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17期
记者手记 |
该客观了解一下职业教育了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罗芳菲 谈起职业教育,很多人想到的是从职业中专或者高职毕业,进入远离市区的工厂,在流水线上做着一份简单又重复的工作。生活枯燥乏味、收入微薄、技能长进缓慢,更谈不上职场的成长和学历上的提升,从而蹉跎了青春。 21岁的孙凡迪却不这样认为。 他来自甘肃,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8分,滑档后并没去复读,而是选择就读苏州市职业大学工业机器人专业。 “有哥哥姐姐在江苏一带从事相关工作,
主编笔记 |
全民健身,绘就幸福生活
7月30日晚,经过15天的激烈角逐,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台盘“六月六”篮球赛(“村BA”)总决赛上演巅峰对决,参赛队员们密切配合,尽情展示各自风采,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篮球盛宴。 就在台盘村“村BA”落下帷幕之际,8月1日上午,首届重庆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揭幕战开始…… 自去年台江“村BA”火爆出圈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了这一行列,“村BA”点燃了亿万
热评 |
疏堵结合,莫让孩子困在手机里
暑假来临,青少年有了大把闲暇时间,但这大好时光却几乎被手机的“小屏幕”填满,即使短暂地放下手机,心里却还是放不下“小屏幕”中的“花花世界”。 为方便联系或学习需要,不少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触网低龄化的趋势明显,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 数字时代,孩子的生活、学习早已
热评 |
“千万工程”绘就当代中国美丽乡村图景
“千万工程”起始于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并主持了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广泛而深入地考察调研,切中浙江乡村发展痛点,把握时代发展规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千万工程”萌生于实际,发展于实践。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 |
新建村:深山冷岙印证了“两山”理念
俯瞰新建村。图/严碧华 新建村成立于2004年12月,地处舟山本岛西北部,下辖黄沙、里陈、南洞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400余人。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新建村调研,对新建村美丽乡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重要指示。 近年来,新建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培育“美丽经济”,按照“打造特色优势,深化建设内容,实
沿着总书记足迹访民生 |
唐山:残疾人也能活出精彩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为截瘫伤员体检。图/金欣 2016年7月28日,对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所有人来说,美好又难忘。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截瘫疗养院,看望截瘫疗养员,并鼓励他们“残疾人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总书记的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截瘫疗养员和医护工作者们的心中。姚翠芹、杨玉芳等截瘫疗养员顽强坚持文学创作,寻找快乐源泉,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完美“答卷”。 截瘫疗养员们打破了15年生存极限的魔咒,
封面报道 |
产教融合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匠造班”的学生们在贴近产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企业渴求“适销对路”的人才,人才需要有发挥一技之长的平台,卓越且具创新力的企业和源源不断的人才则是产业做强做大的重要支撑。 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培养“两张皮”、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现象突出,也一直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破解这一问题,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急剧变革的今天,显得尤为紧迫。 如何打通政产学
封面报道 |
产教融合:从“一头热”到多方共赢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里,产教融合的字牌十分醒目。图/罗芳菲 正值暑期,但很多职业院校的师生没有放假,而是走向了另一个“课堂”—企业。在企业的不同岗位上,学生们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呈现出多样化格局,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也不断成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50%,企业导师也为学生带来新的资源。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产业升
封面报道 |
苏职大:融合产业培育职业专才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训楼。图/罗芳菲 在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一张王牌。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同档考生中的佼佼者,冲着苏州地区产业高度发达、学校学院高就业率而来。 机电工程学院40多年火爆的背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一群紧跟产业发展的教育者,以及一条波折的职业教育之路。 跟紧产业,调整专业 从苏职大5号门进入,毗邻运动场,一座白色外墙的五层实训楼—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显得格外安静。
封面报道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中小微输送“一职多岗”人才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之后,张笑笑首先感谢的是自己的母校—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张笑笑是浙工贸鞋类设计与工艺专业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成为知名鞋企的打版师。 张笑笑记得,学校老师总是鼓励学生出去闯荡,提高见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让学生们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近年来,在坚持园区化特色办学的基础上,浙工贸对照温州的产业图谱,加快了
