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9期
纪实 |
雏鹰冲天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回顾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感念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历史功勋。谨以此篇献给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光辉战绩、立下不朽功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雄们。 师长被念“紧箍咒” 1950年11月30日,辽宁辽阳机场,一支年轻的航空兵部队整齐列队,战士们站立
纪实 |
作家们的决裂时分
“最大公约数”缘何破裂 情比金坚的友谊不代表毫无缝隙,莫逆之交如歌德与席勒也会有分歧。持传统婚恋观的席勒对歌德的风流很看不惯,曾指责歌德和一个未婚女子同居的行为“不要脸”;而歌德对席勒通宵熬夜打牌的行为嗤之以鼻;席勒闻着烂苹果的味道才能文思泉涌,歌德称“对席勒有益的空气对我却像毒气”……然而,种种分歧并未真正影响他们的关系。也许友谊就是一种最大公约数,需要求同存异的包容心。难做到这点,决裂有时不
纪实 |
SOS:拯救无数生灵的国际求救信号
当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因为浓雾、风暴、冰山、暗礁、机器失灵、与其他船只相撞等原因发生意外事故时,或者驴友和探险者在野外遭遇险情需要救助时,人们常会将其发出的求救信号称为“SOS信号”。 1909年6月10日,一艘英国轮船在遇险时首先使用了SOS求救信号,但SOS信号真正留下记录的首次使用时间是1909年8月11日。当时美国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
纪实 |
钱正英:领导三峡大论证的“温和派”
1992年初春,国务院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夕,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问她对水电事业是不是有特殊感情,她哎呀了一声感叹道,自己经手的大大小小水库数不清,但修一个水库就挨一次骂,这次接受三峡论证任务时,家里孩子们都反对,他们说:“你干啥呀?你做了那么些工程也可以了,再搞一个给大家骂的事情?万一搞得不好还得坐班房,杀你的头不足以谢天
精品 |
神探
入夜时分,秋雨绵绵。刑警大队长打来电话,说青山大道二十八公里处发生了一起疑似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破案线索几乎为零,交警大队请求刑警大队尽快派人协助侦破。老邢接了电话,睡意顿消,跳下床就要出发。老伴说,明早再去不行啊?老邢说,这种案子,要的就是争分夺秒,哪能等。老伴嘟哝说,马上退休了,还有这种精神头。就是派人,也该派年轻人去。那帮交警,平时牛哄哄的,这会儿倒想起你了。老邢说,这是人家高看咱一眼。咱在位
精品 |
故事治病
王大虎在等一个人,等得心烦气躁,不由得踱来踱去。对面一个老人一直盯着他看,看得他不自在。他没好气地问:“我脸上有字?” “有病,不治会很严重。”老人很严肃。王大虎很想冲老人骂一句,但他忍住了,他不想节外生枝。 “我能治。”老人又说。 王大虎拍拍腰间硬硬的东西,说:“看走眼了吧,这可不是钱。” “不要钱。”老人说,“我不用药,我用故事。” 王大虎来了兴趣,往前凑了两步。老人说起了温神医的故
精品 |
一条不成文的村规
自从在靠山村长大的马文当上副县长以后,老家的乡亲们一次也没来“麻烦”他,这让他感到很奇怪。要说乡亲们没有事,马文可不相信。乡亲们不仅有事,而且事多着呢,一桩接着一桩。 去年,村里的二蛋在县城里打工,年底没有要到工钱,二蛋也没有来找他,不声不响地走了。后来马文知道了,联系了相关部门,二蛋才要到工钱。 前几天,韩大爷家的孙子参加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岗位的公务员考试,笔试过了,面试没过,也没来跟他通通
