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3年04期
卷首语 |
中国式现代化:照进现实 引领未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正奋力创造新的佳绩。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定粮食生产、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乡村振兴作为202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工作的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
资讯 |
习近平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
2023年3月20-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拉开今年中国元首外交新帷幕。此访时机特殊、背景复杂、意涵丰富、成果丰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发展大局和外交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凛然风骨和促进世界和平的宏阔胸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2023年3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媒体 |
人民的重托 庄严的承诺
《瞭望》 2023.3.13 3月13日,党的二十大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蓝图已经绘就,重在狠抓落实。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的现实针对性愈加凸显,激励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三联生活周刊》 2023.3.20 海岛社会 曾几何时,被封禁的东南边地海岛成了全球性自由贸易
图片报道 |
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 2023年3月4-13日,5000多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奏响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乐章。 3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号召——“团结奋斗,
学“习”进行时 |
全国两会:“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今年的全国两会展现了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决心,不断攻坚克难、创造新奇迹的信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
今日视点 |
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以创新为支撑,各方蓬勃力量汇聚乡村,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方面展现出新的面貌。 北大荒农服集团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机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千千万万“新农人”的出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加贡献鲜活力量,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云南老姆
今日视点 |
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着不同方面挑战,因此通过机制创新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质进展。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
今日视点 |
以粮食安全为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针对未来“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项重要工作。 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首要任务。自2012年起,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83.5公斤,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安全线。然而,“大国小农”的现状在中国还持续存在,成为保障粮食安
今日视点 |
郁伍林:用“旅游+ 非遗”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作为一名乡村旅游从业者和怒族非遗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郁伍林带领乡亲们通过“旅游+ 非遗”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乡村持续振兴。”2023年3月5日上午,刚刚参加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的郁伍林说,“这让我备受鼓舞”。 郁伍林是今年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
今日视点 |
致富路上的“接力赛”
十年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的带领下,古路村架起索道,吃上了旅游饭。如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望春接过“接力棒”,致力让乡村游在古路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产业。 2023年2月24日一早,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望春便前往村委会,启程赴北京参加两会前,他再一次集中听取党员干部群众的建议。郑望春从家到村委会来回一趟
今日视点 |
庐江县: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庐江县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文明乡风,一幅百姓宜居宜业和睦安宁的美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中部,作为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该县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环境、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文明乡风、融合农旅发展……一幅百姓宜居宜业和睦安宁的美好乡
今日视点 |
台青曾芝颖:跨越海峡 筑梦乡村
从初来大陆面临缺乏项目的一筹莫展,到在惠台利民政策支持下开启的“乡创梦”,曾芝颖的人生在大陆乡村振兴战略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连日来,在闽清的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台湾青年曾芝颖忙碌的身影。 “最近正在调研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县项目。除此之外,我们有超过10个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同步进行。”来到大陆7年,曾芝颖几乎走遍了福建的乡村。 从初来大陆面临缺乏项目的一筹莫展,到在惠台利民政策支持下开启的
今日视点 |
非洲青年:探寻中国乡村振兴经验
非洲青年从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中感受中国百姓的生活变迁, 探寻中国乡村发展经验。 作为当前与未来中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愿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直备受发展中国家关注。非洲青年从一个个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中感受中国百姓的生活变迁,探寻中国乡村振兴经验。 “走基层”发现中国脱贫致富密码 在30岁的喀麦隆青年门杜看来,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发展情况,就要“走基层”。7年前,门杜带着探索中国快速发展
海峡大视野 | 特别报道 |
“汪辜会谈”30周年:坚持“九二共识”展望两岸关系
2023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1993年4月27-29日,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对现阶段两岸关系的深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汪辜会谈”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
海峡大视野 | 特别报道 |
那一握,融化两岸坚冰
30年前“汪辜会谈”的成功举行,为两岸关系拉开新的序幕。“汪辜会谈”所彰显的一个中国原则,所展现的和平精神、包容精神、平等精神,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和价值。 1993年4月2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越过不足两米的会议桌把手握在一起,隔绝40多年的两岸关系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时间走过30个寒暑,如今的海峡两岸,正在
海峡大视野 | 特别报道 |
开启先河 烛照后来
“汪辜会谈”30年来,两岸同胞推动交流合作,各项交流从无到有,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两岸交流格局。 作为“汪辜会谈”的直接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谈起多年前的历史往事,耄耋之年的邱进益先生还是难掩内心激动。他说,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当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伸手越过会议桌,紧握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因为对两岸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刻来得太不容易了。其时,邱进
海峡大视野 | 特别报道 |
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走深走实 同胞走近走亲
