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1期
|
寻李白
一 秋日,再次来到大禹故里,走进禹穴沟。这次,我是专为李白而来,追寻他一千三百年前留在这里的踪迹。 秋风掠过峡谷。崖上那些酸枣、厚朴、青杠、野梨和野板栗,还有被同行的村支书李录松称为“铁甲”“麦麸子”之类的无名阔叶杂树,被疾风哗哗摇动。满山遍野的苍绿、灰白、赭红和土黄,每一个叶片都在秋阳下闪耀。树叶纷纷从刳儿坪飘下,落在洗儿池里,打着旋儿,然后随着外溢的池水一片接一片地跌进奔突的溪流,越漂越远
|
沙上的井
沙井 沙井原为深圳一镇,一度以产蚝(北方称海蛎子)著称。乡镇又改成街道,招商引资,工厂林立,常住人口最多时达一百三十万。后一分为二,一名沙井,一名新桥。“沙井”二字之得来,非常直接:此地原为入海河道,掘井时屡屡见沙,故称沙井。今日深圳,高楼广厦,人流密集,快递小哥紧贴着你的脚边,嗖一下掠过去了。汽车你来我往,找停车位全凭运气。一万个事物迎面扑来,视野里挤得满满的。谁能知道,在这一派浮躁景象下,还
|
狮子呀,狮子
一种怪病,从我出生,或者在母体里,就通过各种方式埋伏进我的身体。我一天天地长,它也跟着一天天地长。它的躯体最初应该很轻很细,但随着我的长,慢慢变大变粗。它常常趁我不注意,跳出来显摆一下它的威力。只要它在我面前显摆威力,我的头脑就瞬间一阵发晕,脚趾、手指不停地弯曲又伸直。还有我那双薄而宽大的眼皮里,像钻进了一只大跳蚤,一个劲儿地蹦跳。我呼吸急促,心脏在我皮包骨头的胸膛里,怦怦的,似乎一个不小心,它就
|
风雨重述
一 要说到一阵风。 摇摇晃晃的盆中水,摇摇晃晃的葫芦架,摇摇晃晃的天线杆……平静是常态,但不是恒定之态,仿佛是谁用一根木棍搅动了一小潭死水,瞬息之间,依附于潭水的诸多事物便开始一同慌慌张张地摇晃了起来。似乎只有院中的那口水井尚平静如初,可是啊,在那些身不由己的事物的干扰下,就连天空也开始松动了,微尘、草屑、衣物、塑料制品……它们构成了天空最新的要件——包括井中倒映出的那片天空。当摇摇晃晃成了大
解释与重建 |
柴火院
灶神 小时候,每年快过年时,都有山东人南下,来到我们这里贴灶神、门神。老年人把他们叫作“侉子”,他们长得高高的,但浑身破烂。 灶老爷和灶奶奶就在锅门口,上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神,传说就是炎帝。神位虽不高,但比土地爷更接地气,就管锅屋这么块地方,却直达天庭,向玉帝汇报、述职,讲你家好话,自然平安,还可能修福得禄进财添丁,说不定贫家出贵子呢;假若言坏事,那就不好了,可能要降下罪来。
解释与重建 |
去山里
当我们说去山里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在做某种决定。比如:去山里需要开什么车,带什么零食,穿什么鞋。或者哪几个人先去,哪几个人后去。我们只是装模作样相互安慰,好让自己长草的心在办公室众目睽睽的空气中试飞三分钟。事实上,我们有查不完的房、写不完的病历,永远不能完成的日程,谁还会挖空心思去山里自在逍遥? 心仪的氛围时不时被跃跃欲试的心跳带出来,像一缕裹着淡香的烟雾,弥散在办公室。但是,这样的情形不会占用太
闲话 |
城中人又老
治世的表象是商业繁荣 群猿啸哀,嫠妇夜哭,仓廪虚则饿殍无救,雉堞毁圮,街巷成墟,市廛敝则商旅不行,此乃乱世情形。从百业萧条,到一片凋敝,此间凡生意皆不能获利,闾巷之间,气象冷落,生民无不困苦。车马阗拥,不可驻足,为《清明上河图》里的东京市井景象。有此景象,便是治世,《东京梦华录·序》对此有描述: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所谓治世,表象
闲话 |
水果二章
葡萄 闻其名,便知葡萄的祖宗不在华夏,祖籍黑海和东地中海沿岸一带及中亚细亚地区。至于何时入得华夏,《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然而《神农本草》里记载着葡萄,证实汉前陇西已有,只是未入关而已。历史太久远了,真相免不了扑朔迷离。说葡萄为古老水果,这个我信。老到什么程度,只能看古人之记载,或是考古发现。百度上说:“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第三纪是
闲话 |
父亲的春联
城中人又老进入12月,时间像加了滚珠,一下子快得骇人,再过二十多天就是春节了。此时,父亲却蜷缩在床上,用无神的眼光看着我,不忘一而再地问,社区今年还没安排写春联吗?都什么时候了啊!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似乎总担心我因为信息不灵而错过社区一年一回的名家义写春联活动。因为新冠疫情的暴发,义写春联活动存在太多不确定性。疫情当前,生死攸关,这些看起来风花雪月的事已变得微不足道,只是父亲好像并没有这样认为。
闲话 |
白沟,白沟
2019年,我改行后要为新东家出差各地推销产品。春末的一日,我从南飞到北,在天津落地后乘动车由东向西,前往河北保定,去一个名叫白沟的产业聚集地,与主顾洽谈新品开发,同时也对前期的生意进行结账。 在我的认知里,沟,是极小水系的载体,是房屋、稻田之间的水路。沟属于生活场景中的小障碍,谈笑间抬脚便可以越过。如果是扮演重要角色,那可以是某张发黄的房契、田园地界的协议书。而在日常,“沟”是生活元素中极细微