精品 |
鱼香大抄手
春雨浸润,泥土幸福得浑身起酥,暧昧地粘在赶路人的鞋帮鞋底上。于是,街道上交错着各式黄泥鞋印。有一双大头皮鞋,在无名饭店前停留很久,鞋头已经磨损,鞋带也因长时间拉扯,失去了张力。 蒙蒙细雨落在穿皮鞋的老人头上,像花白的头发丝吐出的细微气泡。他退移到饭店屋檐下躲雨,久久打量着斜对面的“鱼香大抄手”店铺。 店老板张瘸子正在涮洗客人刚吃过的面碗,洗洁精的泡沫和红油的残余,在那双厚实的手掌上四处游移。这
精品 |
桥
据内线的可靠情报,五天后,日军一支辎重部队将要经过凌水河大桥,前去增援与中国(国共两党)军队激战正酣的第六师团。 上级首长命令桐宁武工队: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赶在日军辎重部队到来之前,炸毁凌水河大桥! 接到战斗任务后,大牛队长对武工队龚政委说:“老龚,这是块硬骨头,不好啃啊!” “是啊!”龚政委说,“要不然分区首长怎么会把这么艰巨的任务交给咱们桐宁武工队。” 大牛队长说:“政委,我
精品 |
薪火
“就父子两个人,两间破房子,分什么家!”立德叔铁青着脸。自强跪在父亲面前,一副不答应就不起来的架势。室内的空气令人窒息,我低着头,后悔建议自强跟他的父亲分家,不敢帮腔。 “以后别后悔。”僵持半天,立德叔松了口。在我们几个村干部的见证下,八十岁的立德叔跟五十岁的儿子分了家。立德叔住东厢房,自强住西厢房,共用的厨房里多了一个新灶台。 “分了家,下半生就有保障了。”自强看着我,眼里满是感激。 一天
精品 |
一头驴杀三年
黑土村的吴老汉有遛弯的习惯。这天,他早起散步,刚走到村后,就看见不远处晃晃悠悠走来一头驴。吴老汉年轻时赶过驴车,搭眼就知道这头驴正值壮年。 这时,驴已经走近吴老汉,嘴巴上还有一段绳子。吴老汉前后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就伸手把绳子握在手里。驴并不反抗,还冲吴老汉咧嘴,似乎在笑呢。一头驴值几千块钱,这要是丢了,驴主人不得急死啊。 吴老汉在原地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失主,就牵着驴往家走。一会儿工夫,全村
精品 |
老倭瓜
“于书记查看水渠,摔伤住院了。”微信群的消息响起时,春生正在自家院子里查看那株老倭瓜。 倭瓜长势正旺,浓绿宽厚的叶子蒲扇般替它挡住了秋日的一抹骄阳。 不知是去年啥时丢下的籽,这株倭瓜今年就地坐了瓜。像是要弥补去年没有享受到的好时光,坐了瓜的花朵攒足力量,从夏到秋,可着劲地开花,可着劲地结果,可是结一个蔫一个,最后,一根秧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瓜。 春生有事没事总要绕过缠绕的藤蔓,去看瓜秧。每天
精品 |
画展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县书画协会杨会长钦点王雷和刘光明国庆期间在文化馆联合举办一场国画艺术展。 办画展可是刘光明多年来的梦想啊,杨会长本以为他会满口答应,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光明一听,连连摇手:“不行不行,我最近身体不好,精力不济,还是辛苦王兄担此重任吧!” 杨会长不解,这么好的机会,不好好珍惜,还拱手相让? 王雷和刘光明的国画在小城小有名气,但正应了“文人相轻”那句话,
精品 |
刮头匠
剿匪的东北民主联军有个法宝——剃头。 东北土匪又叫胡子,头发老长,胡子满脸,凭这抖威风吓唬人。而民主联军即使军装破烂,头也剃得利利索索,脸刮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理发多使刀刮,理发师叫刮头匠。嫩江军区老二团有个半专职刮头匠,管着上千号脑袋。 刮头匠?也就剃头刮脸呗。可别这么说。刮头匠最要沉稳,最经得潮流起潮流落,大风大浪,乱不得一根毫毛。划人家一个口子,饭碗就摔了。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
纪实 |