30年来,两岸逐步开启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崭新格局。两岸交流走深走实、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成为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从推动打破两岸隔绝对峙,到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从第一位台商到大陆投资设厂,到如今台资企业总量达数万家;从20世纪老兵赴大陆探亲大潮,到新时代台湾青年“登陆”就业创业浪潮……30年来,两岸逐步开启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崭新格局。两岸交流走深走实、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成为大势所
海峡大视野 | 特别报道 |
两岸关系历史性重要一步这样迈出
回顾并阐释“汪辜会谈”的历史经纬和重要意义,对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理解祖国大陆方面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主张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是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适逢“汪辜会谈”30周年。在对台工作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决策部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新形势下,回顾并阐释“汪辜会谈”的历史经纬
全球直击 |
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新的启迪,提供新的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也为世界带来新的启迪,提供新的机遇。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凝聚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智慧,既包含了世界各
社会 |
播种千亩油茶 擘画共同富裕蓝图
自2006年回村创业至今,卢玉胜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如今的西安村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油茶产业带动全产业链蓬勃发展,让村民实现了共同富裕。 “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3月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
社会 |
回乡青年鲁曼的创业之路
鲁曼的乡村振兴经验包括用好“互联网+”、吸引人才回村等。 十几年前,20岁出头的鲁曼毅然放弃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搞起了火鸡养殖。十几年来,鲁曼不仅自己成功创业,富了起来,还带领当地村民一起创业致富,并连续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互联网+”带来的农村创业机遇 2010年,大学毕业的鲁曼受到男友廖正军返乡创业养殖火鸡想法的启发,放弃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前往江苏省建湖县的“乡旮旯”陈甲村和男友一起
经济 |
“5%左右”目标合理 国际看好中国经济
多家分析机构认为,随着2023年疫情扰动消退、经济参与主体积极性提升,叠加各项政策的保驾护航,中国超额完成“5% 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可能性较高。 每年全国两会,GDP增速目标设定为多少都备受关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这一目标定为“5%左右”。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经济 |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海南和博鳌亚洲论坛共同成长
关于博鳌亚洲论坛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接受了《今日中国》的专访。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8-31日举办,共商疫后亚洲与全球发展大计。此次年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举行的首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也是疫情以来首次以全线下方式举行。就博鳌亚洲论坛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发展,近日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接受了《今日中国》的专访。 今日中国:博鳌亚洲论坛是海南的国际名片,也与您有着
经济 |
金融机构改革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近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金融领域成为本次机构改革的重点。“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站在全球角度看,世界开始进入金融风险高发期,中国需要切实筑牢外部风险防线。 以往的经验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由松向紧转变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发生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发
直通港澳侨 |
港澳代表委员热议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随着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按下“加速键”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备受关注,成为了全国两会的热点之一。港澳代表委员对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对全面复常后的大湾区充满期待。 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将继续高质量高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这是大湾区连续第七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双碳” |
武强:建设绿色矿山 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在本届环境资源界委员武强看来,这彰显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将有助于聚合更多专业人士,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各地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3年,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这是继1993年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别以来,
文化 |
王茂虎:提升非遗民间力量,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王茂虎委员指出非遗民间力量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开展国际交流中加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过去十年中,在丝路精神指引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
文化 |
古籍修复正当时
近年来,古籍的修复与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使得许多珍贵历史文献得以续命。 从事古籍工作36年来,我经历了古籍保护事业从相对沉寂到高速发展的过程。从2 0 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 0 2 2年“古籍保护利用”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古籍与古籍修复保护正在
发现 |
从热爱到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带领乡亲们把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潮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值得称道的民族文化推广之路。 “能够带着身边的绣娘走上巴黎国际时装周的秀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非遗的美,一直是我的梦想”。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布依垚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34岁的李利来自贵州晴隆,她是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还是一名拥有十多万粉丝的时尚主播。近几年
专栏 |
通向无限的量子之路
量子计算技术与产业正齐头并进,超导体、光量子、离子阱、中性原子等研究方向“百花齐放”,最终“花落谁家”仍是未知数。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中,量子计算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550系列:550C是“自感知、自适应、自组织、可重塑编译计算核心,在与硬件连接以后可以实时生成底层操作系统”。这意味着它对任何硬件都即插即用、完全控制;550W拥有更强的算力,可以同时控制全球数万座发动机的
专栏 |
你的“黄金期”你做主
一个人的“黄金期”到底有多长,60 岁的新科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就是最好的答案。 “对于所有今晚观看直播、且像我一样的男孩和女孩来说,这是希望的灯塔,这是无限的可能,这座奖杯代表着勇敢去梦想,梦想会成真。希望所有女士们,不要听信任何人说你早就过了你的黄金期,绝对不要放弃。” 随着第9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举行,最佳女主角得主杨紫琼发自肺腑的一番话引发了无数共鸣与点赞,这是杨紫琼用几十年表演生涯去实践
专栏 |
X时代
轻松升级AP 腾达发布了旗下首款面板A P,支持新一代Wi-Fi6 技术、160MHz超大频宽,无线速率高达3000Mbps,10秒就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只要插上网线,再将双面胶粘贴在W15-Pro背面,轻轻一贴即可稳定贴附于原有网口面板,即插即用,无需额外供电。它的无线信号收发能力能够覆盖250平米的大空间,用户可自在穿梭于不同房间,时刻享受畅快稳定的网速。 新型隐形眼镜 最近,来自美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