封面报道 |
歌尔“匠造班”舍得花钱
理实结合的场景化教学,让学生“所学即所用”。 “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企业还提供完善的福利、假期。”作为一名蓝领,21岁的王韬杰对现状很满意,“成了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去年6月29日,王韬杰入职歌尔,目前的岗位是非标设备调维技师。虽然仅入职一年多时间,他却有着明晰的职业规划。“未来3至5年,争取成长为团队骨干,并努力成为领域内的专家。”这是他为自己设定的“小目标”。 王韬杰就职的歌尔
封面报道 |
办工匠学院支撑湖州高质量生态
如今,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教关系作为统筹经济与教育协同发展中的一大关键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产教结合到校企合作,再到产教融合,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建立高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结,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两者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生态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匠学院视阈下‘四对接 四突出’产教融合实践—湖州市高端装备制造实习实训基地
封面报道 |
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零距离”服务机器人产业
列车稳稳停靠苏州北站,约一个半小时即可抵达吴中机器人产业园。成立于2019年的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2022年8月搬迁至此,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可以“零距离”服务企业,助力构建苏州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生态圈。 如今,协会成员单位已达138家,并通过不断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链接与协同创新,为苏州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协会立足本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多措并举,持续开展一系列产教
封面报道 |
产教双向发力促唐山转型升级
2021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入选国家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高校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奋力搭建产教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确立路线图、制定施工表、编制任务书,逐步打破学历教育天花板,畅通企业招工用工快车道,构建高素质人才蓄水池、高质量产业助推器,产教融合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基础雄厚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发祥地。在工业带动下,唐山
封面报道 |
产教共同体造就千万陶瓷能工巧匠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出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等五方面19条政策措施,对于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意义重大。 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江西省出台实施方案推
对话 |
让企业家轻装前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邹一南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14日发布,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作出新概括,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从6个方面提出针对性举措。“再好的政策,如果仅停留在理念和指导意见层面,而没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并在制度和法律上加以保障,就很难真正发挥效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邹一南表示,下一阶段,应从
关注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从群众“表情包”看城乡治理成效
“崂先办”平台在青岛市崂山区深入人心。 7月26日早上8点,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网格员隋祯便开始在自己负责的网格里巡查。 巡查一遍,正常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通过巡查,他要掌握自己网格内的动态,了解村民的动态需求:村里的路灯不亮,村民家里的有线电视要开分机,老人高龄津贴需要代办…… 成立于1994年4月,隋祯所在的青岛市崂山区辖5个街道、139个农村社区、29个城市社区,陆域395.
关注 |
河南省新乡县东大阳堤村:听百姓“顺口溜”找治理突破口
东大阳堤村新貌 四季常青的绿化植物,楼房联排成栋,健身广场、游园、幼儿园一应俱全……这是在河南省新乡县东大阳堤村(朝阳社区)社区文化广场上,随处可见的一景,村民们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孩子们三五成群在周边嬉闹玩耍,灯火通明的灯光映照着人们喜悦的脸庞。 然而,谁能想到十多年前,多年宗族矛盾、基础设施薄弱、信访问题频发等历史遗留问题,一直以来桎梏着东大阳堤村的整体发展,后进村、落伍村的名号一直是其摘不
关注 |
湖南省双牌县廖家村:党小组全程服务农户链上大市场
今日廖家村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麻江镇廖家村位于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阳明山脚下,曾是一个贫困小山村,一条泥石路破损不堪,田间杂草丛生。 2015年,湖南省林业厅驻村帮扶,在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后,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葡萄、酥脆枣等。自那以后,曾经几乎停滞的村庄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植行列。 2017年,廖家村实现脱贫摘帽。脱贫之后,该村实施党建引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成
关注 |
《南柯》掀起沉浸式消费新风
一道菜,演员在餐桌前给你表演它的前世今生,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一场戏,围绕着你面前餐桌上的菜品而展开,看起来是什么体验? 这是吃饭,还是看戏?“为什么不可以二者兼备?”《南柯》的导演庄一说。 赋予食物情感,给戏剧增添味道,这是庄一和他的团队在做的事情—沉浸式戏剧晚宴。 2023年7月14日,全感官沉浸式戏剧晚宴《南柯》在北京完成首演。《南柯》是《流动的盛宴》系列开篇之作。对于这次首演,导演
关注 |
智能清洁家电,家庭新宠?
