妈妈那边的亲戚就有几个。”来自哈瓦那的哈维尔对《财经》记者回忆起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给古巴带来的冲击。 2020年3月11日,三个意大利人把新冠病毒带到古巴后,这个长期面临禁运的加勒比海岛国面临着一场与病毒搏斗的生死战。 不同于亚洲国家,古巴网络并不发达,在国家封控期间居民无法进行网购或叫外卖,学生们靠着电视频道不同的播出时段学习,但是这些静默手
封面文章 |
中国外需前路
“郑和号”集装箱船。图/法新 2022年末,两条不同的包机航线,勾勒出让人难以辨识的未来图景: 一条向东,直接跨越太平洋。2022年11月初,台积电包机从中国台湾地区起航,将首批近300名员工及家属送往美国凤凰城定居,预计未来还有更多工程师赴美。即便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晶圆厂的成本比中国台湾高出至少一半,台积电也不再顾及经济成本,下定决心赴美扩大投资。 另一条航线主要向西、向南,是中国大陆浩
封面文章 |
全球贸易版图之变
2022年9月18日,广西南宁,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设立的RCEP展区,客商品尝法国红酒。RCEP多数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图/中新 2022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是无比艰难的一年,创纪录的通货膨胀、严重的能源危机以及对世界贸易造成严重破坏的地缘政治冲突。由于这些强劲逆风依然存在,一些国际经济机构对2023年的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表示悲观。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2022
封面文章 |
中国外贸能否抵御全球衰退的冲击?
余向荣 2022年12月5日,在江苏连云港等待装运出口的车辆。图/IC 外需可能是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变数。过去几个月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已见颓势。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陷入“滚动式衰退”,除中国外,全球经济实际增长预计将从2022年3%左右放缓至1%不到。欧洲2022年四季度就已开始衰退,北美则可能下半年步其后尘,期间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亦或接连倒下。在中国三大出口目的地中
资本与金融 |
中资地产美元债反弹
中资地产美元债在二级市场“起舞”,与地产行业近几年的窘境形成鲜明对照。图/IC 近一个月来,宝龙地产多只2024年-2026年到期的美元债涨幅约达227%-249%;合景泰富集团2024年-2027年到期的美元债涨幅达142%-162%;世茂集团2025年-2026年到期的美元债涨幅超过100%…… 中资地产美元债大幅上涨推升中资地产美元债指数。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
资本与金融 |
2023年A股:站在经济复苏的新起点
多年后,不知投资者是否会想起2022年A股的“灵魂拷问”。 这一年,俄乌冲突升级,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行业遇到空前危机。上证指数围绕着3000点反复争夺,投资者风险偏好被不断打击。巨大的业绩回撤压力下,一众明星公私募基金经理经历了“职业生涯最困难的时光”,排着队向投资者道歉。 进入2022年11月,在政策的超预期助力下,大盘蓝筹股率先开启反弹行情。截至2022年12月28日收盘,上证50指数上
资本与金融 |
多重挑战下的ESG之道
2022年12月20日,2023《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环境与气候挑战下,全球绿色转型在2022年艰难前行。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中国该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各国统一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标准能否早日形成?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如何推进?围绕这些话题,2022年12月20日,由《财经》杂志主办、华夏基金战略支持、盟
资本与金融 |
银行为何担责理财亏损?
花费百万元买理财,不仅没有回本还亏了23万元。近日,一则上海金融法院民事判决书将上述投资者的理财经历置于公众视野。 当购买的资管产品出现亏损,投资者能否获得赔偿? 上述案例判决书显示,在法院认定银行未尽适当性义务,致投资者购买与其风险等级严重不匹配的产品之时,银行需就投资者的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根据判决,银行被判赔偿投资者资金损失及相应利息23万余元。 “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才会买理财,银行理
资本与金融 |
幸运挨过2022年后,不应止步不前
沈联涛 2022年12月28日,北京,人们在火车站排队上车。2023年铁路春运自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共40天。图/法新 我们挨过了2022年——这实在是不容小觑的成就,因为我们在这一年内同时经历了区域冲突、通货膨胀、经济衰退、自然灾害、粮食和能源短缺。此外,2022年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15年后将再增加10亿。从各方面来看,这一年不论人为造成的灾祸,还是自然灾害,其苦痛大部分落在了
公司与产业 |
2022十大“翻车”产品
2022年7月12日,上海,南京西路地铁站里的大幅钟薛高广告。图/IC 对99%的企业来说,生命周期中有三件事难以避免,创立、倒闭和“翻车”。 2022年,消费市场的产品翻车事故依旧不断,姿势千奇百怪,究其原因却万变不离其宗:一是触碰安全红线;二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事故;三是高价低质的“钱包刺客”。大家对于“引爆热搜、企业致歉、舆论冷却”的循环三部曲早已见怪不怪。 毫无疑问,在过去三年间,盈利
汽车与出行 |
太空换班意义何在?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图/新华 2022年12月4日深夜,伴随面积达1200平方米,能盖住三个篮球场的巨型降落伞打开,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于中国东风着陆场,护送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平安回到地球。 此刻的太空中,神州十五号乘组早已进驻“天宫”空间站内工作。这套“新乘组上天空,老乘组再回地球”的轮换模式有望成
汽车与出行 |
车企如何进行软件研发?
