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查看往期
期刊目录
2022年10期
卷首语 |
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
2022年10月16日,来自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的2296名二十大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为迎接二十大召开,本期各栏目多维度、多形式地阐释和报道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全
资讯 |
资讯
要闻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部选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96名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做好代表选举
图片报道 |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
学“习”进行时 |
党史视域中的党代会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同盟,设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并将之视作践行党内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党的代表大会从性质上说,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党内权力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地位。 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起到了举
今日视点 |
中国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十年,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取得重要成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国坚定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随着“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
今日视点 |
历史的先声:历次党代会关于对台工作论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10月16日举行。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事关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和国家安全核心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共召开12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大会都对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并制定相
今日视点 |
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如是说。 十年来,中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
今日视点 |
生态文明“十年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这十年,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美丽中国”纳入强国目标、“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现代化方略、“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坚定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是关
今日视点 |
科技铸就强国之梦
从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成果,到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从支撑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深海油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到以创新药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诊疗技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
今日视点 |
撒马尔罕峰会示范“新型国际关系”
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名城撒马尔罕举行。峰会期间,成员国首脑进行了“小范围会谈”。所有参会国首脑共同举行了“大范围会谈”,同时各国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双边或多边会谈,为参会各国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加强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讲话,提出上海
今日视点 |
融通中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世界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习近平思想准确传神地表达给外国读者,外文出版社70年来在对外翻译出版事业中积累的深厚经验、一脉相承的学术精神功不可没。 精益求精 薪火相传 参与翻译的英文部改稿专家、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来到中国十几年,足迹遍布众多
全球直击 |
RCEP框架下,中日韩迎来新机遇
覆盖世界近29%人口规模、超30%GDP总量以及28%左右的全球贸易量,谈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上述数据常常被提起。 RCEP加速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撬动了全球贸易新格局。2022年1月1日,RCEP先在中国、日本等在内的十国生效,次月于韩国生效。至此,中日韩首次通过一项贸易协定联系在一起,具有划时代意义。 RCEP对中日韩生效均已半年有余。生效后首月,日本对中国出口较上
全球直击 |
以伟大自我革命开启新时代伟大征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破局发力,持之以恒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伟大自我革命不断淬炼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锻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汇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澎湃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
全球直击 |
欧美高通胀影响世界经济
近日,欧美相继公布了8月份相关的经济数据,持续处于高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其中,欧元区CPI终值同比上涨9.1%,创下1991年来的新高;美国CPI指数虽然在6月份达到最高点9.1%后开始逐步下降,但8月份的数据仍然处于8.3%的高位。这一结果极大挫伤了人们认为高通胀将会在短期内消失的预期,甚至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物价水平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引发此局面的原因显而易