雏鹰冲天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回顾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感念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历史功勋。谨以此篇献给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光辉战绩、立下不朽功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雄们。 师长被念“紧箍咒” 1950年11月30日,辽宁辽阳机场,一支年轻的航空兵部队整齐列队,战士们站立
纪实 |
作家们的决裂时分
“最大公约数”缘何破裂 情比金坚的友谊不代表毫无缝隙,莫逆之交如歌德与席勒也会有分歧。持传统婚恋观的席勒对歌德的风流很看不惯,曾指责歌德和一个未婚女子同居的行为“不要脸”;而歌德对席勒通宵熬夜打牌的行为嗤之以鼻;席勒闻着烂苹果的味道才能文思泉涌,歌德称“对席勒有益的空气对我却像毒气”……然而,种种分歧并未真正影响他们的关系。也许友谊就是一种最大公约数,需要求同存异的包容心。难做到这点,决裂有时不
纪实 |
SOS:拯救无数生灵的国际求救信号
当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因为浓雾、风暴、冰山、暗礁、机器失灵、与其他船只相撞等原因发生意外事故时,或者驴友和探险者在野外遭遇险情需要救助时,人们常会将其发出的求救信号称为“SOS信号”。 1909年6月10日,一艘英国轮船在遇险时首先使用了SOS求救信号,但SOS信号真正留下记录的首次使用时间是1909年8月11日。当时美国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
纪实 |
钱正英:领导三峡大论证的“温和派”
1992年初春,国务院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前夕,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钱正英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问她对水电事业是不是有特殊感情,她哎呀了一声感叹道,自己经手的大大小小水库数不清,但修一个水库就挨一次骂,这次接受三峡论证任务时,家里孩子们都反对,他们说:“你干啥呀?你做了那么些工程也可以了,再搞一个给大家骂的事情?万一搞得不好还得坐班房,杀你的头不足以谢天
故事 |
锁王收徒
很多年前,一家全国知名锁厂为推广自己的产品来到古镇摆下擂台,宣称谁能打开他们生产的一种叫“双狗”牌的锁,就奖励50万元。广告一出,不仅吸引了本镇的锁匠,外镇甚至外县的锁匠也纷至沓来,都想成为这50万元大奖的得主。 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如今早已是名满全国的旅游胜地。打擂那天,古镇比过年还热闹,擂台前更是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锁有好几种,有普通挂锁,有装在门上的保险锁,还有保险柜上的密码锁。1
故事 |
吴黑米的手
吴黑米站在汽车修配厂的门口很久了。吴黑米小的时候看过父亲修车,现在父亲走了,就剩下他和母亲了,他就想到这里修车。 吴黑米想修车实在是迫于母亲的疾病。他还是个高中生,但母亲的化疗一日比一日费钱,他不想再念书了,他想挣钱。 汽车修配厂的老板见吴黑米一直在门前转悠,就出来问吴黑米:“你想干什么?抢劫呀?”吴黑米说:“我不想抢劫,我想在你这里打工挣钱。我妈快死了,我想挣些钱,让她吃得好一点。”老板说:
故事 |
最近有点晕车
傍晚,小钰下班时忽然想吃麻辣鱼了。县城的麻辣鱼府一共有四家,但是小钰印象最深,心向往之的还是梨园大道的“乐有鱼府”的麻辣鱼。于是小钰就给新交的男朋友李海打电话。 小钰打完电话,就直接往“乐有鱼府”赶,十来分钟就到了目的地。小钰先找了个僻静桌位坐下,一边嗑瓜子、喝茶,一边等李海。 过了二十多分钟,李海才急匆匆地骑着摩托车赶来。 李海摘下头盔,向小钰道歉:“对不起,手头事情有点多,来晚了。”县城