软件定义汽车已成行业共识。软件正深度参与到汽车定义、开发、验证、销售、服务等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优化各个过程,实现体验持续优化、过程持续优化、价值持续创造。 在面向软件的组织方式下,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太过复杂庞大,在应对灵活多变的客户需求时,显得冗长拖沓。这体现在结果上,就是整车厂即使把软件提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在关键控制点还是会出现战略不清、组织分工不明的情况,使得整个组织在数字化转型、软件技术
互联网与新商业 |
中国十二大互联网公司2022年盘点: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2022年,中国十二家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少见的有了共同的策略——降本增效。 它们试图向市场传递出这样一种预期:一家好公司不能只是敢扩张,还要懂得在合适的时候省钱。当互联网公司开始省钱,最先动刀的通常是弹性最大的营销预算和人力成本,其次是收缩或者关停亏损业务。 很多过去“先试试、盈利暂不考虑”的创新亏损业务在2022年大多停下,典型如腾讯的电商平台“小鹅拼拼”、京东的社区团购“京喜”和国际化业
互联网与新商业 |
华与华兄弟:卖符号和词语20年
华与华的方法是,不要解释 通过20年的努力,创意咨询公司华与华生产的消费符号占据了中国的每一条街道。创始人华与华兄弟自豪于他们的设计遍布中国任何一个超市、药店、书店、小卖部、大商场,线上与线下。 华与华拥有知名度相当高的中国品牌客户。中国餐饮行业至今有六大品牌门店数超过万店,除了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剩下以集团品牌经营的四家:蜜雪冰城、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都使用了华与华的服务。华与华目前
财经特稿 |
线下药店的“战争”
北京一小区的线上买药广告牌。摄影/陈汐 有利润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战争”。卖药是一门有利润的大生意。超市便利店的毛利率约20%,而中国A股四大连锁药店的毛利率约为40%。中国A股四大连锁药店为益丰药房(603939.SH)、大参林(603233.SH)、老百姓(603883.SH)和一心堂(002727.SZ)。 线下药店之间的战争从群雄割据慢慢演化为逐鹿中原。目之所及,身之所感,
科技与健康 |
新冠后遗症是个谎言吗?
由于对新事物缺少了解的惶惑不安,新冠病毒(COVID-19)在人群中的杀伤力可能会超过病毒本身的能力。 如果应对感冒,我们也许不会如此急迫地囤药、在发热门诊排长队、呼叫120,因为我们能够冷静地控制药物使用、不去挤占真正有需要的患者的资源。 然而,新冠病毒出现在人类社会仅三年,大多数的研究还在路上,这时在方方面面很难都给出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即便是一些严谨的医学研究已公布,也还需要给出一定时间
科技与健康 |
心理科不赚钱,医院会继续维持吗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心理评估室。图/人民视觉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一部分防疫服务人员的生活将逐渐重归日常。不过,一位北京市社区心理服务人员观察到,那些常出入社区的防疫服务人员,经常面对居民的质疑和抱怨,需要尽早通过心理咨询干预,阻止他们患上心理疾病。 人们越来越接受,“不开心”可能是种病。2021年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精神科门急诊人次数,比2019年增加了约849万。 那些店铺倒闭的餐馆
法治与公共治理 |
长寿时代,怎样“投资养老”最划算?
设想一下,当有一天,身体的各项机能走向衰退、失去了收入来源、子女不在身边陪伴,我们拿什么养老?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事实摆在这里——中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社会。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据测算,2035年左右,这一年龄段人口将突破4亿,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届时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 从趋势来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法治与公共治理 |
杰里米·里夫金: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杰里米·里夫金。图/法新 2022年,全球经济陷入悲观期。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经济增速放缓,就业问题严峻,加速普通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 最近几年,经济秩序遭遇重新洗牌,地缘政治秩序正被迅速改变,全球局势动荡,黑天鹅事件不断,地缘冲突、新冠病毒变异、气候异常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为背景,体现在事件上则为能源危机、经济衰退、通胀高企等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及人类发展事件。 在2022年12月18
财经影像 |
对话陈海汶:用影像给文字做历史参照,还给那个时代的人们以尊严
《财经》杂志联合“巨浪视线”,推出系列影像专题视频节目——光刻。文艺评论家杨浪陆续对话数十位中国摄影家。通过访谈回顾摄影家们的创作与经历,再现他们镜头下的高光时刻。 本期嘉宾摄影界的“千手千眼菩萨”——陈海汶。 访谈/杨浪 编辑/董博佳 全家福(母亲怀抱的是陈海汶) 初入社会,在五七干校接受培训,右一为陈海汶。 杨浪:《光刻》已经陆续采访了十余名摄影家,这次终于有机会到上海来跟海汶
文化 |
肥尾效应:信息、知识和未来的经济学
《肥尾效应》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 戴国晨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5月 “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将自己的所有著作,除了更早期的那本《动态对冲》,全都挂在了“Incerto”这个统一的名字之下。“Incerto”是一个拉丁语词汇,意思是“怀疑(论)”“不确定(性)”。 塔勒布的设想是,通过这个“不确定研究系列”,把关于尾部概率和极端事件的数学、哲学、社会
文化 |
从百年金融看人民币缘起与崛起
《人民币崛起:从红色货币到国际货币》 袁满编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0月 百年来,中国现代金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谱写出中国各界有志之士革故鼎新、勇敢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符号,人民币从缘起到崛起,象征着中国社会变迁和国际地位提升。 百年中国金融,人民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演进。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色货币在革命根据地孕育生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
文化 |
西西
30多年前,作家西西战胜过病魔,而2022年12月18日,她却没能再一次战胜命运,85岁的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个“华文世界最有童心的作家”走了。 西西1937年生于上海,195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地区。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兄弟姐妹五人,在香港,她早年的生活颇艰苦,常常为书簿、校服、家政科等费用发愁。 初中时代,她就开始给香港的报刊、杂志投稿,在《人人文学》上发表的一首十四行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