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2期
卷首语 |
开放:世界繁荣的必由之路
2022年11月上旬,在上海成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无疑为遭遇寒冬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光明与温暖。五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通过进博会,世界看到了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向国际社会展现的诚意和决心。 本期“今日视点”栏目,聚焦本届进博会刊发的《进
资讯 |
要闻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
图片报道 |
G20峰会:为世界谋进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于2022年11月15-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以“共同复苏、强劲复苏”为主题,以全球卫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为三大优先议题,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主席国将各国提交的国际合作项目汇总形成《二十国集团强劲和包容复苏行动》,作为宣言附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中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
学“习”进行时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是文明的根基,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历史,多少灿烂辉煌的文明在生态遭到无可逆转的破坏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又有多少看似荒凉的不毛之地,在人民的不懈奋斗与改造中,荒山变青山,废水变绿水,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
今日视点 |
进博会: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
2022年11月5-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场虹桥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进博会自开办以来已走过五载春秋。五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仍困扰世界经济
今日视点 |
进博会: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2年11月,作为中共二十大后中国主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的诚意和决心,为抵御世界经济寒冬提供了光明与温暖。五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这份
今日视点 |
虹桥论坛,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
每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全球好物的“大秀场”,还是一场论道世界共创开放繁荣美好未来的思想盛宴。 作为进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虹桥论坛”),聚焦“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功能定位筹办,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政商学界高端对话交流平台。连续五届进博会暨虹桥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都会发表主旨演讲或致辞,向世界传递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来自全球各行业的嘉宾围绕热点
今日视点 |
连接内外市场,共享优质资源
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致辞,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多家外企代表表示,进博会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为各国企业经贸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强大动能,中国市场未来可期,希望可以共享中国对外开放成果。 助力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在乐斯福展台中央的玻璃柜中,矗立着“双面美女”造型的艺术面包,“美女”身上披着由
今日视点 |
港澳台企业拥抱进博会商机
“把最好、最新的产品带过来!”这是参加第五届进博会的港澳台参展商不约而同的决定。五年来,进博会吸引了众多港澳台企业集中在这一平台亮相新产品。 香港:彰显“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 香港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开始一直积极参与,今年有超过200家香港企业参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买家推介香港优质商品及服务。“进博会是国家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
今日视点 |
感受进博会的炫酷黑科技
每年的进博会也是各国参展企业竞相发布新科技产品的重要平台,黑科技更是备受关注。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各大展商有备而来,大炫自家科技亮点。 数字“宇宙” 今年进博会的人工智能展区里,多家参展商带来可穿戴虚拟现实设备,让人们零距离体验数字世界。 Facebook母公司Meta首次以新名字亮相本届进博会。在展区,参观者戴上Meta Quest VR眼镜便会立即进入一个虚拟会议室,同时眼前会出现很多选项
今日视点 |
戏曲嘉年华,让戏曲普及不再艰难
在秋意盎然的园林中移步换景,与生旦净末丑擦肩而过,看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在专业剧场看名家名剧,“皮黄”“水磨”唱出百味人生;专家大咖共聚一堂,畅谈戏曲未来;名角好戏进社区下基层,京城戏迷皆开怀……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日前在北京落幕,一场在疫情下坚持举办的戏曲嘉年华,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推广再次贡献了巨大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宣传推广戏曲艺术是一项必须坚持不能中断的事。 说起传统戏曲的推广,大概每一个戏曲
全球直击 |
元首外交展现大国担当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二十国集团成员都是世界和地区大国,应该体现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 在巴厘岛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了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韩国总统尹锡悦、塞内加尔总统萨勒、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荷兰首相吕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
全球直击 |
无中生“电”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也诞生了随时随地大量的电力需求。在需求的推动下,能够满足随时充电的无线充电顺势而生。是的,摆脱固定的电源、扔掉缠绕的线缆、无需在暗处摸索着插拔……手机无线充电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极大的体验提升。那么,三体小说中“空气中到处都是电”的场景有可能成真吗? 特斯拉的无线输电之梦。 无线输电,就是在不借助金属导线以及其它物理连接的条件下,以
全球直击 |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与主张
2022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这是中国继2015年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2019—2020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与行动倡议后,站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直面世界网络空间发展与安全的共同问题,为网络空间发展、安全道路贡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开辟网络空间发展与安全新路的大智慧,破解网络
社会 |
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正面临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占比的提高,对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冲击,同时中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这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说前者还可以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来予以应对,那么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则是完全刚性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