故事 |
我是您学生
第一次见面,是在明人签名赠书的活动上。 那是一位矮胖的中年男子,圆脸,毛稀,薄唇,小眼,目光不可捉摸。 “老师,能为我签个名吗?”这种场合,老师是一种尊称。明人微笑点头,接过他递来的书,在扉页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能不能也写上我的名字?我叫李惠,您可以写李惠同学!”他态度诚恳,又千恩万谢,明人不忍心拒绝。 第二次见面,是在一场展销会上。明人正驻足观摩一家公司的智能产品,该公司发展势头如日中天,
故事 |
正骨张
我是折着腰打车跑了半个城,才找到朋友推荐的“庐天医堂”的。 这是间小门脸,坐落在一条商业街上。商业街旧旧的,应该有些年头了。临街的铺面,一间挨一间,招牌醒目,倒还有几分商业街的热闹。而商业街背面的一排门面房,多半是小门脸,美甲的,美容的,卖各式袜子、内衣的,大多小本经营,生意清淡,撂棍子打不到人。店主们三三两两凑一块儿聊天说笑,有的索性支个牌摊,三五个人甩牌混急呢! 我抬眼瞥见“庐天医堂”四个
故事 |
三颗西瓜
“三颗西瓜多少钱?”小聂一下把李小红问住了。小聂是家里的甩手掌柜,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的人,怎么忽然关心起三颗西瓜多少钱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小红这一问,又让小聂摸不着头脑,他拿手背在李小红的额头上贴了贴,李小红也没躲,盯着他,像看一个怪物。 小聂前脚刚进门,李小红莫名其妙的话像发出的箭,直冲小聂。 “小红,怎么了?”小聂一边问一边换鞋,靠着墙根叉着腰等她回答。李小红眼睛瞟了一眼客厅,双
故事 |
匠人
匠人善泥塑,手艺没得说,捏啥是啥。一团泥,在他手里揉揉捏捏,竹签戳戳点点,手掌交替着抛几个来回,那泥团便生出一些情绪来,骨刀灵巧地在手中跳跃着,削挑按压间,衣服的褶皱和纹饰便有了水一般流畅的动感,最后施以色彩调和,泥人便鲜活灵动起来。 匠人最擅长的是塑关公,塑关公要细心,不可马虎大意;要利索,不可拖泥带水;要虔诚,不可有烦躁、厌恶的情绪。挥笔时,刀刃要一丝不苟;塑造中,自身也要有侠肝义胆,刀刀凌
故事 |
啥都没看见
老张是个清洁工,专管一段路,和同组的人轮流上白班和夜班。这天晚上,轮到他上夜班,他正在街边扫地,见不远处有个小伙子正要过马路,突然一阵轰鸣声响起,一辆跑车风驰电掣地开过来,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小伙子被撞出去很远,在地上翻滚了好几圈后,一动不动了。 老张抱着扫帚,惊恐地看着这一幕。这时,跑车司机发现了老张,连忙下车,来到老张面前。老张一下子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只见司机戴着口罩,一顶棒球帽压得很低,
故事 |
我想吃鸭头
阳春四月的一个傍晚,一辆崭新的跑车从村口小卖部前呜呜开过,扬起的灰尘,让人直往屋里躲。嘎吱一声,车子停在了汪大龙家门前,下来一对手提礼品的青年男女。 村支书大根叔从小卖部里探出头,朝车子的方向望去。几个老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这是谁呀?” “应该是小龙回来了,清明节到了呀。” “那车可真气派,看来这小子发财啦。” “那是奔驰车,一百多万元呢。听大龙说,他弟弟开公司了,专门跟外国人做生意呢
故事 |
顺在左 孝在右
新山控股集团董事长柳大川刚刚将国外的合作伙伴送上飞机,就让我开车送他回老家平安镇。 别看柳董在外面呼风唤雨,威风八面,可一见到他那当了一辈子车把式的老爹,立马恭恭敬敬,变成乖乖儿了。 “石头,你又是坐你那宝马车回来的?”柳董回到家时,老爷子正斜躺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眼睛半睁半闭地问道。 “是的,爹!” “什么宝马、奔驰啊,听着车名牛哄哄的,其实一点也不实用,装不下多少货,也拉不了几个人,比
故事 |