行旅 |
世上红尘隔板桥
在鹫峰讲寺喝茶,与云龙老师、雪藏护法一起,听演德法师讲禅。 时间过去几个月了,当时讲了些什么已不太记得,但妙法堂窗外的翠绿山色,一直印在心间。 鹫峰讲寺,藏在黄岩县城北郊不远处的一座寺庙。云龙老师开车寻路前往,几乎在两三个岔路口都走错了。 一片田野。一片村庄。一条小溪。 村道亦不宽敞,弯弯绕绕的,问了路边挥锄劳作的农民,农民抬手朝山边一指:“一直往里头走就是。” 终于见到了,几乎是藏匿一
看·听·读 |
蒸汽火车
一 卡尔维诺在《寒冬夜行人》中对火车做过如下描述: 一辆火车头喷着白烟,蒸汽机活塞发出的声响掩盖了你打开书本的声音,一股白色的蒸汽部分遮盖了小说的第一章第一段……这是个冬雨淅沥的夜晚,主人公走进小吃部,脱下潮湿的外衣,一股水汽顷刻裹住他的身躯。车站上传来一声长鸣,火车在雨水中闪烁着寒光的铁轨尽头消逝了。 卡尔维诺写的是那种蒸汽火车:高高的烟囱,黝黑的机车和昏黄的灯光。 这让我想起最早坐火车
看·听·读 |
还是二泉映月
借着空旷的夜色,以及深秋的寒意,二胡独特的悲凉被放大。大家不由静了声息。 小泽征尔说,这个曲子,得跪着听。 我没跪过,他倒是跪过。那时他还年轻,作为访问中央音乐团成员之一,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不由自主跪了下去,惊吓到了更年轻的演奏者。这个画面,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仿佛我也经历了这个场景似的。 后来我能找到的是小泽征尔坐着听的视频,他坐在演奏者的后面,顶着一头乱蓬蓬的白发。他两只手搁在膝
生活志 |
山中夕阳下
一段蜿蜒的山中铁道、一座深山小站、一个距车站几百米的养路工区,共同构成了三十余年前我曾身处其中的简陋场景。 1985年,十八岁的我高中毕业,提前结束了学生生涯。我五六岁时曾因患支气管炎注射过链霉素,这一生就成了再近也听不见“气嗓子”的人。(“气嗓子”,是东北方言里的说法,即所谓“耳语”。)按当时的体检规章及其分类细则,我其实从七岁上学时即已是一个将在十年后丧失高考资格的人,只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
生活志 |
麻与木
一 苎麻有宿根,无须栽种。成熟的苎麻一人多高,拇指粗细,叶子三分像桑。苎麻重头戏在收,一年两季,头麻和二麻。虽是只收不种,头遍二遍的麻草要锄,不但要锄,还要精锄。父亲说:“锄头底下有黄金。” 年后天气好,东风瘦马,残雪比马还要跑得快。冻土从下往上开化,表面一层硬壳,内里松软得像一块酥,一锹裁下去,“扑哧”一身。春耕还没有开始,最勤快的人家也没到田里望一眼。这时,铁匠店开门点火,初春的山野弥散着
生活志 |
桐子花记
半睡半醒间听到有脚步声上楼,缓缓的,悄悄的,是母亲。母亲轻声唤我,饭好了,你也起床吧。赶紧穿衣,洗漱,下楼。桌上摆着一碗白粥和几个鸭蛋,还有一小碟糖醋萝卜。 清明之后,我们姐妹仨相约趁春闲回趟娘家。我先回,计划今天一起去村外的毛狗洞看桐子花。 母亲说小堂哥年前生病,在家歇着,我们先顺路去看看。拐过一条土路,就是小堂哥的家。后院里有一棵栀子花树、一棵杏树。栀子油亮亮地绿着,还不见花苞。杏树的枝上
生活志 |
最后一头耕牛
蛮牯子暴烈,谁也别想安稳地坐在它背上,虽然它的背是那么平整宽厚。我欢喜骑在牛背上,随着牛的步履,身体一颠一颠。有时候,尿胀起来,也想如胯下的牛,边走边让尿水在地上弯弯曲曲滴沥出一条蛇的阴影,那该是多么快意啊。在酷夏的烈日里,这心思会立马隐匿进尘埃里。而一丝扫地风吹过来,它又像刚蜕下的蛇皮一样飘荡起来,悬浮在路上,只有我和胯下的牛才能看清。 那个早晨,太阳刚爬上榨油坊旁的橡树梢,蛮牯子闷头冲出牛栏
专栏 |
瓷,诗及词
光绪三年(1877),东西方世界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在莫斯科,柴可夫期基创作于乌克兰的芭蕾名剧《天鹅湖》在皇家剧院首演;在遥远的美国,发明超人爱迪生制造出世界第一台留声机。在中国,左宗棠奏请于西北新疆设置行省,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在河北筹办开平矿务局。同时,中国历史上首位驻外使节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从上海坐轮船远赴英国就任;接近岁末,会通中西的近代学人王国维诞生于浙江海宁,终生讲一口很难听懂的海
专栏 |
走到玉林西路的尽头
一 对于我来说,1998年到2008年,玉林西路,以白夜为基点,对面的飘香火锅,隔壁的龙虾一绝,一路走过去,到芳沁街的小酒馆、千高原,瑞升广场的小房子、弥渡,还有沿街的那些服装小店……这个场域就像一个时间的大筛子,我和好些老朋友老熟人在这里相识相遇,然后慢慢地,又各自从彼此的筛子眼里漏出去,湮没在人海之中。 时间的筛子眼,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哪些人会漏出去?哪些人会留下来?是暂时留下来?还是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