社会 |
让“养老”变“享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养老”变“享老”。 智慧社区让基本养老无忧 “天猫精灵,拉上窗帘,打开电视。”话音刚落,窗帘缓缓合上,电视也自动开机并切换到老人常看的戏曲频道。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华晟咱家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咱家”),已经入住了一年多
社会 |
刘小备:酷酷的墙绘师
“3、2、1、茄子!”每次创作完成,刘小备(本名刘志诚)都会习惯性地拍两下手,再与村民在墙绘前合影。他和团队会拍摄剪辑创作墙绘的过程,视频中的刘小备真实而幽默:他会面带笑容和村民商量墙绘,会和小朋友玩耍打闹,甚至会惊讶得发出一些“不太文明”的感叹。他手上拿着各种各样的墙绘工具,身上沾满着各种颜色的颜料,头上戴着一顶白色帽子,在墙上一画就是一整天。 这些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了数百万粉丝,点赞量也超
社会 |
“海洋绿肺”养成记
在厦门环东海域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伴着一架环境采样无人机的升起,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卢昌义和他的红树林保护团队又迎来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候。 75岁的卢昌义和红树林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他参与九龙江口、厦门筼筜湖、海沧湾、环东海域等地的红树林生态建设和保护已经有40余年,下潭尾这片由爱心和五星构成图案的红树林,就是他亲手设计策划并精心培育的。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潮间带木本植物群,在净化海
经济 |
创新与开放,中国科技这十年
“过去的十年,我国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间,全社会的研发经费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12位。”“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白春礼院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正在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积极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与此同时,中国在深化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了许多成绩。” 十年磨一剑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2012
经济 |
中国东航集团:责任之翼越飞越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东航集团(以下简称“东航”)牢记“国之大者”,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履责”同行,发挥民航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从定点帮扶到节能减碳,从接运同胞到公益慈善,从抗疫驰援到保通保畅,坚持走在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阵营。 当好“收信人” 乡村振兴再奋进 “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2021年8月19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10
经济 |
“一带一路”: 积世界发展“九年之蓄”
2022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九周年。九年来,中国始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在中国与共建国共同努力下,中东沙漠建起了蔬菜农场、中亚多国电力得以改善、非洲大地架起了现代化铁路、太平洋岛国拥有了跨海大桥。“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为各国应对世界变局下的风险挑战创造了条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
经济 |
RCEP一周年,彰显新活力
2022年1月1日,历时八年谈判终于达成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作为当今涵盖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其不仅对区域内国家的贸易、经济发展、供应链稳定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正在凸显,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为全球性自由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多经验和借鉴。 RCEP的诞生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不无关系。2012年,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脱
直通港澳侨 |
香港向世界展现活力与机遇
最近一段时间,香港接连举办多场重要活动,包括香港金融科技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国际医疗健康周、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香港法律周等,吸引了全球关注。接踵而来的国际盛事让香港重新热闹起来,向世界展现活力与机遇。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具有无比强大的抗逆能力,在过去数十年间,香港经历不少跌宕起伏,不过在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市民携手合作之下,香港总能从危机中复苏过来,而且发展更胜从前。“我们对
直通港澳侨 |
京台交流好戏轮番登场
说评书、拉二胡、捏面塑……100余名京台两地民众近日“云端”相会,尽享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动的例子。希望两岸同胞继续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台湾高雄左营社区联合发展协会理事长朱明德在视频连线时说。连日来,围绕文化传承、乡村振兴、金融合作、体育交流等主题,京台交流活动轮番登场,精彩不断。 文化传承 “同上一堂非遗课”海峡两岸在线非遗教学活动
聚焦“双碳” |
碳汇带来生态经济双收益
总碳汇量12.55万吨,碳汇价值600万元—2022年11月,经历一年时间,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以下简称“湖北省地调院”)对国际重要湿地沉湖碳汇量调查结果出炉。该数据为不久前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近年来,碳汇的生态价值被不断挖掘出来,如何推动其向经济价值转化,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议题。 生态系统碳汇价值巨大 实
聚焦“双碳” |
贵州大山里的“音乐之声”
1965年,美国著名导演罗伯特·怀斯执导的电影《音乐之声》在英国上映后,迅速风靡全球。电影讲述了家庭教师玛丽亚用音乐带给7个孩子爱和希望的故事。 在中国西南部贵州六盘水的海嘎小学里,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一群可爱的孩子。年轻教师顾亚教孩子们识谱、弹奏乐器,为他们组建乐队,用音乐给这些世居大山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门。 旧吉他带来“新”生机 被称为“贵州最‘高’学府”的海嘎小学,坐落在海拔
聚焦“双碳” |
2022景德镇“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暨中外陶瓷艺术家对话会举行
2022年11月9日,“互鉴·共融”—2022景德镇“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暨中外陶瓷艺术家对话会在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寒溪村举行。该活动由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江西省文联、景德镇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活动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构筑中外陶瓷交流的文化之桥”为主题,共同促进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增进友谊,促进民心相通。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国文联
发现 |
安妮· 埃尔诺与中国
自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以来,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各路媒体也在从不同方面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位“相对不熟悉”的作家。 作品早已进入中国 事实上,早在200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郭玉梅就已经翻译了埃尔诺的三部代表性作品,分别是《位置》《一个女人》和《耻辱》,并以《一个女人》的总标题集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郭玉梅还在译后记中提到了她对埃尔诺作品的阅读体会,可以看作对埃尔诺在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