秤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就荣幸地获得了“一门提督”这个职位——给自家门窗加工铺当“门卫”,顺便参与讨论八卦新闻传播者们的家长里短,窥视怀揣不同故事的过路人的各异神色,或者欣赏一下小商贩使出浑身招数的叫卖声。那叫卖声有的讲究韵律平仄,声调委婉,让人赏心悦耳;有的像嗓子里塞了一根鸡毛似的干吼,让人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但收破烂的刘四不同,他从来不吆喝,全凭车把上挂的那杆秤“招摇过市”。 认识刘四是那年
故事 |
借家过年
那年,我14岁。那一年的除夕是2月12日。早在几天前,父亲就跟母亲说,今年春节,他打算向领导申请值班,从除夕到年初三。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家家户户都在家过团圆年,你却要在这几天值班,不行!” 父亲附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母亲刚刚还愤怒不满的脸,瞬间变得柔和,并高兴地点头表示认同。这是我记忆中唯一一次,父亲用言语说服母亲,说服速度之快,母亲的配合度之高,出人意料。 父亲的计划是带我们一起
故事 |
喜子
我以前在东北经营过一家石材厂。 石材厂是季节性生产,春季开工,冬季放假,工人都是临时工。 第一眼见到喜子的时候,我就记住了他。当时,喜子由介绍人带着在厂里不停地逛,眼珠子在车间里外逛游个够。介绍人哇哇一顿介绍,喜子只是轻轻点头,一声不吭。他盯着我看的时候,我心想,这小子居然敢瞅老板这么久! 介绍人说,别看喜子才30多岁,却是切机工里最牛的一个。我翻翻眼皮,说,切板有啥技术含量。 喜子笑笑,
故事 |
看瓜
爹起五更,爬半夜,没日没夜地侍弄他那块巴掌大的西瓜地,指望着有个好收成。这样,哥哥和两个姐姐下半年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说起爹种西瓜,真是一波三折。 第一年,爹在年前就把土地平整好,把育好的秧苗移植过去。然而,年后一场罕见的倒春寒,把瓜秧子全部冻死了。 第二年,爹吸取前一年的教训,过了农历雨水,才开始育苗和移栽。这次,瓜秧子没被冻死,可到了挂果时,得了枯萎病。 第三年,除小瓜和歪瓜,就没有一
故事 |
无名碑
街上传来一慢三快的更鼓声,随后是更爷的喊更声,四更天喽——声音悠长。姥爷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挺身起来,姥姥也跟着坐了起来。 姥姥点亮了煤油灯。 姥爷说,我该走了。 姥姥身上披着那件大红色的连襟袄,里面是绣着一对鸳鸯戏水的红肚兜兜,露出象牙白的肤色。姥爷的眼睛跳跃一下,长满老茧的大手伸进姥姥的红肚兜兜里,姥姥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柿子。 姥爷抽出手,说一句,等我回来。深情地望一眼姥姥,转身出了门。
故事 |
一道观察题
林智是星湖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主管红枫社区。1月20日中午,他回所里吃饭,拿了饭盆往食堂走,刚出宿舍,就险些和小唐撞了个满怀。他问:“你着急忙慌地干吗去呀?”小唐说:“出警!林哥,跟我去一趟吧!”林智丢下饭盆,就跟着他上了警车。 十几分钟后,他们到了东湖小区。被盗的是张惠来老先生家。张惠来一见到他们,身子就晃了晃。小唐忙将他扶坐到沙发上,问道:“张先生,怎么回事啊?”张惠来指了指书房,颤声说道:“
徽风皖韵 |
勤就大业 泽被四方
车子驶进安徽荻港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走进镌刻着CONCH标记的办公楼,来到位于四楼的副总经理办公室,我见到了我的采访对象——“中国好人”胡文钊。 我们虽初次见面,但几句寒暄后,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他侃侃而谈,毫无保留,让我得以了解他在海螺37年的奋斗历程。 启航——扎根海螺 1985年底,刚满17岁的胡文钊,带着满脸的稚气,进入位于大山里的宁国水泥厂胜利分厂,成为一名水泥人。刚进厂那会儿,