智能擦窗器成年轻人新宠。 把头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书本大小的机器在玻璃上游走,代替自己擦窗,何等惬意。最近,家住北京丰台的小林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款擦窗机器人,使用后让他大呼“过瘾”。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智能拖把、智能吸尘器、油烟脱排机、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等产品纷纷走进日常生活,智能清洁家电的市场需求也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亿元增长
关注 |
科技助老 筑牢出行服务网
“以前出门想打车,要在路边等很久,网上约车又不会,遇上刮风下雨天可遭罪了。现在只要想打车,直接打95128,说我在哪里,很快就有出租车司机过来接我,节省了很多时间。”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年过七旬的李奶奶,如今对于手机叫车,已经非常熟练了。 李奶奶使用的叫车系统是“95128可蚁点”巡游出租汽车约车服务平台,这套叫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像李奶奶一样的老年群体的出行便利。 “我们这个区地
关注 |
集中供冷:何时走进百姓家
今夏,全国多地高温持续,“集中供冷”话题被公众拾起,并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集中供冷的原理与我国北方冬季集中供暖相似,是在冷站调节水温后,以管道输送冷水到用户终端来制冷。 为应对高温,近些年多地开始探索集中供冷。这种制冷模式效果如何?是否更节能环保?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 优势明显 炎炎夏日,不开空调室温也能达到26℃,广州图书馆内,专心致志读书的人们可能并不知道,如此舒适的室温源于“
奋斗者 |
张学新:做塞罕坝精神传承人
木兰围场民族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张学新 茂密的树林、气派的欧式建筑、退役的整列蒸汽火车、大型艺术雕塑、清澈的人工湖、多物种的萌宠乐园、将草原风光尽收眼底的观景台、实木观景木栈道……在一望无际的坝上草原上,位于河北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的木兰围场民族文化产业园,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 该园区的负责人,35岁的张学新,是一位新生代管理者,在北京还管理着一家近3万人的保安公司。但在人前,他不喜欢谈管理,相反,最
智库 |
以孝治家促进基层治理
绿色荡漾的竹海一隅,养着为村民招财进宝的鹦鹉群;整洁一新的广场,和善可亲的老人们正在谈天说地。一进入河南省虞城县杨善庙村,旅游者会感觉到这个村有着非同凡响的气质。 同样是农村修路,在其他村可能为了一棵树的赔偿问题,会影响工期几个月。而在杨善庙村,无论是牵扯公益事业的大事小情,还是事关羸弱老人的赡养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都会得到妥善、及时解决。杨善庙村的变化,得益于“以孝治家”活动的落地生根。
智库 |
黔东南如何做到以“文”融“旅”
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增添新的发展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民族地区旅游项目同质化和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结合自身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以“文”融“旅”,促进文旅融合,增添旅游产业发展新动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新发展。 文旅融合的优势
实事 |
“宜商三电” 助企惠民
临淄供电中心工作人员进企业指导客户安全经济用电。 盛夏的7月,似火的骄阳烘烤着大地,让人走几步都浑身冒汗,而在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工区金山产业园,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临淄供电中心客户经理池圣斌和同事已经记不清这个月往园区跑了多少趟了。 “往园区跑得多,是因为7月份有几家企业客户需要增加供电容量,这里面牵扯供电方案编制和线路设备改造等许多服务工作,我们要坚持做到让客户办电‘一趟都不跑’,让客户感受‘用
实事 |
用艺术之笔,描振兴画卷
绘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近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盛夏乡约,共建美丽乡村”实践团走进衡水市阜城县,利用绘画专业优势,多层次、全方位扶助留守儿童,用小画笔撬动留守儿童大梦想,在留守儿童心中种下了崇尚绘画艺术、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种子。 因趣相聚,组建暑期实践团队 7月初
阅读 |
耳花绽放
木耳的传说与现实版的木耳传奇 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小镇适合种什么? 这个疑问从崔成一来到镇上便开始盘桓在他心里了。可这个问题实在不难回答,相反容易得很,随便问个当地的孩子都能脱口而出:木耳呗! 是的,这个问题似乎根本无需思考,从1980年他28岁分到镇上工作,他就笃定这个答案。从农机技术员到镇长。整整过去了16年,可木耳却还是只种在了他的心里,并且越长越多,让他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他的眼前总
阅读 |
以理性思维破解乡村振兴现实难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陈文胜教授所著的《中国乡村何以兴》内涵非常丰富,也非常贴近实际,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当前,特别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攻坚时刻必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曾经非常有幸在一个区县分管过5年农业农村工作,在我分管期间全县的每一个村我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