经济 |
返乡创业记
从小勤奋求学立志走出大山,却在城里拥有小时候想要的生活后转身回到了家乡的小山村。湖南鑫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彭南科至今仍然为自己39岁时做出的这个决定感到欣慰。 从2014年回乡创业至今,他用8年时间,把家乡传承几百年的腊肉做成知名品牌,产品行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市场,鲜肉和腊肉年销售额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带动5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 把家乡美味送上大众餐桌 彭南科从小生活在湘西农村,父母的
经济 |
冯志伟:“巴别塔”上的中国计算语言学先锋
“巴别塔,是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翻译’就此产生。”在2018年的一场机器翻译论坛上,冯志伟用《圣经》故事作为他演讲的开头。 四年后的今天,年过八旬、满头银发的他依旧容光焕发。作为中国计算语言学的开拓者之一、世界上第一个汉语到多种外语机器翻译系统的研制者,他仍然紧跟技术前沿,活跃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领域。 在参加2022年9月7日首届
社会 |
从“小众”到“网红”飞盘缘何出圈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健身方式悄然发生改变,以徒步、骑行、露营、飞盘为代表的小众户外运动相继“出圈”。自带社交属性的“新城市运动”,越来越成为更多都市年轻人的休闲新选择。 “发现新大陆” “好盘!好盘!”2022年8月22日晚上,在北京市朝阳区东枫足球场,YJ飞盘俱乐部正在进行自发组织的比赛。正值三伏天,闷热潮湿的空气让教练和队员汗流浃背。 比赛结束后,队员们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飞盘初体验,不少
社会 |
洱海:打造大理生态名片
8月底,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工程摘得202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杰出奖。IFLA总部设在法国凡尔赛,是国际风景园林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今年该奖项主题为“气候危机设计”,鼓励加强城市、自然和社会系统的韧性和气候适应力,而洱海生态廊道项目正是通过可持续的湖滨缓冲带自然生态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洱海沿边最重要的生态缓冲区,洱海生态廊道全长129千米。据云南省大理州委宣
海峡大视野 |
两岸名家共话戏剧情缘
“文化艺术是最容易打破隔阂,让彼此心灵贴近的形式。”曾三度赴台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说,台湾观众很热情,他们喜欢看大陆送去的演出,尤其喜欢听我们说北京话。新冠肺炎疫情虽影响两岸演出交流,但两岸艺术家始终互相牵挂。“大家如今隔着屏幕相见,也觉得非常亲切。这种艺术上的交流对话,拉近了两岸的距离。” “两岸戏剧名师对话”活动近日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在北京和台湾两个分会场举办。京剧、昆曲、评剧、河北
海峡大视野 |
侨胞心系故里共筑幸福家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举家回乡,用他们在海外的所见所闻谱写家乡新篇章,共筑幸福家园。 据统计,中国作为侨务资源大国,现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遍布于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华裔新生代有2000多万人。 燕归长塘 栖于故土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是20世纪以来浙江第二大侨乡,16.8万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全球70
聚焦“双碳” |
李洁:全面协同助推算力绿色发展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集信息计算力、数据存储力、网络运载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已成为中国赋能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动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以下简称“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长李洁表示,当前,中国各行业各领域正面临全球数字化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持续增
文化 |
文化自信让中国与世界同行
不久前,在北京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一场以“衣”为核心,叙述二十四节气与服饰设计内在联系的“长安雅集·四时有度,美兮天成—处暑观衣”活动让比利时艺术家和设计师Jehanne de Biolley再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时尚潮流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雅俗共赏的中国气质也正是中国的当代设计探索和寻找的精神所在。”Jehanne de Biolley的这番话,也恰恰说
文化 |
从“吉崩岗”到“吉本岗”:古建筑重焕新生
纵横交错的小巷,随风翻飞的“香布”,浓烈的酥油茶香……漫步在拉萨老城区,古城拉萨就这样扑面袭来。“吉崩岗”“冲赛康”“措美林”,一个个熟悉的古城地名,勾起的不仅仅是人的记忆,也有此地此处的过往变迁。 “高高的佛塔搭起了木梯,眼观四面八方,耳听清脆铃声。”曾几何时,吉崩岗拉康的清脆铃声响彻古城。如今,这座隐没在市井中的古建筑“涅槃重生”,以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艺术场所重回大众视线。 “吉崩岗”
发现 |
用影像的力量守护自然
1964年出生的奚志农笑声爽朗,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谈起这些年野外拍摄的动物们,眼里总是泛着光。穿梭游走于高山之巅和森林秘境,他用镜头捕捉自由翱翔的鸟儿、“雪山精灵”滇金丝猴、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隐匿山间的雪豹…… 如今,奚志农有着很多头衔,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家,“野性中国”工作室(Wild China Film)创始人,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成功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
发现 |
大戏看北京:城市文化振兴新路径
2021年7月19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北京文艺设施建设时提出,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时隔一年,北京的文化主管部门、文艺院团、文化机构,戏剧演出从业者、文化设施运营者共克疫情难关,交上了一张闪亮的成绩单:从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底,北京市216家演出场馆举办共计2292台22059场演出,观众人数达456.9万人次,票房收入6.67亿元人民币。