徽风皖韵 |
一丝一线织华章
袁洪滨,“洪滨丝画”的发明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首届中国十佳民间艺人。2005年获第七届“山花奖·民间工艺”终身成就奖,2006年获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建“东方一绝·洪滨丝画园”“洪滨丝画美术馆”。 “洪滨丝画”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洪
徽风皖韵 |
开满鲜花的河岸
1.河岸旁(日/外) 河岸边芦苇青青,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天光云影。微风吹拂,绿色的波涛荡漾。 许多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河面上游着几只野鸭,还有几只灰雁。 水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时不时地有一两只白色水鸟悠然飞起。 小宇妈妈(微笑着喊):小宇。 小宇爸爸在芦苇荡里追赶着小宇。 三个人的笑声回荡在河岸边。 人影经过时,灰雁呼扇着翅膀,贴着水面飞进芦苇丛里,一转眼就不见了。 2.小宇家
往事 |
任树文:发现磬石之美
灵璧县地处安徽东北部,是一座千年名县古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文化内涵深厚,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的美誉。虞姬和钟馗画无须赘述,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至于“奇石”,即灵璧石,又名磬石,传闻其曾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可谓历史久远,声名显赫。可现实是,灵璧石曾被弃置于荒山野坡达数百年之久,甚至被山民们当作废料拉回家砸碎垫院子。 灵璧石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1999年。时任
逸闻·逸事 |
爱运动的老领导
那天一大早,我接到高局长爱人的电话,说高局长毫无征兆地走了,他儿子还在途中,让我赶过去帮忙料理后事。 高局长长期坚持锻炼,怎么会突然就走了呢?我感到很疑惑。 高局长是我的老领导,原先是我们单位的一把手,他什么场合都能应付,还善于学习新鲜事物。高局长退休前几天,把我这个刚扶正的办公室主任叫到跟前,让我教他使用智能手机。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多数人的手机仅能打电话和发短信。 高局长退休半年后
逸闻·逸事 |
大画家的“法无定法”
仲秋过后的一天,天朗气清,清秘阁画廊举办“好风相送”五人艺术展。 看画、寒暄、入宴。五位艺术家坐首席,众人环之落座。 席间,画家吴悦石先生站起来,拿着筷子,朝空中一比画,放下来,说:“当年啊,几位大家画画,特邀潘天寿来京,他的画那个硬啊,狼毫也不够,得用竹篾子画。北京的画家邀他来画画,其实心里是看不上的。陈半丁那时已经九十多岁,比潘老年长许多,也想看看潘天寿当场作画。潘老说:‘那我们合作一幅吧
逸闻·逸事 |
我要改名叫牛得草
牛得草,原名牛俊国,擅长豫剧丑角。他的表演诙谐幽默,自成流派,很受戏迷欢迎。有一次,一个叫李春芳的戏迷对他说:“你丑角演得好,可惜名字不风趣,不像梅兰芳、盖叫天等名字,既有特色还好记,而且与你的丑角不协调。”牛俊国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牛俊国这名字确实不咋样,尤其是别人叫我时,如果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或是没听清楚,就成了‘牛进锅’了。”说完,两人哈哈大笑。事后,李春芳表示要给牛俊国改个艺名。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